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金千亿缺口引热议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上将 ★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3:37: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01 编辑

养老金千亿缺口引热议 网友称凸显双轨制弊端
人民网  2013-11-29
  
《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养老金“补缺”须优化制度设计
  据《经济参考报 (微博)报道,从财政部27日公布的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看,已经出现养老金资金趋紧迹象。从年初公布的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看,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若剔除财政补贴,已经陷入收不抵支的境地,缺口近千亿。另有媒体称,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累计有3800万人中断缴社保,进一步加大了个人账户空账压力。
  对此,网民认为,养老金“缺口”凸显双轨制弊端,而弃保则意味着人们对社保的信任感不足。为了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养老保险制度亟须加强配套手段,优化现有制度,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缺口”拷问公平性
  不少网民认为,养老金缺口主要缘于双轨制。网民“蓅水落花春去竾”说,在中国,普通公民缴纳养老金的费用(含单位缴纳部分)占工资的28%,而GWY无须缴纳。但退休后,GWY退休金却是普通职工3倍,其退休金由纳税人埋单。他援引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话说“中国社保缴费乃全球最高,这对于工资低于GWY的普通人来说,就是‘劫贫济富’”。
  网民“举报蝶诺无痕”则认为,养老保险亏空并不是GWY用了企业职工交的社保资金造成的,而是社保金制度出台前历年欠账造成的。如果政府不把这个遗留问题解决了,等事业单位职工和GWY全部纳入社保的时候,亏空数额会更大。
  “弃保”折射信任感缺失
  对于媒体报道的“3800万人选择中断缴纳社保”,网民“董登新”指出,社保覆盖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以及在中小民营企业打工的人。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都将社会保险法置之脑后,只管自己赚钱,哪管工人养老和医保?这些民营企业大多利用雇员的无知,不让员工参保。比方国家规定养老缴费标准:雇主掏20%,雇员掏8%,而这些雇主不让雇员参保,自己就可省20%的缴费。
  还有网民认为,个人主动弃保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养老保险异地结转困难、缴费额度超过承受能力、养老金缺口导致人们对未来领取养老金存疑等,反映了人们对社保的信任感缺失。
  制度设计须优化
  网民认为,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就必须优化现有的制度设计。
  “养老保险问题不在于几个人养几个人,而是取决于这个社会能够创造多少财富,以及财富怎么分配。”网民“唐钧”指出,想要靠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来支付全部的养老金是不可能的,这早有定论。随着老龄化,交社会保险的人越来越少,领社会保险的人越来越多,要通过财政补贴、国有资产填补等其他手段来补充。
  他建议,根据国际经验,可将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基本养老金,追求公平,以公民的身份根据自己收入的一定比例来缴纳,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都在一个水平上领取,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并随物价上涨每年调整;另一个是补充养老金,跟效率挂钩,收入多就可以多缴,将来可以多得,由国家托底的准市场来运营。
  (经济参考报班娟娟 整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