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10 编辑
资料图:韩国罗老号火箭为了加快进度直接使用了俄罗斯制造的第一级,这是不违背导弹技术扩散前提下的不多的选择
资料图:朝鲜银河3号火箭试射被认为是借民用幌子测试洲际导弹技术,遭到安理会谴责
据新华社电 韩国“罗老”号运载火箭1月30日把一颗科学技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卫星次日凌晨与地面成功通信,标志发射成功。美国国务院出面声明,韩国和朝鲜发射卫星不可“相提并论”。
“罗老”号2009年和2010年经历两次失败,这次发射两次推迟。这一成功令韩国媒体欢欣鼓舞,韩联社发表社论《一切皆有可能》。
众多鼓舞人心的头条中,韩语《朝鲜日报》标题似乎显现“冷静”:“严格说,‘罗老’成功属于俄罗斯”。
“罗老”号火箭借助俄罗斯技术制造,这次成功激发韩国政府研制自主运载火箭的念头。韩国先前打算在2021年前自主研制太空运载火箭,推力300吨。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李周浩说,这一目标可能提前至2018年或2019年。
认定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美国政府为韩国和朝鲜发射卫星“划线”,认定两者不可“相提并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说,美方观测结果证实韩国发射成功,韩国“以完全负责的态度发展太空计划”。
世界太空俱乐部
又添新成员
据新华社电 韩国成功发射“罗老”号火箭,成为全球又一个“能在本土发射火箭”的国家,成功跻身“太空俱乐部”。
自从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已有多个国家用自主制造的火箭发射卫星:苏联(1957年)、美国(1958年)、法国(1965年)、中国(1970年)、日本(1970年)、英国(1971年)、印度(1980年)、以色列(1988年)和伊朗(2008年)。
朝鲜成功射星
但未获国际承认
朝鲜去年成功利用火箭发射卫星,但是其“太空俱乐部”成员资格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
随着历史演变,这份“太空俱乐部”成员的名单已经悄然变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继承苏联的航天遗产。俄罗斯航天工业渡过一段低迷时期后再次焕发勃勃生机,乌克兰航天工业受国力和技术局限,呈现难以为继的态势。英国和法国则已经加入欧洲统一的航天计划。
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寻求加入“太空俱乐部”,其中巴西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火箭技术相对先进,在这场进军“太空俱乐部”的角逐中处于领跑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