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激战:红三军如何打败上千人的剿共队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

811

主题

6

听众

3558

积分

★少校★正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22:16: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56 编辑

[tr][td][/td][td][/td][/tr]
[/table]
激战:红三军如何打败上千人的剿共队
发表:2013-01-10 09:58 来源:51军事网_军事新闻_最新军事新闻_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军事资讯网 点击:5次 【大 中 小】 -
-
  1934年8月,贺龙领导的向川黔边境进军,发展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秀山县国民政府县长赵竹君遵奉湘鄂川黔四省联防总指挥刘湘“加强防务”的电令,在秀山县民团中抽调上千人组成“剿共精选队”,由团防头子杨卓之任总指挥,在倒马坎一带设防。
  倒马坎位于秀山县城西南面28公里的坝芒村附近,是秀山县隘口镇通往贵州甘龙镇的关隘。这里道路狭窄,地势险要,传说曾有一官员骑马过路,在此跌下深沟,马死人亡,因此叫倒马坎。
  杨卓之看中了这个险要的路口,便在此修碉堡、设路障,派驻300多“精选队员”重点设防,并将前哨阵地延伸到倒马坎前一华里的坝芒街上。另派700多“精选队员”在倒马坎左右两翼选择有利地形展开,连营40多华里,分别派遣10多个头目防守。杨卓之则在清溪场设总指挥部坐镇,大肆吹嘘凭他这条“固若金汤”的“万里长城”,就能阻止红军进入秀山县西南。
  1934年8月30日,第七师师长卢冬生奉贺龙之命率部进军倒马坎,打开这条通往秀山县的通道。这天正逢坝芒镇赶集,红军进入秀山县的猫儿洞后即分兵两路包抄倒马坎,一路进至干溪槽,从左右两翼迂回;另一路从猫耳洞穿过密林上芦蒿坪,去占领倒马坎右侧的最高峰——老鹰嘴。下午4时许,红军按照火力部署,迅速占领敌人的前哨阵地和街背后的制高点——狮子背。
  与此同时,各路伏兵一起打响,很快攻下雷打岩,占领山府庙,逼近倒马坎。敌前线指挥所急忙打电话告杨卓之:“红军来势凶猛,抵挡不住,怎么办?”杨回话:“抵挡不住就撤下来。”听此回话后,“精选队员”纷纷溃撤,跑得慢的就在指挥所里当了俘虏。杨卓之再次摇电话接不通,害怕红军追到清溪,慌忙叫随从带一个班护送自己躲进县城。红军占领倒马坎主阵地后,左右两翼的敌人纷纷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红军主力迅速前进,清剿余敌。至此,被杨卓之称之为“固若金汤”的“万里长城”顷刻间便土崩瓦解。
  倒马坎之战是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红军同秀山县杨卓之保安团较量的着名战斗之一,为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1/102/103/104/105/10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