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显示电梯×楼主沙发板凳登录注册
查看: 6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越自卫还击战-浴血奇穷河

[复制链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6:40: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53 编辑

         谅山,位于直面中国广西的越南北部,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内的屏障门户。谅山市周围被扣马山、巴外山等山岭及一系列高地所环抱,地形十分险峻;市区则分为南北两部,以横穿而过的奇穷河分界。如果要在越北用兵,谅山正是锁钥之地。守住它,可将来敌挡在越北山地;拿下它,便一马平川,直取河内。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南取交趾,此处是必经之地,然后传檄可定。公元1979年2月,谅山又陷入一片血火战场。
       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广西战区,以拿下谅山为既定目标。自2月17日开战以来,东线人民解放军各部队迭经苦战,穿插东溪,会攻高平,缠斗同登,虽付出了重大牺牲,但攻坚必克,至2月25日,已形成威逼谅山之势。
       从整个战局来说,越军在越北的正规军加地方团、省队、公安屯有10万多人,并不算少,火力配置也很优越。而越北山地险峻复杂,公路也不多,易于防守。越军也熟悉解放军的穿插战略,对于以点带面的防御战法也应有所心得。然而越军还是犯了极大的战术错误,这就是消极防守,孤立地靠各个战略点迟滞解放军的进攻,而没有及时调动机动兵团进行反击以填补战线漏洞。结果在解放军的传统穿插战法之下,越军的防御体系被割裂,一点突破,即被合围。各个战略支撑点互不相援,只好各自为战。经解放军的优势兵力火力打击,这些支撑点只能是坐待而亡。而主要支撑点一失,越军的后续部队则再次面临解放军的穿插分割,造成恶性循环。总的来说,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株守孤城而不是大步进退,是越军的致命伤。
        经过10天的大战,越北重地高平、老街、柑塘、同登已被中国军队攻占,一线越军345师和346师遭到沉重打击。西线中国13军已进至沙巴,准备围歼进退不定的越军王牌316A师;东线中国55军则乘大胜同登之势,凶猛地压向谅山。
       守卫谅山的是隶属河内第一军区的越南人民军第3师。这支部队又称为“金星师”,1965年9月组建于越南南方,其名取“南方的一颗金星”,象征胜利之意,为南方对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在越军中,除组建于五十年代抗法救国战争中的312、316、304、308等历史最悠久的头等师外,便数这个第3师了。第3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在与美军作战中功勋赫赫。141团则能攻善守,曾获越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第3师从上到下,兵骄将傲,曾喊出过“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去过春节!”的狂言。很可惜,摩拳擦掌的第3师出师不利,在同登挨了中国军队55军狠狠一拳,丢了那个“英雄”12团。第3师余部1万余人退守谅山,利用谅山周围山地设防,密布明碉暗堡,准备将中国军队挡在此处。
       主攻谅山的中国军队是广州军区第55军及附54军162师,加强重炮集群,另配属43军主力和50军148师,以从东面禄平方向协同进攻。进攻兵力共计7个师8万余人。55军的前身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后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1952年10月,以21兵团为骨干,加入第48军、第49军各一个师,组建成为55军,首任军长为上将陈明仁。55军的骨干为起义部队,建国前后的主要战绩为剿匪,在解放军的序列中并不显眼。此次对越作战,55军勇克同登,歼灭“金星师”王牌12团,初显风采。
       54军是现在军委的王牌,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第四野战军第44军和45军。44军是前东野7纵,赫赫有名的“邓华纵队”,强将手下能有弱兵吗!45军是前东野8纵,是东野中唯一一支从地方部队打成主力的纵队。打衡宝时,45军以丁盛一个师顶住了白崇禧5个师,硬是把“小诸葛”崩掉了牙齿。1952年10月,以44军和45军的主力合编成了54军,首任军长为丁盛。在朝鲜战争中,54军参加了金城战役,直下梨船洞,勇渡金城川,完成了朝鲜战争的最后一战;在1962年的中印边界反击战中,54军部队在东线打出了瓦弄大捷,给了印度军队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在此次对越自卫还击战中,54军奔袭高平,血战4号公路,保障了友邻部队如期克敌。54军参加了建国后的三场大规模对外战争,堪称人民解放军中的“外战专家”。
