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明仁:从国军将领到共和国开国上将

[复制链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4:55: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8:44 编辑


陈明仁(1903.04.07—1974.05.21)号子良。国民党起义将领、解放军上将。(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党史纵览》

1949年9月中旬,毛泽东对前来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的陈明仁说:“新政治协商会议就要开幕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有,唯独缺少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你是第一个,你来了,代表性就全面了。”陈明仁是国民党军著名将领,他在长沙率部起义后,成了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军长。

程潜开后门,陈明仁成了黄埔军校学生

陈明仁的从军轨迹让两个人意想不到。一个是老校长程潜,一个是新校长蒋介石。

程潜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开后门进来的学生陈明仁,官至中将,还与自己一同率部起义,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之中。而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手大力栽培的陈明仁,最后竟然起义了。

1903年4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洪源乡洪源冲的陈明仁,于1924年春赶赴广州投考陆军讲武学校。讲武学校是孙中山委派程潜开办的。程潜兼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李明灏任教育长。可当陈明仁赶到广州时,讲武学校已停止招生。

一心想投笔从戎的陈明仁,拿着在长沙兑泽中学的优秀成绩单,找到了同乡程潜和李明灏。程、李见陈明仁一身灵气,相貌不凡,学习成绩又优秀,便有心想录取他,但又苦于“同乡之嫌”。于是,程潜和李明灏几番商量,将陈明仁的籍贯改为“浏阳县”,录取编入了文化水平较高的第一学生队。

1924年9月,讲武学校与黄埔军校合并,陈明仁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六队学习。1925年1月,陈明仁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团见习排长。此时,盘踞东江的军阀陈炯明计划攻打广州。孙中山为了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决定进行东征,平定陈炯明之乱,史称“第一次东征”。在第一次东征中,陈明仁敢打敢冲,指挥一个排在东莞城内,缴获了一个营的枪,立下大功,受到团长刘尧宸的夸奖:“我以为我是世界上最不怕死的人,哪晓得陈明仁比我还不怕死。”他报请东征军第一军军部批准,将陈明仁破格升为教导团一营三连连长。

陈炯明被击溃后,又得到了外援,趁东征军回师广州之机,复据东江地区作乱,于是,孙中山再次决定东征。第二次东征军总指挥是蒋介石,总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部队于1925年10月初从广州出发,10月中旬开始进攻惠州城。

惠州城防司令是陈炯明部的一个叫杨坤如的师长,杨坤如是粤军著名的骁将,再加上惠州倚山带河,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10月13日傍晚,担任冲锋团团长的刘尧宸亲自率队冲锋。在架梯登城时,他不幸被一梭子弹击中头部,当场阵亡。担任敢死队队长的陈明仁一个箭步扑在刘团长身上,悲愤交加,痛心疾首地呼唤:“团长,我要为你报仇!”

说完,陈明仁猛站起来,转身对副连长说:“今当以死报国,如你我两人有幸一人活着攻下惠州,父母妻女互托照顾!”说完,陈明仁把连队一分为二,与副连长各带一队继续登城。

这时,随着“轰轰轰”三声连发炮弹的爆炸,城墙被打塌了一角,城头上的机枪“哑巴”了。陈明仁亲自扛起旗帜,沿着炸开一丈长的城墙缺口,奋力冲上去,将青天白日旗插在城楼上。士兵们看到城头上有了自己的旗帜,信心倍增,后续部队蜂拥而上。而守城官兵看见对方的旗帜,心惊肉跳,丢枪遁逃而去。

惠州城攻下来了。这一幕幕都被现场指挥的蒋介石和周恩来等人在望远镜里看得一清二楚。蒋介石问:“手持大旗,第一个登上城墙的是谁?”

“你的学生陈明仁!”站在蒋介石身边的黄埔教官李明灏响亮地回答。

“嗯,这个,这个要立功!”蒋介石喜形于色。

3天后,在惠州城内召开的庆功大会上,蒋介石发布命令,吹三番军号向陈明仁致敬,并亲自带头呼口号:“向陈明仁看齐!”他还当场宣布提升陈明仁为三营营长。后来,惠州战例一直被国民党军所宣传。1949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见到陈明仁时,第一句话就说:“你还认识我吗?打惠州的时候,我还向你举枪敬过礼哩!”

