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6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霍光与郭子仪同为几朝元老权倾天下 为何结局不同

[复制链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00:22: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00 编辑

       本文摘自:《史上最看不透的7张面孔》,作者:李颜垒,出版:石油工业出版社
        霍光与郭子仪,一文一武,堪称汉、唐两朝的中兴之臣,不过如果两人PK,只怕郭子仪会更胜一筹。
        无论古今,对于做人做事都有一个很精辟的衡量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这几个层次,霍光的失败之处恐怕就在于——齐家。
       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春,汉武帝去世。霍光正式接受汉武帝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与车骑将军金日〖XC单;P〗、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接受汉武帝的家业之托后,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到霍光为止,霍氏家族在西汉就出了包括霍光在内的两位极负盛名的人物,另一位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兄弟俩的功勋不相上下,一个驰骋沙场,一个辅政于内,前后在西汉风光了50余年。

       霍光忠心辅佐汉昭帝刘弗陵,并凭着汉昭帝的信任粉碎了上官桀、桑弘羊、燕王旦等人的多次夺权阴谋。就在霍光安心治国、大汉平稳发展的时刻,才能不凡的汉昭帝却撒手人寰,时年21岁。本来,霍光13年的辅政生涯已经快到了尾声,谁曾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轮回,或许命运开的这个玩笑有些戏剧化,不过也让霍氏族人欢欣雀跃,谁都不希望权力从这位霍家人手上溜走。


       之后,霍光的手笔更是大得让历史震惊,他废了不成器的新君刘贺,册立了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子刘据的孙子刘询,即汉宣帝。霍光辅佐汉宣帝6年,加上跟汉昭帝的13年,近20年的帝师生涯,他尽心尽力,大部分时间国家都处于安定兴盛的状态。武帝的穷兵黩武使得汉朝国力空虚,“文景之治”和武帝前期积累下来的财富有减无增,民众在贫困线上挣扎,武帝身后留下的其实是一个庞大却又不厚实的壳子。霍光上台后的诸多措施都遵循一个原则:休养生息、藏富于民。长期的连贯性政策像一味温和的中药,缓缓调理着大汉亏虚的身体。20年的时间逐渐成就了“文景之治”后的又一个兴盛局面,史称“昭宣中兴”。

       但同历史上任何有作为的政治家一样,霍光没有跳出时代的圈子,摆脱不了光宗耀祖思想的束缚,也摆脱不了身为将相,子弟封侯的腐朽传统。他在位时,他的宗族、子弟都已是高官显贵,霍氏势力盘根错节,深深扎根朝廷,枝繁叶茂,“党亲连体”,而他的宗族多是为非作歹之徒,为霍氏家族留下了祸根。
       霍光之于刘询,既有恩又有功,刘询对其既敬重又畏惧,一个“芒刺在背”成语的流传也形象地勾勒出君臣间的复杂关系。其实,如果真的让君主怕了你,对于一个没有篡权野心的忠臣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这也为霍光死后霍氏一族的覆灭埋下了伏笔,通常皇帝们的脾性便是:越想越气,秋后算账。不过,霍氏家族真正惹祸上身的根源,还不在此。

       前面说霍光输于齐家,主要还在于霍光有个“贤内助”。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在默默支持着他,而对于霍光来说,是有一个飞扬跋扈的女人在扯他的后腿。
       霍显原本是霍光正室的陪嫁侍女,妻死扶正,后生儿育女,成了一家主母。她骄奢淫逸,举止张狂,费尽心思将同自己品性如出一辙的女儿霍成君嫁入宫中,并买通御医,在宣帝即位第三年毒死了有孕在身的许皇后。这是后来引发灭族事件的原因之一。妻子如此嚣张,下面的子侄、家奴便可想而知了。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近20年的帝师岁月是霍光谨慎侍从武帝的政治升华,他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宣帝给了他一个汉以来诸功臣无与伦比的隆重葬礼,安葬后,宣帝还先后两次下诏,称赞霍光“功如萧相国”。

      然而,霍光死后霍家的奴才却依旧不知收敛。妻子、儿子、亲戚、家奴,宣帝一点点盘算着霍氏官场脉络,内家政不修,外根节众多,渐成体系,思虑到此,宣帝决定新账旧账一起算。公元前65年,宣帝操刀收拾了霍家。霍云、霍山自杀,霍禹被捕,腰斩于市,霍显及霍氏女眷兄弟皆弃市,霍后成君,废处昭台宫,霍氏亲族连坐诛杀者数十家,惨遭灭族大祸。过了十多年,汉宣帝才算给霍光做了轻度平反,只恢复了他的“职务”和姓氏,而没有恢复他的名誉。

       再看郭子仪。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由玄宗开始,儿子唐肃宗,孙子唐代宗,乃至曾孙唐德宗,四朝都由郭子仪保驾。
       唐明皇时,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令他带军讨逆,唐朝的国运几乎系于郭子仪一人之身。不止一次,许多国难危急,都被郭子仪一一化解。天下无事时,皇帝担心其功高盖主,命其归野,虽然朝中的文臣武将多半都是郭子仪的门生部属,可是一旦皇帝心存疑虑,他就马上移交权柄,坦然离去。等国家有难,一接到圣旨,他又毫无怨言,化解危难,所以屡黜屡起,四代君主都要倚重于他。
       单从齐家来看,同霍光一样,郭子仪的儿子、女婿、子侄也都加官晋爵,所提拔的幕府部属中60多人,后来皆为将相。然而,郭子仪却言传身教,竭力不碰触皇权的禁区。
       《醉打金枝》这出戏便是一次暗流涌动的君臣博弈。郭子仪的六子郭暧的老婆是代宗之女升平公主,此事的导火索是郭暧要求升平公主向自己的爹妈行礼。公主算起来比公婆的地位要高,现在要她向公婆行儿妇礼仪,升平公主不能接受。在一次家宴之后,喝醉的郭暧指责升平公主高坐在公婆之上。升平公主对丈夫的愤怒反唇相讥。郭暧忍无可忍抬手就给了公主妻子一个耳光,要命的是他又说了一句:“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扬威吗?我告诉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干皇帝这个差事,否则,还轮得到你家?”
       一面是芒刺在背,一面是醉打金枝,虽然六儿子郭暧对自己的公主老婆说了一句天下人都知道的大实话,但郭子仪的负荆请罪无疑是看透了功高盖主的后患。郭子仪的战战兢兢消除了代宗内心深处的疑虑,最后换来了代宗四两拨千斤的一句话:“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从郭子仪出山到终老,大唐的命运紧紧地和他绑在了一起。有郭子仪的“起”,就有大唐的希望;有郭子仪的“落”,就有大唐的踉跄。比起安禄山的内藏阴谋的韬光养晦,郭子仪的不露锋芒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否则也难有人生起落后的善始善终。

       汾阳郡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郭子仪的儿子多次劝告父亲,后来,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我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1000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略微煽风点火,郭氏一族就可能招来灭族之祸。现在我打开府门,任人进出,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啊。”儿子们恍然大悟,都十分佩服父亲的高瞻远瞩。
       郭子仪的一生可以用几个数字勾勒出来:戎马一生,为国平乱,二复西京,八子七婿,尽仕朝堂,八五高龄而终,墓加十尺,生前死后,哀荣始终。作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极少数名臣之一,史书对郭子仪的评议是:“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对比霍光一族的树倒猢狲散,汾阳郭氏却一脉昌盛,可见,霍光应向郭子兴学习的地方多着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点都要兼顾,“齐家”也是重中之重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