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3365|回复: 0

电影《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原型的女儿忆祖父、父亲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1

听众

1282

积分

★一级军士长

Rank: 9Rank: 9Rank: 9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5-4-4 21:36:57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原型的女儿忆祖父、父亲: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资料图片:许世友。

清明节将至,北京城的天空突然变得灰蒙蒙的,落下了入春后的第一场雨。

春雨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轻柔温婉,让我想起了故乡大别山的清明雨和清明雨滋润着的漫山遍野、绵延不绝的映山红。“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映山红又称杜鹃花,每年,大别山的清明雨至,便是花开山醒,春意盎然.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耳畔似乎又传来那深情的歌曲《映山红》。小时候,父亲常常带着我去看《闪闪的红星》。直到父亲2013年去世后,著名作家李心田老人给媒体介绍,才知道父亲就是《闪闪的红星》主人公潘冬子的原型。英雄的旋律中,我被一股英雄的血性魂牵梦绕,似乎又穿行于被杜鹃花海妆点得分外美丽的大别山之中,回到了长眠在青山绿水中,我日夜挂念的爷爷和父亲的身边,向他们讲述习主席治国理政的光辉成就,告慰爷爷、父亲和家乡的父老乡亲,大别山那久违的红色基因和人民鱼水相依的感情,又重新回到了人民的心中,回到了无数先烈和老一辈打下的红色的土地!

似水流年,转眼之间,父亲已离开我们两年了。去年这个时候,我挥泪写了《大别山的杜鹃永远红》。文章用饱蘸真情的笔触回忆了与爷爷、父亲相处的难忘故事和点点滴滴,对爷爷、父亲两代共产党人的理解、敬重和思念之情犹如长河滚滚,浪花冲天,汹涌着我情感的堤坝。文章发表后,雪片似的信件飞来,众多领导、战友、乡亲、朋友纷纷与我共享对爷爷的怀念与对父亲的追思。人们震撼着反思,作为许世友的儿子,父亲不依父贵,甘为平民,扎根老区40多年,默默无闻,用一生的付出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动人诗篇。

整整一年,我都沉浸在怀念和鼓舞、宽慰之中。去年清明当日,河南日报头版长篇通讯《将门布衣》报道父亲感人事迹,在中原大地引起了巨大反响。6月,河南卫视两期播发了《许光:将门布衣的人生守候》的专题节目。10月,中央媒体采访团到家乡采访父亲的先进事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相继推出关于父亲的报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先锋模范为镜”专栏报道了父亲的先进事迹,在党中央对党和国家进行全面战略部署的历史时刻,把父亲这位隐匿于芸芸众生中的红二代推到了世人的面前,人们在扼腕长叹之时,无不被父亲扎根老区、忠诚为民的作风所感动。父亲在他离去之后,又一次以他一生的平凡和无私的奉献,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意义,传承了党的红色基因,向社会传播了正能量。



资料图片:电影《闪闪的红星》。

日月如梭,时代变迁,爷爷今年整整离开我们30年了。都市大衢喧嚣的背后,是静谧的军营大院。在无数个静夜里,我一遍遍品读着爷爷于1981年亲自撰写的《我在红军十年》《我在山东十六年》的合订本----《许世友回忆录》。爷爷当年给父亲说,还要写建国后在南京工作的23年,写西沙之战,写边境自卫反击战等,遗憾的是爷爷还没来得及写就永远离开了我们。这本书是1982年爷爷寄给父亲,父亲又在我1985年入伍时装进了我的背包的,嘱咐我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老红军的后代。它是陪伴了我30年的精神遗产,虽已被翻得发黄泛旧,但封面上那闪闪的红五角星,那一面火红火红的战旗,那战旗背后硝烟散去后寂寞的山峦,仍然镶嵌着战争的印痕。30年来,它不离我左右,就像爷爷陪伴在我身边。从红军时期黄麻起义的**声到漫漫长征路上三过草地,万源城头的血战;浴血奋战16年的山东大地,从渤海之滨的炮响,到胶东的反投降,烟台的反扫荡尤其是孟良崮的激战,济南城下的8天8夜的攻坚,爷爷在战争年代英勇无畏,日寇面前横刀立马,身先士卒,**期间危急关头一马当先,充当敢死队队长,可谓“将军百战死,壮士凯旋归”。爷爷传奇般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解放后参加一江山岛战役、和平时期对加强部队训练和作风建设所推行的“郭兴福教学法大比武、南京路上好八连、海岛女民兵”等,书中的每一个故事,就像爷爷亲口在讲给我听,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像爷爷在对我谆谆教导。他的战斗故事、他成长经历,他对烈士和英雄的怀念之情,他对子孙后人的重托与期冀,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今天,漫天的清明雨纷纷扬扬,我将爷爷的回忆录装进行囊,又踏上了故乡之路。

