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4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南新娘道出真相:这就是为何远嫁中国原因

[复制链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15:50: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5:35 编辑

        劳务输出,尤其是去东南亚打工的人多,让河南安阳市的林州,不断出现异域新娘的身影。在林州临淇镇,据该市出入境管理科的统计,如今有23名越南新娘。
  
  这些新娘们到来第一件事,往往是生孩子,然后丈夫继续外出打工,她们在家留守。从几千里外嫁入中国中原腹地,新生活的开始多显寂寞。
  这些越南姑娘们很少与村里人交流,饮食习惯也带来对家乡的思念。不过也在融入过程中,年轻的新娘学会了用QQ和微信,交起中国朋友。也有新娘开始独自出家门办理各种事情。
  
  何氏欢是林州市临淇镇苇涧村的第一个越南媳妇。
  
  她曾生活的越南宁平省,位于红河三角洲。地图上看,距离中国河南的林州,有2700多公里。
  
  当年何氏欢从宁平出发,途经友谊关到南宁,然后坐了近26小时的火车,再换长途汽车,终于抵达林州——她即将开始新生活的地方。
   
  

  
  8月13日,河南林州市临淇镇苇涧村,太阳下山后何氏欢带着孩子在家门口玩。A20-A21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秦斌
  
  

  
  林州市临淇镇北河村,黎氏清和孩子。黎氏清能讲流利的中文。
  
  

  
  林州市临淇镇北河村,武海燕和孩子。武海燕中文还不太流利,不太敢一个人出村庄。         2011年6月,何氏欢的到来,让苇涧村热闹了一阵子。有不少村民曾偷偷跑去张望:“想看看外国人到底长啥样。”
  
  林州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作为河南省的外派劳务基地,常年有人在各地承包建筑工程。当地政府信息显示,林州每年有17万人外出从事建筑施工,包括到东南亚等地。
  
  正是这样劳务输出的背景下,异域新娘陆续嫁到林州。
  
  临淇镇,是林州最大的一个劳务输出镇。临淇镇苇涧村支书王文学说,只他们一个村,至少有40人去了国外务工。
  
  据林州市出入境管理科的统计,已有23名何氏欢这样的越南媳妇,嫁入林州临淇镇。
 
  

  
  林州市城区,阿垂和孩子。阿垂中文非常好,她也会用QQ、微信等。
  
  “听话又勤劳”
  
  刘卫华见到工友的越南媳妇在家伺候婆婆,被数落也只是笑笑,这让他对“娶个越南媳妇”动了心
  
  何氏欢与丈夫刘卫华是在越南宁平相识。
  
  刘卫华几年前去越南打工,本是想多赚钱,回老家娶媳妇。
  
  临淇镇苇涧村的村民介绍,当地人娶媳妇礼金重,至少花费10万元以上,还不包括盖房子。
  
  刘卫华年轻时离了婚,十多岁的女儿在老家跟着母亲,他常年在外务工。这种条件,让他觉得“难娶”。
  
  在越南,大家混熟了,工友们跟刘卫华说,“找个越南媳妇吧,听话又勤劳”。
  
  一次刘卫华到工友家玩,看到工友的越南媳妇,在家伺候腿脚不灵便的婆婆。“她婆婆嫌她做得不好,数落她,她也只是笑笑,不吵。”刘卫华说,这让他动了心。
  
  在刘卫华看来,越南姑娘与中国姑娘差别巨大。
  
  刘卫华说,越南有“婆养汉”的习俗。他所在的工地,20多名越南工友里,仅一两个男人,其余全是女人。
  
  第一次见面时,何氏欢和两个姐妹一同出现在刘卫华面前。她想逗逗这个看着老实巴交的男人,指着妹妹说,“这是何氏欢”。但刘卫华一下就指着她说:“你才是吧。”
  
