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6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群战功卓著、甘守清贫的老兵们

[复制链接]

1954

主题

28

听众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超级爱心大使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5 17:37: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群战功卓著、甘守清贫的老兵们  






一群战功卓著、甘守清贫的老兵们                                                                   胡展翔编


负枪荷弹的急行军、阻击战,在硝烟中亮出刺刀、在搏杀中拼尽最后一分力气,身经百战的出生入死,这就是老兵们风华正茂的年轻光阴。他们的青春年少、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都献给了我们民族存亡及解放新中国的事业。这或许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宿命,但是他们无畏地面对这种宿命,这足以震撼我们的灵魂。

在今天迅速发展的世界上,现在歌声已经取代了枪声,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似乎已经离我们很远了,老兵们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一个群体。

在中国大地上,有一群默默无闻、甘守清贫、神闲气定、不事张扬、战功卓著的老兵们。

隐名埋姓40载的特级战斗英雄张国富



张国福是吉林榆树县新立镇人。1946年,他从家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1948年入了党,先后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参军仅半年,16岁的张国富就在一次战役中孤身活捉了国民党军队一名中将。 被记大功一次。

张国福是全军闻名的特级战斗英雄。他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进军四川”、“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众多战役,因作战勇敢,屡建奇功,张国福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五次,并荣获“四野”授予的“孤胆英雄”、“开路先锋”、“青年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他曾获得东北人民解放军英雄奖章两枚、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纪念章一枚、毛主席奖章一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奖章一枚。950年9月,张国福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当时19岁的他是众多英雄中最年轻的。会议期间,张国福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亲切接见。

但是,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复员后回到地方,对赫赫战功只字不提,甚至连他的家人也无从知晓。他甚至将原名“张国富”中的“富”改为“福”,在地方一家火药厂默默埋头工作40载,直到女儿一次路过西安,顺道到父亲所在的47军军部打探父亲的过去,才发觉她的父亲非同一般的经历。

1998年7月11日,解放军301医院,张国福迷中不停地喊着:“首长,我被包围了,向我开炮。”“连长牺牲了,战士们全牺牲了,请求支援。”“报告首长,我突围了……”见此情景,围在他身边的亲人和总政的领导都哭了。在张国福弥留之际,他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军号响了,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喊出“向我开炮”的可歌可泣感人场景。

张国福,一个属于战争年代的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一概在和平年代所作所为并不逊色于他在战争时期壮举的英雄。 一个顶天立地的真英雄 !

作家魏巍那篇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三位“活烈士”胡传九、李玉安和井玉琢。


    胡传九、井玉琢和李玉安都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解放战争,胡传九立大功3次,立二等功1次;李玉安立过大功1次,小功6次;井玉琢先后立功11次。三位“活烈士”痊愈后,他们带着军人伤残证回到了各自的家乡,井玉琢在老家农村务农,李玉安在老家粮库当保管员。默默地工作和生活着。漫漫三十五载过去了,1985年9月6日,三人中的胡传九在大连病故,遗物中的《革命军人证明书》“暴露”了他的那段不凡的战事经历。1990年李玉安和井玉琢“被发现”。1996年和1997年李玉安和井玉琢两位老人先后去世。

渡过40年修鞋匠生涯的战斗英雄张立春


张立春,1924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5年7月参加抗日民主联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张立春参加了“四保临江”战役,参加了四平守卫战和四平攻坚战。  张立春在辽沈战役中,立大功两次,获“战斗英雄奖”。在平津战役中,他立下了特等功,并获得一枚英雄勋章。在朝鲜战场上,张立春荣立两次大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二级国际勋章。”与金日成首相合过影。 抗美援朝英雄张立春,在抗美援朝时任连长。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中,张立春被魏巍称作“小老虎”,他是电影《上甘岭》里英雄连长张忠发的原型之一,有人说:“他就是活着的黄继光、董存瑞。”

