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02 编辑
2013年11月15日
万众瞩目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已然胜利闭幕,公报内容十分振奋人心。
不过,最吸引人的却是两个新机构的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全国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两个机构,一个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安全,一个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互相策应,互为补充,为中华复兴插上了一对飞翔的翅膀。虽说有点晚,但终归还是决定建立了。
说起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不能不提到日本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两日日众议院刚刚通过了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法案。中国步日本后尘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绝非偶然。
这说明,中国的此举与日本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而中日一前一后设立这样一个机构,是中日两国矛盾不断升级,暂时无法调和的具体体现,诚如全会公报指出:中国正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一定程度上而言,中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一个被动的“壮举”。
那么,中国为何要设立这个机构?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设立机构的背景。美国亚太战略步步紧逼,中日岛争日益加剧,世界格局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使得中国海洋安全和国家安全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没有一个高效有力的决策(辅助)机构,必然会让中国在对日美的斗争中(尤其是安倍无底线挑起钓岛争斗,中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之时),极有可能贻误战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且从天安门恐怖袭击事件来看,中国正在遭受极端民族和宗教分裂分子的威胁,**分子亦蠢蠢欲动,国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为适应国内外复杂的斗争形势,中国必须有这么个机构确保国内和国际安全。
中国设立这个机构有何意义?
前面说了中国设立此机构也是情非得已的无奈之举。实际上,早在二战结束时美国就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应对各种危机,后来各大国纷纷效仿,这种机构一直延续至今,仍在各国的安全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中国设立此机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一是向国际社会显示中国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安全的决心,打消日本等投机国企图占有中国领土的念头,并在国际突发危机事件中及时决策,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二是向国内民众做出确保国家安全的承诺,及时应对国内突发恐怖事件发生;
三是在非常时期确保安全决策的快速稳定、果断科学及其及时有效贯彻,防止出现扯皮和干扰,以免中国在未来不可预见事件处理中陷于被动。
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充分说明了国际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和复杂,没有高效机构将难以应对。这个机构必将对中国国家安全作出极大贡献。真诚希望国家安全委员会尽早得到有关机关(人大或常委会)授权后开始组阁运转、工作,为国家建功立业!
美国:中国成立国安会 和中美南海撞机有关
“毫无疑问,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恐怖分子紧张了,分裂分子紧张了,极端分子紧张了。总之那些想威胁和破坏中国国家安全的势力紧张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的这番话,把中国决定设立“国安会”的影响力和威慑力说得活灵活现。
有学者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成立的“国安会”,是让中国的国家安全“捏紧五指攥成拳”。有学者强调这个“顶层设计”的重要性,目的就是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在中国“国安会”应运而生时,日本也在筹备本国的“国安会”。日媒形容两个版本的“国安会”是中日两国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的“司令塔”。这个巧合让中国“国安会”更加引人关注。
在美日俄等国媒体看来,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地区安全热点、逐渐升级的南海问题、“**”和“**”的分裂活动、因污染和非法侵占土地等问题引发的群体**件,都是中国设立“国安会”的原因。
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中国“国安会”是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为“蓝本”的,它有可能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中国与邻国关系的教授泰勒·弗拉维尔说:“过去10年来,中国一直在讨论有关设立类似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机构以协调国家安全政策”。
有美国媒体称,“军事和民事领导层之间长期缺乏协调,曾使美方在危机发生时无法与中国领导人联系”,并举例“2001年4月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官员等待几天后才得到中方答复”。
有的还援引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的话说:“似乎每当发生非常非常困难的问题时,就很难打通中国人的电话。”在一些美国舆论看来,中国“国安会”的设立可以让这些“困难”不再出现。(来源:华夏军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