  刘卫华很中意性情活泼的何氏欢,在送她回去的出租车上,敲了敲她的脑门,比划着说:“你,我,mai(越南语,音,‘去’的意思)中国?” 
     他们在越南举办的婚礼,刘卫华说,花费不多,只是请当地亲戚朋友吃了顿饭,唯一像样的彩礼,是1000万越南盾(约人民币3000元)。
  
  在林州县,另一名越南媳妇阿垂,是90后,被介绍相亲时,她说,“好啊,我还没见过外国人长什么样子呢”。当时她还是名高二学生。
  
  这名“外国人”邓国强,后来成了她的丈夫。他们在越南举办了婚礼,后来她随丈夫到林州,领了结婚证。
  
  阿垂知道,也有越南姑娘是被骗到中国。因为能说流利的汉语,阿垂常被林州市公安局请去做翻译,负责和一些无正规手续进入中国的越南姑娘沟通。
  
  一次,她在公安局看到一名来自家乡的15岁姑娘,“蹲在墙角,特别瘦小,特别可怜,完全听不懂中国话。”
  
  小姑娘告诉她,一名自称要带她去打工的人哄骗她上车,醒来后,她发现到了中国,还要将她卖给中国人做媳妇。
  
  “外嫁”的复杂情绪
  
  北河村的越南媳妇武海燕说,“家里人觉得嫁来中国,会比在越南生活得好。但他们又担心我被骗”
  
  为什么愿意嫁到中国?这是何氏欢常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她会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当时什么都没想。嫁给谁都是过日子。”
  
  在越南,何氏欢的家境不差。她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村长,她高中毕业后还去学了一年的护理,在村里诊所帮忙,还学会了自己做衣服。
  
  何氏欢说她不喜欢当地男人。到2011年,33岁了她还没结婚。“如果不能嫁个好点的越南男人,是很可怜的。”何氏欢说,她妹妹嫁了当地人,对方不干活,喝酒,打人,甚至还有毒瘾。
  
  第一次见面,刘卫华话不多,她感觉踏实,是结婚的理想人选。
  
  8月9日,另一名越南新娘阿垂说,她会跟着丈夫到林州,完全是因为爱情。
  
  在刚刚学会的微信朋友圈里,阿垂翻看关于越南新娘的报道,看到有评论说:“哪里有真爱?都是买来的吧?”
  
  阿垂花了好几分钟,认真留言:“越南媳妇对感情是真心的。不管吃多少苦她们都不会放弃。YEAH。”
  
  对于“嫁给中国人”,阿垂说,她家乡的人们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邓国强认识高挑清秀的阿垂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常去阿垂家拜访。这让阿垂担忧。进村的路上,随时会窜出“小混混”,为难邓国强——阿垂追求者众多,他们对她相对“富有”的外国男友抱有敌意。
  
  冲突发生在阿垂婚礼仪式结束后,村里一群年轻男子突然出现,吵闹,差点打邓国强。
  
  “中国是大国,比我们富有,我们在越南时能听到很多中国新闻。”临淇镇北河村的越南媳妇武海燕说,“家里人觉得嫁来中国,会比在越南生活得好。但他们又担心我被骗。”
  
  武海燕结识丈夫后不久,她的父母表达过担忧。在他们看来,边境上的中国男人有不少是贩卖人口的。直到丈夫带来了建筑工地的老板,还写下了一封保证书,事情才算落定。
       留守妇女
  
