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7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缘何在外交理念上突然公开号称大国?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1

听众

3274

积分

★少校★正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0:48: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地时间201412月2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瞭望》杂志发表题为“201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生水起”的文章总结2014年的中国外交成就,相较于2013年末王毅盘点中国外交时强调“新起点、新理念、新实践”,现如今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则被视为2014年中国外交的重心。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一直强调和平崛起,极力回避称霸传闻的中国缘何在外交理念上突然公开号称大国?屡屡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共在外交领域使用中国特点一词有何深意?中国真的要在外交领域树立起意识形态的藩篱吗?


大国外交加注中国特色何意?
事实上,王毅的这样一种表态并未突然之举。继中共十八大后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后,2014年11月习近平在时隔8年再次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上进一步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
其一,从现实角度,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透露出的最重要内容则在于,中国对于自身的定位为“大国”。向来习惯于将发展中国家作为自己注脚的中国,此番高调表态的真实目的即在于,借此提醒西方中国身为“大国”的地位不容忽视。长久以来,美国等现行国际秩序以及规则制定者虽然一直将中国视为“潜在挑战者”,但这之中却也透露出对于中国实力的轻视。而在某种程度上,无论是美插手中国南海问题,抑或日本一再就历史以及海洋领土争端向北京叫板,均是对华误判的结果。
纵观近年来中国周边形势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感受到某种悖论:一方面,周边国家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分享发展红利的战略期望不仅未变,反而有所上升;而在另一方面,应对“中国崛起”的危机感、焦虑感以及紧迫感开始上升,对华心态更趋敏感,疑虑与戒备、防范和牵制也在与日俱增。在某种意义上,这样一种现实的存在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外交部署以及对外政策解读存在一定弊端。无论是“有所作为”还是“奋发有为”,均不能摆脱“大”、“空”之嫌,而这使得外界难以知晓中国外交真实意图,并极易造成战略误判,也正是因为此,北京开始着力强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而从2013年王毅讲话仅以极少的行文强调中国对外关系旨在支持、参与以及维护现行国际秩序,到2014年其最新讲话中涉中国贡献以及中国作用的内容占据过半篇幅当中亦不难发现,北京均正在试图释明自己的崛起并非另外一种霸权,并且中国正在以“大国”身份承担国际责任。除此之外,伴随中共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新的国际以及周边形势,更加突出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通过常态化巡航、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等方式进行海洋维权,在各个领域呈现“主动进击”之态,其中也暗含了希望周边国家改变唯美国是从的心态,认识到中国已成为“大国”的潜台词存在。
其二,对比王毅去年以及今年的外交总结,2013年其在梳理一年外交成果时曾指出,“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根基”,而今年,他却强调“中国特色,首先是旗帜鲜明地坚持得到中国人民广泛拥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外交的根基所在”,这样一种转变直接暴露出,中共新一届政府对开局两年来的外交成果满意的同时,在意识形态层面所面临的紧迫感。北京强调外交领域的“中国特色”则在于藉此夯实社会主义“根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