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59 编辑
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29日上午在记者会上说,中国“入侵”钓鱼岛周边领海的行为,“已落入和平时期和紧急状态之间的灰色地带”。他的这一表态把中日对抗再次做了程度和气氛上的拉高。
中日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了,有的只是相互攻击和警告。现在双方都固守自己的**立场,一边做谨慎的摩擦并试探对方底线,一边做一旦爆发军事冲突的最坏准备。
美国是中日之间挥之不去的影子,日本的挑衅姿态很可能部分受到了美国默许,但日本对美国将怎么支援它并无把握。中美日之间并非中国为一方,美日毫无悬念绑在一起那么简单分明,美国同时并没放弃“平衡者”的角色,即使中日发生军事冲突,以什么方式介入对美国也是艰难的选择。
只要美国不公开支持日本同中国作战,我们就需忽略美国的态度,集中力量压制日本的挑衅。日本虽然出语嚣张,但它实际上很心虚。否则日本高官就不会几乎天天都出来表决心,对中国说狠话。他们也就不会利用每一个机会要求美国就支持日本反复表态。
中方一直拒见日本高官,中国官方也只是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发言人出面表态,与日本首相及内阁部长不停向中国隔空喊话形成很大反差。中方已在心理上对日取得优势,日本为了刺激中国的注意,不断释放极端信息,撒泼耍赖。
日本搞“国有化”钓鱼岛偷鸡不成蚀把米,钓鱼岛由日本所谓“实际控制”的现状被中国打破。在中国的坚决反击面前,日本表现了软弱。日本现在要重构它的“底线”,防止中国在钓鱼岛维护主权的行动进一步升级。
由于中国现在彻底夺回钓鱼岛不太现实,这也不是中国当下的目标,中日双方围绕该岛的摩擦形成某种规则,暂时默认新的“现状”是可能的。
日本威胁击落中国无人机,高官发表对华**言论,某种意义上也是提高他们与中国妥协的要价。现在看来日本是要坚持口头上不承认中日存在钓鱼岛领土争议,但对中国执法船在钓鱼岛海域搞常态化例行巡航,以及对中国船只进入12海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日仍在进行意志对抗,这一对抗的结果会影响今后一段时间中日相处的方式。
中国不仅要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中尽可能扩大对己方的有利,还要通过这件事给日本一个深刻教训:它肆意挑衅中国决得不到任何便宜,尽管有美日同盟,它同中国作对也取得不了优势。
中日这样对抗下去,就将成为战略敌人。但中美不会因为钓鱼岛冲突也走向战略敌对。中美要在全球开展的合作很多,日本是美国的棋子,日本没有力量反过来把美国变成它的棋子。
只要钓鱼岛地区的形势达不到中国的要求,只要日本人坚持对靖国神社的态度,中国就应保持对日本的压力,让它难受。但中国没必要给自己加码,把教训日本的目标提得很高。那样中国就不是逼日本,而是逼自己。
日本高官还会对中国说新的狠话,让他们说去。中国需保持对日本施压的稳健和可持续,展现大国的力量和威严。中国还需同时显示自己的战略克制和理性,这样的中国将最终瓦解日本的意志。
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的无人机在此上空巡弋,并不存在任何问题。问题是,日本声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且已经将钓鱼岛实际控制。近年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斗智斗勇,虽然都表示出较为**的姿态,但基本保持在“斗而不破”的底线之上,海监船对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就算战机在钓鱼岛附近空域宣誓主权,也很平常了。而今,日本此举无疑是把这个底线给刺破了,没有给双方留台阶,更没给自己留空间,大大加剧了“硬碰硬”的军事风险。
显然,这种一根筋式的**,将两国逼入军事冲突的墙角。当然,这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日本敢不敢做的问题。有分析认为,日本只是嘴上说说,不敢这么做。击落中国无人机意味着军事冲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自安倍上台以来,日本右倾化趋势明显,对中国的**是变本加厉的,这也引起了中国的反弹。中国也屡屡表示出扞卫钓鱼岛主权的决心,屡次突破日本对钓鱼岛的控制。
