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01 编辑
天堂里、您不安的牵挂
张祥敏
与老兵烈士家属的相识几乎都是缘于一种偶然,与洪国基家属的初识也不例外。
在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龙开口镇上河川那座美丽古朴的大山里,有着一个唤名三家村的村子,全村一百多户人家全部靠种地为生,在这里,土地就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根本和保障;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里的生活仍然维持在十分贫困的水平,1961年,洪国基就出生在这个美丽如一质朴有余的村子里,是家乡山水的灵性赋予了洪国基不屈的秉性,是这山岭上不变的风光磨砺了他坚韧如钢的性格。
早于洪国基出生前,他已经有了两个哥哥,而哥哥们在结婚生子后就已经自立门户,唯有最小的弟弟洪国斌与母亲洪甲妹一起相伴生活。如今,家里除了母亲,还有弟弟、弟媳和两个侄女。
1984年,母亲在得知洪国基不幸牺牲的消息后,悲痛交加之余,从此落下了癫痫的毛病,打那以后,母亲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随时需要有人伴在身边照料;而由于家境贫困,拿不出多余的钱为老人治病,这个已是83岁高龄的老人只能在贫病交加中艰难地度过余生。为了照顾好母亲,同时也是为了让老人在伤心与病痛中有所依靠,洪国基的弟弟并没有随着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队伍涌进城市,而是选择留在了家里,尽心尽力地照顾好母亲。目前,洪国斌的两个女儿正在上学,大女儿洪桂萍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学校就读,小女儿洪桂花在大理州财贸学校求学,正是最需要花钱的时候,可除了每年出售粮食,以及洪国斌在山里捡拾山货所得到的、不多的一些收入,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其它的收入来源,缺钱,成了洪国斌一家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头疼的问题。于是,在这个弱不禁风的家庭里,举债、四处求亲告友也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最经常的事。最普通的事。
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八日,洪国基在对越反击收复老山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荣立三等功,或许在他肩负着责任、为国捐躯之际,他没有想到过今日的境遇,也完全想象不到今日家里所遭遇到的困惑,还有那些母亲为他所流淌下的、无休无止痛楚的泪水。
由于地处偏远,洪国基的家至今仍不通公路,每逢赶集,洪国斌就会走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带着自家栽种的一些农产品,赶到几里外的集市去卖,借此换回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盐巴、酱油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他都会一一划算着买了,至于其它奢侈一些的物品,基本上都不敢奢望。土地少、连年干旱,缺少更多的收入来源,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们所能够面对也必须面对的。洪国基在牺牲后,所带给这个家庭的是难以挽回的、无休无止的痛苦与眼泪,而由贫困带给他们的、却又是另一种无法弥补的、让洪国基永远无法放弃的牵挂。那份来自天堂里的、无法完整不安的牵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