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7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王牌军“第三野战军”功勋榜

[复制链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02:08: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8:52 编辑

                                                                 

       第三野战军精悍强大,是一支雄风浩荡,气势如虹,善打敌王牌的威猛常胜之师。其前身是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这两支队伍交会融合,在血与火中迅猛成长。三野在中原逐鹿,纵横驰骋,苏中七战七捷,速胜宿北,鏖兵莱芜,扬威孟良崮,大胜豫东,力克济南,涌现出了陈毅、粟裕、张云逸、谭震林、陈士榘、许世友、王建安、叶飞、韦国清、王必成、陶勇、聂凤智、周志坚、张仁初、皮定均、张震、孙继先、滕海清、刘飞、张翼翔等众多声名显赫的将帅。
  第三野战军主力中的战将,在华东战场的主要对手是国民党军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具体对手是杜聿明、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刘汝明、黄维、胡琏、李延年、张灵甫、区寿年、李默庵、王耀武、欧震、王敬久、李玉堂、李天霞、霍守义、李仙洲等高级将领。
  综观解放战争史,第三野战军涌现出的王牌军分别为第二十七、第二十、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八、第二十六、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五军,后起之秀为第三十一军。
  聂凤智中将与胶东顶尖第二十七军
  第二十七军前身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并发展起来的一支劲旅。第九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临战役、胶东保卫战、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着名大战、恶战,以打硬仗着称,勇冠三军,被誉为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麾下“进攻能力无敌”的王牌军。
  第二十七军的源头是八路军胶东军区部队。1947年3月,以胶东军区第五、第六师和警备第三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各师旅分别改为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师。1949年2月,第九纵队改称第二十七军,属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各师分别改为第七十九、第八十、第八十一师。
  聂凤智最初是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第二七一团政治委员,抗战前期,先后担任抗大总校第三团副团长、一分校胶东支校校长;抗战后期,任胶东军区第十三团(即着名的老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在开国中将里,聂凤智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战将。聂凤智几乎指挥和参加过华东战场各种不同类型的战斗、战役,甚至包括陆海空协同作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聂凤智担任中朝联合空军司令员,他以其独特的打法,扭转了空战的局面。1955年1月,聂凤智参与指挥了一江山岛战役,为解放一江山岛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中,第九纵队的战史、战绩亮点是:
  莱芜战役,从胶东远赴鲁中,第一次参加大兵团作战,以两个师的兵力,在博山西南的和庄附近设伏,与第八纵队联合,毙敌第七十七师师长田君健。
  孟良崮战役,作为攻坚的尖刀之一,从山下打到山上,最先把红旗插上山顶,为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立下了汗马功劳。
  胶东保卫战,作为第一主力在内线歼敌。道头反击,首挫敌范汉杰聚歼解放军胶东主力的计划。在胶河战役中,主攻三户山、范家集。在胶高追击战中,一攻丈岭,二攻卧牛山。以第九纵队挑大梁的华野内线4个纵队,用4个月时间粉碎了国民党欲占胶东的企图,从根本上扭转了山东战场局势。
       潍县战役,第二十七师第七十九团率先突破登城,并坚守阵地20个小时,保证后续部队顺利向纵深发展,战后获山东兵团授予的“潍县团”光荣称号。
  济南战役,聂凤智主动把“助攻”命令改为“主攻”命令。结果,第九纵队作为攻坚中锋利的尖刀之一,率先攻进泉城,活捉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首先突破坚固城防,获中央军委授予的“济南第一团”光荣称号。
  淮海战役,从正南方向担任主攻,率先攻克碾庄,勇立首功。最后围歼杜聿明集团时,再次作为攻坚的尖刀之一,从北向南攻击。在整个战役中,第九纵队的战功仅次于第四纵队。
