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3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右臂内残留弹片记录老兵生死一刻

[复制链接]

48

主题

1

听众

236

积分

★新兵★列兵

Rank: 1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20:03: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55 编辑

右臂内残留弹片记录老兵生死一刻  战四平 冲锋小队只剩我一人
  吴宣文 张国富 本报记者 马田园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湘西剿匪……翻开82岁四野老战士丁文远的军人履历,仿佛展开了一张四野的“征战线路图”。戎马一生,丁文远几乎亲历了四野的所有主要战役,参加大小战斗近百次。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丁文远,如今面对生活总显出一份淡定从容,而每当抚摸着依然残留着炮弹碎片的右臂,忆起1948年3月15日那个被血映红的拂晓,丁老的心中都难抑胸中的悲恸———在那场战斗中,他所在的十人冲锋小队深陷重围,顷刻间战友们已全部牺牲,躲入弹坑的丁老则成了冲锋队中唯一的幸存者……昨天,记者在他女儿的家中采访了近日返哈探亲的丁文远老人,听他讲述了当年的那段难忘峥嵘岁月。
  喋血四平
  几乎和战友一起“交代”
  当时是1948年3月,东北野战军集中兵力准备第四次攻打四平。已经参军两年的丁文远时任1纵2师338团1营2连的副连长通讯员。
  丁老回忆说,当时的四平城周围布满鹿砦和铁丝网,护城河有20多米宽,明碉暗堡构成交叉火力网,防守非常严密。15日拂晓,连队向四平城西北角发起突击,战士们冒着**林弹雨用大铡刀砍断铁丝网,冲入城内与敌人展开巷战。丁老闭着眼睛回忆道,副连长耿凤池当时高喊“九班长跟我冲”,带着丁老和九班的八名战士向城里冲。可冲出二三百米就发现中了埋伏。一瞬间,子弹像暴雨一样袭来,三名战士当场牺牲。丁文远跟着副连长且战且退,可刚转过身,一颗炮弹在身旁不到五米的地方爆炸,副连长当即倒地,丁文远的右臂、双腿也被碎片炸得鲜血直流。“当时我眼看战友们都倒了,心想今天也得‘交代’在这儿了。”生死之间,他跳进旁边一处炮弹坑,并随后得到后援部队的接应,被担架班送离了四平城。十人的冲锋小队,只剩下他一个人。
  在战地医院,丁文远和另外几名伤员躺在一张大炕上等待救护。经过紧急手术,医生从他身上取出了五块大的弹片,但右臂里的一块弹片却还是被遗漏了,至今摸起来仍有种麻酥酥的感觉。尽管时过多年,丁老仍然无法平复胸中的悲痛,“头天还在一起吃饭、肩靠肩睡觉,第二天就眼睁睁看着人没了,哎呀……”话到此处,老人已不能再言,泪水又一次湿了眼眶。
  花桥歼敌
  为新中国献上“生日礼物”
  伤愈后,丁文远步行了三天三夜,终于回到了正在休整的部队。东北解放后,他随部队参加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1949年9月末,丁老所属的第38军113师挺进湖南湘潭,奉命前往花桥附近围歼国民党残余军队,为大军南下扫除障碍。丁老说,当时开国大典在即,战士们个个都摩拳擦掌,希望打一场漂亮仗为国庆献礼,花桥之战正是机会。
  据丁老回忆,他所在部队担任迂回围歼任务。为了截断敌人逃脱之路,部队于9月30日下午出发,连夜赶往指定地点。“当时也不知哪来的劲儿,一整夜马不停蹄地赶路。”丁文远回忆道,花桥一带多山岭,所谓“赶路”其实就是不停地翻山越岭。山里荆棘丛生,几乎每走一步都会被刺到、划到,没走出多远,战士们的脸上、手上便已血痕纵横,衣服也划了不少口子。即便如此,部队仍保持全速前进,于次日清晨提前就位。丁老笑着回忆道,由于战术安排得当,花桥之战似乎有些“轻而易举”,他们和正面部队前后夹击,歼灭近1300名敌军,为新中国献上了一份“精美”的生日礼物。
  和平年代
  只盼能和老战友团聚
  丁老回忆说,自己跟着部队从东北到西南连年征战,本以为建立了新中国就能和平了,谁知马上就迎来了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和平年代”,很快结了婚并拥有了自己的家庭。1976年,年近半百的丁文远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为之奋斗了30年的部队,转业到黑龙江省合成洗涤剂厂工作。1983年离休后,他总是想起当年在部队时的生活,2001年更是“追随”38军到保定定居。面对亲友的费解,丁老平静地说:“我一生的好时候都是在部队,我的根在部队,现在也是落叶归根。”
  此外,丁老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当年的老战友重聚。“很多老战友没了,有的也失去了联系。”丁老遗憾地表示,自己曾经有一个关系要好的老战友名叫姜书林,是江苏人,在部队时做文书。由于多年失去联系,也不知道姜老如今是否在世。丁老感慨地表示,如果老战友能看到报道,希望他们立即与自己联系,在有生之年携手回望,共忆当年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