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显示电梯×楼主沙发登录注册
查看: 8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当年,老山前线涌现“一只鸟、两条龙、三只虎、

[复制链接]

1954

主题

28

听众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超级爱心大使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9:20:5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想当年,兰州军区在老山前线担负对越防御作战期间,因其作风凶悍顽强,有“西北狼”之称,特别是坚守老山、拉那口阵地最艰巨任务的139师,更是涌现了许多驰名老山、享誉全国的英雄人物,“一只鸟、两条龙、三只虎、四匹马、五雄鹰”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我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把他们的简要事迹告诉早已被时代遗忘了的社会,但愿对人们理解和尊重老山老兵有一定的帮助。

一只鸟——徐良

徐良在老山前线的英姿

被誉为“战地百灵鸟”的徐良是139师417团6连8班战士,在部队即将出征时,这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三年级的大学生,投笔从戎,坚决要求上前线,被特招入伍。

作为他的第一任排长,从他到部队的第一天起,无论是艰苦的临战训练场还是低矮潮湿的猫耳洞,我亲眼见证了这位音乐系的高材生他用自己甜美的歌喉为战友放歌的英姿。1986年5月2日,在拉那口左六阵地一号哨位,在抗击敌人偷袭的战斗中,他毙敌两人后,在追击敌人时,不幸被敌人罪恶的子弹打断了左大腿动脉血管,在做了八次截肢手术后,终因伤势太重,永远的失去了一条腿,荣立一等功。徐良他身残志坚,用“子弹穿不透我的理想之歌”的实际行动,实践着最美的歌献给最可爱的人的誓言,伤未痊愈,就参加了“老山魂”演出队,继续为战友和地方群众歌唱,被誉为“轮椅歌手”、“当代大学生的榜样”。 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他在轮椅上歌唱的“血染的风采”更是感动了亿万全国人民。

徐良参加“老山魂”演出队为军委首长汇报演出

尽管谣言曾经一度对徐良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徐良用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永远值得我骄傲和自豪。

二条龙——姚炳文、赵尚平

姚炳文(陕西榆林人)和赵尚平(江苏溧水人)是139师师直防化连喷火班班长,当获悉上级要从连队抽调喷火兵配属416团“特功五连”参加“蓝剑——B行动”,拔点敌人968高地的任务后,写血书坚决要求参加战斗。

10月14日战斗战斗打响后,姚炳文紧随班长毛挖力身后,跃进翻滚,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一发发炮弹,当前进到968高地南侧时,从右前方射来一梭子子弹,他发现是四米外有敌人机枪火力点,就一把拉开正抱着炸药包准备爆破的毛班长,随即跳到距火力点二米多的弹坑内,稳操喷火枪,对准敌洞穴,镇静扣扳机,一条火龙翻滚着涌进敌洞,敌洞霎时变成了火海,烧的三名敌人鬼哭狼嚎上了西天。战斗中,他实施喷火六次,瓶瓶无虚发,用六条火龙摧毁敌六个暗堡和火力点,荣立一等功。

姚柄文的英姿上了139师“老山魂”挂历

赵尚平在10·14战斗中,担任第一突击队第一小组喷火手,冲锋在前,他稳准喷火,首发命中,先后用火龙摧毁敌人两个火力点,为配合步兵占领敌人表面阵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敌人火力反扑时,他临危不惧,勇敢战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又用愤怒的火焰烧毁了一个暗堡,荣立一等功。