袅袅青烟,纸船明烛,早已是嫩枝鹅黄,杨柳垂青的江南之滨,杜鹃像火一样燃烧。如画如诗的大别山脉,挟着杜鹃花香,在和煦春风之中,仿佛又把人带回到了记忆长河……那是1975年初夏,36岁的母亲得了一场大病,在当地无法医治。从未向爷爷寻求过帮助的父亲,破天荒地开了口,请求爷爷帮助联系大医院治疗。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爷爷看信后,立即同意母亲到军区总医院住院。考虑到父亲家里儿女年幼,生活拮据,爷爷用自己工资给交了100元押金。两个月后,母亲痊愈出院时,爷爷专门交待田普奶奶到医院结账,付了550元的住院费。后来,爷爷多次提出此事,说他花了两个月的工资……

爷爷生前常用“戎马倥偬精神爽,战斗一生谈笑间”形容自己战斗的一生。爷爷戎马生涯六十年,永远身着草绿色的军装、戴着军帽,一口浓浓的家乡口音,脚蹬圆口布鞋,腿上绑着绷带,经常教我们编草鞋;永远那么襟怀坦荡、无所畏惧、敏锐细腻、雷厉风行、敢作敢为,这是爷爷真实的性格和特点。爷爷为人亲切却从不徇私情、不送人情,极讲原则纪律,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爷爷气壮山河,吓破敌胆却爱兵如子。儿时,我记忆的最深的是,在军区大院里,每当夕阳西下时跟在爷爷身后散步,遇到将军们,爷爷点点头就过去了。但遇到士兵,爷爷总是停下来,看看士兵手中的活儿,嘘寒问暖,问长问短,每逢此时,战士们总是热泪盈眶。

爷爷一生赤胆忠心、精忠报国,忠孝两全。中年时,担当国防重任,祖奶奶病重,爷爷便安排风华正茂、前途无量,已是北海舰队艇长的父亲回家乡替父行孝,侍候奶奶。父亲遵爷爷之托,代父敬孝。父亲一生扎根老区建设,无怨无悔,用40多年的岁月谱写出一名共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父辈优良传统的动人诗篇。如今,两代共产党员传奇而感人的故事在中原大地广为流传。

父亲一生低调,从不在别人面前提起爷爷。每当爷爷来信来电要求见我们孙辈时,父亲总是拿出攒了很久的工资,给我们买最便宜的火车票,拖儿带女,辗转多地来到广州或南京,再乘坐好几路公共汽车到军区大院。每次都是向卫兵报告见许司令员时,才有工作人员闻讯而来,并抱怨父亲:“呀!你怎么不来个信,提前去接!”父亲总是摇摇头:“不用了,我们自己来很方便,孩子们坐公交车很高兴。”而爷爷,对我们辗转千里的辛苦从来不闻不问,但每次见面特别高兴,总是说:“好!好!安全过来就好!明天让孩子们自力更生去池塘边打点鱼虾,让老王师傅给他们做着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每当第二天中午吃饭,爷爷总会问:“这些虾是你们捞的吗?很好嘛,吃!”

