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7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军38师114团险遭毁灭性打击.

[复制链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5:05: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02 编辑

114团险遭毁灭性打击

照片描述:前排左起李保国,蒋艾,斑长曾祥生,排长刘俊良,副班长张卫国,副班长余先贵,扬继忠;

                                后排左起刘康才,阎希望,韩小林,李开林,张兴林,胡川江,郭孝成,熊兰



   上面这张尘封了32年的老照片,记录着13军38师114团通讯连“七一”台班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记集体一等功的历史瞬间。时光流逝,许多人不再提起过去的往事。然而,对于该团一批参战老兵,特别是当年团前指作战人员始终没有忘记,是“七一”台班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挽救了114团,挽救了114团多少官兵的生命……

  一个担负团内通讯保障任务的“七一”电台班,可以算作非一线作战集体,能够获得参战如此大功,肯定做出了什么惊人之举。最近,时任该班班长的曾祥生(我的老乡战友)撰文披露了当年立功的一些细节。他的回忆不仅把我的思绪带回了那个战斗的岁月,他讲述的故事也再次使我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1979年2月24日15时,114团在运动中接到阎军长手令,命令我团经典那、蓉荷、朗菲,对敌防御纵深28公里里的柑塘磷矿实施穿插,夺取磷矿及其火车站,同时以一个轻装营插至团结、朗光地区占领要点,配合军主力正面作战,歼灭柑塘地区345师之敌。这是我团受13军直接指挥担任的第二次穿插作战任务。

  柑塘是越南北部重镇,紧靠老(街)河(内)铁路,也是通往河内主干公路上的军事据点。距其12公里的柑塘磷矿,是越南的一个特大企业,其年收益占越南财政收入5%,常年住有苏联专家10多人,周围高地构筑有防空在内的野战工事,并有军队在此长期驻守。当越军在以岳山为支撑的谷柳、坝洒、登尚防御体系被我13军打垮后,越南当局慌了手脚,下令要“死守柑塘地区”。越军在磷矿地区迅速组织了以柑塘为核心的谷珊、典那、真尉、磷矿火车站防御体系,有345师、特工21营、公安营、柑塘市队等兵力部署,并等待其316A师前来救援。

  我团接到军首长命令后,安排一营在前轻装直插团结、朗光;团指率二营跟进,三营和后勤组成后方梯队向敌纵深大胆穿插。当一营行进至典那谷口时,随行的团长范欲南发现沿谷底栈道西侧252、241高地情况异常,当即命令一营把尖刀连变成后卫,让后卫连改由谷地东侧219高地沿坡穿插前进。就在此令下达之时,三连尖刀班在典那谷底遭伏击,副连长李富成(我的前任侦察老班长)和两名战士当场中弹牺牲。当我们行至219高地半坡时,又遭谷西252、241高地敌直射火器的猛然阻击。我部无心恋战,看得出来团长改变了用主力打穿插的策略,吸取了第一次穿插未能及时到位的的教训。

  24日17时20分,先头部队在快速前进中来的439高地顶端,此时左翼友邻部队正在312、563高地与敌鏖战,右侧鞍部仍由敌241高地火力控制,前面是悬崖峭壁,穿插时限又不容迟缓,团长当即决定将后勤及马匹留在大顿待命,由九连警戒,其余部队坐地滑坡500米下悬崖。18时35分刚进至穿插路线上的容荷北侧时,遭563南坡及容荷之敌猛然阻击,我团以五连一个排与敌交战,主力继续穿插前进。19时50分,又在大丁受阻,团令五连投入战斗,不让主力穿插受影响。20时30分,到达大丁南四岔路口时,尖刀连难以判断前进方向,我们侦察一班陈文他们和七一电台兵行至最前面,判明方位、确定方向后,团令部队保持无声无光跑步前进。23时30分,尖刀连与团前指占领磷矿西侧无名高地,缴获四管高机4挺及部分枪支弹药,俘敌10余人。尖刀连乘夜暗向火车站突击,遭敌顽抗,待掉队人员相继到达后,再次组织双向合击,于25日0时全歼灭守敌107人。与此同时,全团各营展开了对磷矿周边之敌的围歼战,并多次打退敌人的反扑,夺取了各自的指定目标。各单位通过配置的七一电台,迅速向团前指报告了所到达的位置和战果。

