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显示电梯×楼主沙发板凳地板登录注册
查看: 70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当兵的人 —写给八一建军节 来自网络

[复制链接]

1954

主题

28

听众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超级爱心大使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21:04: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是当兵的人

—写给八一建军节



每一年八一建军节的到来,就使我不由自主想起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江西南昌的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今年的八一建军节是我军建军八十七周年的光辉节日。是我们当兵的人自己的节日。先辈们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血洒疆场,捐躯为国。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受到党和国家的敬仰,受到祖国人民的爱戴。中国革命的历史是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是用千千万万革命军人的躯体匍匐前进,驾驭中国的骏马奔腾写就的。


到了中越自卫还击战,我辈们继续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为了保卫边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义无反顾的奔赴在老山战场上。那些牺牲的战友已经在滇南的大山里,在崇山峻岭的战场上,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已经躺了30多年了。可歌可泣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的名册,已经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和斗志已经融入到祖国的山山水水,融入到祖国的一草一木。


你没有当过军人,你就不知道军队的严肃、紧张、认真、艰苦。你没有听过军队的小喇叭,你就不知道部队的紧急集合。你没有走过部队的队列,你就不知道立正、稍息、齐步、正步、跑步。你没有经历军队的野营拉练,你就不知道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你没有经历过军队的临战训练,你不知道什么是卧倒,滚进,跃进,匍匐前进……


你没有当过兵,你就不知道什么是1、2、1……什么是1、2、3、4的特殊口号声。你没有当过兵,就不知道什么是战友情,你没有当过兵,就不知道军歌里的《战友之歌》歌词的深刻含义:“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这歌声,这旋律已经融入到每一个革命军人的生命里,融入到每一个革命军人的血液里。兄弟情,战友爱,体温贴体温,感情贴感情。我们战友之间没有现实的利益冲突,没有官场的尔虞我诈。如果是在战场上,在进攻的危急关头,战友宁愿自己去挡**子,当炮灰,也要让战友活下来。当战友临终前的那一刻,他会断断续续地说,战友,战友,如果你能够活着回去,请代我去看看我的母亲,看看我的妻子孩子,看看我的亲人。这就是生死之情,这就是生死之交。


因为每一个当兵的人,从穿上草绿色军装那一天起,我们就把自己的身躯交给了祖国和人民。从之前的革命战争年代的各大战役,到现在和平年代的地震灾害,抗洪抢险,冲在第一线的哪一次不是革命军人?哪一次不是革命军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因为当兵的人都深知军人的使命。肩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心系人民的安危。我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每一个当兵的人,视战友情同手足,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一个电话,一声问候,都会寻觅到战友的身影。因为我们朝夕相处,因为我们同甘共苦。我们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只有今生,没有再来,比亲兄弟还亲。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他们如苍翠的青松,永远高大挺拔,在他们倒下的地方,又有重新站起来的一排排绿色的身影。


曾经庄严令军人魂牵梦绕的八一建军节,如今在人们的心里渐渐淡化了。那是因为战争离我们渐行渐远,和平年代让我们的国人渐渐麻痹,心灵的麻木,必将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已经脱下军装,我们依然流淌着军人的鲜血,我们依然怀着军人的赤胆忠心,我们依然对军人军旅军魂保持着眷恋与敬意,我们的心中依然警惕着霸权主义的入侵威胁,我们依然怀揣梦想奔赴沙场……


回首尘封的往事,打开时间的天窗。


军人的气质,军旗上依然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军歌嘹亮,**飞扬。


生命精彩,奏响华章。


当兵的历史,永生难忘。


祝全国的战友,八一建军节快乐!


祝全国所有当过兵的人八一节快乐,身体健健康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0

主题

1

听众

97

积分

★新兵★列兵

Rank: 1

板凳
发表于 2014-7-31 05:59: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21 编辑

永远支持楼主,继续发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35

积分

★新兵★列兵

Rank: 1

地板
发表于 2014-7-31 11:48: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22 编辑

有的人感觉学车很难。
学扣子怎么总是撞杆进不了库,入库也摆不正方向和间隔。
学场地,项目太多,单边桥老是掉桥或者干脆就上不去;连续障碍是越急越忙乱,不是压了饼子就是干脆从旁边绕过去了。定点停车和坡起也掌握不好;连续弯路、侧方位停车、直角转弯等科目一次好一次差。
有人就灰心了:早知道这么难,就不来学车了!唉!

学车真的就这么难吗?

你且听我细细地跟你

1、初学驾驶技术,应该说,都有个从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教练在教你各个技术要点的学习过程向你自己驾驶并掌握技术的过程发展。
这个过程的主要问题是,你要把各个要点一个不落地记住!
记不住?回家背!记不住,你连各个“点”都不知道,车应该怎么开、往哪开你都不知道,那你就无法开车了。
所以说,学车,首要的是记住各个“点”。
这个过程应该说不难吧?!一共就那么几个“点”,用一天的时间怎么也都背下来了。总比小学的时候背“小九九”容易吧?!

2、学车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那位说了:“你刚才说要记住各个“点”,怎么现在又要我们不要死记硬背?!”
这个过程就是灵活掌握,就是从前面提到的感性认识又上升到了现阶段的你自己的理性认识的阶段了。这是认识的飞跃(学哲学难吗,不难,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前面的话就包含哲学思想)。
为什么说要灵活掌握?
打个比方:右飞入库,教练告诉车厢角距中杆50公分左右时右扣死,对上回轮“点”或车身接近摆正回轮。
如果你的这个扣死的距离小了,那么你就不要等到对上那个“点”再回轮了,可以略早点回一点轮,让半径大一点,这样就可以把右侧车厢与右边线的距离拉开点,保持正常的间隔了。你如果还是对“点”回轮,那不是还是间隔小吗?!
你看,你一灵活掌握,你的问题就解决了。不难吧?!

3、学车要有悟性。
悟性就是你自己要主动想问题,要有主观能动性
有的人做一遍动作,不行,下次再做,还是不行!昨天练的不好,今天还犯老毛病。真是要命,极大地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
什么原因?就是不琢磨,就是不去想问题,就是不去悟开车的道理。
转弯对其它的饼子也是如此。很简单吧?!
再说连续过饼子:第一次你可能认为饼子已经过了,就打轮转向下一个饼子,但也许你就压上饼子了,下一次你就感觉比这次再晚点儿打轮,如果还是早,你就再晚点打轮。直到时机合适为止。那么,你就记住了过饼子打轮的时机,三次机会你就掌握了打轮的时机,剩下的就是打轮的熟练程度练习了。
早了,你就再晚点打轮。晚了,你就再早点儿打轮。怎么样,这是不是很容易掌握?!

4、学车,要不怕犯错误,更要敢于纠正错误。
初学车,犯错误都不不可避免的。
有的人就怕犯错误,出现点错误,就慌了手脚,下个动作就受到很大影响,结果连续出错。
其实,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改正错误,一次次地犯错误。
这里面,有前面说的悟性的问题,但不敢改正错误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我还举个例子:过单边桥,这次上桥的点好像是对上了,结果没有上桥或者中途掉桥了。下次还犯这个毛病,就是不知道错在哪?每次都心中没底儿,这是最要命的!
三次机会,保你找到上桥的正确“点”,不费劲吧?!
关键是敢于矫枉过正,就是我要说的敢于纠正错误。不纠正自己的错误,你永远都学不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