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8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远征军老兵口述:战争很残酷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1

听众

2890

积分

★少校★正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7:52: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途中,日军对我扫射了无数**,我卧倒在地,一动也不敢动。子弹嗖嗖嗖地擦着头顶呼啸而过,听得人心惊胆颤。幸运的是,我没被打中。日军以为我死了,没有再追击,不然我很可能就没命了。”“当时飞机俯冲,机**低空扫射而过,阵地上偷袭的日军有一个排30多人,全部被打死。”


  成都市群康路上熙攘嘈杂。在街旁一栋年代久远的民居中,88岁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李承基,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这位昔日抗战的铁骨英雄,常年生活在此,任凭岁月雕刻人生的痕迹。


  因战时负伤,加上后来遭遇车祸致使左腿髌骨骨折,李承基的脚不能弯曲,一直在家静养。如今年事已高,无法畅通地与人交流。“战争有时很激烈,有时很艰苦,遇到的危险更是不计其数,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和日军交锋,我们几乎百战百胜,配得上‘天下第一军’的称号。”在李承基充满自豪的言语中,那段冲锋陷阵的峥嵘岁月历历再现。


  瞒着家人参军义无反顾上前线


  为给远征军补充和增加优质兵源,在“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号召下,一股爱国参军的热潮在成都各大、中学校迅速掀起。


  “当时正处于国破家亡的境地,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我正在成都县中念书,听到号召后热血沸腾,就偷偷报名了。”李承基回忆说,那时他家住成都,父亲是当时四川省的政府官员,家境殷实。作为“养尊处优”的大少爷,放弃念书恐难得到父母同意。


  “木已成舟,他们知道后也就默许了,毕竟参军报国也是荣耀的事。”1943年,17岁的李承基成为远征军的一名战士,奔赴印缅作战。出征前,李承基隶属于成都军政部教导团二团。学生兵在北教场军营集结,接受了几个月的步兵基本训练。


  训练结束后,学生兵到少城公园(今成都人民公园)开誓师大会。庄严宣誓后,大家乘坐美制十轮大卡车直接开往新津机场。


  离别前夕,街上人头攒动,亲属们纷纷相送,挥手告别。李承基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到家乡,“非常不舍,但是选择了就义无反顾。”李承基说,“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那时唯一的念头,就是保卫国家。”


 飞机险被击中与死神擦肩而过


  新兵从新津机场出发,乘坐美军**运输机,直飞印度加尔各答的汀江机场。飞机行至云南沾益县上空时,险些被日军击中。说起这个小插曲,李承基仍记忆犹新。


  当时运送新兵的飞机共有两架,李承基坐在后面那架飞机上。突然,前面的飞机被日军击中,快速降落。“我们被日军击中,你们要马上升高。”临危关头接到警报信号后,李承基乘坐的飞机立即上升到一万米的云层中,以躲避日军高炮8000米的有效射程。


  “高空中空气非常稀薄,突然缺氧,大家十分不适应,场面一度有些失控。”李承基说,“机长迅速把高空氧气打开,大家才慢慢缓解过来,恢复平静。要不是应对及时,恐怕全机100多人都将丢命。”


  到达机场后,李承基和战友们脱掉灰色军装,从头到脚消毒,沐浴更衣,换上一套由美、英盟国供应的全新美式军装。“当时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从**、火炮、车辆到电台、电话、望远镜、罐头食品、蚊帐、被褥等,几乎都是美国造。”李承基说,“部队伙食也很好,当时部队给士兵发维生素片补充能量,吃一片可抵一餐,很能补充体力。”


  经过几天休整后,新兵编制分配,李承基被安排到新一军30师山炮营一营二连任下士炮手。在河边营房进行作战前训练后,部队很快就投入了战斗。


  惊险第一战远征军夺回滇缅路


  1942年初,中国抗战进入最艰难时期。日军在侵占东南亚的同时,派重兵越过中南半岛,从泰国边境入侵英属缅甸,向中国当时唯一的出海通道滇缅公路发动大规模进攻。


  滇缅公路与中国西南公路相连,直达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是当时中国与国际社会联系的唯一物资运输大动脉,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抗战的“输血线”。


  “当时远征军初战失败,损失惨重。日军乘虚攻占了云南怒江以西的德宏州及保山和腾冲等大片地区,彻底切断了滇缅国际运输线。”李承基说,“滇缅公路被截断后,大量援华**物资只能由美军航空队通过驼峰航线输送,困难重重,风险很大,稍不注意飞机就容易遭。”


  1943年,李承基参与了人生中的第一战——打通滇缅路。“作战时,整个30师都投入了战斗,子弹横飞,战争十分激烈。”经过艰难的攻坚,远征军终于夺回了滇缅路。


  作战结束,李承基放眼望去,满目是血,觉得战争很残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