  这一天一夜的大队人马穿插作战行动,使我团向敌纵深整整推进了20公里!经过长途奔袭,我们许多官兵后来都出现了体能透支现象。一路上,有敌人的不断阻击,前面已经提到不再赘述,既有攻就有防,打仗要死人的我们倒有思想准备。我认为更使我们生畏的是那没有路的山!白天,眼前的山之陡峭、地面的“路”之湿滑,使得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走路摔跤的是彼此起伏,连爬带滚的是比比皆是。山总是连着山,加上天上那个火辣辣的太阳悬在头顶,阳光直射在皮肤上,仿佛像针刺到了骨头。喝上一口水吧?感到太奢侈而不敢往下多想,汗水几乎流尽。夜晚,在树林里穿行,什么都看不见,只好腾出一只手拉着前面战友的弹带侧着身子行走,深一脚浅一脚的,还不时受到弹回的树枝抽打……至今回忆起这次穿插行动,仍然是不寒而栗!记得当天我还发着高烧,跟在前指的方阵里,行进中恍恍惚惚的,心里却又在不断提醒自己不能掉队。部队在大踏步的前进,我也在跟进、再跟进……突然我抬起头,环顾了一下四周,真想让谁给我一枪,好了断我的腿实在无法继续支撑下去的那个沉重的身体!好在军务股长周泽政(战前是我们警通连长)看出了我的窘况,连忙把我手中的冲锋枪接了过去。得到老首长的帮助,不仅减轻了我身上的负荷,也给予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力量。当晚23时左右我们到达磷矿某无名高地后,我还把我仅有的一点力气用到了构筑团临时总指挥所上。

战壕挖到一半,传令部队马上离开。我放下工具迟疑了会,有种难舍难分的感觉。我的想法很简单,我们付出了如此代价还没有使用就废了?真是想不通!请您不要笑话,当时不仅仅是我还有许多参战人员,都把“体能”与“生命”这两者的基本逻辑关系搞颠倒了。死已经无所谓了,当下我们只奢望躺下休息片刻!

翻越一座山,团前指一行到达磷矿区域,我们穿过一条公路后,很快来到磷矿的核心部位。眼前的一切一下子使我们来了精神!这里有许多建筑物,有成片的解放牌汽车,有堆成山似的“中国大米”,有大量我国援助的大型机械设备,还有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日本三菱牌履带式推土机、铲车、吊车等等,物资及其丰富,喜悦难以言表!我首次感到有了占领军的满足。

  正当我们侦察排的兄弟们喜于形色之际,前指的首长和通讯连的“八一”台、“七一”台他们却忙得不亦乐乎。经向我老乡战友曾祥生打听,才得知现在情况紧急。由于八一台人员掉队,开始是情况不明,待他们陆续到达后,才爆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我团与13军甚至与友邻失去了联系!原来24日23时45分,团基指收到团前指发来的电报:“请转告军,团前指已于23时30分占领磷矿,正组织尖兵连歼灭火车站之敌”,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条十分重要的电报一直没能发出去。也就是说军指挥部并不知道我团已经占领该区域。此时已是25日5时30分,这可不得了了!

