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7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访到的老兵介绍(2)黄榜达

[复制链接]

57

主题

0

听众

2429

积分

上将★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1:10:4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8:56 编辑

姓名:黄榜达
出生年月:1917年7月
籍贯:广西
现住址:天等县向都镇
抗战经历:1931年广西靖西县团管区,1932年玉林,先在84军服役,84军溃散后,归31军建制,军长韦云淞,188师师长刘任,104团,连长陈乐,柳州人,排长苏德常,南宁人。老人是上等兵,机枪手。1938年武汉会战时在湖北广济阻击日军,1939年日军侵入广西后,接电回援南宁,参加昆仑战役在南宁高峰九塘扶绥等地抗击日军。转战扶绥时受伤,左小腿肚及左膝盖外侧至今仍各有一块弹片残留体内。1945年曾有部队证明因伤因乡证明,在回乡途中,遭土匪打劫,所有财物及证件均丧失。
由于老人耳背较严重,幸好那天有村干黄立权(同村)作我们的传话筒,得以了解老人过去的一些情况。以下是老人回忆片断:我由于家里比较穷,在18岁那年自愿参军的,先在广西靖西县团管区,训练一个月后即调去玉林,归84军管辖,在玉林驻训几个月后调往南宁,抗战爆发后,先到广州,在广州乘火车到湖北,从武昌乘船去广济,在广济阻击日军,84军在武汉会战损失很大,也在那个时候,我们所在的188师划归31军,军长是韦云淞,188师师长是刘任,我在104团,团长是谁记不得了,连长陈乐是柳州人,排长苏德常,南宁人。我是机枪连的机枪手,上等兵,所用的机枪是“二四式”重机枪,重48斤,是民国二十四年南宁兵工厂生产,共配备8个人,2千发子弹,4个弹药手,四个副射手,我是主射手,每个人配有钢盔重3斤多一个,一个背包,两条炒米袋,4个手榴弹,一个水壶,穿着短裤,绑腿。
后在汉口接电回援南宁,在南宁市郊高峰林场与日军激战七天,转战扶绥地受伤,为日军炮弹所伤,伤势很是严重,昏迷一天多,被战友抬下来,担架送到隆安,然后乘船至田阳县田州镇在那养伤,冶疗两个月后基本痊愈,但留在小腿肚及膝盖的弹片不能取出至今,部队发给证明文书说不得伤兵复员回乡,并非逃兵,当时已收复桂林,日寇已投降。那时战况很是惨烈,很多战友战死疆场。日军武器很好。但我所在的那个连队从靖西出发转战各地回到南宁至抗战胜利只阵亡一人(德保人)。
生活现状:老人育有三男三女,大儿子于三年前去世,现和大儿媳(73岁)生活,另两个儿子到外县倒插门,大儿媳育有四子二女,二女均已出嫁,四个儿子外出务工,家里就大儿媳抚养老人,前三子已婚,尚有一子末婚。老人有重孙七人。老人身体状况尚可,思维尚清晰,但已年老体衰,已不能下地干活,耳背较严重。家中主要靠儿媳务农生活,无其他收入,生活极为艰难。所居房子为50年代所修瓦房,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家徒四壁。老人对于过去参军抗击日寇无怨无悔,最大的心愿是能把破瓦房拆掉,建一个比较好的房子,同村中象他这样的房子几乎没有。能给一定的生活补贴,使生活能过得好一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