  家里有人来的时候,何氏欢、武海燕她们,默默干着家务,然后无声无息消失在大家视线中
  
  “我都听不懂你们村里人说的话。”武海燕有时会数落丈夫不教自己方言。
  
  带着孩子的武海燕会在村里转悠,她很少和村民说话。有时手机要欠费了,不知道怎么充值,她会给在山西的丈夫打电话,让他帮忙。
  
  结婚后,丈夫外出打工,武海燕和几个月大的孩子留在家中,和婆婆一起生活。
  
  在临淇镇,越南媳妇们穿着打扮与当地村民相似。如果不是本地人,很难分清迎面而来的哪是越南姑娘,哪是中国姑娘。不过因为语言障碍等,越南姑娘不怎么跟村里人交流。
  
  何氏欢到林州后,也基本都是在家里呆着。最初的时候,甚至与丈夫、婆婆的交流也不顺畅。
  
  那时丈夫刘卫华手里常攥着本中越字典,找到相对应的越南发音后,再和妻子讲话。
  
  平常,家里有村民来的时候,武海燕和何氏欢,都是默默干着家务活,无声无息消失在大家视线中。
  
  何氏欢的儿子快一岁了。嫁到村里的越南媳妇,第一件事情往往就是生育子女。接下来,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在家带孩子。
  
  苇涧村的村民张卫江今年5月份去了印尼打工,把越南媳妇阿泰和儿子留在家,他一年之后才能回来。
  
  “我也不想让老公去那么远,但这也是为了生活。”8月8日,阿泰有些无奈地说。
  
  公婆去世了,阿泰独自照顾家庭,也要担当起“一家之主”。在亲戚家有红白喜事时,她也会出席并留下礼钱。
  
  阿泰说,在越南,“留守妇女”这种情况不多见。她所在的越南凉山,多数男人选择在家乡做活,不轻易离开家庭。
  
  对于越南媳妇们来说,最大的乐事是聚会。每隔一段时间,逢谁家小孩满月,或是过生日,嫁到临淇的越南姑娘们就会聚在一起。一见面,笑声不断,用越南语大声交谈,叫喊,聊家乡的事情和家庭的琐碎。
  
  两个世界的碰撞
  
  “你们又没去过越南,怎么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阿垂会提高声调追问她的中国朋友
  
  年轻的阿垂学会了用QQ,还加了不少陌生网友,她用拼音打字聊天。最开始的寒暄总是一样的:你好!你是哪里人?你喜欢什么?
  
  阿垂说,这可以很好地打发时间。
       她说,有时会想念在越南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同龄人一起逛街,一起“追星”。她最喜欢越南的一位女歌手,有首歌描述爱情:一个女孩喜欢一个人,但对方爱着别人。阿垂说她被这种感伤打动。
  
  她的手机里,存着越南的流行歌曲,还给儿子存了一些越南儿歌。阿垂说希望儿子能有一些家乡的记忆。
  
  儿子能听懂一些越南语,一旦他捣蛋调皮,阿垂会用铿锵有力的越南语呵斥,他很快就会服软。
  
  阿垂的大姑姐说,她第一次看到弟媳阿垂生气,是阿垂看了一篇关于越南新娘的报道后。阿垂点开新闻后边1000多条评论,逐条阅读。“好娶”,“花钱少”,这些字眼刺激到她,她大声问:“凭什么贬低我们越南女孩子?”
  
  阿垂中文说得好,与大姑姐店里不少做生意的中国朋友都有交往。她说,有些朋友和她聊天时,往往到最后会“露出狐狸尾巴”,“你们越南如何如何不好,你嫁过来是享福的。”
  
  “你们又没去过越南,怎么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阿垂会提高声调。
  
  对于村民来说,这些跨国婚姻是买卖婚姻的观念,有些根深蒂固。到现在,也还有村民议论:“她们都是买来的,迟早有一天会跑。”
  
  最初到村里时,村民们觉得这些越南姑娘都沉默不语:“一句话不说,像闷葫芦。”
  
  村民刘翠说,慢慢相处下来,村民们发现这些姑娘们有礼貌,干活卖力,“招人疼爱。”
  
  千里外的乡愁
  
  武海燕排遣寂寞的方法,是往越南打电话。孩子出生第一个月她几乎每天给母亲打电话
  
  冬天的寒冷和林州当地的生活习俗,会让武海燕思念家乡。
  
  见到雪的兴奋,早被寒冷带来的沮丧取代。去年冬天,还不到农历十月,武海燕就生起火盆,足不出户。
  
  直到现在,婆婆还时常会准备两份午饭。其中一份是清水煮的食物,武海燕会蘸着从越南带来的“酱油”吃。
  
  这种用鱼做的调料,临淇人闻起来,觉得有股浓重的腥味儿。不过武海燕离了它吃不下饭。最近一次去越南探亲,她一下带回6瓶。
  
  越南媳妇共同排斥一种食物,玉米粥。武海燕第一次见到时,非常吃惊,“在我们老家,这是只给猪吃的食物。”
  
