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的“小红领巾”,你们在哪里?
央视国际 [url]www.cctv.com 2007年05月15日 16:27 来源:
报特约通讯员 郭希 边富斌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赵丕聪
背景资料 1982年2月,一封请求解放军帮助学生点燃理想之火、希望之火的信函,从万里之外的黑龙江虎林县第一小学教师敖俊峰手中飞到云南边防某部。很快,一个培养教育祖国下一代的校外辅导活动在该部全面展开,波及全国,并延续至今。25年来,“南疆红领巾辅导站”先后与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所学校建立了挂钩校外辅导联系,为孩子们寄去信件10万余封,两万多名学生在“解放军叔叔”的帮助下成长为“三好学生”,3万多名工读生、失足少年走出了生活的阴影。连队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先进集体”称号,被成都军区评为“军民共建先进集体”。
暮春的云南绿意尽染,转过道道回头弯,记者来到地形酷似雄狮盘踞的狮子山——“南疆红领巾辅导站”所在的云南省军区某部三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官兵鹰隼般的目光,警惕地巡视着国境线。除了五星红旗猎猎招展,四周寂静无声、宁静安详。哨所里一摞摞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战士们业余时间奋笔疾书的身影,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官兵内心的澎湃**。
●战士们说:“为祖国的花朵浇水培土,是我们的职责使命”
黑龙江省虎林县第一小学的王洪青同学,还记得吗?25年前,当敖俊峰老师第一个向我们介绍你打群架、不安心学习的情况,称你们为“迷茫的一代”的时候,连队官兵都为你、也为其他众多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的青少年朋友们捏了一把汗。那天晚上,指导员陈寿礼在哨所里彻夜未眠。作为“吃过没文化亏”的过来人,既为你们拥有的良好学习环境而欣慰,也为大家能否承担起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而忧心。第二天,他就向团领导汇报了建立“南疆红领巾辅导站”的想法,并指定思想素质好、工作成绩突出的文书刘文卫担任你的校外辅导员。听敖老师讲,后来你不仅再没有消极怠学、打架斗殴,还在全班倡议开展了“边防战士当战斗英雄、学生要当学习英雄”活动,完全变了一个模样。现在,虽然陈寿礼指导员、刘文卫文书和当时的连队官兵,都已经离开了部队。但作为他们的后来人,相信我们之间的心是相通的。为祖国的花朵浇水培土,是我们的职责使命;你们的成长进步,就是我们的最大愿望。
●战士们说:“再坚固的堡垒都能拿下,难道唤不回你的心”
北京市西城区工读学校的刘梅同学,狮子山上的兰花又开了。不知1987年春节你带回北京的那棵兰花,是否依然绚烂。记得那次离开连队时,你们7名师生都哭了,尤其是你哭得特别伤心。你说,由于家庭原因,从小就很自卑,感到世界对你不公平,所以不好好表现。但和那些离开新婚妻子、刚出世的孩子和年迈父母,投身保卫祖国的边防军人相比,自己太渺小,太不应该了。后来,刘校长来信说你“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不仅在市工读系统运动会获得女子跳高第一、铅球第三名,期中考试还以平均98.7分名列全校第三。听到这个消息,连队官兵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为了让你重树生活信心,连队官兵不仅轮流给你写信交心谈心,还给你的父母去信,请他们多给你关心和温暖。还记得那个上阵地执勤没给你送行的李文武吗?由于忙,他每次都是在夜里下岗后两三点钟给你写信。他的一句名言也一直留传至今:“再坚固的堡垒我们都能拿下,难道还唤不回你这个小妮子的心”。
●学生们说:“解放军打仗不后退,我们学习也不会后退”
四川省营山县城守镇一小的王小涛、文玉川、李智、杨帆同学,你们现在都应该年过30岁了吧?虽然你们调皮捣蛋被同学们称作“四大金刚”,但说实话,第一次和你们通信大家就喜欢上了你们。因为你们特别诚实,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比如,你们说每次遇到学习上的难题,就像戳破的皮球泄了气;由于好胜心太强,常常和大家闹矛盾。
当听了边防战士英勇作战的故事后,你们流泪了,说解放军打仗不后退,我们学习也不会后退,就连基础最差的文玉川也做到门门功课及格。收到连队寄的战斗纪念章,你们开展了“学英模,挂奖章,争当学习标兵”活动,班里优秀生率提高到53%,王小涛的作文《白塔》还在杂志上发表。前段时间,担任过“南疆红领巾辅导站”站长的吴传玖叔叔回老部队“探亲”。这位已经成长为将军的“老站长”,特意提到你们班59名同学在千里之外集体给马家仕叔叔过生日的往事。他说,边防战士过生日有人点蜡烛、送蛋糕,难道还有比这更幸福的吗?