  渡江战役,第二十七军作为中突击集团第九兵团渡江第一梯队,首先突破长江天险。第七十九师第二三五团三连五班那条船率先靠拢长江南岸,成为百万雄师中的“渡江第一船”。在江南千里大追击中,切断宁杭公路,封锁了南逃之敌的退路,为聚歼敌人5个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战役,最后总攻时,作为攻坚的锋利尖刀之一,最先攻入市区。接着,对盘踞在苏州河对岸的敌军坚持不使用重武器,发动群众支援,开展统战工作,迫使敌军放下武器投降。上海解放的当夜,全体将士露宿街头,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令全世界为之瞩目。
  刘飞中将与华中顶尖第二十军
  第二十军前身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大战、恶战,攻守兼备,屡建奇功,歼敌数量居各纵队之首。第二十军以“防守极其坚固”而着称,堪称一支名副其实的铁军。
  第二十军的源头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闽东独立师及闽西游击队一部,抗日战争初期的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又称老六团),抗日战争中期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第一师第一旅,解放战争初期的新四军兼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该纵队下辖三个旅,以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四纵队编成第一旅,以新四军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编成第二旅,以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二纵队编成第三旅。1947年1月,第一纵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各旅分别改为第一、第二、第三师。1949年2月,第一纵队改称第二十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各师分别改为第五十八、第五十九、第六十师。第五十八师为着名的红军师,由红军闽东独立师演变而来;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团为着名的红军团,由新四军老六团演变而来。
  刘飞最初担任老六团政治处主任,后来担任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旅长,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师师长、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第二十军首任军长。张翼翔先后担任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二十军副军长、第二任军长。
       解放战争中,第一纵队战史、战绩亮点是:
  宿北战役,在国民党军整编第十一师阵地中,先杀了个一进一出,次日再次杀入敌阵,硬生生割裂了整编第十一师与整编第六十九师的联系,最终与兄弟部队一起,击败整编第十一师,歼灭了整编第六十九师。
  鲁南战役,作为左翼主攻部队,在兄弟部队协同下,全歼国民党军两个整编师和一个快速纵队,缴获甚多。
  莱芜战役,在友邻部队没赶到的情况下,紧钳5万多敌军,让李仙洲无路可逃,勇立首功。接着,作为攻坚的尖刀之一,从西向东攻击,为歼灭李仙洲集团立下大功。
      孟良崮战役,同时与国民党军两大王牌部队作战,作为顽强阻击的盾牌,一面死死顶住整编第二十五师的攻击;作为攻坚的尖刀之一,一面参与围歼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斗,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淮海战役,因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飞突患重病,张翼翔便担负起指挥部队的重任。战役第一阶段,在新沂窑湾用急袭战法歼灭黄百韬兵团的第六十三军1.3 万余人,击毙军长陈章,创造了一个纵队消灭敌人一个军的光辉战例。战役第三阶段,作为攻坚的尖刀之一,从北向南攻击,消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第四十五师。
  渡江战役,第二十军参加东突击集团,作为第八兵团渡江第一梯队,自三江营至龙稍港段强渡长江。接着,攻占扬中,并渡夹江南下。
  1955年1月,第六十师与华东军区海、空军共同参加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第六十师作为突击登陆部队,率先攻占守敌司令部,为这次联合作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陶勇中将与“三猛”铁军第二十三军
  第二十三军前身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四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苏中、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战役等着名大战、恶战,以“三猛(猛打、猛冲、猛追)”“三得(跑得、饿得、打得)”着称,每战皆硬仗,可谓是一支英勇善战的百战雄师。