扬名惠州的陈明仁,在北伐中,还救过蒋介石一命。那是在1926年6月,北伐军打到南昌时,中了敌人的埋伏,在南昌城外牛行车站的北伐军总司令部中的蒋介石、白崇禧陷入军阀孙传芳部的重围,情形十分危急。陈明仁受命率三营解围,救出了蒋介石和白崇禧,还当场俘虏了孙传芳部一个团长。如此有军事才华的陈明仁,让蒋介石起了笼络之心。蒋介石和宋美龄要给陈明仁当“红娘”,想把国民党要员的女儿介绍给陈明仁。但陈明仁不忘家乡的妻子谢芳茹,谢绝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美意。

一手不成,再来一手。当不成红娘的蒋介石,玩起了封官许愿的买卖,先是升陈明仁任黄埔军校上校队长,后升任国民党军陆军第十师二十八旅五十六团上校团长。此后,陈明仁便紧随蒋介石,唯蒋介石是命。当然,陈明仁事后承认自己当初没有想到,蒋介石会叛变革命。身为军人的陈明仁,此时已身不由己。1930年,陈明仁升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八旅少将旅长,1933年9月被晋升为国民党军第八十师中将师长。1934年初,陈明仁到庐山海会寺军官训练团轮训,任第一大队副大队长兼中队长。学习结业后,陈明仁被任命为国民党军第二师中将参谋长。随后,他又换了几个岗位,先是国民党军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后是国民党军军政部中将处长。

滇西抗战,陈明仁战功卓著蜚声中外

1935年春,陈明仁去国民党军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1938年春毕业后,被任命为国民党军陆军第二预备师中将师长。此时,中国抗战全面爆发。上任不久的陈明仁,奉命率第二预备师参加武汉会战。在开赴途中,预二师司令部的6个处长跑掉了5个。陈明仁说:“不中用的家伙越少越好,正好可以放开手脚进行人事调配。”此后,陈明仁从过去的陆军大学同学中挑选志同道合者,充入到中层领导岗位,又从陆军军官学校录用了一批中下层军官,从而加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在九江,陈明仁率预二师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坚守住了阵地,预二师因此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但因国民党军内部派系林立,明争暗斗,在陈诚的指使下,预二师成了“牺牲品”,被撤销了番号。后来,陈明仁到了汉口,何应钦决定将四川的3个补充团整编为一个师,改换成正规番号,交给陈明仁指挥。陈明仁借机提出恢复预二师的番号,得到何应钦同意。1939年冬,陈明仁率预二师参加广西桂南会战,陈明仁身先士卒,受到嘉奖。1941年冬,陈明仁奉命率预二师进入云南昆明。预二师在陈明仁的经营下,发展很快,兵力达到将近一个军的数量。陈明仁不禁自我感觉良好起来。他觉得,这几年官位尽管仍然停留在中将师长的位置上,但实权在握,运筹自如,唯一不甚满意的是,由于长年累月作战,到云南后又担任修建工事任务,官兵的服装得不到上级补给,像个乞丐部队。对于这件事的不满,陈明仁不久在蒋介石面前爆发了出来。

原来,蒋介石在云南昆明游西山风景区时,碰上了穿着破烂的修筑工事的士兵,觉得有损国格。恼怒的蒋介石回到昆明,细细一查,得知这些士兵都是陈明仁部队的。他一气之下,对陈明仁来了一个明升暗降,改任陈明仁为第七十一军副军长,并限两天内办完移交手续。

这样的命令,陈明仁自然不服气。在蒋介石找陈明仁谈话时,陈明仁第一句话就是责问蒋介石为什么会这样?

蒋介石说:“你这个师长没当好!”

陈明仁更不服了:“我什么地方没做好?论作战,我每次得到嘉奖,也都是你给的;论训练,名列第一;论校阅,也算不错;前些日子,你还亲自发电报嘉奖我师纪律严明,为入滇部队之冠。为何今日突然变坏了呢?”

