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显示电梯×楼主沙发板凳地板5楼登录注册
查看: 221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世友的最后一战 对越反击打下谅山后不想撤兵

[复制链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7:05: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03 编辑

                                                                  
        1979年,中越开战,中央军委任命许世友上将为我军东线前敌指挥。为选副将,许世友拿出三瓶茅台和一位将军对饮,酒尽菜光,两位将军握手结盟……
         1974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到了广州。军区管理处陈良顺负责接待。许世友和军区干部见面,秘书准备了发言稿。他照着念过两句就显出不耐烦,把那几张纸扔到一边,自己随意说,干脆明了,有啥说啥,没一句修饰或客气话,5分钟完事。以后,凡是开会,他总是这样:人越多,讲话时间越少。陈良顺跟随许世友日久了,了解也不断加深。许世友除了睡觉,平时只穿军装,在穿衣问题上无须任何人操心。

  吃饭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难在餐桌上顿顿要有酒,而且只喝茅台和古井。他的工资大部分是买酒喝了。下酒菜最好是野味。
  社会的发展已经提出生态平衡和保护野生动物,许世友对此也难以接受。军区拟定下发禁止打猎杀生的文件,要让许司令认可才能真正起作用。文件到了许世友手中,他大笔一挥,批上个人意见:不许打猎,打鸟还是可以的吧。文件批下来,军区的“秀才”们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许世友出门从不进剧院、商店、宾馆,不是奔野外就是进兵营。
  花木与庄稼比较,他喜欢庄稼;舞场和操场比较,他喜欢操场。
  许世友盛年之际,喜欢与战士比武,一条木枪神出鬼没,练对刺,常把战士的木枪磕上天去。来到广州后,他还喜欢同战士较量。拼刺时,他确实余威犹在,普通战士不是对手。他喜欢与强者比试,盛名之下,那些剽悍的“尖子”也不免有点心虚,何况他又是司令员,动手之前战士先失了锐气,所以比试的结果仍是他胜利。
                                                   