军情万分火急, 团长立即命令:“七一”台抓紧时间,迅速与上级或友邻取得联系,将我114团已攻占磷矿和到达的位置报告13军。稍有部队通讯常识人都知道,“八一”台是担负与上级和友邻通讯的无线电台,而两瓦“七一”台由于受通话距离的限制,一般用于团以下的通信联络,受管理建制的制约,尤其是在战场上为了作战保密的需要,通讯纪律要求更为严格,“七一”无线电台还要克服山地丛林信号差、谷深信号死角多、前后距离远信号弱、夜间信号干扰大等通讯困难。此时此刻敌台不仅在不断地干扰而且也在不停的监听。与友邻联系上?谈何容易,我们七一台从未对上级、对友邻有个“业务往来”呀!

在排长刘俊良、班长曾祥生的带领下,他们不由分说,马上调集了6台两瓦电台,一字展开分别调频收索,不断进行插叫、呼叫。看到这个场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通讯连在进行业务观摩比赛呢,我和他们原来是一个连的,似曾相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时间就是全团官兵的生命,只有团长他本人最清楚。他围着“七一”台、“八一”台踱来踱去绕着圈子,不停地问情况怎么样,联系上没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眼看东方已经渐渐发白,一向沉稳、老练、曾有过参战经历的范团长也沉不住气了,他不停地看着军用手表,急得团团转……

  我们侦察排在担任警戒的同时也在不断打听,到底出了什么事。侦察参谋透露了一点“情报”:昆明军区前天传达了军委首长关于在柑塘地区打一个打仗、打一场恶战的指示,西线总指挥杨德志已下令全歼柑塘地区之敌的命令,13军正以37师为左翼、38师为右翼,实施钳形突击,坚决分割围歼柑塘地区敌有生力量。磷矿又是敌防御中的重中之重,有重兵把守,想必13军就要派主力部队对磷矿地区发动总攻了。虽然目前我们114团已经穿插到位并占领了磷矿,但因通讯方面除了问题,军指挥部目前不知道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问题相当严重啦!后来我们了解的情况确是如此,13军已经调集了7个炮团、82毫米以上的火炮500多门,首先将对磷矿地区实施毁灭性打击。

不听则已,一听我的两腿都发软了,心跳明显加速!经过前几天的作战,我们发现13军几乎没有发动过夜间攻击,基本上是白天打晚上歇。眼看天快亮了,怎么使人不心慌呢?

太紧张了!我先说说两个题外话,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一个话题是“人可以累死”。原来我不是这么认为的。小的时候,我很调皮又不愿做家务事,我妈经常教育我说,“年轻人力气去了有来的,人不会累死的”。因为这句话伴随我长大,虽然我宁可挨打也不愿做家务事一直没有改变,但这句话我是听进去了的。不然,这一天一夜的穿插行军作战,我发着高烧,到达某高地后又开始挖战壕……现在回想起来,才有了后怕和这样新的感悟。如果部队没有提前离开,我得坚持把战壕挖完,还得继续搭建指挥所,也许我早就没有也许了?广州军区某部战士李向群烈士,参加荆江98抗洪,不就是活活累死的嘛!当初我是瞒着母亲报名参军的,参战的事也要求家人不要告诉母亲了。开战后有人还是泄了密,结果是我母亲每天吵着我父亲要到民政局,看我阵亡的名单回来没有。儿行千里母担忧嘛,儿子随军跑到了国外,是可以理解的。写到这里,今天正好是母亲节,请允许我顺便表达一下我对母亲的崇高敬意和深深怀念!

