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鱼叉-格栅”式着舰装置。
在这之前的6月2日,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向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这两次表态意味着,法国正式拒绝了日本三番五次提出的中断中法直升机着舰助降系统合作的无理要求。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已经多次对中法技术合作横加阻挠,态度之蛮横甚为罕见。那么,日本凭什么如此无理,这背后究竟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链接
“鱼叉系统”
资料显示,直升机着舰装置是供舰载直升机快速安全着舰并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装置,主要有拉降式和“鱼叉-格栅”式两种着舰装置。
拉降式着舰装置,适用于舰艇横摇±28°~31°、纵摇±5°~8°,甲板升沉1.5~6米/秒的情况下,将直升机拉降着舰并快速系留。由设在直升机上的引索、绞车、主探管、尾探管和设在舰艇上的拉降索及绞车、夹紧机构、牵引索及绞车、操纵台等构成。直升机准备着舰时,机上放出主探管,从中用引索将舰上的拉降索引入直升机内并卡定后,舰上拉降绞车收紧拉降索,拉直升机下落;着舰时,机上主探管插入夹紧机构,把直升机系留在甲板上。为防止飞机在运动的甲板上侧向滚动,飞行员放出尾探管,卡在甲板的格栅中,把机尾固定。进入机库前,飞行员收起尾探管,牵引绞车拉夹紧机构同直升机沿牵引槽进入机库,再用索具系留。
“鱼叉-格栅”式着舰装置,适用于舰艇横摇±8°、纵摇±2°的情况下,直升机着舰并快速系留。由设在直升机底部的“鱼叉”锁紧机构和舰艇飞行甲板上的一个直径约2.5米的格栅构成。“鱼叉”锁紧机构,由飞行员操纵,液压驱动,可伸出或缩进。直升机在着舰前由机上放下“鱼叉”锁紧机构,着舰时“鱼叉”锁紧机构插入舰上的格栅内,锁销立即锁定,把直升机系留在甲板上。需要复飞时,飞行员操纵液压系统,使“鱼叉”锁紧机构上的锁销与格栅脱离,即可离舰。
背景介绍 多次阻挠法国售华“鱼叉系统”
早在2012年10月,法国媒体就报道说,法国DCNS船舶制造集团获得了两份来自中国的系留格栅新订单,这一新订购的设备可与直升机及旋翼无人机相兼容,将安装在为中国海监部门建造的两艘新巡逻船上。
2013年2月,日本政府通过驻法国大使馆再度无理要求法方取消与中方的相关合作;4月下旬,法国生产复苏部长蒙特布尔到访日本,日方经济产业相茂木敏充等与蒙特布尔的会谈中再提此事。
在刚刚闭幕的“香格里拉对话”上,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又一次公开阻挠法国向中国出售直升机着舰装置。不过,法国政府始终态度坚决,认为这一装置并未被用于军事目的,“不属于欧盟对华武器禁售对象,无法限制”。
专家视点
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认为:“中国打算弥补自己尚不成熟的直升机着舰技术。”在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时,中国将使用监视范围更大的直升机,配合海监船一起加强海洋活动,这将威胁到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
对此,军事专家尹卓表示,所谓直升机着舰设备学名叫做“鱼叉系统”,这个系统就是在直升机舰上有一个金属网格式的装置。中国购买的“鱼叉系统”不具备军事用途,没有威胁力,只是为了保证直升机着舰的安全性,而且,今后是用在中国政府的公务船上,跟军事上没有任何关系。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分析说,日本此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法国一向主张要尽快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日本怕这次法国出售这个装置给中国,很有可能“一发不可收”;二是日本担忧中国具备这种直升机着舰技术和设备,将会如虎添翼。直升机实际上是潜艇的克星,它比一般的舰艇速度要快,可以在舰艇的搜索范围之内和作战半径之外,进行打击。
李莉分析说,“准天顶卫星定位系统”如果投入使用,考虑到日本目前已有自己研发的导弹,虽然还没有弹道导弹,但如果将来一旦拥有弹道导弹发展的条件,日本完全可以给弹道导弹提供精确制导信息,因此,其内在的深层次考虑是很明显的。
之前据法国DCNS集团官网2012年10月17日文章称,法国DCNS船舶制造集团获得了两份来自中国的系留格栅新订单,这一新订购的设备可与直升机及旋翼无人机相兼容,将安装在为中国海监部门建造的两艘新巡逻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