  共同回越南时,何氏欢曾认真嘱咐丈夫:“不要告诉我家人我吃玉米粥的事情。他们会笑话我。”
  
  武海燕和村里人有过一次“冲突”,是关于怎么带孩子。她看到不到三个月大的小孩被抱着,头伏在大人肩上。“这在越南是不可以的。”
  
  她的母亲和老家的长辈叮嘱过,小孩子脊椎脆弱,要抱在怀里,稍大些才能让他伏在肩上。
  
  她跟婆婆表达了这样的意见,婆婆一笑:“大家都这么带,带大了这么多孩子,没事。”
  
  “我有时会觉得很孤单。”武海燕说,她排遣寂寞的方法是给越南的亲人打电话。在孩子出生的第一个月,她几乎每天给母亲打电话,聊家常,也问带孩子的事。
        不断“续签”的身份
  
  一年多的中国生活,阿泰已能够听懂普通话和填写表格。丈夫不在家时,她会独自去办理签证
  
  8月10日,武海燕拿着家里的户口本,对婆婆说:“你们都在上边,只有我不在。”
  
  嫁到林州后,在当地“居住权”的问题,让武海燕感觉不踏实。
  
  每隔3个月,她需要去一次林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在一份居住证明上盖章,再到安阳市出入境管理处,给自己的护照办签证,以获得继续留在中国3个月的资格。
  
  中文不太流利的武海燕,不敢独自离开村庄,总要等到丈夫有空了,陪她去办理续签手续。
  
  身份,是困扰临淇越南媳妇的共同问题。尽管她们都通过河南省民政厅,合法在中国登记结婚。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婚姻关系满5年、在中国连续居留满5年、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9个月且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才可以按要求提出申请,获得中国的永久居留权或加入中国国籍。
  
  武海燕还没想改国籍的问题,她说如果能有中国永久居留权和越南国籍是最好的。
  
  一年多的中国生活,让阿泰已能够不费力地听懂普通话,甚至能在****时填写基本信息。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她常将孩子托给亲戚,独自到林州和安阳办理签证。
  
  8月8日一大早,阿泰跨上电动车,带着儿子出门,去给儿子办户口和护照。
  
  两个月前,她已递交了各种材料。第一次到临淇镇派出所,办理过程中电脑坏了,进行到一半的办理中断;第二次去,工作人员去开会了,扑了个空。
  
  此前她并未意识到户籍的重要。有次儿子得了急性肺炎,医疗费花了五六千,但因为没户籍,享受不到一分钱的农村合作医疗。
  
  8月13日,在给儿子落户后,阿泰终于拿到了儿子的护照。她打算,很快就带着儿子回越南老家看看。
  
  8月13日,苇涧村,傍晚时分,暑热渐散,妇女们带着孩子聚在树阴下,讨论着家长里短。何氏欢背着孩子走出家门,远远站着,张望树阴下的人群。
  
  “我不懂她们说什么,她们也听不懂我的话。”何氏欢垂下眼睑。
  
  不过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个玩伴,她远远冲邻居的孩子招手,用不标准的中文说:“过来,过来。”
 
  ■ 相关链接
  
  越南“新娘”到中国的方式
  
  ●中越边境上,边民通婚。有的办理合法手续,有的则属于“黑户”。
  
  ●在越南务工的中国男子,与越南女子相识后结婚,经合法手续,进入中国。
  
  ●婚姻中介机构介绍,中国男子前往越南相亲,将女孩带入中国,有合法手续。
  
  ●越南妇女被拐卖至中国,通常理由是称带到中国打工,无合法手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