目前来看,日本往前走一步,中国也跟进一步,中国越是跟进,日本越是更进一步。两国“针尖对麦芒”,妥协退让的空间愈来愈小。日本声称考虑击落中国无人机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的更进一步。在国际外交中,讲求审时度势,学会给自己与对方留有空间。日本却不管这些,步步紧逼,让中国退无可退了。
没有建立起冲突应急机制的中日两国,已经处于冲突的危险边缘,安倍政权应该知所进退,否则,两国刀兵相见不可避免,日本绝不会是赢家,也会对整个东北亚局势带来冲击。里面的轻重,希望安倍政权好好思量下,莫让中日冲突的“最后一刻稻草”落下来。
日本的上述做法,一个目的是在战略上包围中国,另一个目的就是在与中国的亚太实力争夺中欲占据上风。当然,这两个目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归根结底,都是想让中国臣服,维持和巩固自己在亚太的主宰地位。
在日本右翼政府上台执政后,日本的这一想法开始公开浮出水面,也开始付诸实施。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在外交上开始采取“包围中国”的策略,期望与“价值观相同”的周边亚洲国家组成统一阵营,对“价值观不同”的中国实施包围,这就是日本提出“自由与繁荣之弧”的外交战略,发展到现在,就是安倍提出的“包围中国”战略。
在此思维支撑下,日本忘记了自己曾是二战战败国,忘记了至今美军仍驻扎在其领土上充当“太上皇”,忘记了亚太国家不可能再次忍受其可能发动的战争**,极力欲跳出二战强加给它的“紧箍咒”,试图修改和平宪法以求打破这些束缚。
正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下,日本右翼势力近年来愈发张狂,在政治上、在军事上、在外交上对邻国表现得越来越咄咄逼人。日本“包围中国”越来越明目张胆,而且已经由模糊期直接进入现在的公开挑战期!不管是下水航母,声称击落中国在钓鱼岛巡逻的无人机,还是在第二岛链的硫磺岛增设间谍设施,以及进一步加强对付中国的“反介入”作战能力,都无一例外把矛头对准中国。
对于日本这种拒不承认现实,并且极危险的挑衅行为,中国当然不能听之任之。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警告称,日本如果击落在钓鱼岛领空巡航维权的中国无人机,无异于在火药库旁玩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坚定表示,“中方有决心、有能力捍卫钓鱼岛的领土主权”。只要日本敢于首先开第一**,就会被中方视为是发起战争,那么,中国的雷霆万钧之军事实力,就会责无旁贷地予以坚决打击!
由此可见,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监视、炫耀武力,看似是想围困中国,绞杀中国的崛起,其实是给自己的脖子上套绳索;当这绳索越勒越紧时,窒息的不仅是中日关系,也是日本亿万国民的幸福与前途!
但沃泽尔的言论遭到五角大楼的普遍质疑。质疑者的理由是,解放军主力战机和潜艇的数量比自卫队多出一倍,而且日本没有弹道导弹和攻击核潜艇。尽管解放军在训练和技术水平上与日本存在差距,但装备优势消除了这种不足。此外,解放军还不断将学到的最新技术投入实用。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自卫队必须做好出动所有防卫资源(舰艇、战斗机和各种防空导弹)来应对“中国威胁”的准备。为保护近海航线,哪怕防御资源几乎枯竭,日本也不得不在沿海配备舰艇和战斗机。但必须认识到,自卫队实力只限于进行导弹防御和近海航线的防御,一旦与中国交手,其防御资源必将全体出动,这样一来,日本近海航线的大半就无法得到自卫队的保护,势必使日本陷入资源断绝的境地。
美军人士认为,可能的战争模式是“中国发出威胁警告自卫队准备迎击防御资源枯竭日本面临能源中断危机日本政府被迫屈服”。随着技术发展,“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将集中攻击日本某处,与日本自卫队展开战斗”这种传统作战模式或许会变成没有硝烟的“静战”。而在军事力量对比上,即使不从战斗机、潜艇和驱逐舰数量和性能,以及两国军队的指挥控制能力、士兵实战水平、士气和爱国心等方面比较,仅从为稳固本国防御体系的各种防卫资源进行比较,无论对于日本还是其盟军来说,解放军都占据压倒性优势。而这就是曾经参加过实际战斗的美军人士得出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