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30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炮兵第1师南疆反击战纪实》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

听众

4758

积分

上将★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三等功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22:11: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19 编辑

炮火急袭开始
从1979年2月14日许,我炮兵第27团3个营和炮兵第209团1营奉命配属陆军第41军炮兵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平孟关、孟麻和越南的莫隆、通农、安乐、河安等地占领发射阵地,以强大的炮火支援步兵第121师、122师、123师和坦克兵等部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在这次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我们平远县籍战友在炮兵第27团参战的有:谢常生、谢菊传、谢迪河、张远华、韩垂永、涂小东、黎增寿、张道庆、姚寿生、林金亮、刘发圣、谢传如、刘福生、林裕丰、刘朋汉、马兰能、林焕增、林敦美、吴岳平、刘四概、余强兴、余 锋、饶远兴、陈宝桢、姚崔云、姚仕佛、陈兆仁、陈亚友、沈俊德、马建平、曹国贤、刘云星、宋建国、王 迪、刘志芳等人。他们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较好地完成了作战任务,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和奖励。
1979年2月17日凌晨4时许,我们炮兵第209团1营在广西那坡县北斗公社平孟关附近占领发射阵地,在我步兵第122师炮兵群的统一指挥下,协同步兵第122师2个团和坦克兵等部队,参加了突破平孟关越军防线的首次战斗。
这次平孟首战,上级分配给我们炮兵第209团1营(130火箭炮营)的战斗任务是:在20分钟内连续攻打越军公安屯和集结步兵群二个目标。
这二个目标的射击口令,是陈俊明营长预先通过有线电话提前传达给各炮连阵地的。当时凌亚生班长在一营阵地指挥所传诵和记录的射击口令是:“全营注意,全营基准射向25—00,准备好报告。”为了防止阵地上发出响声,暴露阵地。这时阵地指挥所和各连炮阵地的有线电话员,在记录口令的同时小声传诵口令。各炮连连长认真记录口令,同时与电话务员核对口令。当各炮连接到口令后,要求各炮班长到各连阵地指挥所记录口令。由各连连长小声下达口令:“全连注意:全连基准射向25—00,准备好报告。”当接到口令后,各炮连副连长、各排长、各炮班长与瞄准手和方向盘手密切配合赋予基准射向,为了避免赋予、标定、检查射向时暴露,他们采取各炮瞄准手与方向盘手互传纸条的方法,通报装定、标定和修正分划。同时他们还注意人员隐蔽,操作时严格控制声响。各炮准备好后也是通过传纸条的方法向连长报告某炮准备好。然后各炮连阵地通过电话小声音向阵地指挥所报告:“某连准备好”。当各炮连阵地报告准备好后,营阵地指挥所蒋副营长向观察所报告:“全营准备好。”
[ 转自铁血社
观察所的陈营长接着下达口令:“全营注意:第一个射击目标:M457号,堑豪内步兵,榴弹,顺发、短延期引信各半,基准射向,一次齐射装填,一连表尺214,方向向右0—68;二连表尺262,方向向右0—85;三连表尺275,方向向右0—30;准备好报告。”这时阵地指挥所和各连炮阵地的有线电话员,一边记录第一个射击目标口令,一边同时小声传诵口令。各炮连连长认真记录第一个射击目标口令,同时与电话务员核对口令。当各炮连接到口令后,要求各排长、各炮班长到各连阵地指挥所记录口令。各排长、各炮班长记录完第一个射击目标口令后,与各炮连连长核对口令,核对无误后,返回战斗岗位。