蒋介石自知理亏,便脱口而出:“你的部队衣服没穿好。任何部队没有像你这个部队穿得这样烂。”

陈明仁说:“我的部队衣服没有穿好,不能怪我,要怪只能怪你。衣服是你发的,质料这样差,只穿一水就破了,并且去年发给我们的还只有四成新。”

“绝无此事,绝无此事!”蒋介石重复着说了两句。

陈明仁紧追不放:“此事有账可查!”

如此一来,陈明仁与蒋介石当场争执起来,结果蒋介石十分恼火,命令宪兵营长把陈明仁押回重庆(此时,国民党政府已迁入陪都重庆办公)去。

陈明仁不吃这一套,还是硬对硬,激愤地大声嚷道:“我犯什么罪?莫说押,杀头我也不服。我这个中将师长算什么啊?你想怎样便怎样?我现在不要这个官了。”嚷完,陈明仁一把扯下领章掷在地上,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

蒋介石大为震怒。恰好这时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来访,极力劝解蒋介石,才算平息了这场嘴仗风波。

陈明仁敢当面顶撞蒋介石与陈明仁的脾气不无关系。据陈明仁的儿子陈扬钊回忆说:“在我的印象中,许多叔叔、伯伯及他的部下都很怕他(指陈明仁),说他瞪眼睛、扁嘴巴,发起脾气来可不得了。所以暗地里给他取了一个‘扁嘴巴’的外号。”

这场风波很快在军中传开,陈仁明得了一个“傲上将军”的美誉。

战事频频,蒋介石还是要借助陈明仁的力量。在支援英美盟军在缅甸抗击日军攻势时,蒋介石命令陈明仁以副军长的身份率第七十一军及预备第二师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开赴滇缅地区参战。陈明仁喜不自禁,终于有了报效国家抗击日军的大好机会。后因战局发生变化,陈明仁未能率部入缅作战。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先后对侵占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部的日军进行了反击作战。陈明仁所在的七十一军奉命在滇西反击。

滇西重镇保山被日军第三十三军三十八师团占领已有多年。从反击线路讲,必须从惠通桥、攀枝花渡过怒江,才能取龙陵、保山一线。但为了出其不意,陈明仁奉命率七十一军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翻山越岭,绕道怒江,从原始森林中分两路向镇安街进攻。八十七师出敌不意发起猛攻,一举击溃守敌,占领镇安街。

龙陵日军指挥部获知镇安街失守,立即派出一个加强中队,会合溃逃守军向镇安街猛扑,企图夺回这个公路要点。八十七师师长张绍勋一看势头不对劲,吓得立即产生了“撤退”想法,慌张地越级请示总司令宋希濂,要求“变换阵地,放开公路”。

恰在此时,陈明仁的电话也接了进去。听到了张绍勋的“请示”,陈明仁毫不客气地说:“这样做会影响整个战局。今天七十一军归我指挥,师长不能直接报告总司令,总司令也不能直接处理这个问题。”

陈明仁知道,指挥官决心动摇,则军心不稳。于是,他果断更换了张绍勋,另外任命了新师长,有力地振奋了部队士气,给日军予以重创。此役结束后,陈明仁升任第七十一军军长。

当上军长后的陈明仁,更是放手对日军作战,打得日军节节败退。据《陈明仁自传》中称:“当时凡属任何部队攻克不下的地方,都是由七十一军来担任,例如芒市附近的三台山、襄佐寺,畹町附近的回龙山等,都是七十一军攻克的。而攻克回龙山一役,不但挽回了当时的整个战局,而且增加了我个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不少声誉,我自己也认为是我生平的又一得意之作。”

回龙山战役的经过是这样的:

1945年1月,英美盟军和中国远征军计划攻克日军最后据点畹町、芒市,与中国驻印度的部队会师。畹町的门户是回龙山,要想取得滇西抗日的最后胜利,必须夺取回龙山。

一开始攻打回龙山的是国民党军第九师和第二○○师。打了一个星期,不但没有拿下来,而且伤亡巨大。远征军司令部立即召陈明仁商议,让七十一军出面进攻回龙山。出面找陈明仁商议的是他黄埔军校的同学黄杰,此时担任国民党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黄杰说:“子良(陈明仁的号),回龙山久攻不下,我与卫立煌司令长官思谋良久,非请你出马不可了。攻击回龙山的战役由你统一指挥。”