1953年转业,二等乙级残疾军人的张立春,拒绝了上级领导“留在开元武装部”的安排,毅然决定到最艰苦的地方“带头吃苦”。在平凡的岗位上,张立春一干就是十多年,二十一次被评为省和市级劳动模范。曾在朝阳市某县县棉麻公司当过副股长,后调任煤建公司货场主任。1963年,生性耿直的他因替一位女工打抱不平,得罪了领导,张立春被捕入狱。由于拒绝认罪,在狱中被关押5年。妻子丢掉工作,孩子无法升学,无法参军,后有一个女儿在家中饿死。1971年获释,1979年10月平反。张立春出狱后,妻子已瘫痪在床,为养活一家,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不分昼夜地拼命干活,他挑过大粪,卖过苦力,最后当上了一个靠手艺吃饭的修鞋匠。在家人和群众无法理解的目光中,他没有找过组织,没有求过领导,艰难地维持着一家的生计,一干就是三十多年。30多年里,他对军人、学生不收钱,传授徒弟不收费。然而没有人知道他是谁,留下的也只是一条平凡马路上,一名传奇英雄一生的光辉历程。因此,有人赞扬道:“他走下战场还是英雄!”

  40年修鞋匠生涯:他依然是最可爱的人。张立春于2006年10月29日上午10时19分在朝阳因患肺癌病逝,享年82岁。

战斗模范李文祥返乡务农回报故土的事迹。


李文祥1948年参军后,从济南一路打到福建,参加过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建5次战役,济南战役中,李文祥随突击队直冲“绥靖公署”,去活捉王耀武;淮海战役中,在鲁楼,他随部队堵击国民党李延年兵团4天4夜;上海战役中,他鏖战刘行,趴在水沟里攻击敌人。他是神枪手,曾用3枝枪,打热一枝换一枝,一天消灭了30多名敌人。战争年代,带着他冲锋的连长、指导员、营长、教导员,很多都牺牲了……。济南、淮海、平潭战役中共立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特等功一次。1950年7月12日被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评为战斗模范。1956年,副连长李文祥,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一建筑公司成为一名保卫干部。1962年,上级号召党员干部支援农村建设。他咬破手指,摁下血印,铁心要回家乡——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务农,带领群众脱贫。老英雄隐去干部身份,藏起勋章证书,舍掉许多待遇,这一隐就近50年。

2011年1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就下乡调研慰问,风尘仆仆地来到濮阳市范县走访慰问,体察民生。与李文祥相遇,无意之中,竟然刨出了李文祥尘封半个世纪的英雄故事。



邓小平金日成寻找了几十年的抗美援朝英雄“活烈士”柴云振

柴云振出生在四川东北部岳池县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47年柴云振17岁,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把他抓去当了壮丁。48年柴云振随所在部队投诚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后被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45师警卫连。

1949年4月21日,在渡江战争中,柴云振荣立二等功,成了渡江作战英雄。柴云振于1949年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柴云振所在部队1051年奉命入朝参战保家卫国,1951年5月28日至6月4日,在五次战争芝铺里地区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的英雄壮举为大部队夺取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次阻击战中,柴云振所在营歼敌2000多人,他带领的7班就歼敌400多人,柴云振一个人就歼敌200多人。 1952年5月1日志愿军司令部和朝鲜最高国务会议授予他特等功臣称号。柴云振在此战斗中是被兄弟部队抬下阵地送往战地医院抢救的。当时,志愿军司令部兵团、军、师领导都来看望过昏迷不醒的柴云振同志,指示一定要尽全力救活英雄,用飞机单独被送往国内医院抢救,在医院里,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柴云振的伤势渐渐有了一些好转。医生告诉他:“你能活过来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今后还要多加休养才是。”他们劝柴云振回老家休养,也好看望家中的亲人。于是柴云振从部队医院直接回到了四川老家。

1951年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所在营已全部牺牲,团里根本不知道他的情况。他被送往后方抢救之后,就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再也没有了音讯。在四川农村,柴云振与村民们一起年复一年的“修理地球”,他从不把自己的功绩向别人述说。