  二个是“人可以吓死”。人们口头禅中经常说到“吓死人”之类的话,但真正看见有谁被吓死的?谁见过?所以一般人仅仅说说而已,心里不会相信有这事的。打过仗后,我改变了看法。有一次,我们部队进攻后打死了许多越军,我们几个侦察兵想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有明显枪伤、炮伤的,一目了然,但我们也发现翻遍了全身没有一处伤痕的,也竟然死掉了?这不仅引起我们的好奇,还发生了一场争论。有的说是我军的炮火太猛烈了,炮群齐射时,那个炮弹在空中飞行时几乎是遮天蔽日,我们团攻打的339高地不是被炸成了“蜜蜂窝”。有的说,既然子弹、弹片没有伤及到身体死了,那就是吓死的!我不太喜欢与人争论,在一旁默默听着,但我的观点是同意后者的。打仗以来,我军的各种火炮不仅尽收眼底,诸如什么加农炮、榴弹炮、火箭炮、加榴炮、直射炮、曲射炮等等,有电点火的也有击发式的,特别是152加榴炮那个炮管又粗又长,记忆深刻,而且感觉当这些火炮一旦发起威来,其炮弹呼啸声就足以让人窒息!同志们啦!这些大炮接下来不是炸敌人,而是向我开炮,向我们114团近5000官兵开炮啊!

  也许您还会问,这怎么可能呢?怎么不可能呢?纵观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了一场战役和一次战略上的胜利,丢掉一个团乃至一个师、一个军算什么,我是当大官的也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考虑问题,您以为现在是和平年代抓安全生产吧?我们114团两次担任全军穿插作战任务,为什么安排的总是我们团,我无从考究,现在我只能按广东话的谐音来理解——114团即“要、要死团”嘛,要死是天注定的,就该你们打穿插。什么是穿插部队?穿插部队的任务就是插到敌后,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配合主力部队的正面进攻,阻击敌人的逃跑。所以我们是被敌人打还是被自己人打,这已是事先之列。

下面接着说正事。这时,“七一”电台班报话员还在细心捕捉各种信号,“八一”台的各位同仁也在摆弄着各种通讯器材。担任这次插叫任务的“七一”台副班长张维国,他是四川仁寿下乡知青,76年来当兵的,当时也算作很老的兵了,技术业务方面很有一套,就是对上不是很“照买”,有我行我素之称,打仗的时候仅安排了“预备台”干干,他曾配合我们侦察排执行过追击越345师师长的任务。我了解他并理解他,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嘛,我们在一个连队时也比较合得来。关键的时候,有灵性的人上帝是会关照的。我相信我的老乡战友曾祥生是有这个灵性的,可他当时身为班长负责现场组织指挥,没干具体活,机会擦肩而过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维国是全神贯注,先后插叫了好几部电台,均因密语不同,未能奏效。已经是几天几夜没有睡觉的他仍然细心地捕捉各种微弱信号,当收到一组密语翻译出是“部队开始行动”时,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友邻部队的电台,立即校准频率直接用明语呼叫:“我是114团,与上级己失去联络,有‘51’电报(指特急报)请回话”。对方的报务员还好,看来不是“一根筋”的人,不仅没有刷官腔也没有多加盘问,立即用密语回答:“我是37师,有话请发”。张用密语电报连发三遍:“我团现已占领柑塘磷矿及火车站,速报告你指挥部转告军和我师前指”,直到对方给了“收据”,这个爆炸性喜讯才被他吼叫出来:“联通了……”!此时已是上午6时55分,距我13军正面攻击时间仅剩半小时了!

  战后,我团通讯连无线电报话班被上级党委荣记集体一等功、副班长张维国荣记个人一等功、该班还有班长等6人荣记三等功。据知情人士透露,37师那个前面提到的收报人被荣记二等功。另外,我团“八一”台那份没有发出的电报,经总参专家鉴定,系“机械故障”所致。

13军38师114团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与上级指挥部门失去7.5小时的联系,在面临遭受自家人毁灭性打击的时候起死回生,不能不说是我军历史上的一个经典、一个奇迹。我们114团仍然活着的老兵,无不感慨万千!当年如果不是我团“七一”台全班的共同努力,我和114团的许多官兵也许早已是32年的冤魂了!

  114团通讯连无线电话务班的各位老兵们,你们现在过得好吗?在这里请你们接受侦察排罗老战士的敬礼!





照片描述:三十年后(从左至右)排长,副斑长,班长于2009年11月14日在重庆熏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