  第二十三军的源头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闽西、闽南及浙南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初期的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又称老四团),抗日战争中期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第一师第三旅,抗日战争末期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三纵队,解放战争初期的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华中野战军第一师。该师下辖第一、第三旅。1946年11月,以山东野战军第七师第二十旅一部及华中军区特务团组建第二旅。1947年2月,第一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各旅分别改称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师。1949年2月,第四纵队改称第二十三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各师分别改称第六十七、第六十八、第六十九师。第六十九师第二○五团为着名的红军团,由新四军老四团演变而来。老四团抗战中曾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第七团,因屡立战功,被新四军军部授予“老虎团”的光荣称号。
  陶勇和卢胜是第二十三军及其前身部队的元老。卢胜最初是闽南红军游击队的支队长,所以担任老四团首任团长;陶勇最初是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教导师师长,由延安派遣而来,所以担任老四团副团长。后来,陶勇升任团长,卢胜改任团政治委员。从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到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陶勇始终担任这支部队的军事主官,一直到第二十三军首任军长;卢胜先是担任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后调出,在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时,又从师长、师政治委员当到纵队副司令员,直到第二十三军首任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中,第四纵队的战史、战绩亮点是:
  苏中战役,在七战七捷中,陶勇所部作为华中野战军的两把锋利尖刀之一,一战泰兴,二战如南,三战李堡,四战丁堰,五战加力,五战五捷,首创歼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十三师的纪录。
  鲁南战役,在攻克枣庄战斗中,陶勇率部勇立首功,为取得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五十一师,俘敌中将师长周毓英以下7700余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孟良崮战役,作为围歼敌整编第七十四师的尖刀之一,活捉敌参谋长魏振钺,又不顾疲劳,和兄弟部队一起搜索残敌。

      淮海战役,无论是在碾庄围歼黄百韬兵团,还是在陈官庄围歼杜聿明集团,第四纵队都成为整个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的纵队,先后攻克国民党军团以上兵力守备的村落、据点达22个,俘获敌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杜聿明。
  上海战役,挺进松江,直插虹桥;最后总攻时,作为攻坚的三把锋利尖刀之一,强渡苏州河,攻占国民党政府造币厂和敌淞沪警备司令部,俘敌1万余人。
  王必成中将与出奇雄师第二十四军
  第二十四军前身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六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苏中、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战役等着名大战、恶战,是一支能打、会打、敢打的虎军。
  第二十四军的源头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湘赣边、粤赣边及赣东北红军游击队,抗战初期的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又称老二团),抗战中期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第一师第二旅、第一师第十六旅,抗战末期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该纵队1946年5月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又合编为第六师,以第六纵队为第十六旅,以独立旅为第十八旅;10月,以山东野战军第七师第二十旅主力组建第十七旅。1947年1月,第六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各旅分别改称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师。1949年2月,第六纵队改称第二十四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各师分别改为第七十、第七十一、第七十二师。第七十师第二○八团是着名的红军团,由新四军老二团演变而来。第二十四军前身部队在抗战之初,就创下了新四军首战日军、首俘日军、首克敌据点、首夺敌占县城的纪录。
