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11 编辑
[顶] 【圆梦计划】《战火岁月》(珍藏版)2013年重磅出版 征稿继续中 2012-11-5 17:10阅读(1445)
- 赞(8)赞(8)赞(8)赞(8)
- 转载(38)
- 分享(19)
- 评论(47)
- 复制地址
- 举报
-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平民本色】这些...
敬告:本版为《战火岁月》(收官珍藏版),为圆收录亲历者百名老兵之梦,编者在原一 、二版已收录了52名亲历者的基础上。决定再收录48件亲历者新作品,精选老作者、烈属、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朋友反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其它作品12件出版。希望参战老兵战友们踊跃投稿、荐稿。本版决定共计收录60名作者的作品重磅出版隆重发行!
为突出“珍藏版”的真实内涵,体现宁精勿烂的出版原则,编者要求稿件(图片)为原创。
此版还将集中刊印《战火岁月》(首版)、《战火岁月》(续版)、《战火岁月》(珍藏版),百余名亲历者作品总目录。
此版第六部分“军人风采 荣耀永存”拟邀请10位精英人物,由资深记者进行人物专访,搜集人物照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精彩纪录当年参战老兵或关注参战老兵群体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人生轨迹,展现老兵暨关注参战老兵群体的爱心人士在当下新时代的丰富经历与魅力风采。此部分将用精美铜版纸,全彩印刷,力求精致、美观。
此版工程浩大,要求严谨,全景纪实。出书周期较长,还望作者们勿燥为盼。
本版诚征稿件要求:
第一部分 英明决策 战争起因 (摘录当年中央决策和官方文件诠释战争起因) 第二部分 兵出国门 奋起还击 (亲历者讲述1979年兵出国门的对越自卫还击战) 第三部分 收复失地 寸土必争 (亲历者讲述79年至89年的老山者阴山扣林山法卡山等边境防御战) 第四部分 倾情哀思 深切缅怀 (老兵及烈士亲属或社会爱心人士对英烈亲属追寻或追思缅怀祭文) 第五部分 情系南疆 编审点滴 (编审感文及专家评论或讴歌自卫还击战诗歌散文等) 第六部分 军人风采 荣耀永存 (战争后参战老兵的艰苦创业故事,展示参战军人的新时代风采)
《我从炮火中走来》 余仁俊,曾用名余建都,男,1958年3月生,湖北省孝昌县人。1976年12月至1980年12月在原43军127师381团炮一连服役,历任炮手,驭手班班长。1979年2月17日至3月10日在广西宁明方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场上火线入党并荣记三等功1次。现就职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孝昌发行站站长,孝昌县第三、第四、第五届人大代表,孝昌县人民法院陪审员,孝昌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评议代表。
《一封没有发出的家书》
温润田。男。山西省大同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1963年2月出生。1980年12月入伍。1984年4月入党。原北京军区空十军高炮五师十四团汽车二连服役,历任战士、文书、副班长、班长。1984年9月奉命支援十三团赴广西宁明、峙浪战区参加对越防御作战,任汽车2连4班长。带领全班圆满完成牵引、运输等战斗保障任务。荣立3等功1次。1985年10月退伍,1986年2月安排在大同市矿区财政局工作,任局办公窒主任。1995年任大同市国债服务部矿区分部主任。现在大同市矿区人民政府工作。
《英烈亲人滴血泪》 姜淑兰,女,四川省丹棱县人。1976年12月参军,在13军39师通信营服役,1977至78年在军体队集训,曾代表39师参加13军的军事技能比赛,1978年代表13军参加成都军区比赛,荣获手枪比赛第二名,曾与战斗英雄阿儿子日,刘增武等一起参加训练近两年。1980年调39师115团通信连带兵7个烈士的妹子,1982年12月退伍到四川省丹棱县人民医院工作。
《青春在战火中燃烧》 徐先礼,男, 曾用名徐晓瑛,1965年7月出生,江西省星子县人。现居星子县城冰玉路529号,1978年毕业于星子县隘口中学,1980年应征入伍,在陆军一军一师一团五连服役,历任战士、班长、代理排长。1984年至85年8月参加对越自卫防御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多次出色的完成战斗任务,荣获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因在一次战斗中只身抢起炸药包炸敌机枪火力点而右腿炸断,光荣负伤,战后被南京军区授于“祖国卫士”荣誉称号。1988年4月转业,被分配在星子县供销社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多年来曾发表作品有:《妈妈的泪花》、《在前线听炮》、《止血带》、《告别》、《班长的红苹果》、《老山雾》、《微笑》、《致失恋的朋友》、《孤寂》、《童年的记忆》、《当兵的岁月》、《清明节我来到他的坟前》、《母亲的港口》、《钢盔》、《青春在战火中燃烧》等诗歌散文。
《红土地上的情思》
唐雄,笔名肖诚、肖雄、晓月。男,汉族,1962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蒲圻市(现赤壁市)。现居海南省海口市。1986年从作协湖北分会青年诗歌学会直接赴老山前线,在27军80师政治部宣传科从事战地宣传报道工作。曾参与80师记录片《威震南疆》、《东山盘龙》、《东山后勤之战》的撰稿,多次随首长赴一线阵地,并到后方部队医院慰问伤员。曾在中央、省、地(市)近60多家报刊、电台发表新闻、诗歌、评论、随笔、摄影等作品,有多部作品获奖、转载并入选 (新闻、诗歌、论文、征文)集和画册中。策划、主编和编著的作品有:《湖北旅游指南》、《禁毒知识100问》、《中国之旅热线丛书——湖北之旅》、《海南之韵》、《天之涯 海之蓝》、《公民道德释义》。现为《西部时报》驻海南首席代表、海南省高尔夫旅游协会副秘书长、《高尔夫旅游》杂志副总编、《海南民企》杂志执行总编。
《老山十姐妹救护队》 杨星火( 1925 ---2000) 著名女诗人。四川威远人,毕业于民国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西藏服役20多年,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战斗,曾到老山前线、西沙群岛等边防体验生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军区离休干部。 著有诗集、散文集等近10部,其作品多次在军内外获得大奖,个人艺术简历被收录进多部艺术辞典。其早年创作的诗歌《一个妈妈的女儿》和《叫我们怎么不歌唱》等谱曲后曾广泛传唱,影响了几代人。1992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文化艺术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星火先生于2000年10月23日因突发脑溢血在成都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