站在一旁的美国联络官显然对陈明仁不了解,他通过翻译告诉陈明仁:“美国指挥部有指示,从明天开始,对攻击回龙山的部队不再派飞机协助,也不空运物资。”

黄杰不等陈明仁开口,忙向美国联络官介绍说:“这就是陈明仁将军,我已经将攻占回龙山的任务交给这位将军了。你们继续空援,不要气馁,好消息定会到来。”

七十一军在整个滇西战役中战功赫赫,美国联络官早有所闻。不过,美国联络官还是问道:“你哪天可以拿下回龙山?”

陈明仁坚定地回答:“我的部队明天到达,后天接防,第三天攻下。”

陈明仁的话让包括黄杰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禁惊愕和疑惑。美国联络官自然疑问多多:“你一天能攻下回龙山?有什么根据?”

陈明仁充满自信:“我是中国的中将,说话从来算数!”

“三天攻不下,怎么办?”美国联络官步步逼问。

“拿不下回龙山,我与回龙山共存亡!”陈明仁誓死攻山,立下了军令状。

结果,陈明仁指挥七十一军,扬长避短,针对日军崇尚武士道、机械顽固死守的特点,实施包围作战,以各个击破阵地的战术消灭日军,拿下了回龙山。盟军指挥官对陈明仁刮目相看,称赞其不愧为中国军队的名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6年3月,陈明仁奉蒋介石命令,率七十一军开赴东北。
      

毛泽东对陈明仁说:“林彪打仗不如你!”

1946年4月15日,陈明仁率国民党军第七十一军进至四平前线。此时中国的形势是,国共尽管都还处在战略过渡时期,但“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局面已然形成。因此,国民党军第七十一军一到四平前线,就与国民党军新一军联手攻打林彪指挥的驻四平的东北民主联军。

陈明仁与林彪的交手立即展开。陈明仁说:“不攻下四平,绝不罢兵。”林彪誓言:“死守四平,寸土不让。”真是针尖对麦芒!两支部队打得是难解难分,一打就打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国民党军死伤1万余人;东北民主联军伤亡8000余人。

死拼,显然要让东北民主联军吃大亏。毛泽东致电林彪强调:“(一)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二)如果你觉得继续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时,便应主动地放弃四平,以一部在正面迟滞敌人,主力撤至两翼休整,准备由阵地战转变为运动战。”5月18日,林彪决定撤出四平。

四平是当时辽北省的省会,位于中长、四洮、四梅铁路的交点,为东北交通、工业及军事重镇,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林彪撤出四平后,陈明仁率七十一军进驻四平,为损失严重的部队补充兵员,整训士气,构筑工事,修固城池。直到1947年5月,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又打到了四平城外。林彪决定夺取四平,报当年的一剑之仇。

此时如果四平失守,国民党军在长春、沈阳将孤立无援。蒋介石电令陈明仁死守四平。陈明仁认为“自己平生打仗以克敌制胜而称著,又是蒋校长的学生,当应效忠于蒋”,因此立下遗嘱,日夜督战,死守四平40多天,巷战19个昼夜,顽强抵抗住东北民主联军的进攻。后来,陈明仁在自传中承认,这是“我平生一段罪恶最深的历史”。

七十一军的四平战绩,让蒋介石看到了希望,急令4个军增援四平。东北民主联军根据敌情变化,于6月30日放弃攻城,撤围四平。7月1日,毛泽东致电林彪:“四平战役虽未全部解决敌人,但已取得经验,给了敌人很大打击。”

陈明仁死守四平,闻名一时。由此,陈明仁晋升为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司令官。但好景不长,国民党政府不久派陈诚任东北行辕主任。早年因预备第二师番号之争的陈诚对陈明仁怀恨在心已久。因此,陈诚到东北后,明察暗访,抓住了陈明仁几个“短板”,撤了陈明仁的职,让陈明仁回南京休养闲居。