  王必成和刘培善是第二十四军及其前身部队的元老。刘培善最初是湘赣边游击队独立团政治委员,因此担任老二团首任政治委员;王必成是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副师长,由延安派遣而来,因此担任老二团首任参谋长。后来,王必成升任团长,从这时起,到第一师第二旅、第十六旅,再到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他一直担任这支部队的军事主官,直到第二十四军首任军长。刘培善从团政治委员到担任第一师第二旅政治委员为止;江渭清从任第十六旅政治委员始,至第六纵队政治委员为止。他们是王必成的两任搭档。皮定均是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中原突围时,他率部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回到解放区。第六纵队成立时,他即任纵队副司令员,直到第二十四军副军长、第二任军长。
     解放战争中,第六纵队的战史、战绩亮点是:
  苏中战役,王必成所部作为华中野战军的两把锋利尖刀之一,首攻泰兴,二战如南,伏击西场,攻克林梓,激战分界,五战五捷,歼灭李默庵的王牌部队,从此打消了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美械装备部队的顾虑。

       两次涟水作战,与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过招。一战涟水,硬是把风头正劲的第七十四师迎头浇了个透心凉;二战涟水,第六纵队在不得不撤出的同时,让第七十四师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以至后来在孟良崮被俘的第七十四师军官说道:其实,我师在涟水之战中已被六纵重创了元气。
  莱芜战役,在吐丝口战斗中,扎紧袋形伏击阵地的口袋底,坚决堵截由莱芜城北窜之敌。第十八师毙伤敌3000余人,俘敌1.9万余人,成为此役斩获敌军最多的部队。
  孟良崮战役,从侧后快速奔袭至垛庄,使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无路可逃;最后总攻时,率先攻入并摧毁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部,击毙张灵甫。
  淮海战役,作为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五把尖刀之一,从西面发起攻击,为战役全胜作出了重要贡献。
  渡江战役,作为第七兵团渡江第一梯队,先行偷渡太阳洲,并分别在闵家拐、闷湖窑等地起渡,于太白庙、永固庙一线登陆。随后,迅速东进,追歼逃敌,在广德围歼战中俘敌第四军副军长李子亮。
  廖容标中将与华野盾牌第二十八军
  第二十八军前身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并发展起来的一支劲旅。第十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着名的大战、恶战,攻守兼备,尤其是防守能力突出,专门与国民党的王牌主力军抗衡,是解放军阻击能力首屈一指的部队。
  第二十八军是由抗战时期山东军区所属渤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廖容标曾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员。抗战胜利后,渤海军区把主力部队的大部都派往东北后,遂将留下的部队组成六个团,即渤海军区特务第一、第二团,警备第六旅第十一团,警备第七旅第十三、第十四团,警备第八旅第十七团。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后,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对辖区内的部队进行整编。7月,以渤海军区特务第一、第二团和警备第七旅第十三团组成渤海军区第七师。11月,以渤海军区警备第六旅第十一团、警备第七旅第十四团、警备第八旅第十七团组成渤海军区第十一师。1947年2月,渤海军区第七、第十一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刘培善任副政治委员,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第七、第十一师分别改称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师,同时组成纵队特务团。1949年2月,第十纵队改称第二十八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师和纵队特务团合编改为第八十二、第八十三、第八十四师。
       解放战争中,第十纵队的战史、战绩亮点是:
  莱芜战役,在锦阳关及其以北阻援,保证主力歼灭国民党军李仙洲集团,展示出强硬盾牌的素质。
  泰蒙战役,在泰安战斗中,作为攻击主力之一,配合兄弟部队歼敌整编第七十二师主力,俘师长杨文泉以下1.1万余人。
  孟良崮战役,于莱芜以北地区阻援,抗击国民党军第五军和整编第十一师等两大主力,保证主力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

