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5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缅甸95岁中国远征军老兵讲述68年前战火纷飞

[复制链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3:49: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5:13 编辑

         一位抗战老兵的爱国情
  8月31日,记者跟随和平方舟医院船医疗队前往地处仰光市中心的缅甸华人商会采访。曾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工作20多年的郑先生告诉记者,现年95岁高龄的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刘大江就住在市区,可去家中一叙。
  午餐后,在郑先生陪同下,记者乘出租车前去采访。在一栋老楼的单元房里,记者见到了刘大江老人。他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讲话声如洪钟。从安徽老家过来照顾他的侄孙刘晓峰告诉记者,老人每天坚持看新闻、读报纸,身体很好。

  在老人声情并茂的讲述中,记者仿佛走进了那波澜壮阔的烽火年代。1938年10月,年仅17岁、仍在上海读中学的刘大江参加了中国国民革命军,加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队伍。从上海到南京,从太原到西安,从重庆到贵阳,从印度到缅甸,刘大江跟随部队一路征战,出生入死,身上留下多处伤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已是中尉军官的刘大江拒绝跟随远征军回国打内战,和两名从北京来的流亡学生在仰光的广东华人观音庙旁办起了华夏小学。
        当时,在缅甸的广东人说广东话,福建人只会讲福建话,平时很难沟通。刘大江老人自豪地说:“华夏小学很受欢迎,100多个华人孩子踊跃报名,前来学习普通话。”

  在缅甸生活的半个多世纪里,刘大江当了近50年的华文教师,教授孩子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和世界地理等课程。翻阅着泛黄、发霉的课本,记者感受到老人为传播中国文化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1949年3月,刘大江与华裔姑娘庄秀凤喜结连理。两人共同在华夏小学教书,1957年刘大江夫妇还作为中国驻缅大使馆组织的华侨教师团成员,到北京参加了国庆活动。
  “我们夫妇二人在**观礼台,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还与陈毅元帅等**共进晚餐。”刘大江说,1958年,夫妇二人还分别在北京虎坊桥小学和东四幼儿园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进修。
  2011年,作为抗战老兵,刘大江老人在阔别祖国53年后回到安徽省太和县省亲,并游览了合肥、上海和南京等地的风景名胜。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时年93岁的老人热泪盈眶,他说:“祖国建设日新月异,我们由衷为伟大祖国的复兴感到自豪!”
  (刘文平 本报记者 王凌硕 特约记者 琚振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