喷火兵在10·14战斗中冲锋

10·14战斗中用“火龙”杀敌的英雄,用实际行动为自己赢得了“龙”的美誉。


三只虎——马权斌、郭继额、刘阿平

62年1月出生在陕西澄城的马权斌是139师416团特功五连副连长,在“蓝剑——B行动”中,义不容辞的担任了突击队队长,发起攻击后,他带领战友们英勇冲击,仅用三分钟就占领了敌人604表面阵地,正在他组织战友们搜剿打洞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附近爆炸,弹片击伤了他的脸部、下颚,血流不止,说话困难,几位突击队员要背他下阵地,他摇摇头,坚决不肯。班长蒋学军、毛挖力抓住他的手央求:“队长,你放心下去,我们都是党员,我们一定完成任务。”但他摆摆手,死活不走,继续用手势指挥战斗。突然,一发炮弹又在他附近爆炸,他背部、四肢多处又添新伤,到在了血泊之中,昏死过去。战友们趁机把他抬上担架后送,不一会儿他清醒后,在战友们不愿送他回到战场的情况下,用力翻滚下担架,重返硝烟中顽强战斗,一直到战斗胜利,荣立一等功。

马权斌在10·14战斗中呼唤炮火

在1987年1月5日“北虎行动”中担任突击队队长的刘阿平,1962年8月出生在陕西临潼,是421团7连福连长。当连队受领拔点任务后,他再三要求担任突击队队长,并四次抵近侦查,收集敌情资料。模拟训练期间,他连续7天发高烧,体重下降了二十多斤,依然托着病体坚持训练,直到昏倒在训练场。病床上,他得知上级打算重新考虑突击队长人选,就拉着前来看望的首长手,流着泪说:“前沿情况我最熟,节骨眼上换人不合适,会影响突击队员情绪”。高烧刚退,便托着病体离开医院,赶在出征前返回连队参加战斗。战斗打响后,他冲锋在前,带领突击队直扑敌阵,仅仅用时2分钟就控制了敌人表面阵地,把敌人堵在洞里“关门打狗”。激战中,刘阿平全身多处负伤,他强忍疼痛,指挥战友搜剿大洞,连续摧毁敌人12个工事。之后又组织战友们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反扑,用时43分钟,全歼守敌,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回撤时,战友们看到队长身负重伤,要首先背他下阵地,他坚决不肯,“我最后一个撤离”,在组织将伤员和烈士全部运下后,才和腿部负伤的突击队福队长唐昌云相互搀扶着最后撤离。战后,刘啊平荣立一等功,成都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刘阿平在出征时宣誓

1·7战斗中担任第一突击队队长的郭继额,1962年3月出生在江苏丰县,是139师417团英雄四连副连长。1987年元月7日晨,他带领突击队员秘密潜伏到距敌人只有几米的位置,7时起,在那场震惊世界,持续10个多小时的拔点敌人167高地的战斗中,用时近两分钟,就冲上了敌阵主峰,控制了敌表面阵地。搜剿大洞中,他机智灵魂处置各种情况,全队30多分钟全歼守敌,摧毁敌哨位18个。之后在敌人炮火覆盖,弹如雨下的情况下,又组织突击队顽强抗击了敌人6次疯狂反扑,牢牢守住了阵地。残酷的战斗一直进行到下午5点中,损失惨重的突击队员最后只剩下8名战友,望着几十个小时水米未进,在炮火中顽强战斗了十个多小时幸存的8位战友,炮火下他临危不惧,组织大家召开了临时党小组会议,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再次打扫战场,将烈士遗体抢运回去,在确认无一具遗体遗露后,才和幸存的战友相互搀扶着最后撤下战场,荣立一等功。

郭继额(右)在1·7战斗中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

三位英雄均出生在农历虎年,参加拔点战斗时,也正值自己的本命年——虎年,战场上,他们攻如猛虎下山,守如虎踞龙盘。这正是,虎年虎将显虎威,杀敌立功建奇功,是当年老山前线赫赫有名的“三只虎”。


四匹马——马升荣、马玉革、马志军、马占福

在进行1·7拔点战斗的139师417团“英雄四连”,有四位姓马的战友,他们分别担任夜老虎四连的连长、排长、班长和战士。“1.7”奇袭告捷,他们都荣立了一等功,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骏马奔驰保边疆”的新篇章。