爷爷很喜欢女孩,当知道我这个长孙女出生后格外高兴,不满一岁,便让父亲带我到了南京。父亲生前告诉我,是时任爷爷秘书的李文卿上将伯伯当时抱着我上楼,教我叫了第一声“爷爷”,爷爷高兴地给我取名“小毛毛”。后来,我们兄妹四人一起随父亲到南京,爷爷给我们统一改名“昆、仑、江、海”,寓意深远,是希望男孩似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女孩似江海一样心胸宽广。

爷爷对我非常疼爱,每当我随父亲去看望爷爷时,爷爷总是带我去打猎,去散步,去看老战友。然而,爷爷对我的疼爱在我高考那年曾被我深深质疑。高考,那是我青春之旅的第一道坎。我想让父亲给爷爷提个要求,把我的户口转到南京市,南京高校多,选择余地大。父亲不答应,我就一哭二闹三不吃饭。父亲被迫妥协。出乎意料的是,爷爷收到父亲的信后,却让秘书回信:“告诉毛毛就在在本地复习,考不上和老百姓的孩子一样到农村广大天地去劳动!”当时,我委屈得哭了,父亲却很淡定,他了解爷爷,丝毫不吃惊爷爷的“绝情、冷漠”。

如今,我在部队已逐步健康成长,担当重任,深深地懂得爷爷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和家风,也深深体会这种严格的要求实际是多么深厚的爱护。他们打江山、得天下,就是要永远与老百姓一个样。这正是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爷爷永远怀念那些烈士和无名英雄,他曾经在回忆录中讲“成千上万的先驱者,为了今天的胜利,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我作为幸存者,每当想起他们,心情总是很沉重,为国捐躯的知名烈士和无名英雄应该永远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永远牢记他们的斗争业绩。”爷爷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孙特殊于人,因为他认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员无论他职务多高,都不能搞特殊化、人情化、亲情化。

而父亲,正是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和要求,回到家乡40年如一日,无论在贫困落后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时代,始终如一,光明磊落,公平正派,艰苦奋斗,从不拿公家一针一线,廉洁自律,以爷爷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默默地坚守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父亲在世时,面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奢靡之风非常忧虑,多次提醒我们,要谦虚谨慎,多为官兵部队办好事。




资料图片:电影《闪闪的红星》。

大别山,英雄巍峨,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是爷爷和父亲一生挚爱、长眠安息的地方。这块血染的土地,写满了忠诚,充满了深情。每年清明,数以千计的父老乡亲会从附近红安、麻城、新县、金寨、六安等革命老区纷纷赶来祭奠爷爷,缅怀他老人家对中国革命做出的突出贡献,缅怀他坦荡忠诚的优秀品质、勇敢无私的军人血性、喋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

昔日鲜为人知的父亲,如今也成了人们关注和怀念的对象。作为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潘冬子原型,父亲从小在血雨腥风中长大,青年时期与新中国一成长,本有着锦绣前程,却将自己的一生,与大别山的乡亲血脉相连在一起。爷爷是将军,为共和国建立九死一生,理应受到人民的祭拜,而父亲一生默默无闻,却也受到人民的敬仰,怎能不扼腕感慨?

您看爷爷和父亲墓前那被百姓摆满的各种祭品,它不正代表着老百姓们对爷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永远的怀念,对父亲红色基因传承的最好的肯定和期望吗?透过自发祭奠的队伍,我仿佛看见,无数像爷爷和父亲一样的共产党人,他们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他们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梨花带雨正清明,英雄血染杜鹃红。踏着每个清明节回家祭奠爷爷之路,拾级而上,30年间的回乡路,每年走过很多遍的台阶,芳草萋萋,杜鹃正红。我伫立于爷爷、父亲的墓前,往事如烟,百感交集。爷爷的墓碑上,红星闪闪,任凭风吹雨打,依旧鲜艳生辉。父亲的墓上,党旗生辉,父子俩身着军装的塑像,绿色军帽上的两颗红红的五星,闪烁于历史的星空,象征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碧血千秋、赤胆忠诚。

清明时节雨,当润后来人。大别山啊!杜鹃带雨,青山空溟,在清明雨中与她作别,与那英雄的杜鹃花作别,与那清凉拂面的山风作别,回荡在耳边的仍旧是那首红色的经典老歌: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革命代代如潮涌,前赴后继跟党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