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3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小谟院士:中国预警机拥有世界预警机9个第一

[复制链接]

609

主题

6

听众

9766

积分

一级上将 ★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三等功 优秀士兵 优秀军事干部 优秀服役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正营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6:32: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华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顾瑞珍)雷达、预警机、中国电科……自从50年前走上国防科研这条路,这些神秘的词汇就和王小谟紧密相连。

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中央,胡锦涛主席把大红的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证书交到王小谟手中。

台下掌声雷动。人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对共和国“预警机之父”的崇高敬意。

“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预警机”

上世纪80年代,王小谟主动策划,与十几位老专家深入酝酿,希望自主研制预警机。

自主研制预警机,谈何容易?技术行不行?能力行不行?许多争论和质疑纷至沓来。

王小谟不顾各方质疑,详细整合十几年的研究基础,综合分析国内各方面的科研力量,最终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开启了一边国际合作、一边自主研制预警机的漫漫航程。

“我们当然可以从国外买,省时省力,但是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国外只要卡住几个配件,我们买回来的预警机就用不了。中国一定得有自己的预警机!”王小谟说。

合作研制期间,王小谟受命担任预警机工程中方总设计师,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这是世界首创。同时,他坚决主张并且部署安排了国内同步研制,并做出了样机。当外方迫于国际压力单方面中止合同时,他部署安排的国内同步研制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做出了预警机样机。自力更生,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呈现了雏形。

回首自主研制的这段漫长历程,王小谟说:“我们没有浪费一点时间。”

这数年中,研制团队突破了预警雷达研制最为关键的“两高一低”技术,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测试暗室和亚洲最大的热压罐。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我国的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评论: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

“预警机之父”的“雷达人生”

200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型预警机带领的空中梯队以及地面雷达方阵首次公开亮相,令全世界雷达领域的同行为之惊叹。

看台上的王小谟流泪了。因为在这些成就与惊叹的背后,有他在雷达界半个世纪的付出与心血。

作为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50年来,王小谟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主持研制出多部世界先进的地面雷达,并引领我国实现了从地面雷达向空中预警指挥机的飞越,为推动我国国土防空网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仅如此,在王小谟自主创新精神的感染和培育下,我国雷达领域的一大批年轻专家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军事电子领域的中坚力量。

2010年,他主导研制的预警机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同时,他亲任出口型预警机总设计师,首次提出运八平台背负圆盘型天线罩的设想,实现了“小平台、大预警”。

随后,国产首架出口型预警机顺利交付,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年近七旬的王小谟在研制预警机的过程中曾在零上40摄氏度和零下30摄氏度的机舱熬过数月。在预警机研制的关键时期,他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雪上加霜的是,王小谟又被诊断出患有淋巴癌。

所有人都焦虑了,然而,病床上的王小谟却镇静从容,一边输液一边和设计师探讨交流研制问题,病情稍有好转,他又像往常一样出现在试验现场。当压力与病魔同时来临,王小谟让人们看到了平静与坚定的力量。

谈起成绩,王小谟非常淡然,他不断提起的是,科学是现实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在预警机的研制过程中,如果没有数代军工电子人的不断探索和技术积累,没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和超前管理,中国预警机只能是“空中楼阁”。

科学家的精彩“票友”生活

游泳、登山、唱京剧、拉胡琴……枯燥严谨的工作之外,王小谟是一个懂得享受生命的人。繁重的工作之余,他常常去体验生活带给他的精彩。

王小谟坦言,最喜欢梅兰芳的戏,尤其喜欢《宇宙锋》。大学时,他就是校京剧团团长、也是摩托队成员。多年的沉淀与积累,他把那京腔京韵唱得悠扬婉转,胡琴拉得如泣如诉。一曲《苏三起解》《杨门女将》,曲牌正宗、演奏老到,在那时而委婉悠扬、时而快板激昂的演奏中,我们再也找不到平日里奔波忙碌的王小谟,似乎坐在面前的是一位艺术家。

然而,这样的时刻并不多。他说:“我曾经有一个愿望,到70岁以后不再参与工作,找一帮喜欢京剧的人一起练练。看来只能80岁以后了!”

显然,他的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王小谟仍坚持在科研一线,依旧拥有和年轻时一样爽朗的笑声,岁月没有侵蚀掉最初的快乐,反而更滋生出从容与豁达。

平时,只要没有外出开会或其他公务,他每天都坚持上班,每周都会到实验室与课题组年轻同志一起研究讨论技术问题,并检查课题进展。

他还在谋划祖国预警机未来发展的蓝图,还在为预警机事业发掘更多的“千里马”。因为他清醒地知道:“预警机的路还很长。搞装备的,国家的需求就是目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