20世纪80年代初,金日成主席访问中国,在成都时,金日成主席与邓小平谈到了请求有关部门帮助寻找柴云振,邓小平直接下令寻找他。

1984年的一天,柴云振的大儿子看到了四川日报上一则寻找英雄的启事。柴云振在家人和乡亲们的劝说下,先向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述说了自己的情况。老将军向守志等首长,与柴云振抱在一起,他们都哭了。向守志将军说:“柴云振,我们找得你好苦啊!30多年来,部队派人几乎寻遍了全国每一个省、市、自治区,今天,总算找到你了。”

部队找到了英雄,立即召开大会表彰英雄,中央军委领导亲自前来为英雄颁奖,柴云振领回了迟到了30多年的勋章。30多年前他被评为“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奖赏“一级国旗勋章”等。当他领到了这些奖章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想不到部队首长至今还记得我!”秦基伟将军说:“不仅部队记得你这位英雄,而且,朝鲜人民记得你。这次找到你,全靠邓小平主席啊。”。秦基伟问柴云振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解决,柴云振说:“老首长,我那一个班的战士都牺牲了,只剩下了我。我活在世上,应该代我的战友们做点事,我自己对组织没有任何要求。”多么伟大的战士啊,老首长为有这样的部下备感骄傲。

1985年,柴云振应金日成邀请,同中央军委组成的抗美援朝英雄代表团一起访问朝鲜。在访问期间,金日成非凡举行了盛大的授勋仪式,授予杨成武、刘振华(某空军副司令员,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三人“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并亲自将勋章戴在三位英雄的胸前。  

金日成主席说:“找到柴云振,历史应该改写过来,柴云振不是烈士,是活着的英雄。”

活着的烈士平太信立功20次 近代三大战争无一缺席


平太信20岁时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曾赴印缅参加对日远征作战。1947年,平太信在东北带着一挺轻机枪和手下8个战士起义加入解放军。曾参加过辽沈和平津战役,多次荣立战功。仅1948年,平太信在平津战役中就连立两功,获得“朱德奖章”一枚,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平太信参加志愿军入朝参战,由于战功卓著,获朝鲜“国际勋章”、“人民军军功章”各一牧,被志愿军授予“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毛泽东曾两次接见他。1952年7月,平太信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外围守备战。在掩护部队撤离时,被敌军炮弹、照明弹同时击中,身负重伤。转送到国内时,与原部队失去了联系,被误认为已经牺牲,成为活着的“革命烈士”。伤愈后,平太信被安排在部队医院做政治思想工作,但他仍要求回战斗第一线。1959年,平太信被调往入藏平叛的汽车运输连队做指导员。一次带队翻越高原雪山时,汽车翻下几十米陡坡,平太信再度身负重伤,昏迷7天才苏醒过来。1964年,转业回地方的平太信并没有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老人的四儿子平江说,父亲对子女要求一直很严格,教育子女淡泊名利,为人正直。而老人多达20多枚各类立功奖章和20多份立功奖状以及证书,他却很少向外人提及。只是在应邀到学校为中小学生作报告时,老人才会摘取以往的几个战斗小故事给孩子们听。

晚年的平太信,开始受到战争期间所负的10多处战伤的折磨,他的小腿里,还留有敌人的弹片无法取出。因严重胃病,平太信在1989年胃部做手术时被全部拆除,但他打破了生命奇迹,顽强存活了下来。   

2005年,病魔再次袭来,平太信开始咳嗽、咳血,被查出患了肺癌。2009年12月5日,平太信的病情愈加严重,开始入院治疗。卧床的平太信说自己遗愿,“我想找到部队,想回去看一看。”   

原来,平太信自上甘岭战役后负伤,与原部队38军中断联系50多年了,甚至一度被以为已经牺牲。为了达成父亲这份愿望,三儿子平先金去年底在网上发帖替父寻找部队。得知消息后,平太信的战友纷纷从各地城来到医院看望他。 2010年9月3日与世长辞。