       43军的前身是东野6纵,后来早逝的红军名将陈光为首任主官,是东野中著名的“两头冒尖”的部队,对敌人凶,对自己人也凶。其6纵16师前身又是解放军全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叶挺独立团!6纵在东野中以善于攻坚野战著称,在辽西追歼中曾歼灭廖耀湘兵团3万余人。1949年全军整编,6纵编为四野43军,洪学智为首任军长。43军后南下两广,追击白崇禧,解放海南岛,军功赫赫。对越还击开战以来,43军长途穿插东溪,其坦克部队一辆坦克孤军冲进东溪,驱散越军,并独守三个小时,等到了后续部队的到来,为围歼高平越军奠定了基础。
       50军的前身是辽沈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60军。1949年全军整编为四野50军,军长为起义将领曾泽生。50军是第一批入朝的六个军之一,在第三次战役中曾歼灭过英军皇家重坦克营,在第四次战役中独守汉江南岸,以巨大的牺牲顶住了联合国军优势兵力的进攻,稳定了全局战线。由此,奠定了这支起义部队在全军中的地位。
       从正面进攻谅山,只有一条经同登向南至谅山的公路,周围则尽是山地丛林。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兵力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中国军队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
       1979年2月27日清晨,谅山战役开始。中国军队发起了10分钟的火力急袭,然后55军兵分三路,以163师487团猛攻扣马山,488团进攻417高地,164师491团直取巴外山。其时整个谅山周围大雾弥漫,天上又下着细雨,能见度很差。中国军队像潮水一样扑向各个高地。扣马山、巴外山、417高地分布于谅山两侧,距离市区3~5公里不等,大都由十几个山头和高地组成,其间遍布丛林和岩穴,地形十分复杂险峻。越军防守部队占据了各个山头和高地,以迫击炮、火箭筒和高射机枪构成交叉火力网,居高临下阻击中国军队的进攻。
       进攻扣马山和417高地之战一波三折。其时天空雨雾弥漫,因为看不清方向,中国军队密集的进攻队形经常误撞越军火力网,遭到了很大伤亡。为打开局面,坦克部队发起冲锋,以坦克和战车为先导,吸引越军的火力,引导步兵进攻。这个办法开始还比较有效,步兵跟着坦克逐次跃进,不断向纵深插入。后来越军集中“冰雹”火箭弹和高射机枪进行火力打击,中国军队坦克连续被击毁击伤,进攻再次被压制。关键时刻,中国军队的炮兵进行了纵深炮击,以密集弹着点开辟进攻道路,同时还发射大量燃烧弹,为茫茫雨雾中的步兵指示攻击目标。进攻部队也改变了打法,将密集队形组成不同梯队,以营为单位,采用班、排疏散队形,交替掩护,多路攻击。炮兵观察所紧随步兵前进,随时为炮兵提供射击坐标,呼唤炮火支援。步兵每攻下一个制高点,便发射信号弹,炮兵部队则立即进行向上200米火力突击,将越军的下一个火力点置于火网之下。然后,步兵再发起冲击。这样,中国军队像梳头一样密集推进,拔点攻击,一个个打掉了越军的火力点。血战至27日下午17时,163师终于攻占了扣马山主峰和邻近的417高地。
       164师491团进攻巴外山的战斗也很激烈。巴外山位于谅山市东北,由10余个大小不同的高地组成。在此防御的越军有1个营,主要兵力固守在巴外山主峰和北侧的440高地,炮兵布置在主峰西侧,阵地外围设有大面积雷场。阴雨浓雾中,中国军队发起强攻。491团打得很聪明,以一个营的部队从东面佯攻,吸引了越军的火力。另以一部秘密潜伏接近,迅速排雷,将越军的雷场打开了一条通道。然后中国军队穿过雷区,攀上陡壁,突然接近越军阵地,双方激烈对射。与此同时,491团另一部迂回主峰西南,发起突然攻击,一举摧毁了越军炮兵阵地。各路中国军队发起全面攻击,东西夹击,历经肉搏推向主峰。经一天激战,全部歼灭防守越军,占领巴外山主峰。
       与此同时,54军162师进攻谅山西北的七溪。七溪,在1950年抗法边界战役中,曾是法军覆灭的坟场。而此次,面对中国军队的凶猛穿插,越南守军很快便土崩瓦解。中国军队一鼓作气占领了七溪,控制了重要的飞机场,切断了越军东援谅山的交通要道。而在谅山东部的禄平、横模地区,中国军队43军不顾连日激战的疲累,长途奔袭,连续击破越军防线,如期攻克禄平,控制了越军西援谅山及海上南逃之路。
       激战至2月29日,谅山外围防御要点已被全部扫清。中国军队从东、北、西三面直扑谅山市区。仗打到这个份上,越北的大势已经决定了。因为越军迟迟没有调动预备队进行反攻的迹象,仅靠谅山孤城是无论如何挡不住中国军队进攻脚步的。然而谅山又太重要了,失了谅山,首都河内就将直接面临兵锋之下。因此,英雄的“金星3师”在此作了最后一搏。
       3月1日上午,55军集中了300余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几万发,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随后,55军分兵数路,以163师为主攻,其489团主力沿铁路向谅山奇穷河大桥实施主要突击,一部兵力沿铁路西侧展开向谅山北市区攻击;488团沿279高地亦向奇穷河大桥攻击前进,协同489团歼灭铁路以东、谅山以北地区之敌。164师和165师则紧靠163师左右两翼协同进攻。越军3师依托防卫阵地节节抵抗,猛烈程度堪称空前,其炮兵部队竟与中国炮兵打起了对攻,谅山之战成为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最激烈的战役。