                                                              晚年许世友  
         实在说,许世友手里确实有些“绝活儿”,比如对刺时磕飞对方手中枪,那是类似关云长的“拖刀计”,岳飞的“回马枪”一样的“绝活儿”。但是,在他70多岁之际,仍然把战士的枪一条条打飞,其中也有战士相让的因素在里面。每当许世友磕飞战士手中木枪时,便开心地哈哈大笑。
  “哈哈,怎么样,宝刀不老吧?”许世友横枪大笑,指战员们便齐声喝彩:“许司令不减当年!”
  不减当年的许司令,壮怀激烈地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在广西前线,他是司令,还须选个副司令。许世友捏着下巴踱步,回想他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一个一个在脑子里过筛,终于点出一个名字。
  “刘昌毅现在怎么样?”
  “可能快退下来了,听说已经半休……”
  “妈拉个×的,这一仗不让他打,以后就打不上了。就请他来!”
  许世友虽然点了将,心里也不无犹豫,“但愿他宝刀不老。”
  当时,刘昌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被许世友请来广州。人看上去还是老了,但双目炯炯,心气很高。
  “许司令,刘副司令到了。”陈良顺安置好刘副司令,去向许司令报告。“晚上我在家里请客,你多准备些酒,”许世友这样吩咐。
  谁也没见过许世友询问刘副司令的身体状况,更没见许世友和他谈谈对于现代战争有什么研究和考虑,只听到让准备酒。喝掉三瓶茅台,还让上酒。他们开始只是叙旧情,回忆当年的九死一生。喝到后来,两人已是无话不说,敢争敢抬杠。许世友酒气逼人地问:“酒喝三瓶了,还敢开瓶吗?”刘昌毅豪气冲天地说:“天下没有会喝不会喝的事,只有敢喝不敢喝的人,九死一生过来的人,死都不怕还怕喝酒?许司令喝到哪儿我就喝到哪儿!”
  这场酒喝下去,许世友云山雾罩,睡了一天。刘副司令醉了两天。
  许世友感动地说:“真是好汉一条,不怕死。副司令就是他了!”
          不能简单地由此而言“许世友喝酒选将”。那是多方面考虑比较的结果,喝酒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何况,许世友对此也讲了很有哲理的一段话:学会打仗并不难,难舍命对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选将之后就是出兵。许世友带兵有大将风度。部队向前推进,遇到困难很多,不断有报告来,事多得叫人发毛。许世友不紧张,不着急,甚至根本不操那份心,把报告扔一边。他只管大的军事行动,下达命令让各部队执行,完不成就军法论处。
  部队打下谅山后,中央命令撤兵。
  许世友望着军用地图沉吟,迟迟不下命令。他伸出小胡萝卜粗的手指头在地图上比画:“全是平原了,坦克大炮正好发挥用场了,不要两小时我就能到河内。”
  可是,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我们不无后顾之忧,要防备有人在我们后面捅一下,沈阳军区方面压力很大,中央一再下令后撤。
  许世友表示服从命令,同时又坚持拖一下:“拱一拱,我再拱一下……”
  接到报告,许世友哈哈大笑,捋起袖子,晃动着粗大的胳膊说:“吓屁了不是?撤了,屁滚尿流!”
  战罢凯旋时,许世友阴着脸下令:“我回去不许通知人,不许搞迎接。谁走漏消息我毙谁!”
  可是,一位部队领导想,这么大事不报告中央怎么行?便将许世友回来的日期报告了中央军委。于是,广东的领导同志都知道了,提前赶到机场热烈欢迎。
  许世友乘飞机回广州,刚走到机舱门口就骂出了声。因为他看到了欢迎的人群。
  前来欢迎的首长,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是位老资格的党政领导人。他满脸是笑,热情地上前迎接,伸出手握手。许世友上前一步,一把握住那只手,猝不及防地用力握去。“哎哟!”那位首长痛苦地叫了一声,几乎要倒下去。“妈的,叫你们欢迎。”许世友大步而去,钻进了汽车。
     许世友就是这么一个人。
  开庆功大会,中央派王震同志前来参加。派年轻人来不行,许世友不买帐,只能派王震这样的元老。许世友倔头巴脑只尊重老的。
  许世友是我军一位有着特殊经历和功绩的又富有个性、特色的传奇式将军,所以,人们对他的某些弱点都能善意地给予谅解。
     相关阅读:许世友为伴老母坚持土葬 挥拳打毛泽东终被收服(新华网)
  许世友是解放军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生性刚烈,为人忠勇,是天生的军中悍将。他出身红四方面军,曾为张国焘、陈昌浩所器重,并不属于毛泽东的嫡系。但发生在1937年的延安“叛逃”事件却使毛许二人一夜之间成为生死之交。毛泽东喜得一员忠勇猛将,许世友找到一位旷世明主。凤凰卫视日前播出的《风范大国民》节目,聚焦快意恩仇的许世友。节目内容摘录如下:
  少林寺学武,当军长亲任敢死队队长
  解说: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许世友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参加集训。这个时期,影响他人生的两个大人物,毛泽东和张国焘的分岐与斗争正在加剧,毛泽东要求张国焘率部“北上”,而张国焘则意欲“挥师南下”。1937年3月的一天,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林彪在全校大会上悲痛地宣告:红军西路军主力在甘肃一带被马家军围歼,两万多人的部队全军覆没,这是红军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惨败。这个噩耗震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学员们更是无法接受,而许世友作为红四方面军骑兵师长,面对昔日战友全军覆没的消息,一向重情重义的他埋头恸哭。
                                          

     
       解说:很快,西路军的失败,当时被认为是张国焘分裂主义的一大罪行,从而点燃了清算“国焘路线”的导火索。抗大开始有组织地揭批张国焘。批判一再延伸到整个红四方面军。在许世友看来,张国焘是犯了严重错误,但贡献也不可抹杀,而对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指责则更为无理。
       徐占权(原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院):张国焘就是中央,中央就是张国焘。这个许世友同志在《我在红军十年》讲得很清楚,他有一段回忆,他讲当时我们红军指挥员不少都没有文化,不大清楚,因为张国焘是中央派去的代表,因为中央代表就是中央。
  解说:作为张国焘曾经的爱将,许世友很快被视为批斗会的中心目标。本来就性情刚烈,爱憎分明的他,在一次揭发张国焘逃跑主义罪行大会上爆发了。
  胡光明(《红色的土地》编辑)他对批判的方式以及批判的内容也有不理解的地方。
  徐占权:(许世友)由普通战士一直提到四军的军长,知遇之恩啊,感恩啊。所以在感情上有纠葛。
  胡光明:你红一方面军你不是从江西也来到延安了吗,怎么你们就不是逃跑,我们就是逃跑。
  徐占权:引火烧身了,慢慢就对着他了,说他是张国焘第二啊,打倒张国焘,打倒许世友啊!
  解说:这是发生在抗日军政大学里批斗张国焘会议上的一幕。许世友的辩解引发了会场剑拔弩张的对抗。他开始当众大骂起来,于是有人说许世友原来就跟着张国焘一伙的,不像是红军的高级干部,倒像是从大别山地区冲出来的土匪,一个地地道道的军阀。于是,一场批判张国焘的会议成了批判许世友的会议。一时间,“打倒许世友,打倒张国焘”的口号声铺天盖地。就在“批张扩大化”的大氛围下,许世友越忿忿不平,就越招致更加激烈的批斗。于是,一个危险的计划在许世友内心产生了。
  徐占权:怎么出生入死了这么长时间还弄了个“反革命”?想不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就在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根据地的时候,留了一支部队,刘子才。
  解说:刘子才是许世友的部下,他很快响应许世友,经过秘密串联,愿意走的人越来越多。出走的时间定在1937年4月4日夜10点整。许世友画好了行动路线图,并写了一封给毛泽东的亲笔信,说明自己投靠刘子才的缘由。许世友对出走行动充满自信,然而,意外,就发生在他出走前的几个小时。
                                               