下达完第一个射击目标后,过了一段时间,观察所的陈营长下达第二个射击目标口令。陈营长下达的口令是:“阵地注意:记录射击诸元,第二个射击目标:M464号,堑豪内步兵,榴弹,顺发、短延期引信各半,基准射向,一次齐射装填,一连表尺278,方向向右0—02;二连表尺331,方向向右0—25;三连表尺344,方向向右0—30;准备好报告。”这第二个目标的射击诸元,要求各连长、各排长、各炮班长做好记录,等到打完第一个目标后,各连炮手再进行装填炮弹,各连瞄准手和方向盘手再进行装定、标定表尺和方向等射击诸元。这时阵地指挥所和各连炮阵地的有线电话员,一边记录第二个射击目标口令,一边同时小声传诵口令。各炮连连长认真记录第二个射击目标口令,同时与电话务员核对口令。当各炮连接到口令后,要求各排长、各炮班长到各连阵地指挥所,记录第二个射击目标的口令。接受了第二个射击目标的口令后,各连的排长、炮班长回到各自的战斗岗位上。各炮班长向全班战士传达了这次的射击任务,使大家明确任务,明确上级的要求,操作时控制响声,精确操作,不出差错。
各炮接到第一个射击目标的口令后,因进入阵地前各炮连已经装填好炮弹,进入阵地时带弹行进,因此炮手们检查已经装填好的炮弹后,报告某炮装填好,各炮瞄准手和方向盘手迅速装定、标定表尺和方向等分划,各排长、各炮班长检查装定的诸元无误后,马上通过传纸条的方式,向各炮连连长报告某炮准备好,同时坐进发射室,准备发射。各炮连准备好后,通过有线电话员,小声向阵地指挥所报告:“某连准备好”。当各炮连报告准备好后,蒋副营长向观察所报告:“全营准备好。”
2月17日凌晨四点钟,上级指挥员一声令下,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开始了。我军平孟方向为对越作战总攻的首攻方向,上级命令炮火急袭30分钟,摧毁越军边防工事,压制敌人火力,支援我步兵和装甲兵部队突破前沿,向敌纵深展开战斗。
17日凌晨四点钟,总攻开始后,我边防部队各炮兵群所属的各炮兵团、炮兵营的60式122毫米加农炮、59式130毫米加农炮、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59—1式130毫米加农炮,63式130毫米火箭炮;我兄弟炮兵部队的60式122毫米加农炮、66式152毫米榴弹炮、59式130毫米加农炮、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还有步兵装备的迫击炮、82无后坐力炮、107毫米火箭炮等先后向越军目标开炮,轰隆的炮声响彻云霄,成千上万火红的飞弹在战友们头顶上飞速射向敌人的据点,真是万炮齐鸣,威震边关!我相信所有参加过这次战斗的战友们,回忆起当年的战争,一定会首先想到这次战斗的壮观场面,也一定会记忆犹新的。
总攻开始10分钟了,正在这个紧要关头,观察所至炮阵地的主线、阵地指挥所至一连的电话线路同时被我军进攻的坦克压断了,在这紧要关头,副连长黄承恩和有线排长李继明,带领有线六班长裴国旺、副班长刘树庆、战士石四海、七班战士王双等六位战友一起,在炮声轰鸣、火光冲天、**林弹雨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地向前冲去,抢修线路。几分钟后,经过六位指战员紧张的抢修,线路终于接通了,保障了全营的射击指挥。
[ 转自铁
17日凌晨4时20分,我步兵第122师炮兵群指挥员,命令我们130火箭炮一营向越军朔江(河广县)公安屯守敌开炮。
我们一营陈俊明营长在观察所迅速下达射击口令:“全营注意:M457号目标,按原下达口令准备,准备好报告。”这时阵地指挥所和各连炮阵地的有线电话员、无线电报话员,同时大声传诵和记录口令。当各炮连报告准备好后,营阵地指挥所蒋副营长向观察所报告,“全营准备好。”
观察所的陈营长接着下达口令:“二连一炮6发放。”当二连炮阵地接到口令后,二连一炮立即发射出6发炮弹。
二连一炮6发炮弹发射出后,观察所的侦察员迅速观测弹着点,观测结果打远了一些,并将观测数据报告给计算班,计算班的计算员快速计算射击诸元,并将计算结果报告给陆连长和陈营长,进行核对后,对全营的射击诸元进行修正,然后由陈营长下达修正口令。
陈营长紧接着下达口令:“阵地注意:全营表尺减6;准备好报告。”当各炮连报告准备好后,阵地指挥所蒋副营长向观察所报告,“全营准备好。”紧接着观察所的陈营长下达口令:“阵地注意:全营齐射放。”当各炮连接到口令后,各炮一齐发射炮弹。
这时全营阵地上,火箭弹点火时轰隆、轰隆很大的爆炸声,在整个炮阵地回响。几十秒钟内,全营三百多发炮弹发射时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山谷。烟雾和尘土弥漫整个阵地,一阵阵难闻和刺激咽喉的火药味,接连不断地向战友们扑来。全营十八门火箭炮一齐向越军朔江城公安屯之敌开炮,三百多发炮弹象雨点般似落在越军公安屯。这时观察所指挥员在电话中说:“打得好,炮弹全部覆盖目标,越军公安屯一片火海。”读者朋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三百多发炮弹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攻击在越南公安屯里(附注:公安屯是越南公安部队的营房、营区),这个公安屯里的敌人还有几个能活呢?不是被炮弹炸死,就是被火烧死。