隐功名四十个春秋特等战斗英雄王宝科

     王宝科,1918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沭县,1944年5月入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等职。他先后参加过淮海、渡江、开封、济南、孟良崮、舟山群岛、抗美援朝等近百次战役,四次负伤,立过无数战功。开封战役中,他被授予"特等功臣"荣誉称号,并被提升为排长;济南战役中,荣立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甲等战斗模范"荣誉称号;舟山群岛之战,荣立一等功一次;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勋章一枚。

1955年转业回乡务农,先后当过生产队长、支部书记等职务,多次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选为镇、县人大代表。1986年,全国范围大规模村级整党时,才发现他的赫赫战功。至此,他已经隐功名四十个春秋。

问及他为何隐功四十年不报时,他沉默了,他想起了当年并肩战斗的许多牺牲的战友。"不提了,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生活好了,比起身边倒下去的战友,我立那点功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老英雄王宝科2004年2月病逝。

活烈士爆破英雄许长友


许长友,吉林东港市长安镇佛爷岭村人。1947年参军,参加过辽沈、平津等战役,先后荣获了5枚军功章。1950年10月25日,许长友随部队入朝作战,在某部1连7班任副班长。他先后参加了云山、长川、韩川等战役。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南段16高地争夺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他记一等功一次,并授予“二级爆破英雄”称号,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袖金日成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此战役中,当战友将他从废墟中扒出来时,只见他耳鼻出血、生命危在旦夕,被紧急送回国内抢救。1953年5月,他从荣军疗养院回到了原籍,在东港市前阳粮库当上了一名普通的警卫人员。几十年来,在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不向任何人炫耀自己的功绩。作为一等残疾军人,他享受细粮和副食待遇,但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把细粮和副食都用来接济幼儿园的孩子,自己情愿吃着素菜粗饭。抗美援朝战争后,许长友所在部队的首长多次派人寻找他的下落,都没有结果,以为他已牺牲,便把他当成了烈士。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所在部队的几位首长路过东港,才发现了这位当年曾叱咤战场的战斗英雄。2000年,这位令人钦佩的老英雄因身患胃癌,溘然长逝,享年77岁。

这些战功卓著的老兵们经过生与死的洗礼,他们的心境是那样的宽阔和淡定,想想死去的战友,再想想自己有家,有子女,他们很知足。实际上他们生活上都有不少困难,但和出生入死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老兵们身上震撼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他们流血牺牲,而是和平时期谈对名利。名与利、荣与辱、得与失、生与死的人生选择,最能彰显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尖刀上的刀尖”,从战争年代的出生入死竭尽忠诚,到和平年代的安贫乐道矢志不渝,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考验中,老英雄们从没卷刃,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平淡不能泯,始终是一柄锐不可当的刀尖。

共产党员的荣誉感,革命军人的荣誉感,这不容玷污的光荣,这不可亵渎的尊严,成为他们之间永远的吸引和支撑,无论是在尘世还是天堂。因为在他们心中,真正的共产党员就应该自觉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老英雄们在向共和国行着一个漫长的军礼。老兵也许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太多物质财富,但用几十年行动告白世人,什么才是人类的信仰与自尊!从这种意义上说,读懂了老兵们,就理解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看到了一个民族坚韧的灵魂!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价值多元、利益格局多元的社会大背景下,形形色色的诱惑时时考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对党、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考虑较少,对个人、家庭、小单位的利益考虑得多;做了一点工作就要回报,有了一点功劳就要待遇,甚至走上犯罪,与老英雄们有功不居功、躬耕黄河边相比,其人生境界高下立判。


这是一群属于战争年代的特级战斗英雄;

这是一群在和平年代所作所为并不逊色于他们在战争时期壮举的英雄!!

    英雄不死,永远屹立天地之间!

    壮哉老兵,精神永驻!

                                                                                                    胡展翔

                                                                                             2012年3月3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