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报解读歼15着舰之难 美军为此已死8000多人

[复制链接]

609

主题

6

听众

9766

积分

一级上将 ★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三等功 优秀士兵 优秀军事干部 优秀服役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正营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0:12:2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新闻提示

  11月23日,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受到世界空前关注。舰载战斗机在运动的航母上降落,风险之高,难度之大,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

  这个“刀尖”有多小?国产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说:战机以几百公里的时速,必须精确落在甲板上4根阻拦索之间,每根阻拦索间隔10余米,有效着陆区域只有几十米。

  这个“舞蹈”有多难?统计数据显示:从1949年美国海军开始大规模部署飞机到1988年,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损失了近1.2万架飞机和8000多名飞行员。

-
  军事专家频频提到的“阻拦索”,究竟为何物?它如何帮助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刹车”?请看本文解析。

  舰载机“刹车”之难

  一组对比数据,足以说明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刹车”之难——

  一般陆地**机场跑道长达千米,而航母飞行甲板一般不超过300米,可利用的降落距离只有100米左右,舰载机降落速度却可达到300公里每小时。

  此外,由于风和舰尾气流的存在,战舰经常出现持续的纵横摇动和上下浮沉;降落过程中战斗机的视界和下降轨迹存在误差,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驾驶员视景——如此高的速度,如此短的距离,如此恶劣的环境,如果没有阻拦索,舰载机安全着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阻拦索,更专业的说法应为“航母阻拦系统”。它帮助飞机在有限距离内强制制动,使最大过载和过载变化率保持平稳,及时将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

  航母阻拦系统内部复杂,绝非眼睛看到的几根阻拦索那么简单。这一点,从其构造原理可见一斑——

  现代航母普遍使用的是液压式阻拦系统,它由制动器械、液压缓冲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组成。其中,制动器械包括:产生制动力的阻拦机构、保持制动缸压力的控制阀、保证阻拦飞机后能够迅速回位的蓄压器;液压缓冲系统,主要用于降低制动初始瞬间的过载,延长系统寿命;冷却系统,则用来冷却舰载机在阻拦过程中由巨大动能转换成的热能。

  当舰载机尾钩挂上阻拦索后,阻拦索一边通过滑轮阻尼器减缓飞机速度,一边不断把动能传递到压缩空气罐。此时,隐藏在甲板以下的整个阻拦系统同时工作,将冲击带来的巨大动能转化为液压油的热能和压缩空气的势能,使得飞机受到缓冲并实现制动。

  降落阻拦步步惊心

  虽然有了阻拦系统,舰载机的降落仍然令人提心吊胆。

  对于飞行员来说,顶风穿云驾驶飞机降落到摇摆不定的移动甲板上,无异于在鬼门关前走一回。这是一次从身体极限、飞行技术、意志品质到心理素质的极端考验。在抵近航母的过程中,飞行员需要把航母甲板当做一个移动坐标原点,根据它不断调整飞行姿态,爬坡、转弯,观察,控制飞行轨迹,保证准确进入降落航线,降落瞬间要完成收腹、收腿、绷紧肌肉等动作,否则强大的过载可能会造成脱臼、晕厥以及短时失明等损害。

  舰载机也备受考验。舰载机的载油量不能太多或太少,一旦发生事故,太多的燃油会引燃整个甲板,太少的燃油则会造成降落失败后“逃逸复飞”计划的夭折。飞机降落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太快容易引起过载而拉断阻拦索,太慢则会导致飞机控制力减弱,不仅不容易钩住阻拦索,而且一旦着舰失败,很难再次拉起复飞。

  阻拦系统惊险不断。舰载机降落时事故最多的情况是阻拦索断开。马上拉断还算幸运,舰载机仍可保持较快速度立即复飞。如果在末端拉断阻拦索,舰载机速度下降太多,就只有坠海一条路了。在飞行员发生问题、尾钩放不下来、阻拦索断开且舰载机必须降落等紧急情况发生时,阻拦系统中最后一道防线——阻拦网便会投入使用。它一旦使用,就会拉响警报,应急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做好救援准备。使用阻拦网通常会造**和舰载机的受损,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安全。如果应急人员使用阻拦网的动作慢了一秒钟,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阻拦系统仍在进化

  目前,比较典型的阻拦系统,是美国航母普遍采用的MK7液压阻拦系统。MK7使用了滑轮缓冲装置,可充分消减飞机挂索的钢索张力峰值,并消除阻拦过程中因滑轮转速不同而引起的钢索振颤。它适用范围广,重量变化较大的飞机可以在该系统作用下实现相同距离内着舰降落。

  随着舰载机和无人机日新月异的发展,航母阻拦系统也正逐步提高相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美国在“福特”级航母上使用的AAG电磁阻拦系统就进步不少。在该系统中,滑轮阻尼器多了两个测量拉力的传感器。它可以直接把不同的拉力信号传送给中央集中控制器,提醒其启动相应的控制程序,从而有效防止过载。此外,钢丝绳卷筒替代了压缩汽缸,它能通过控制初始电流和最终电流,达到均匀过载的效果。

  电磁阻拦系统控制起来更灵活,特别是不同重量的飞机轮流降落时,只需按下按钮,一切由自动调节装置搞定。这就好比称重时,磅秤需要人工不断更换砝码,而电子秤只需调整好测算状态,即可连续工作。

  总体来说,与液压阻拦系统相比,电磁阻拦系统简单轻巧,调节方便,操作容易,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还优化了阻拦效果。不足的是,电磁阻拦系统发的电不易转化使用,只能利用电阻消耗电量,节能方面不如压缩汽缸。

  采用电磁阻拦系统并不意味着能够安枕无忧。它只不过在限制过载和反应速度上有一些进步,对降低事故率不会有太多帮助,特别是“逃逸复飞”和紧急情况处理等关键环节,和液压阻拦系统并无不同。

  要彻底解决降落安全问题,垂直降落也是一种方法。它通过舰载机发动机方向可调的矢量推力来控制降落方向,能在不需要阻拦系统的条件下,实现垂直降落。但是垂直起降需要付出更大代价。除了飞机的作战半径和载弹量要打折扣外,着舰点甲板下面还要安装复杂的散热循环水管。事实证明,垂直起降飞机在航母上使用得不偿失。至于这项技术在将来的发展前景,还需拭目以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