连长马升云,1958年出生在陕西宝鸡,这位出征时被“吹灯”的大汉(请看我的日志:吹灯信助他成为老山英雄),带领全连坚守在老山前线战斗最激烈,条件最艰苦、距敌人最近的拉那口战场110多天,先后打退敌人280多次大小规模的反扑、偷袭,歼敌180多人,伤敌30多人,摧毁敌工事8个,被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称赞为是能打胜仗的“明白人”,成都军区授予他“优秀基层干部”金质奖章,团中央授予他“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1·7拔点战斗中,他冲出指挥所,抵近指挥,在自己被炮弹炸伤腹部、双腿的情况下,继续顽强指挥战斗,为稳定军心,激励斗志,夺取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荣立一等功。

马升云在猫耳洞

排长马玉革,1963年元月出生在陕西榆林。防御战斗中,他带领一个班坚守在“李海欣高地”110多天,在被称为“火葬场”、“绞肉机”的阵地上,粉碎了敌人16次偷袭,毙敌19名。1·7战斗中,他担任第一突击队副队长兼任三班班长,担负带领12名突击队员秘密潜伏在敌人眼皮下一天,为其他战友潜伏创造条件和攻打最艰巨的167阵地反斜面敌指挥所的任务。1月6日4时许,他带领12名战友利用夜暗掩护,成功潜伏到距敌人只有几米的167阵地,忍受寒冷、饥饿、干渴和随时有被敌人发现的危险,潜伏24个多小时。战斗打响后,他冲走最前面,在候争锁的掩护下,用两枚手榴弹和两节爆破筒炸掉直接威胁我通路的敌人7号洞,歼敌4人。这时,距他5米远的地方落下一发炮弹,他右手和大腿负伤,但顾不上包扎,又与后面上来的三名战友一起,对敌指挥所组成围歼之势,只见他,一个滚进来到敌洞口,把两个5公斤的炸药包包捆在一起塞进了敌指挥所,并迅速乘着烟雾带头冲进洞里,搜剿残敌,全歼了14名敌人。当敌人以一个排的兵力反扑时,他镇定指挥,待敌进之20多米时,指挥大家用猛烈的火力打的敌人丢下10多具尸体狼狈逃窜,之后,又在我伤亡惨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顽强的抗击了敌人的5次反扑。回撤时,他又5次冲上主峰,寻找和抢运烈士,为夺取拔点战斗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马玉革出征时

班长马治军,1963年10月出生在陕西榆林。身材瘦小的马治军不仅军事技术过硬,作风勇敢,而且十分机智果敢。在“李海欣高地”战斗的110个日日夜夜,带领全班打退了敌人十几次偷袭。1·7战斗中,他担任第一突击队第二战斗小组组长,肩负攻打167高地2号区敌人的任务。7月3日3时许,他带领本组率先向敌阵摸去,并负责标示通路和架设电话线到敌阵,为我突击队秘密接敌奠定了条件。战斗打响后,他在战友掩护下炸毁近在咫尺的敌洞后,指挥本组交替掩护,炸毁了一个暗火力点,,之后指挥本组迅速向主峰冲去,和战友们一起在炮火硝烟中抗击了敌人的6次反扑,在负伤的情况下顽强战斗10个多小时,最后撤离战场,荣立一等功。

马治军(中)出征前留影

战士马占福,是1966年5月出生于青海大通的回族战友。1·7战斗打响后,潜伏在敌人眼皮下的他猛虎般向预定的4号目标扑去,拉燃炸药包导火索丢进敌洞,随后就地一滚,敌人的机枪工事顿时成了废墟。正当他随班长李国胜向顶峰冲去时,突然新出现的敌暗火力点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他腹部连中数弹,倒在血泊之中。他侧过身体,用手一摸,感觉肠子往外涌。他咬紧牙关,把肠子往里一塞,用急救包一捆,准备扑向敌人,刚一探头,敌人的一梭子子弹打来,他的头部又中弹了。看到后面的战友被敌人压制无法前进,他忍着巨痛向敌人爬去,在距敌人只有二米时一瞬间,他用尽全力,迅速拉出爆破筒导火索,飞身一跃,将爆破筒塞进敌人的机枪射孔,当感觉敌人拼命往外推时,伤痛无力的马占福向李国胜喊了一声“班长”,用身体死死的顶住爆破筒,与5名敌人同归于尽,用鲜血和生命为夺取战斗胜利铺平了道路,塑造了老山“黄继光”的光辉形象,战后荣记一等功。

