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月底交付海军后,12日首次出海,相信主要目的,是进行舰载机升降测试,其间歼15舰载机更一度进行触舰复飞的训练。
“辽宁舰”是在12日清晨6时左右驶离大连港,根据之前的禁航通告估计,“辽宁舰”这次出航可能持续到这个月底,为期约20天,目的地是渤海西北部水域,距离兴城舰载机基地不远,相信这次出航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舰载机升降测试。
在之前公布的照片中,除了海军航空兵的直八直升机在舰上着舰的照片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机号为556的歼-15舰载机原型机在甲板上不到3米的距离掠过的照片,尽管没有放下着舰钩,但从起落架分析,该机此时正在进行航母着舰中最关键的触舰复飞科目。 触舰复飞,是舰载机着舰训练中离着舰最近的一个科目。战机完全按照着舰的要求,以极低的速度和高度进场,并在标准的着舰位置用起落架接触飞行甲板,随后飞行员将发动机开到最大,飞机再次离开甲板,继续飞行。 这一科目,除了不放下着舰钩勾住阻拦索外,其对飞行员的操作要求与标准降落完全一致。这一科目的进行,也表明我国舰载机试验科目已经进行到尾声。 据最新消息,中国海军歼-15舰载机14日已经在“辽宁”舰上多次进行触舰复飞,并有可能已经进行了舰载机着陆和甲板起飞。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拥有在航母上起降舰载机的能力。消息人士还记录了歼15起飞的大概过程。 10时55分,飞机由机库运到飞行甲板上。11时15分,清理跑道,拖车把飞机拉到跑道起点,刹车。11时25分,甲板阻力板打开,舰载机发动机点火,保持转速70%。11时28分许,舰载机刹车松开,加速至最大推力,飞机滑跃离开甲板,顺利升空。
消息人士表示,歼-15在航母上完成了滑跃起飞,之后则进行了常规训练飞行。从中国海军的角度来看,歼-15具备滑跃起飞的能力表明针对苏-33的仿制计划已经取得成功。
歼-15虽然以前苏联时期的苏-33为基础研制,但却装备了更为完善的航电设备、着陆尾钩、尺寸较小的垂尾和更为强固的起落架。该机的单座设计可能意味着其装备了非常现代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机载设备(电子设备的水平可能与歼-11B的非常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