对于陈明仁在南京休养闲居之事,陈明仁的儿子陈扬钊回忆说:“我父亲怀着满腔的怨愤,在南京赋闲期间,脱去军装,穿上长袍,留着胡须,每天与儿孙们游玄武湖、灵谷寺、栖霞山、燕子矾、中山陵等地。他最喜欢到中山陵和廖仲恺的墓园,我们常与他陪客人在那儿照相。平时多与老友们打麻将,这是他最喜欢的娱乐。这段时间里他由于心情不舒畅,还经常饮酒。他的酒量也是闻名的,一次饮一瓶贵州茅台也不醉。有时到朋友家,高兴时喝得酩酊大醉而归,由副官背他下车。他醉酒从不乱讲话,只是昏昏入睡。”

自此,陈明仁因蒋介石不能主持公道而隐怀异志。更让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手栽培的陈明仁,在1949年8月4日,竟然与程潜领衔通电起义了。

此时的陈明仁已就任国民党军华中“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率第二十九军、第七十一军驻扎在湖南长沙。全国解放大势所趋之时,陈明仁宣誓:“军人以保国卫民为天职,明仁忝膺省政,服务桑梓,既爱国,复爱乡士。”

于是,陈明仁和程潜率国民党所属长沙“绥靖”公署、第一兵团部辖3个军9个师和3个保安师等共12万余人起义(其中,有顽固军官带4万人起义后不久叛逃)。

程潜和陈明仁率部起义后,毛泽东致电程、陈两将军称:“毅然脱离伪府,参加人民革命,义旗昭著,薄海欢迎。”1949年8月25日,毛泽东亲自修改新华社时评《湖南起义的意义》,明确指出:“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在湖南起义,严重地震撼了华南、东南、西南、西北的国民党残部,国民党残部唯一的光明前途,就是脱离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集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8月29日,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成立,陈明仁任副司令员。司令员、政委分别由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政委黄克诚兼任。9月10日,陈明仁和程潜应毛泽东电邀抵达北京,作为特别代表出席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聂荣臻、罗瑞卿、张友渔等到车站迎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多次接见并宴请陈明仁等人。9月19日,毛泽东邀请陈明仁和程潜等人游天坛。到了天坛祈年殿,毛泽东特地从人群中召唤陈明仁:“子良,来,来,我们两个单独照个相。”合影后,毛泽东问陈明仁:“你准备放大加洗多少张照片分赠朋友啊?”

陈明仁顺口说:“洗十打。”

毛泽东风趣地说:“少了嘛,洗五十打!这样就没有人说你被共产党软禁了。”

几天后,陈明仁被毛泽东邀请在家里吃饭时,主动提到四平之战,表示内疚。毛泽东笑了笑说:“两军相战,各为其主嘛!犹如划船,都想划赢呀!”

陈明仁表示坚决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向解放军学习,服务人民,效力国家。

毛泽东征询地问:“你今后的打算是从政还是带兵?”

陈明仁说:“如果可能,我还是在军事上为国家尽一些力。”

毛泽东鼓励说:“我看林彪打仗不如你。让你担任解放军二十一兵团司令员吧,有什么条件你尽管提出来。”

陈明仁以职业军人的姿态答道:“报告主席,我现在真正服从了共产党,无条件服从领导。”

毛泽东笑容满面,说:“啊呀,人家提出条件,我倒好办,你这个没有条件的,我倒不好办了!这样吧,从今以后,解放军有饭吃,你也有饭吃,共产党的军队有衣穿,你有衣穿,一视同仁。”