马占福在战斗中监视敌情

五雄鹰——罗卜基、毛挖力、蒋学军、杨你古、马文峰

雄鹰,是彝族兄弟最崇敬的神灵。在10·14战斗中,涌现的罗卜基、蒋学军、毛挖力、杨你古、马文峰等5位英雄,就是彝族人民永远自豪和骄傲的“五雄鹰”。

罗卜基,416团特功五连排长,四川盐源人,1964年1月出生,彝族。“蓝剑——B行动”中担任第一突击队副队长。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领突击队迅速突破敌前沿,直插604高地后侧,炸掉了3个火力点。在搜剿打洞中,歼敌6人后又向前冲去。队长马权斌负伤后,他接替队长指挥,突然一名越军钻出洞穴向他开枪后逃跑,他立即追上去,与其展开殊死搏斗,将其捕获后,便捆绑结实后送,在遭到敌人直瞄火力追打时,为了保障俘虏的生命,他扑到俘虏身上,身中数弹,壮烈牺牲,荣立一等功。

罗卜基最后的微笑

毛挖力,416团特功五连班长,四川盐源人,1964年12月出生,彝族。10·14战斗中,担任第二突击队六班长的毛挖力,接到出击的命令后,带领全班迅速跃出战壕,快速超越第一突击队战斗队形,向968高地发起冲击。当前进到无名高地时,身后堑壕两侧的敌火力死死的封锁了他们的前进道路。他组织战友们一面火力掩护,一面分两组炸毁了敌火力点,接着他和喷火兵姚柄文一起,首先冲上了968高地,立即转入搜剿打洞,短短几十分钟,他就和战友们全歼了968守敌,回撤时,他将伤势最重的刘安林背在身上,爬行200米送到安全地带后,又返回阵地运送了三名伤员和烈士,坚持到最后撤离阵地,荣立一等功。

蒋学军,416团特功五连班长,四川盐源人,1964年12月出生,彝族。10·14战斗打响后,他带领全班9名战友按预定方案迅速沿着一号通路向604高地冲去,通过604阵地防步兵堑壕时,遭到敌2号火力点的疯狂扫射,前进受阻,他命令战友火力掩护,自己取下爆破筒,迂回到敌人一侧将其炸毁。之后又组织全班突破了敌前沿。冲上604阵地,不一会队长负伤,他接替队长指挥,组织二、三、四班抢占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疯狂反扑。回撤时,他冒着炮火多次抢运伤员烈士,坚持战斗到最后,荣立一等功。

蒋学军战友

杨你古,416团特功五连班长,四川源人,1964年12月出生,彝族。10·14战斗中,他担任第一突击队二班长。战斗中打响后,他率领全部迅速冲向604高地,前进中,敌人的炮火和机枪不断向他们进行拦阻射击,他组织全班交替掩护,奋勇前进,突然,一发炮弹在他们附近爆炸,几名战友负伤倒下,他急忙进行包扎抢救,紧接着,一发炮弹又在身边不远处爆炸,他头部负伤,鲜血直流,他顾不上包扎自己,强忍疼痛顽强向前冲去。在604高地右侧,他时而搜剿残敌,时而炸毁敌洞,在全班战友负伤、牺牲只剩自己一人的情况下,独自坚持战斗,毙敌5人,炸毁火力点2个,缴获冲锋枪3支,电台2部,并带伤抢运伤员烈士5人,荣立一等功。

马文峰,416团特功五连排长,四川盐源人,均系彝族人。10·14斗中,马文峰荣立二等功。

“一只鸟、两条龙、三只虎、四匹马、五雄鹰”,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和“祖国万事连我心,无私奉献为人民”的老山精神,永远是祖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英雄业绩永远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想当年,老山前线涌现“一只鸟、两条龙、三只虎、四匹马、五雄鹰”  