       在中国军队进攻的主要线路铁路沿线附近,分布着大小石山和279高地等几个山头制高点。越军以高射炮、高射机枪和重机枪组成密集火力封锁了进攻道路。中国军队发起数次进攻,伤亡很大而进展缓慢。在加强了炮兵火力支援后,489团推进到了大小石山脚下,488团也包围了279高地。因守敌火力过于密集,互相支援侧射,进攻至傍晚,中国军队仍无法得手。3月2日晨,中国军队改变战法。在进行了10分钟的炮火急袭后,坦克部队和炮兵部队进抵前沿,以猛烈炮火压制越军火力。同时,中国军队分成多路集群,同时向大小石山、279高地发起攻击,另以一部沿铁路穿插奇穷河大桥,准备截断北市区守敌退路。争夺大小石山的战斗极为激烈,为消灭越军火力点,中国军队把坦克和直瞄火炮前推至距敌500—800米处,进行猛烈的抵近射击,压住了越军火力,从而掩护步兵小群多路从侧翼接近。各个山头上越军的碉堡、岩穴成群连片,中国军队在炮火掩护下奋勇迫近,利用炸药包、爆破筒和火焰喷射器,一个洞一个洞地拔点攻击,逐渐占领表面阵地。激战至9时45分,小石山被攻克。依托小石山阵地,中国军队加快了进攻速度,一面以炮火居高临下压制大石山之敌,另一面发起多路进攻,使越军四顾不暇。至上午11时,大石山和279高地也被攻占。与此同时,另一部中国军队沿铁路穿插跃进,经几度混战,直插奇穷河大桥,堵住了大桥以北地区的越军的退路。
       中午时分,55军163师、164师和165师全部突入谅山市区。越军据守建筑物和路障顽强阻击,中国军队以坦克向前直冲轮番打掉越军火力点,又将火炮推到大街上,抵近平射,步兵再冲上去肃清残敌。中午12时,164师491团3营冲入了省府大楼,在楼上升起了中国军队的红旗。随后,谅山市公安局、国际旅行社等地纷纷陷落,各路中国军队会师于奇穷河大桥。战斗至3月2日晚,越军的零星抵抗被肃清,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控制。
       仗打到这时,可以说战前的预定目标已全部攻占,按中央军委的要求可以撤军了。然而越南此时却通过宣传工具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军队没有占领谅山!原来,谅山北市区不过是新市区,而奇穷河南的是老市区。越南政府肉烂嘴不烂,口舌之争招致了更大的打击。这一下中国军队被激怒了,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在请示了中央军委后,下达命令:“奋勇前进,打过奇穷河!”
        3月4日6时50分,中国军队55军、43军等部队组成突击集群,以猛烈的炮火开路,冒着弥漫天地的浓雾,沿奇穷河大桥和乘冲锋舟、橡皮舟等分数路抢渡奇穷河。越军第3师据守南岸的428、391和文庙等3个高地,进行了顽强抵抗。然而大势已去,在优势中国军队的进攻下,越军伤亡惨重,陷入混乱之中。至4日中午11时,3个高地全被中国军队夺取。越军第3师苦战不退,结果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主力部队基本被歼,谅山彻底陷落,中国军队最远向奇穷河以南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至此结束。中国军队占领此处,再向南已是一马平川。如果中国愿意,饮马河内也是指日可待。越南首都此时已是一片混乱。
      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已达到预期目的。自1979年3月5日起,中
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55军一战成名,在此次对越作战中歼敌1.3万余人,成为东西二线9个军中歼敌最多的部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听众

2290

积分

★少校★正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优秀军事干部 优秀政工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沙发
发表于 2013-2-17 19:44: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53 编辑

硝烟散去记忆在,遥想当年征战时,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少忠魂流浪异国它乡?俱往矣!可悲的是当年的铁马金戈,令无数国人燃起爱国情怀的正义之战到如今却变成悄无声息,政府不敢提,媒体没声音,不敢言,似乎有什么见不得阳光的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板凳
发表于 2013-2-25 14:36: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53 编辑

硝烟散去记忆在,遥想当年征战时,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少忠魂流浪异国它乡?俱往矣!可悲的是当年的铁马 ...[/quote]
是这样的。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