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战士
岳恒俊 战士,专指参加作战的人。参加过作战的人,不管是生者还是死者,都是真正的战士。否则,虽是军人,不能领取这个神圣的称号,秦兵马俑是最早的战士形象。随着人类进化,人类有了分工,有劳心者、劳力者,也分离出专事作战的战士。劳心者付出的是心力,劳力者付出的劳力。战士付出的不仅有心力、劳力,还有血肉和性命。 我们的共和国,前有战士打江山,后有战士保江山。曾经的文明古国,跌宕起伏,也有淡薄礼数的时候。过马路不看灯,购物不排队,是国民不懂礼数,未伤国体。如何善待战士,则是国策,礼数略欠。就近而言,自卫还击战是共和国最近一次戍边战争,战士有生有死。随着时间推移,逝去者被淡忘,幸存者渐失敬,几乎各地都有了还击战战士上访维权。更失礼数的是,当战士找父母官述说改善生存境况请求时,竟然遭到警察围堵和国安人员约谈。没有经历血与火考验的父母官,专心政绩,无心体恤战士;80、90后警察,不谙世事,全副武装,站在战士的对立面;国安人员不谈美日在我海疆寻衅,却奉劝战士不要影响国家安稳,这些个困惑,何处述说。还击战35周年,国内媒体没有片言只语,万马齐喑,这是国家行为。决策者们不敢担当,所以,国事轻易不解密。35年来,那场战争背景谜雾,尚未散净,只是猜测离真相越来越近。当年,国内文革方结束,人们思想还没有回到正轨,支左军人返回部队,军营有了操练声。国际风云诡谲,邻国虎视眈眈看着这个才结束内斗的弱大邻居,小动作不断。如何重振国威,凝聚民心,须有大动作,历史选择了对越还击战。战士们靠干粮和步枪浴血奋战,打出国威。35年来,边境无扰,民富国强。35年来,国民向钱看,国家向前看。时过境迁,怎样看待那场战争,认识变了,变的扑朔迷离。眼光也变了,战士被冷眼相看。世界在变,变化莫测。但是,有一点没有变,一直没有变,那就是战士的忠诚没有变。试想,号角响起时,战士能够向他的上级提出疑问,这场战争该不该打吗?我要不要冲锋吗?不能够的,绝对不能够的。那时候不能够的,现在也不能够的。外军信奉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我军执行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果允许战士有疑问,那么,千军万马就有千万个为什么,一盘散沙,怎么打仗?不管历史和现实如何评说共和国的守土作战和出境作战,战士都是在忠实地执行国家意志,身体力行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战士是伟大的,又是渺小的。我们在建造和谐社会,我们在捋顺秩序,应有的终须有。中国崛起,不能没有战士。任何时候要敬重战士,就像晚辈尊敬长辈、学生尊敬老师、群众尊敬干部。任何时候勿忘战士,缅怀逝去者,善待幸存者。人类文明深层次发展,倡导平等,珍惜生命,用兵者渐渐懂得重视战士。让我们看看当今列强对待战士的礼数:日本鬼子冒天下之大不韪,参拜靖国神社,被嗤之以鼻。美国鬼子至今还以国礼迎回侵越美军遗骸,被笑看。曾经的老大哥俄罗斯,总统普京跪拜苏联红军墓,这一幕,恐怕不能等闲视之。 建国65周年,共和国迎来了第一个烈士纪念日,国祭姗姗来迟,但毕竟来了。相信,敬重战士的理念将深入国策民心。让全社会、全民族来尊崇为民族生存流血牺牲的战士,让全社会、全民族来关爱中华民族的战士,关爱建国前后历次作战的幸存者,让他们的付出与现实生存环境相应,生活的更好一些。激励男儿从军,争当战士,报效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