[ 转自铁血社
这时阵地指挥所的蒋副营长下达口令:“各连注意:报告弹药消耗量。”这时阵地指挥所和各连炮阵地的有线电话员、无线报话员同时传诵和记录口令。各炮连接到口令后,各连连长同时下达口令:“各炮注意:报告弹药消耗量。”各炮连统计后,分别报告给营阵地指挥所。一连阵地报告:“一连消耗弹药112发。”二连阵地报告:“二连消耗弹药110发。”三连阵地报告:“三连消耗弹药114发。”经统计,全营这次齐射消耗弹药共336发。
打完第一个目标后,我们全营接着攻打第二个目标。观察所的陈俊明营长接着下达口令:“全营注意:M464号目标,按原口令的射击诸元,一次齐射装填,准备好报告。”
这时阵地指挥所和各连炮阵地的有线电话员、无线报话员同时传诵和记录口令。当各炮连接到口令后,各连连长、各排长、各炮长迅速记录和传诵口令,各炮的炮手们一齐上阵,每人抱起一发60多斤重的炮弹后,举起来对着炮的导向管,用力推上去,推到挡弹装置的位置。一发一发快速装填炮弹,19发炮弹装填好后,各炮向连长报告,某炮装填好,然后各炮连连长向阵地指挥所报告:“某连装填好”。当各炮连报告装填好,蒋副营长向观察所报告:“全营装填好。”
接到口令后,各炮班按照原先记录的第二个射击目标的诸元,报给各炮瞄准手和方向盘手,要求他们迅速装定、标定表尺和方向等分划,各排长、各炮班长检查装定的诸元无误后,马上向各连连长报告某炮准备好,同时坐进发射室,准备发射。各炮连准备好后向阵地指挥所报告:“某连准备好”。当各炮连报告准备好后,蒋副营长向观察所报告,“全营准备好。”
观察所的陈营长紧接着又下达口令:“全营齐射放。”当各炮连接到口令后,各炮一齐发射炮弹。这时全营十八门火箭炮一齐发射,三百多发炮弹接连不断的射向敌人阵地。这时全营阵地上,火箭弹点火时轰隆、轰隆很大的爆炸声,又一次在整个山谷回响,冲天的火光照亮整个阵地,烟雾和尘土弥漫空中,阵阵难闻和刺激咽喉的火药味扑面而来,使人难受。
第二次全营齐射后,根据观察所指挥员在电话里说:“炮弹全部覆盖目标,敌人集结步兵群阵地一片火海”。
[ 转自铁血
这次平孟关方向对越军总攻,我炮兵第27团和炮兵第209团1营(130火箭炮营)和兄弟炮兵部队一起,在三、四十分钟时间内,真是万炮齐轰,威震敌胆。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摧毁了许多越军的边防工事和武器装备,打得敌军焦头烂额,四处逃跑。我步兵第122师2个团和坦克兵等部队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快速突破越军防线,并向越军防守的纵深挺进。……
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中国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 “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在中越两国延绵一千多公里的边界线上,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万炮齐发,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
根据炮兵第一师战例记载:2月17日,在朔江进攻战斗中,我炮兵第27团根据本团作战任务,为解决复杂地形上远距离无线通讯问题,在葛麻炮台,开设了无线转讯台,担任该团前进、敌后观察所与群指、阵地的无线转讯任务。
葛麻炮台位于孟麻以南紧靠边境的我方一侧,海拔1093米,是我边境制高点。战前,无线分队在此认真进行了通信试验训练,选择了最佳频率;并对穿插部队的行进路线、方向、距离作了了解。2月16日,团通信参谋率2名无线兵,携2瓦电台2部,由步兵班警戒,在葛麻炮台开设了转讯台。展开后,他们分别架设准备了40米集向天线、10米天线及2.7、1.5米鞭状天线。