想当年,兰州军区在老山前线担负对越防御作战期间,因其作风凶悍顽强,有“西北狼”之称,特别是坚守老山、拉那口阵地最艰巨任务的139师,更是涌现了许多驰名老山、享誉全国的英雄人物,“一只鸟、两条龙、三只虎、四匹马、五雄鹰”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我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把他们的简要事迹告诉早已被时代遗忘了的社会,但愿对人们理解和尊重老山老兵有一定的帮助。

一只鸟——徐良


徐良在老山前线的英姿

被誉为“战地百灵鸟”的徐良是139师417团6连8班战士,在部队即将出征时,这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三年级的大学生,投笔从戎,坚决要求上前线,被特招入伍。

作为他的第一任排长,从他到部队的第一天起,无论是艰苦的临战训练场还是低矮潮湿的猫耳洞,我亲眼见证了这位音乐系的高材生他用自己甜美的歌喉为战友放歌的英姿。1986年5月2日,在拉那口左六阵地一号哨位,在抗击敌人偷袭的战斗中,他毙敌两人后,在追击敌人时,不幸被敌人罪恶的子弹打断了左大腿动脉血管,在做了八次截肢手术后,终因伤势太重,永远的失去了一条腿,荣立一等功。徐良他身残志坚,用“子弹穿不透我的理想之歌”的实际行动,实践着最美的歌献给最可爱的人的誓言,伤未痊愈,就参加了“老山魂”演出队,继续为战友和地方群众歌唱,被誉为“轮椅歌手”、“当代大学生的榜样”。 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他在轮椅上歌唱的“血染的风采”更是感动了亿万全国人民。


徐良参加“老山魂”演出队为军委首长汇报演出

尽管谣言曾经一度对徐良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徐良用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永远值得我骄傲和自豪。

二条龙——姚炳文、赵尚平

姚炳文(陕西榆林人)和赵尚平(江苏溧水人)是139师师直防化连喷火班班长,当获悉上级要从连队抽调喷火兵配属416团“特功五连”参加“蓝剑——B行动”,拔点敌人968高地的任务后,写血书坚决要求参加战斗。

10月14日战斗战斗打响后,姚炳文紧随班长毛挖力身后,跃进翻滚,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一发发炮弹,当前进到968高地南侧时,从右前方射来一梭子子弹,他发现是四米外有敌人机枪火力点,就一把拉开正抱着炸药包准备爆破的毛班长,随即跳到距火力点二米多的弹坑内,稳操喷火枪,对准敌洞穴,镇静扣扳机,一条火龙翻滚着涌进敌洞,敌洞霎时变成了火海,烧的三名敌人鬼哭狼嚎上了西天。战斗中,他实施喷火六次,瓶瓶无虚发,用六条火龙摧毁敌六个暗堡和火力点,荣立一等功。


姚柄文的英姿上了139师“老山魂”挂历

赵尚平在10·14战斗中,担任第一突击队第一小组喷火手,冲锋在前,他稳准喷火,首发命中,先后用火龙摧毁敌人两个火力点,为配合步兵占领敌人表面阵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敌人火力反扑时,他临危不惧,勇敢战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又用愤怒的火焰烧毁了一个暗堡,荣立一等功。


喷火兵在10·14战斗中冲锋

10·14战斗中用“火龙”杀敌的英雄,用实际行动为自己赢得了“龙”的美誉。


三只虎——马权斌、郭继额、刘阿平

62年1月出生在陕西澄城的马权斌是139师416团特功五连副连长,在“蓝剑——B行动”中,义不容辞的担任了突击队队长,发起攻击后,他带领战友们英勇冲击,仅用三分钟就占领了敌人604表面阵地,正在他组织战友们搜剿打洞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附近爆炸,弹片击伤了他的脸部、下颚,血流不止,说话困难,几位突击队员要背他下阵地,他摇摇头,坚决不肯。班长蒋学军、毛挖力抓住他的手央求:“队长,你放心下去,我们都是党员,我们一定完成任务。”但他摆摆手,死活不走,继续用手势指挥战斗。突然,一发炮弹又在他附近爆炸,他背部、四肢多处又添新伤,到在了血泊之中,昏死过去。战友们趁机把他抬上担架后送,不一会儿他清醒后,在战友们不愿送他回到战场的情况下,用力翻滚下担架,重返硝烟中顽强战斗,一直到战斗胜利,荣立一等功。