       许世友跳起来一拳照毛泽东脸上打去
       马鼎盛:1937年4月4日下午,就在许世友一伙出走四川的几小时前,生死与共多年的老战友王建安突然找党支书谢富治报告了许世友的密谋。毛泽东即令林彪捉拿叛将。这是许世友第三次被囚禁。第一次是在吴佩孚部队,他一脚踹死为非作歹的老兵;第二次是1926年在国民军当连长时,部下两个班长抢劫民财受株连了他。这次许世友被判“反革命罪”,第二任妻子雷明珍大义灭亲和他离婚。毛泽东走进牢房对他说:“许军长,让你吃皮肉之苦啦,我代表党中央,向你和红四方面军被抓的全体干部同志赔礼道歉。”说罢,毛泽东脱下八角帽,向坐在石炕上的许世友连鞠三躬。许世友不吃这一套,跳起来一拳照毛泽东脸上打去,还破口大骂:“毛泽东,你算个什么东西,老子要是有枪,非毙了你不可。”贴身保镖罗瑞卿挡开许世友一拳,几名卫士赶紧把许世友捆起来。
  胡光明:这一下子事情就闹大了。当时就认为这个人无可救药,敢打主席。
  陈廷一(《许世友全传》作者):这样已经把耳光扇到你脸上了,还不枪毙,他们一面打报告向毛主席去批示枪毙的方案。
  解说:很快,一份有关许世友“反党反主席”的言论集,连同一份处理意见,呈送到了毛泽东的办公桌前。此时的毛泽东,虽然刚刚挨了打,可心里还在琢磨着如何让许世友“浪子回头”。
  徐占权:毛主席坚持不杀许世友,而且下面一些左倾思想的人,再加上一些有一些私仇的人啊,他要趁这个机会把水搞浑,把许世友杀掉,甚至有的人说你要不杀掉许世友,将来对我们党我们军队是个后患。
  解说:第二天,处决许世友的文件送交到了毛泽东的办公桌上。毛泽东看完文件,觉得和自己的初衷是南辕北辙,马上指示警卫员立即停止执行。然而,与此同时,完全相同的一份处决决议书已经直接送到了牢房让许世友签字。
  徐占权:他就提出问题要见毛主席,要跟毛主席当面理论理论。对死来说,许世友好像是无所谓的,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他并不怕死,死了不就是碗口的疤吗?再过多少年又是英雄好汉,但是他感觉这么死非常委屈非常冤枉,不明不白,要去见毛主席。
  马鼎盛:毛泽东初次见许世友原名中“勇士”的士改为“世界”的世,要他成为世界的朋友,许世友自豪得逢人必说:“我这个名字还是毛主席改的,毛主席肚子里有墨水,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如今面对毛泽东要处决自己的文件,许世友不仅拒绝签字,他还要面见毛泽东。毛泽东爽快地同意了。许世友狐疑地对康生说:“既然毛泽东给我面子,我领情,麻烦你再请示一下,我许某人是个军人,能否带枪去见他?”毛泽东闻报神色不改,对康生说:“许世友可以带枪来见我,枪膛里还可以上子弹”。
       红军警卫局长罗瑞卿给许世友送上驳壳枪,当他的面将子弹上膛。惯对枪林弹雨的许世友内心震动得接枪的手抖动起来。许世友走到毛泽东跟前扑通跪倒,毛泽东马上扶起他说:“许师长我们是不打不成交啊”。从此,许世友把一生交给了毛泽东,而毛泽东得到一个“心腹悍将”。在此后几十年的战争中,毛泽东几次亲自点将让许世友出征,而许世友也成了唯一可以带枪晋见毛泽东的军人。