2月17日凌晨,炮火准备开始后,敌后观察所在敌后报告我炮击坂洋情况,转讯台使用10米天线清晰地接受了信号,将情况转告群指,并向敌后观察所转达了群指的批示。在此后的三天里,敌后观察所向纵深穿插,电台信号减弱且不稳定,转讯台立即改用40米集向天线,保持了信号的清晰稳定。但由于40米集向天线方向性较强,随着前观、敌后观察所的位置变换,信号也时好时坏。他们灵活地将10米和2.7米天线连接成12.7米天线进行工作,并与40米天线配合使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战斗中,转讯台先后50次灵活选择使用天线,使电台始终保持良好的通信状态,出色地完成了转讯任务。
[ 转自铁血社
2月17日,朔江战斗中,我炮兵第27团前进、敌后观察所与基本指挥所相距十几公里,加之战区山高林密,2瓦电台难以沟通联络。为解决无线通讯问题,该团给前进、敌后观察所分别配备了2瓦、15瓦电台各一部,便于大小电台结合使用。距离近时,使用2瓦电台;距离远时,使用15瓦电台。联络时,采取2瓦报话员将通话内容译成密语交15瓦电台发出;对方收到后,再由2瓦电台报话员译成话文。这样,即解决了2瓦电台通话距离近,又克服了15瓦电台密码通信速度慢的问题。整个战斗过程中,前进、敌后观察所与基本指挥所之间一直保持了不间断的通信联络,较好地保证了射击指挥。
2月17日,炮兵第27团指挥连有线排在架设观炮轴线时,因受地形限制,线路必须横穿我军在108号界碑附近急造的坦克路。按炮兵通信教程规定,通过坦克路的线路埋设深度不应少于20厘米。为此,有线排选择了一段较好的路面将线埋下。这时,通信股长前来检查,指示他们一定要认真埋设,保证线路安全。为确保线路质量,有线排又重新挖了一条3米长、30厘米深的线路埋设沟。当他们将线埋好后,又考虑到,当地土质松软,如有较多坦克通过,还是不能保证线路安全。于是,他们再一次挖开路面,将它修复成10米长、50厘米深的线路沟,并精心地把线埋下,还在上面铺上了大石头。战斗中,这段线路承受了三十多辆坦克的辗压,始终没有出现故障。
有线排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决执行指示,认真研究情况,精心埋设线路,从而确保了有线电话的畅通。
2月17日4时48分,朔江进攻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我以强大的炮火对敌实施猛烈的火力急袭。由于射击持续时间较长,烟雾笼罩了整个阵地。
我炮兵第27团3营七连二班在发射完第六发炮弹时,瞄准手即发现后方基本瞄准点被浓烟遮挡,无法使用。他边报告,边转动瞄准镜对向预备瞄准点,但由于烟雾越来越浓,预备瞄准点也很快消失在烟雾之中。怎么办?没有瞄准点就无法继续进行射击。这时,只见二班长沉着地指挥二炮手用灯光在二炮后方显示了新的瞄准点,并给瞄准手下达了新的瞄准点分划,射击又继续开始了。由于新瞄准点距离近,烟雾遮挡不住,保证二班及时无误地发射了30发炮弹,有效地压制了敌人。
原来二班在占领阵地时,发现该炮位置在一、三炮前方,基本瞄准点正通过三炮,炮与炮之间的距离很小,火炮发射时震动大,火光强,烟雾多,二炮瞄准点随时都有可能消失。根据这种情况,二班在射击准备中,利用竹杆制成简易标灯,在火炮后方20米处竖起了近方预备瞄准点。有备才能无患,战前充分地准备,使二班在基本瞄准点和预备瞄准点同时被烟雾遮挡的困难情况下,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 转自铁血社
2月17日,我炮兵第27团1营、2营奉命配属陆军第41军121师、123师炮兵群,以强大的火力支援步兵第121师、123师和坦克兵等部队,展开突破越军通农、莫隆、坂洋、让涌等地区防守之敌的战斗。
根据炮兵第一师战例记载:2月17日,我炮兵第27团1营对通农之敌进行炮火准备,我步兵和坦克兵冲击分队迅速向前运动。正在这时,一营观炮轴线和迂回线路突然同时中断,指挥员令有线排迅速组织抢修。一声令下,一营指挥连有线排,全排立即行动。不一会,观察所就重新与阵地沟通了联络,整个抢修过程,仅用了11分钟。
原来,有线排为保证指挥线路顺畅,在战前就根据战区路窄,过往部队、车炮多,电话线易被压断等情况,将全排人员按新老强弱合理搭配,编成6个抢修小组,每组3—4人;全线路除中间站外,另外增设2个**站,每站都有1—2个抢修小组,并制定了“分段抢修”的方案。这样,只要线路发生故障,全线就有6个小组可同时进行抢修。有线排战前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人员,较好地掌握了线路抢修的主动权。
作者:松山生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