●学生们说:“我发明的‘运兵弹’,要能减少伤亡该有多好啊”
湖南省临澧县城关一校的胡朝晖同学,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当年,你在电视上看见战场运输困难很大,寄来了自己设计的可把兵员直接发射到前沿阵地的“运兵弹”图纸。虽然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但你期盼的部队现代化建设蓝图正在成为现实。以往连队巡逻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而如今,官兵们不仅用上了性能优越、安全舒适的巡逻车,还有直升机不定期实施空中巡逻;前年,连队建起战场监控系统,官兵不出门即能将边情尽收眼底;全天候的通信系统,使官兵24小时都能与上级保持联系。过去官兵生活基本靠凑合、娱乐基本靠扑克,现在则吃上了营养餐、用上了自来水、洗上了热水澡,每顿饭后都配有水果;连接哨所的军队综合信息网、政工网,不仅可以听歌看电影,还能与全军战友开展网上交流。一条宽带沟通了山里山外,大山里官兵的世界也精彩;2万多册书籍的电子图书馆,咋看也看不完。
●学生们说:“当看见照片的时候,就如同我们在您身旁”
天津市向阳二小的袁慧同学,你们中队36名队员是否像全部升入初中那样,全部考上高中、考上大学。要真是这样,我们也会像你们听到我们的捷报一样,同声欢呼。你说:“要记住英雄的精神,长大后当一名人民教师。山沟里需要教师。”不知道你从小的理想,是否化为今天的现实?你说:“叔叔站岗寂寞,我们专门寄来全体女生合影。当看见照片的时候,就如同我们在您身旁。你看,我们都看着你们笑呢。”你们的关心,曾使多少战士黑夜不再孤独,寒冬充满暖流。遗憾地是,我们没有找到你们的“靓影”。连长王飞说,也许是哪位复员的战友告别军旅时悄悄把照片带走了,作为了永远的珍藏……“人海茫茫,你不会认识我,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大千世界,你不会留心我,我的红帽徽在远方默默闪烁……”听着这曾经熟悉的歌声,你们是否也会想起那多年以前,在遥远的云南边陲,有一群你们神交已久,熟悉而又陌生的军人。——当年的“小红领巾”,你们在哪里?
编后有感
■周猛
同育英才,共建和谐
10万封书信堆在一起,将是怎样的一个高度?捧读此稿时,编者的面前渐渐浮现出一座令人仰止、令人浩叹的“信山”。“南疆红领巾辅导站”的官兵们情注祖国下一代,把“爱心接力棒”一传就是二十几年,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更听到了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汛。他们的行动也在启示我们:作为军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尤其必须始终保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同时不断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新方法,就一定能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共同谱写出“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历史新篇章。
致“南疆红领巾辅导站”
同学的一封信
“南疆红领巾辅导站”的同学们:
你们好!25年前,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共同理想和心愿,把素不相识的你们、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紧紧连在一起。
25年来,虽然我们不曾谋面,甚至只有只言片语,但是我们的心始终与你们时时相印,脉搏始终随着你们的喜怒哀乐一起跃动。你们进步,我们高兴;你们失落,我们牵挂。不知多少次,我们在笔下亲切握手。不知多少次,我们在同一片星空下倾诉心事。是“让祖国明天更美好”的梦想,让我们相识相知!
飞鸿传佳讯,天涯若比邻。尽管时空流转,昔日的孩子已长大成才,但我们坚信友谊不死、理想永存。衷心祝愿你们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衷心祝愿你们事业有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想念你们,“小红领巾”!欢迎回“娘家”参观作客。
“南疆红领巾辅导站”所在连现任连长王飞指导员冯俊
( 来源:解放军报第11版发布时间:2007-05-15 0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