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13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德拒领元帅工资内幕 两万存款遗产去向揭秘

[复制链接]

1954

主题

28

听众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超级爱心大使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9:14: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一元帅,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 
对于工资,朱德自己有个规定,他的工资待遇不能超过毛主席和周总理。
他是共和国的第一元帅,但从1955年以来,在21年里,他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朱德逝世后,长期跟随朱老总多年的秘书郭仁回忆说:“一九五九年我国实行军衔制以来,委员长从来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委员长逝世后大家才知道这件事。” 那么,有限的工资,如何应付全家那么多人口吃饭呢?总的说来,朱德的办法是计划开支,增产节约。具体方法有三:
精打细算,控制开支 
由于艰苦生活的磨炼,朱德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理财的好习惯。1937年,他回忆说:“当我想读书想出国的时候都是没有钱,只想要有几千块钱才好呢!后来几千万在手里也反而感觉到很累赘。要想做事业就需要钱。但对于理财,自己是不情愿的。事实上却还是个好手,很懂得经济来源及出来。因为小时候对农民经济情形是很清楚的,大了读书时候更是自己想法搞钱。……做了10年军官从手上经过的也总在几百万,几千万……但始终认为公家是公家的,自己是自己的。对于经济问题,始终不乱用。一文钱也不乱用,一般说来都是很节省的。”1953年,朱敏刚从苏联回国参加工作。那时,她还不懂得怎样计划生活,每月工资到手,不知怎么搞的,一来二去就花光了。朱德知道后,就批评她不会过日子,教她勤俭持家的方法。朱德告诉女儿,每月应该有计划地节余一些钱存到银行里,这对国家有好处,对自己也方便,需要时再取出来,别的同志生活上有了困难也可以支援他们。以后朱敏有了孩子,朱德又告诫女儿不要把孩子们娇惯坏了,要养成他们过俭朴生活的习惯。
就连用的水,朱德都做到了精打细算。有一次,警卫人员给朱德放洗脸水,一下子放多了,朱德便说:“洗脸水不要多放,天旱缺雨,天津市人民吃的水都得由北京密云水库拨给,我们可要注意节约用水啊!”由自己用的洗脸水联想到其他城市的用水情况,朱德这是在为中国这个大“家”精打细算啊!
据孙子们回忆,爷爷常给他们讲“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军马”的谚语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故事,这些都深深地印在孙辈们的脑子里。
他每个月都要亲自检查伙食帐,为的是看看超过一般人的生活水平没有。他总是量入为出,虽然为了招待很多往来的亲友,家里开支大,但是,他也决不允许超过每月的工资。
降低生活标准,缩衣节食 
朱德一再主动要求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朱德一点肉也不吃。即便是这样,朱德仍然不放心,他多次叮嘱炊事员,一定不要超过国家的供应标准。有一次,炊事员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炒菜时多放了些肉。饭后朱德走到厨房里笑呵呵地说:“同志,你是不是资本家出身啊?”炊事员赶忙回答说:“首长莫开玩笑,我哪里是什么资本家啊,我是贫农。”朱德风趣地说:“既是贫农,为什么菜里放这么多肉啊?”炊事员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笑着回答:“今后一定要注意。”
朱德家里来往客人很多,有段时间家里的粮食超支了五十多斤。工作人员考虑朱德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大好,就想向组织上反映一下实际情况,由机关把亏损的粮食补上。朱德坚决不同意这么做,他说:“现在国家这样困难,我们应该带头缩衣节食。自己亏损了,应该自己补回来。”为了节约粮食,朱德亲自指导炊事员把米和菜煮在一起做成菜糊糊,坚持和全家一起吃。有一次,朱德特意做了一顿菜糊糊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吃,并且说:“今天请大家吃这顿饭,是让大家不要忘了过去战争年代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粮食要自己到山下几十里以外去挑,吃的菜常是白水煮竹笋,里面连一点盐也没有。现在虽说有些困难,但是比过去好多了,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的作风永远保持下去。”朱德就是这样,带领全家用“瓜菜代”、吃菜糊糊的办法把亏损的粮食补了回来。
自己动手,生产自给 
朱德常说:“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只有增产节约才能变得富强。光增产,不节约,就等于没有增产。勤俭勤俭,勤就是增产,俭就是节约,两者不可分嘛。”
朱德吃的青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部分是自己种的。他自己开辟了一个小菜园,同康克清一起在工余时间劳作。
“革命者的遗产不是金钱,而是革命精神。”这是朱德教育子孙的又一句名言。
朱德生前曾不止一次对孩子们说:“人总是要死的,不能永远活着。我是无产阶级,我死后,你们没有什么可继承的。房子、家具都是国家的。我所用的东西,都上交给国家。我最珍贵的,就是屋里挂的那张毛主席像,你们可以继承。我的那些书籍你们可以留着读。”
朱德去世前,曾多次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有两万元的存款,这笔钱,不要分给孩子们,不要动用,告诉康克清同志,把它交给组织,作为我的党费。”这两万元钱,是朱德自实行工资制以来的全部存款。朱德逝世后,康克清同志遵照朱德的嘱咐,把这笔钱如数交给了党组织。
朱德把一生献给了他为之奋斗的**事业。他虽然没有给子女们留下分文,但他却留下了比金钱更贵重千万倍的精神财富。他留给子孙后代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的女儿朱敏无限深情地说:“在他老人家看来,无产阶级根本不存在继承遗产的问题。如果说有什么可以继承的话,那就是革命传统、革命情怀、革命意志和革命真理!”“父亲的这些教诲,是留给我们子女后代的最宝贵的遗产。”
文章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