       济南战役,作为攻城尖刀之一,和兄弟部队一起经八昼夜激战,解放济南,第十纵队歼国民党军1.7万余人。
  淮海战役,先在徐州以东阻援,与其他两个兄弟纵队一起,连续10天顽强阻击敌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的进攻,保证主力围歼黄百韬兵团,成为解放军着名的铁血阻击军。最后,又作为攻击主力之一,参加合围和聚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
  渡江战役,作为第十兵团渡江第一梯队,从天生港一线率先起渡。
  上海战役,作为外围战攻击主力之一,攻克太仓、嘉定、罗店等城镇,协同兄弟部队解放吴淞,歼敌8700余人。
  福州战役,从正面担任主攻,解放闽清、雪峰、徐家村等地,最后进占福州,为解放福州勇立首功。后又攻占平潭岛。
  张仁初中将与能攻善守第二十六军
  第二十六军前身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并发展起来的一支劲旅。第八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洛阳、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战役等着名的大战、恶战,防御、进攻、野战、攻坚俱佳,尤其是攻坚能力突出,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第二十六军是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部队发展而来的。第七十六师最早的前身是1938年初徂徕山起义成立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12月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该部为山东纵队第四支队,支队长廖容标。1941年改称山东纵队第四旅,旅长廖容标。1942年8月,改称山东军区鲁中军区部队。在这期间,张仁初任山东军区特务团团长,直接受罗荣桓指挥。1945年8月,组成鲁中军区第四师,师长廖容标;11月,又以鲁中军区警备第二旅和第三旅各一部组成第九师,师长钱钧。
       解放战争中,第八纵队的战史、战绩亮点是:
  鲁南战役,属战役右集团,先攻克太子堂,再直下峄县,配合兄弟部队生俘敌整编第二十六师中将师长马励武。
  莱芜战役,在博山西南的不动村设伏,与第九纵队联合,毙敌第七十七师师长田君健。接着,作为攻坚的尖刀之一,从东向西攻击,为生俘李仙洲作出重要贡献。粟裕在华野高干会议上说:八纵功劳不小。
       孟良崮战役,作为攻坚的尖刀之一,先后攻占万泉山、芦山,有力地保证了兄弟部队全歼敌整编第七十四师。
  洛阳战役,先袭占偃师,控制了洛阳以东一线阻援阵地。随后,作为阻击盾牌,保障攻坚主力的右翼安全,又在黑石关顽强阻击,迟滞孙元良、胡琏所部西进增援的步伐。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为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尖刀之一,从东南方向担任主攻。第三阶段,总攻杜聿明集团,再次作为攻坚尖刀之一,从南向东北攻击。
  渡江战役,参加东突击集团,作为第八兵团渡江第二梯队安全渡江。在江南千里大追击中,先头部队将疲于奔命的敌第四军拦腰截断。接着,又截歼敌第四十五军第三一二师大部。
  上海战役,作为西郊外围战左翼主力之一,首先攻占昆山,夺取安亭,逼近南翔;最后向市区总攻时,力克大场、江湾,攻占了真如车站。
  滕海清中将与苏北虎师第二十一军
  第二十一军前身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二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宿北、莱芜、孟良崮、南临、胶东、济南、淮海、渡江战役等着名的大战、恶战,攻守兼备,特别是防守能力很突出。
  第二十一军的源头是抗战爆发后组建的新四军第二师和第四师的主力部队。其中新四军第二师的前身第四支队是由“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红二十八军改编的。而新四军第四师则是着名的彭雪枫部。1945年10月,这两个师的主力被编为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下辖第四、第五、第九旅。韦国清任纵队司令员,赵启民任纵队政治委员。1946年6月,赵启民带第五旅改属淮南军区建制。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四、第九旅与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的三个主力团合编,改称为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原第四、第九旅改称第四、第六师,原第九纵队的三个主力团改称第五师。滕海清前期任第二纵队的旅长和师长,后期任第二纵队司令员和第二十一军军长。
  1949年2月,第二纵队改称第二十一军,属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各师分别改称第六十一、第六十二、第六十三师。
  第六十一师是着名的红军师,从大别山红二十八军发展而来;第六十一师第一八一团、第一八二团是着名的红军团,由原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七、第八团(又称老七团、老八团)发展而来。

     解放战争中,第二纵队的战史、战绩亮点是:
  宿北战役,韦国清第二纵队先是直插敌侧后,由东向西攻击;张震第九纵队分别在两个方向上阻击。最后总攻时,韦国清和张震两部作为攻击的两把尖刀,将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九师主力包围在人和圩地区,与兄弟部队在打退了整编第十一师多次增援的同时,顽强攻击,全歼被围之敌,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长戴之奇自杀。
  鲁南战役,韦国清第二纵队和张震第九纵队,在苏北方向完成了阻击国民党军整编第十一、第七十四师及王牌第七军、整编第二十八师等部北进的任务。
  白塔埠战役,合编后的第二纵队单独攻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二集团军,歼敌5000余人,生擒只当了10天集团军总司令的郝鹏举。
  莱芜战役,先与第三纵队佯装野战军主力,在临沂以南采取宽正面部署,迷惑并阻击南线国民党军。后从南线赶来参战,部署于蒙阴地区,以防李仙洲集团向西南撤退。

     南临战役,担任攻坚,歼国民党军整编第十一师及主力整编第二十五、第六十四师等各一部,共1.6万余人。
  胶东保卫战,在山阳庄反击战中表现出色,单独攻坚,取得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四十五师一个旅5000余人的重大战果。在胶高追击战中,一举攻克高密。
  淮海战役,作为攻击主力之一,在围歼黄百韬兵团中,与兄弟部队一起争取敌第一○七军军长孙良诚率一个师投诚,并歼其一个师。接着,在徐州东南侧击邱清泉兵团。作为阻击盾牌,在固镇阻击援敌,保障中原野战军围歼黄维兵团。作为南线攻击主力之一,参与总攻杜聿明集团的作战。
  渡江战役,参加中突击集团,作为第七兵团渡江第一梯队,从右起扫帚沟左至下八甲一线渡江。在江南千里大追击中,先头部队第六十一师翻山越岭,穿林跨溪,兵不血刃地进入杭州市区。
  舟山群岛战役,在第二十二军配合下,解放了舟山群岛,从而解除了上海被国民党军封锁的局面。
  周志坚中将与后起之秀第三十一军
  第三十一军前身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建并发展起来的一支劲旅。其源头和第二十七军一样,也是出自胶东部队。不过,它却是华东野战军组建最晚的一个纵队。1947年9月,由胶东军区地方部队升级的新编第五、第六、第七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各师分别改称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师。1949年2月,第十三纵队改称第三十一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各师分别改称第九十一、第九十二、第九十三师。第十三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胶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战役等着名的大战、恶战,防御、进攻、野战、攻坚能力提高很快。作为胶东军区的第三支部队,第十三纵队具有胶东部队的特点:不服输,不怕苦,不怕死,一往无前,强悍无比。
  周志坚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曾任着名的红九军第八十一团团长,红四军第十师师长。抗战时期,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团长,平汉支队支队长,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原突围后,转到胶东军区,任新编第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中,第十三纵队的战史、战绩亮点是:
  胶东保卫战,作为华东野战军最新升级的野战纵队,在内线歼敌,透出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平度阻击,水沟头反击,高山反击,掖县强攻,围困海阳,助攻莱阳,连续作战,打出了威势,奠定了成为华东野战军后起之秀的良好基础。
  济南战役,作为攻坚的尖刀之一,率先突破内城城防,为解放济南作出了突出贡献。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为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尖刀之一,突破碾庄圩,勇立战功。第二阶段,驰援中原野战军,在双堆集西北参加围歼敌黄维兵团的战斗。在最后总攻时,调归南集团担任主攻尖刀之一,毙伤敌第十四军军长覃道善以下4100余人,活捉敌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以下1.3万余人。
  渡江战役,参加东突击集团,作为第十兵团渡江第二梯队,从镇江渡江后,长驱直入,向南追歼南京溃逃之敌,经过常州、宜兴、长兴,进至广德等地区。在广德围歼战中,俘敌第六十六军军长罗贤达。
  上海战役,作为外围战右翼主力和攻坚尖刀之一,向东迂回进入浦东,截断敌人浦东退路。攻周浦,克新陆,占金家桥,夺庆宁寺渡口,最后与第三十军联手力克高桥,封锁吴淞口,为解放上海勇立大功。
  漳厦战役,担任主攻尖刀,先攻取漳州,再夺占鼓浪屿,最后攻占湖里,直插厦门市区。第九十二师第二七四团八连三排奋勇作战,为解放厦门勇立战功。
  东山岛战斗,第九十一师第二七二团三营通过车运机动,率先登岛。作为攻坚尖刀,在岛上守军密切配合下,歼灭了国民党军的伞兵部队,控制了渡口,并连续打退了敌军的多次攻击,为最终取得东南沿海最大规模岛屿作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丁秋生中将与攻坚老虎第二十二军