  许世友在大会上提出了有名的“牛刀子战术”
  解说:1948年,42岁的许世友已经是山东兵团司令员。这一年,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在西柏坡,毛泽东的红蓝铅笔多次圈住济南;在南京,蒋介石也把忧虑的眼睛盯住了济南。毛泽东第二次“点将”许世友,与此同时蒋介石把爱将王耀武叫到了南京城。国共历史上的生死大决战,在济南,激情燃烧地上演了。王耀武,黄埔军校的高才生,曾获国民党军中个人最高勋章,“青天白日勋章”,是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中的佼佼者。他把济南的防御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又精心改建并加固,誓言死守济南至少一个月。而今的许世友,也已不是当年草莽率性的“许和尚”了,他已身经百战。作为攻城指挥,许世友在到达司令部的头两天里,对着贴满山墙的济南城防图,没有离开过办公室,甚至也没有说过一句话。攻济前夕,第9纵队召开攻克济南誓师大会,许世友在大会上提出了有名的“牛刀子战术”。
  支绍曾(原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为什么叫牛刀子战术呢,牛很庞大,又有蛮劲,要放倒它,必须一下子击中它的要害。
  陈廷一:济南城防工事强固,纵深又长,明碉暗堡成千上万。
  支绍曾:难打,要想打下来,就必须集中兵力、火力,钻进去打。
  陈廷一:许世友说了一句笑话,我是宰牛师傅,你们大军通通就是我手里的宰牛尖刀。
        解说:被许世友称为“宰牛尖刀”的第9纵队,是聂凤智领导下的杰出兵团。在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许世友对聂凤智的倚重,就像毛泽东对他的倚重一样。1948年9月16日24时,30分钟的急袭拉开了济南战役的序幕。“宰牛尖刀”第9纵队按预期攻下了济南的东大门茂岭山和砚池山。这一天黎明,王耀武还没弄明白手中的两个阵地一夜之间怎么就换帜易主,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许世友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了。19号上午,许世友“釜底抽薪”的计策奏效,国民党军第96军军长吴化文接受许世友的起义条件,让开了一条进攻通道,并掩护许世友部队继续向纵深挺进。吴化文的这一起义,无论军事力量还是官兵士气,无疑都使蒋介石遭遇沉重打击。王耀武为此急电蒋介石,请求准其放弃济南,率部突围。但他得到的回复是“将阵地缩短,坚守待援”。
  支绍曾:王耀武已预感到济南城会丢在他的手里。但他估计,对方已经连续激战6昼夜,伤亡消耗肯定不小,许世友动作再快,也需要三五天才能完成攻城准备。
  陈廷一:而且在许世友背后,蒋介石援军很快就到。
  支绍曾:王耀武认定许世友不会置敌于背后而不顾,冒险攻外城。
  解说:这一次,曾经战功赫赫的王耀武失算了。许世友没有按照常规出牌,既不休整,也不顾虑背后的援敌,他调动东西了东西两线主力,持续不断地对王耀武猛攻,根本不给对方一丝调整部署的时间。济南内城,是王耀武仅存的最后防线。9月23日18时,许世友对济南内城发起了全线总攻击。在经历了几次的进攻受阻和全线挫败后,许世友断然发出与对方拼比毅力的号令;于是,连续几十次激烈的拉锯式冲杀,持续了整整一个夜晚。1948年9月24日,当太阳跃出山岭的时候,济南城已经易帜换主了。
  马鼎盛:8天8夜结束济南战役,无论攻守双方,都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本以为可以固守半年或3个月的蒋介石,在接到急报后还半信半疑,特地派飞机在济南上空绕飞一圈之后,才不得不信,济南已经是“共产党的天下”了;而西柏坡毛泽东则是在看到国民党报纸时,才确信大功已经告成。毛泽东亲笔改定新华社社论说:“这个伟大的胜利”来得“意外的迅速”。其实军事上蒋介石人多枪好,但是政治上独裁腐败,是民心尽失,国民党气数已尽。而作为这个奇迹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许世友在庆功大会上宣读完中央军委的嘉奖令之后,就因旧伤复发而再次回乡养病。许世友在胶东的16年,不仅达到了他军旅生涯中的顶峰,还邂逅了白头偕老的第三任妻子田普,胶东可谓其第二故乡,以至于后来许世友离开山东,选择秘书时,还要附加一个条件,胶东人。
       许世友直接找毛泽东抗议并诉说对火化的不理解
  解说:这是河南省新县许世友故居,故居门前的这条路被当地人称为“孝母路”,许世友三跪慈母的故事在这里成为人们教育儿女的美谈。
      胡光明:第一次是1932年,他离开大别山,临走的时候向母亲拜别,向母亲下跪。第二次是在济南,他在济南当司令的时候,把母亲接到济南,他向母亲下跪了。第三次就是他回到家乡,母亲背着一捆柴远远的走来了,他扑通跪下了。
  解说:许世友14岁那年失去了父亲,当年家中的八个兄弟姊妹,只有许世友一个幸存了下来。许世友从小就十分孝顺母亲。
  解说:1959年,许世友母亲去世时,身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在回乡送别母亲后,就在父母的墓地附近,为自己选好了未来长眠之地。1956年,一份火化《倡议书》在中南海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传阅。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各界知名人士,都欣然签字,唯独新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的许世友拒绝签名,甚至,他直接找毛泽东抗议,诉说对火化的不理解,坚决表示自己死后要土葬,要回到母亲跟前尽孝。