马权斌在10·14战斗中呼唤炮火

在1987年1月5日“北虎行动”中担任突击队队长的刘阿平,1962年8月出生在陕西临潼,是421团7连福连长。当连队受领拔点任务后,他再三要求担任突击队队长,并四次抵近侦查,收集敌情资料。模拟训练期间,他连续7天发高烧,体重下降了二十多斤,依然托着病体坚持训练,直到昏倒在训练场。病床上,他得知上级打算重新考虑突击队长人选,就拉着前来看望的首长手,流着泪说:“前沿情况我最熟,节骨眼上换人不合适,会影响突击队员情绪”。高烧刚退,便托着病体离开医院,赶在出征前返回连队参加战斗。战斗打响后,他冲锋在前,带领突击队直扑敌阵,仅仅用时2分钟就控制了敌人表面阵地,把敌人堵在洞里“关门打狗”。激战中,刘阿平全身多处负伤,他强忍疼痛,指挥战友搜剿大洞,连续摧毁敌人12个工事。之后又组织战友们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反扑,用时43分钟,全歼守敌,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回撤时,战友们看到队长身负重伤,要首先背他下阵地,他坚决不肯,“我最后一个撤离”,在组织将伤员和烈士全部运下后,才和腿部负伤的突击队福队长唐昌云相互搀扶着最后撤离。战后,刘啊平荣立一等功,成都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刘阿平在出征时宣誓

1·7战斗中担任第一突击队队长的郭继额,1962年3月出生在江苏丰县,是139师417团英雄四连副连长。1987年元月7日晨,他带领突击队员秘密潜伏到距敌人只有几米的位置,7时起,在那场震惊世界,持续10个多小时的拔点敌人167高地的战斗中,用时近两分钟,就冲上了敌阵主峰,控制了敌表面阵地。搜剿大洞中,他机智灵魂处置各种情况,全队30多分钟全歼守敌,摧毁敌哨位18个。之后在敌人炮火覆盖,弹如雨下的情况下,又组织突击队顽强抗击了敌人6次疯狂反扑,牢牢守住了阵地。残酷的战斗一直进行到下午5点中,损失惨重的突击队员最后只剩下8名战友,望着几十个小时水米未进,在炮火中顽强战斗了十个多小时幸存的8位战友,炮火下他临危不惧,组织大家召开了临时党小组会议,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再次打扫战场,将烈士遗体抢运回去,在确认无一具遗体遗露后,才和幸存的战友相互搀扶着最后撤下战场,荣立一等功。


郭继额(右)在1·7战斗中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

三位英雄均出生在农历虎年,参加拔点战斗时,也正值自己的本命年——虎年,战场上,他们攻如猛虎下山,守如虎踞龙盘。这正是,虎年虎将显虎威,杀敌立功建奇功,是当年老山前线赫赫有名的“三只虎”。


四匹马——马升荣、马玉革、马志军、马占福

在进行1·7拔点战斗的139师417团“英雄四连”,有四位姓马的战友,他们分别担任夜老虎四连的连长、排长、班长和战士。“1.7”奇袭告捷,他们都荣立了一等功,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骏马奔驰保边疆”的新篇章。

连长马升云,1958年出生在陕西宝鸡,这位出征时被“吹灯”的大汉(请看我的日志:吹灯信助他成为老山英雄),带领全连坚守在老山前线战斗最激烈,条件最艰苦、距敌人最近的拉那口战场110多天,先后打退敌人280多次大小规模的反扑、偷袭,歼敌180多人,伤敌30多人,摧毁敌工事8个,被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称赞为是能打胜仗的“明白人”,成都军区授予他“优秀基层干部”金质奖章,团中央授予他“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1·7拔点战斗中,他冲出指挥所,抵近指挥,在自己被炮弹炸伤腹部、双腿的情况下,继续顽强指挥战斗,为稳定军心,激励斗志,夺取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荣立一等功。