9月25日,陈明仁在政协全体会议上发言,坦诚地回顾了自己的历史。陈明仁说:“我是一个军人,我是黄埔第一期的一个学生,本来是以卫国救民为天职的。20多年来,参加北伐,参加抗日,打了不少硬仗。不料,蒋介石在抗日胜利后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内战,他欺骗我们,驱使我到东北与解放军作战,我仍旧也和胜利以前一样,替他出过不少死力。但是,由于事实的教训,使我们开始渐渐发觉参加这种内战,徒然为蒋介石私人做工具,完全违反人民利益,心理上总是耿耿不安。嗣后和各方面接触较多,了解进步,对于这种内战,更属越加由怀疑而厌恶,由厌恶而苦闷,最后终于觉悟过来。蒋介石在起义前几天还派员送电报给我,要我‘大义灭亲’。因为程潜将军是我进黄埔以前的老校长,意思是叫我杀害程将军,并要我率部十万死守长沙。我现在发现了蒋介石不仅是不革命,简直是反革命,简直是人民的公敌,我当然要打倒他。他是我们的校长,现在我便给他一个‘大义灭亲’。当时白崇禧也派专机送来一个命令,叫我派兵包围程潜将军所住的水陆洲,实行兵谏,必要时采取断然处置。倒是白崇禧他本人如此反动确是需要给他一番兵谏的,我的起义即为兵谏的有力表示。我多年在蒋政权之下,徘徊惶惑,到现在才大梦初醒,才走向真正的革命方面来。在黑暗中挣扎过多少年的我,一旦获得光明,可以大步迈进,我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多么兴奋。我愿意完全接受毛主席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思想,虚心学习,努力实践,改造我自己,改造我所统率的部队,绝对以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来完成我们革命军人的任务。”

1949年11月,根据毛泽东向林彪、华中局、湖南省委关于陈明仁部队的整编问题的指示和起义部队的人数,陈明仁率领的国民党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辖第五十二、五十三军。陈明仁任二十一兵团司令员,唐天际任兵团政委。

1949年12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在驻地浏阳县城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兵团司令员陈明仁身穿解放军军服,精神焕发地主持成立大会,并宣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

成立大会上,四野政治部副主任陶铸到场讲话。陶铸说:“二十一兵团的全体同志们在程主任、陈司令员领导下,所走的路是正确的,是光荣的。这不仅在于敢冒危险排除困难,坚决举行起义,对湖南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更在于起义后经过学习与自我改造,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坚决地表示跟着中国共产党走”,“这是同志们在陈司令员领导下,经过严重思想斗争所取得的胜利”。

陈明仁在大会上激动地说:“二十一兵团宣告成立是一个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从今天起,我兵团已经踏上光明之路,开始新生了!从今天起,我兵团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子弟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努力改造,一切都要向其他兵团的解放军看齐!从今天起,我兵团将要成为一支既具有高度政治素养,又具有近代的军事技术的强大军队!”

成立大会通过了第二十一兵团向毛泽东和全国发出的通电:“一致宣誓永远在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旗帜下,奋勇前进,加紧学习,努力改造,努力进步,向我人民解放军一切先进的兄弟兵团看齐。一定把自己变成为一支强大的国防军。”

成立大会之后,陈明仁、唐天际率兵团部进驻醴陵,所属第五十二军驻攸县,第五十三军驻安仁,并进行了集中整训。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进行了整编,兵团一级的领导机构大部分撤销。1952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上级有意调陈明仁到大军区任职,但陈明仁提出担任五十五军军长。就这样,陈明仁成了共和国第五十五军军长,五十五军政委由王振乾担任。下辖第一四四师、二一五师、二一九师,归中南军区建制。1953年2月,陈明仁和王振乾率五十五军从广西桂林移防广东湛江,担负雷州半岛守卫任务,为祖国南大门站岗放哨。

1955年9月27日,陈明仁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作为中共党外人士的一位军长,被授予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陈明仁感慨万千:“我从军三十年,还是第一次荣获上将军衔。我十分感谢共产党和解放军对我的信任和关怀!”

1968年9月,陈明仁因慢性风湿病一再发作,向中央军委提出申请回湘离职休养,得到批准。根据周恩来的批示,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长沙市麻园岭拨给陈明仁一栋花园楼居住,使陈明仁安度了晚年。1972年,周恩来获悉陈明仁得了癌症,便安排陈明仁到北京治疗,并对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审定。

1974年5月21日,陈明仁病情恶化,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5月25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进行了陈明仁追悼会,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出席了追悼会;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主持了追悼会,国防部长萧劲光大将致悼词,对陈明仁作了高度评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