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前线——说起蔡本清 今年六月十八日,是我们团接到“赴云南边境执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命令二十五周年。我们当年九连的部分干部、战士,分别从上海、杭州、嘉兴、湖州、安吉、无锡、常州相约来到安徽滁州,与安徽的战友会合,一起寻找当年开赴前线时的驻地,寻找我们青春的痕迹。两天时间,我们走遍了明光县的三界镇的训练场、含山县的林头和巢湖青山镇。真是: 一群老男人,爬山涉水,遍寻足迹感沧桑; 几瓶新烧酒,把盏交杯,尽话人生叹坎坷。 但是,话语中我们没有抱怨,只有对现在的满足,说的最多的还是对牺牲的战友的追忆。其中,蔡本清烈士被大家多次说起。 蔡本清,山东人,七十年代初当兵; 蔡本清一九七九年二月,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八四年我们团第二次上前线时,他所在的连队被定为留守,看营房; 蔡本清坚决不肯留守,团里让他随五连担任第二指导员(五连本来有指导员,李增强,现在在巢湖地税局),他也愿意; 蔡本清参战前,刚刚吃了处分,原因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了二胎(头胎是丫头,二胎是个儿子); 蔡本清牺牲的那天,连长潘伯根不在,他对指导员李增强说,今天老潘不在,我到一线去吧,就再没有回来; 在整理蔡本清烈士的遗物时,发现,所有地方上给的慰问品全部压在箱底,包括糖果都没有少掉一粒; 蔡本清生前曾和要好的战友说:家乡太穷了,老婆带两孩子在家里日子很艰苦,我要争取立功,早日让他们随军,过上像样的生活; 在处理蔡本清烈士遗属抚恤时,虽然我们团违反当时政策,把抚恤金翻了一番,但是当经办人员面对蔡本清的妻子(她除了哭泣,不提任何要求)和年纪不是很大,已经满脸皱纹的父亲时,只能唏嘘,陪着揪心哪。
文章作者:邵洛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