马升云在猫耳洞

排长马玉革,1963年元月出生在陕西榆林。防御战斗中,他带领一个班坚守在“李海欣高地”110多天,在被称为“火葬场”、“绞肉机”的阵地上,粉碎了敌人16次偷袭,毙敌19名。1·7战斗中,他担任第一突击队副队长兼任三班班长,担负带领12名突击队员秘密潜伏在敌人眼皮下一天,为其他战友潜伏创造条件和攻打最艰巨的167阵地反斜面敌指挥所的任务。1月6日4时许,他带领12名战友利用夜暗掩护,成功潜伏到距敌人只有几米的167阵地,忍受寒冷、饥饿、干渴和随时有被敌人发现的危险,潜伏24个多小时。战斗打响后,他冲走最前面,在候争锁的掩护下,用两枚手榴弹和两节爆破筒炸掉直接威胁我通路的敌人7号洞,歼敌4人。这时,距他5米远的地方落下一发炮弹,他右手和大腿负伤,但顾不上包扎,又与后面上来的三名战友一起,对敌指挥所组成围歼之势,只见他,一个滚进来到敌洞口,把两个5公斤的炸药包包捆在一起塞进了敌指挥所,并迅速乘着烟雾带头冲进洞里,搜剿残敌,全歼了14名敌人。当敌人以一个排的兵力反扑时,他镇定指挥,待敌进之20多米时,指挥大家用猛烈的火力打的敌人丢下10多具尸体狼狈逃窜,之后,又在我伤亡惨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顽强的抗击了敌人的5次反扑。回撤时,他又5次冲上主峰,寻找和抢运烈士,为夺取拔点战斗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马玉革出征时

班长马治军,1963年10月出生在陕西榆林。身材瘦小的马治军不仅军事技术过硬,作风勇敢,而且十分机智果敢。在“李海欣高地”战斗的110个日日夜夜,带领全班打退了敌人十几次偷袭。1·7战斗中,他担任第一突击队第二战斗小组组长,肩负攻打167高地2号区敌人的任务。7月3日3时许,他带领本组率先向敌阵摸去,并负责标示通路和架设电话线到敌阵,为我突击队秘密接敌奠定了条件。战斗打响后,他在战友掩护下炸毁近在咫尺的敌洞后,指挥本组交替掩护,炸毁了一个暗火力点,,之后指挥本组迅速向主峰冲去,和战友们一起在炮火硝烟中抗击了敌人的6次反扑,在负伤的情况下顽强战斗10个多小时,最后撤离战场,荣立一等功。


马治军(中)出征前留影

战士马占福,是1966年5月出生于青海大通的回族战友。1·7战斗打响后,潜伏在敌人眼皮下的他猛虎般向预定的4号目标扑去,拉燃炸药包导火索丢进敌洞,随后就地一滚,敌人的机枪工事顿时成了废墟。正当他随班长李国胜向顶峰冲去时,突然新出现的敌暗火力点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他腹部连中数弹,倒在血泊之中。他侧过身体,用手一摸,感觉肠子往外涌。他咬紧牙关,把肠子往里一塞,用急救包一捆,准备扑向敌人,刚一探头,敌人的一梭子子弹打来,他的头部又中弹了。看到后面的战友被敌人压制无法前进,他忍着巨痛向敌人爬去,在距敌人只有二米时一瞬间,他用尽全力,迅速拉出爆破筒导火索,飞身一跃,将爆破筒塞进敌人的机枪射孔,当感觉敌人拼命往外推时,伤痛无力的马占福向李国胜喊了一声“班长”,用身体死死的顶住爆破筒,与5名敌人同归于尽,用鲜血和生命为夺取战斗胜利铺平了道路,塑造了老山“黄继光”的光辉形象,战后荣记一等功。