  第二十二军前身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是由山东军区所属鲁南军区和滨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一支劲旅。第三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参加了宿北、鲁南、孟良崮、鲁西南、济南、淮海、渡江战役等着名的大战、恶战,战斗作风顽强,善于进攻,敢于防守。
      作为第三纵队和第二十二军的政治委员,丁秋生对这支部队的成长影响最大。丁秋生是安源煤矿的童工出身,1930年红一方面军到安源扩红时,17岁的丁秋生听了毛泽东的讲演后,瞒着母亲,和1000多名安源路矿工人参加了红军。长征途中,丁秋生有机会与毛泽东熟识起来。遵义会议后,丁秋生任中革军委干部团第一营政治委员。
  1935年9月,干部团缩编为干部营,丁秋生任中央通信警备连指导员。解放战争初期,丁秋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的鲁南军区第八师政治委员。后来,先后任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二军政治委员、第七兵团兼浙江军区政治部主任、浙江军区副政治委员。1952年国庆节,毛泽东请丁秋生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两人共叙旧情。
  第二十二军军长孙继先,在长征途中,参与组织指挥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解放战争期间,孙继先前期在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任副司令员,后期任第三纵队司令员。
  第三纵队的核心部队是第八师,即后来的第二十二军第六十五师。该师有不少人来自枣庄、兖州,懂得爆破技术。师政治委员丁秋生早年为安源煤矿童工,对爆破技术也是了然于心。因此,攻坚爆破成为第八师的独特风格,后来也以善于攻城克坚着称。该师第二十二团尤其善于攻坚,是第八师的第一主力团;第二十三团尤其擅长山地作战,后来进步很快,与第二十二团双雄并立;第二十四团是长期坚持在微山湖地区抗战的老部队,着名的铁道游击队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扩编为第二十二军时是第六十四师的头等主力团。
  1949年2月,第三纵队改称第二十二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其第八、第九师加上胶东军区南海独立团,重新组合、扩编为三个师,番号为第六十四、第六十五、第六十六师。
  解放战争中,第三纵队的战史、战绩亮点是:
  津浦路中段阻击战,是第八师组建伊始打的第一仗,也是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在抗战胜利后组织的第一场较大规模的阻击战。第八师在战斗中迅速崭露头角,先后攻克鲁南的邹县和滕县。尤其是在滕县攻坚战中,运用步兵、炮兵和爆破三结合的协同战法,一气呵成。第八师由于战绩突出,深得初来乍到鲁南的新四军军长陈毅的赞许。后来,第八师被人们誉为陈毅袖子里的小老虎。
  宿北战役中,师长何以祥和政治委员丁秋生指挥第八师作为攻击尖刀之一,经一夜连续攻击,占领烽山,全歼守敌一个营,在敌整个部署中打开了一个缺口,控制了战场制高点。接着,第八师集中全力攻击晓店子,激战5个小时,全歼敌整编第六十九师预备第三旅6000余人。
  鲁南战役时,第八师是右纵队的攻击尖刀之一,该师第二十二团经过连续3次爆破,打开突破口,与敌展开巷战,歼敌大部,占领尚岩。接着,何以祥、丁秋生指挥第八师再克峄县,活捉蒋介石原侍从副官、敌中将师长马励武。激战期间,粟裕亲临战场,要第八师将攻坚经验通报给正在攻打枣庄的华中野战军第一师。刘伯承也将第八师的经验转发晋冀鲁豫野战军。
  豫皖苏战役,第三纵队攻击长葛。第八师第二十三团炸开许昌西门,攻占许昌,全歼守敌5000人。紧接着,第三纵队急行军数十里,完成对金刚寺的包围,全歼敌整编第三师第二十旅。
       洛阳战役,丁秋生和纵队新任司令员孙继先率部作为攻击尖刀之一,由东、北两面包围攻击洛阳。第八师以炸药爆破,连续摧毁18道工事障碍,首先突破东门。接着,纵队主力乘势攻入城内。守敌于核心阵地负隅顽抗,孙继先和丁秋生将指挥所移入城内。丁秋生提出集中全纵队炮火,实施重点轰击。第三纵队共发射各类炮弹近万发,击中守敌5幢据点大楼,与兄弟部队一起歼国民党青年军第二○六师等部共2万余人,击伤并俘虏其师长邱行湘,最终攻克洛阳。
      济南战役,作为攻城尖刀之一,向商埠攻击,突破西门,为解放济南作出了贡献。第八师师长王吉文在激战中英勇牺牲。
  淮海战役,第三纵队主要作为配角,担负阻击、打援任务,但在每个阶段都有精彩的表现。第一阶段,在徐州以西张公店吃掉敌人一个师;第二阶段,“洛阳营”与二野“襄阳营”双拳砸烂黄维的“老虎团”;第三阶段,在陈官庄会攻杜聿明集团残部,一举突破鲁楼河。
  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为了保证主力在北线莱芜歼敌,第三纵队与第二纵队伪装成华东野战军全军,在临沂以南实行宽大正面防御,迷惑敌军。粟裕在总结莱芜战役时说:第三纵队的功劳也不能抹杀,如果没有他们在南线钳制敌人,我们也就不可能集中全力来解决北线之敌。孟良崮一役,第三纵队阻击陈诚赖以起家的胡琏整编第十一师,胡琏白天虽有进展,夜间又遭第三纵队袭击,被阻挡在蒙阴以北,而救不了张灵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