  胡光明:当时他才50多岁,毛主席认为,离你去世还很长时间呢,就一笑了之,觉得你将来会改变观点的。
  解说:毛泽东的一笑并未了之。1985年元旦刚过,知道自己来日不多的许世友,就让秘书给中共中央写报告,正式提出了土葬的要求。他的理由很充分: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报告呈交上去之后,许世友的病情也一天天恶化。每一次昏迷醒来,他都要问一句,报告回复了没有。可是,直至他闭眼时,也没有等到党中央的回复。最后,出面解决难题的是邓小平,他在许世友的那份申请土葬的报告上作了亲笔批示。在许世友逝世四天后,这份批示由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带到了南京。王震在转述邓小平意见时说,“许世友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胡光明:但是同时也宣布了六个不准,这也是邓小平的,据说是邓小平的意见,就是不准开追悼会,只准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准登报宣传,就是关于他丧事怎么办理的,不要登报宣传这个事情。不准家属子女外传。不准立碑。
  解说:按照治丧办主任向守志的安排,许世友生前爱将,原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为许世友悄悄定制了一口楠木棺材。而六年前,儿子按照父亲要求,花50元订制的这口棺材,最终也就没有派上用场,至今存放在许世友将军的故居里。
  韩华明(许世友故居管理区工作人员):在楠木棺材里面放有三件宝,那就是将军生前喜爱的枪、酒,另外一件是将军的夫人田普放进去的一百元钱。
      解说:1985年11月9日,许世友悄悄下葬河南新县老家,墓穴没有修饰,没有墓碑。1年后,因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反映,王震出面提议,由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和刚刚退居二线的徐向前以个人名义为许世友竖起了这块高高的花岗岩石碑。在许世友墓地的西南方40米处,是许世友父母合葬的墓穴。
  解说:从和尚到将军,许世友戎马一生,农民本色不改,最终他为自己圆满的划上了人生的句号,活着尽忠,死了守孝。
  马鼎盛:许世友出身少林寺,举止粗狂,作诗填词和他搭不上边。毛泽东劝他读《红楼梦》要多看三几遍。他听话地看《汉书·周勃传》,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到布鲁诺的《论无限性,宇宙和各个世界》也去读。许世友写下一首《浪淘沙》:碧波万里重,多少英雄。当年小试海陆空,愁岛荒山今生地,万紫千红。立石志奇功,壮志长虹,怒看海峡走蛇虫,誓扫妖氛还国土,金马台澎。无论平仄押韵或谋篇布局都不容易。1985年许世友患上肝癌,他却坚决不去北京治病,理由是“北京路窄人多,吵起架来我吵不过他们”。许世友历来是对北京敬而远之,他表面是大老粗心里却清楚得很,自己的火爆性格不宜靠近那个政治漩涡。再者病重的他一旦到了北京,几乎就失去了魂归故里的可能。面对病痛的折磨,许世友宁肯曾几度撞墙来了决生命。几个月后,许世友病逝,邓小平6个特殊批准他土葬。从和尚到上将军,许世友厮杀一生,农民本色不改,最终实现自己的诺言:活着尽忠,死了守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1

主题

6

听众

3558

积分

★少校★正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沙发
发表于 2013-1-4 14:01: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03 编辑

1979年,中越开战,中央军委任命许世友上将为我军东线前敌指挥。我们的军区司令员许世友

1/102/103/104/105/10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板凳
发表于 2013-1-6 23:54: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03 编辑

1979年,中越开战,中央军委任命许世友上将为我军东线前敌指挥。我们的军区司令员许世友 ...[/quote]
是的。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1

主题

6

听众

3558

积分

★少校★正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地板
发表于 2013-1-7 12:58: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03 编辑

是的。[/quote]
许世友的最后一战 对越反击打下谅山后不想撤兵

1/102/103/104/105/10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5#
发表于 2013-1-10 14:44: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03 编辑

许世友的最后一战 对越反击打下谅山后不想撤兵[/quote]
谢谢!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