马占福在战斗中监视敌情

五雄鹰——罗卜基、毛挖力、蒋学军、杨你古、马文峰

雄鹰,是彝族兄弟最崇敬的神灵。在10·14战斗中,涌现的罗卜基、蒋学军、毛挖力、杨你古、马文峰等5位英雄,就是彝族人民永远自豪和骄傲的“五雄鹰”。

罗卜基,416团特功五连排长,四川盐源人,1964年1月出生,彝族。“蓝剑——B行动”中担任第一突击队副队长。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领突击队迅速突破敌前沿,直插604高地后侧,炸掉了3个火力点。在搜剿打洞中,歼敌6人后又向前冲去。队长马权斌负伤后,他接替队长指挥,突然一名越军钻出洞穴向他开枪后逃跑,他立即追上去,与其展开殊死搏斗,将其捕获后,便捆绑结实后送,在遭到敌人直瞄火力追打时,为了保障俘虏的生命,他扑到俘虏身上,身中数弹,壮烈牺牲,荣立一等功。


罗卜基最后的微笑

毛挖力,416团特功五连班长,四川盐源人,1964年12月出生,彝族。10·14战斗中,担任第二突击队六班长的毛挖力,接到出击的命令后,带领全班迅速跃出战壕,快速超越第一突击队战斗队形,向968高地发起冲击。当前进到无名高地时,身后堑壕两侧的敌火力死死的封锁了他们的前进道路。他组织战友们一面火力掩护,一面分两组炸毁了敌火力点,接着他和喷火兵姚柄文一起,首先冲上了968高地,立即转入搜剿打洞,短短几十分钟,他就和战友们全歼了968守敌,回撤时,他将伤势最重的刘安林背在身上,爬行200米送到安全地带后,又返回阵地运送了三名伤员和烈士,坚持到最后撤离阵地,荣立一等功。

蒋学军,416团特功五连班长,四川盐源人,1964年12月出生,彝族。10·14战斗打响后,他带领全班9名战友按预定方案迅速沿着一号通路向604高地冲去,通过604阵地防步兵堑壕时,遭到敌2号火力点的疯狂扫射,前进受阻,他命令战友火力掩护,自己取下爆破筒,迂回到敌人一侧将其炸毁。之后又组织全班突破了敌前沿。冲上604阵地,不一会队长负伤,他接替队长指挥,组织二、三、四班抢占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疯狂反扑。回撤时,他冒着炮火多次抢运伤员烈士,坚持战斗到最后,荣立一等功。


蒋学军战友

杨你古,416团特功五连班长,四川源人,1964年12月出生,彝族。10·14战斗中,他担任第一突击队二班长。战斗中打响后,他率领全部迅速冲向604高地,前进中,敌人的炮火和机枪不断向他们进行拦阻射击,他组织全班交替掩护,奋勇前进,突然,一发炮弹在他们附近爆炸,几名战友负伤倒下,他急忙进行包扎抢救,紧接着,一发炮弹又在身边不远处爆炸,他头部负伤,鲜血直流,他顾不上包扎自己,强忍疼痛顽强向前冲去。在604高地右侧,他时而搜剿残敌,时而炸毁敌洞,在全班战友负伤、牺牲只剩自己一人的情况下,独自坚持战斗,毙敌5人,炸毁火力点2个,缴获冲锋枪3支,电台2部,并带伤抢运伤员烈士5人,荣立一等功。

马文峰,416团特功五连排长,四川盐源人,均系彝族人。10·14斗中,马文峰荣立二等功。

“一只鸟、两条龙、三只虎、四匹马、五雄鹰”,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和“祖国万事连我心,无私奉献为人民”的老山精神,永远是祖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英雄业绩永远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136

积分

★新兵★列兵

Rank: 1

沙发
发表于 2014-10-24 02:53:31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请大家鼓掌支持,谢谢











http://wendatong.org/sitemap.html   http://aiwentong.org/   http://mvblog.org/sitemap.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