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3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1 南方地区当然也需要供暖一刀切地划分南北供暖区域并..

[复制链接]

811

主题

6

听众

3558

积分

★少校★正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4:14: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58 编辑

01 南方地区当然也需要供暖一刀切地划分南北供暖区域并不合理讨论南方、北方集中供暖的差别对待问题之前,先要辨析清楚什么是“南方”?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南方”,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全部区域。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能源奇缺”,周恩来亲自主导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此即为南北供暖线。划定理由是年日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
这样的划分显然是不合理的,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厄尔尼诺等现象导致极端气候频现,中原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南下,早已把雨雪分界线推到了秦岭淮河以南。以贵阳为例,据气象部门资料显示,自2007年以来,贵阳冬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日平均最低气温低于6℃的天数都在90天左右,上一个冬季甚至达到了104天。
“北方冬天冷,南方冬天暖和”并不绝对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冷?先别急着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因为它并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冷的感觉来源于神经对体表热量流失的反应,而冷的程度取决于体表热量流失的速度。当你的双手浸泡过冷水以后,立即摸高于水温的物体,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哪怕那个物体的温度远远低于你的体温。这就是说,冷热的感觉反应的是热量的流向问题,而不是绝对温度。
大家在讨论南北冬天的体感时,提得最多的是南北湿度的差异,这说明大家已经隐约感觉到湿度对体温流失的影响。南方因为靠近大海,所以潮湿,那么在空气里的水分子就多,这些水分子可以穿透衣服,接触皮肤,吸走身体表面的热量,加快热量流失的速度,所以在冬天就让你的身体感觉更冷;而北方(西北由于离大海远,东北、华北接近大海,但由于那边的大海接近北部,温度比较低,南方大海在热带,有更多水气蒸发,漂流到南方地区)湿度低,所以水气少,渗透到衣服,接触皮肤也比较少。
专家介绍,判断冷暖的标准有四个,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光照。尤其是湿度,对于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就降低1摄氏度。对比我国南北方情况,长江中下游城市冬天湿度在70%左右,北方湿度仅有20%到30%,一般而言同样的温度下,南方人比北方人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要低5摄氏度到6摄氏度。
旧观念中我们一直认为冬天北方冷、南方暖和,其实这个观念并不准确。哪怕“南方”地区“年日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小于90天”的划分真的成立,这里的温度也没有考虑进湿度、风速等其他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
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更容易散失热量冷暖都作用在房子里,南方和北方房屋的构造有很大不同。北方房屋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墙厚,这个厚是有讲究的,墙实际上有两层,中间有个空气层,这个空气层最大的作用就是隔热(实体墙面的隔热作用很弱);第二个特点是严实,四面墙体不留下任何多余的缝隙,玻璃是双层或三层,中间同样留了一个气层隔热;第三个特点是避风。北方的风向相对于南方单一,冬天,风基本是从西北偏北方向吹来,所以他们的房子基本都背对着北风吹来的方向。
这三个优点,南方的房子没法“照葫芦画瓢”。首先,墙厚的代价是墙体重,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的土层都很厚实,支撑力强,但南方的表层地质比北方复杂,表层土壤中往往存在多种不同的土质,这使得该处土地的支撑力很难琢磨,如果不下足功夫打地基,就冒然建北方那种厚重的房屋,甚至会有整个房屋下沉或坍塌的危险。
其次,南方的房屋不可能建得像北方那么严实。南方最大的特点就是潮湿,这点在每个季节都很显著。房子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水蒸气进到屋内就很难排出去,大量的水蒸气就会在室内凝结成水,这样就会让室内过于潮湿。
最后,冬天的南方处于冷暖空气交汇处,两锋常常势均力敌,再加上地形多变,不似北方平坦,风向难定。所以南方房屋的朝向一般根据屋主的经验和地基处的地形决定,很难看出明显的规律。
02 但给南方地区集体供暖确实存在现实困难
给集体供暖算一笔资源账2012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晓梅提出了关于“将北方集中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的一项提案。这样的提案,南方人当然喜闻乐见,但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我国长江以南有采暖需求的城市,居民采暖以电暖器、热泵空调等为主,目前采暖能耗为每平方米每年6到8度电,按照发电能耗折合为两到三公斤标准煤,而北方集中供热地区的采暖能耗达到每平方米每年20公斤标准煤。按南方地区近年来有采暖呼声的武汉、长沙、重庆、南京、上海等长江沿岸城市住宅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计算,如果每平方米多五公斤标准煤,总额就将增加2000万吨,而我国目前城市建筑运行能耗为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增加了城市建筑总能耗的4%。
长久以来,南方地区居民采取的是采暖设备屋里有人则开,无人则关,而且即使采暖设备运行,屋子里的温度一般也不会像北方集中供暖住宅那样动辄达到20℃(甚至之上)。正因此,南方实现了只是北方地区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的采暖能耗,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给集体供暖算一笔经济账由于历史原因,南方地区的城市集中供暖基础设施基本为零,若实行大面积集中供暖,则必须对城市管网进行改造。而且南方建筑设计标准和北方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适应潮湿炎热的气候,在设计理念上南方建筑更注重通风设计,保暖性能不高,若实行城市集中供暖,则必须另外投入大笔资金对南方楼宇、既有的建筑结构进行大面积改造,两项投资及改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现在的暖气设施分为水暖系统和气暖系统,不管哪种,暖气都是要经过长途管道输送,而南方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地形复杂,长途管道输送建设成本极大,专家指出“此项计划开销之庞大,应不亚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无论是从财政、人力还是从资源的角度考虑,这样的提案都显得过于天真。”
03 那供暖的需求、供给矛盾如何解决?
独立供暖、分户计量是南方供暖方向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我们南方同纬度的地区,供暖大都是独立的而非集中。独立供暖是相对于集中供暖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一家一户的单户采暖,即每一家是一个单独的供暖系统。相对于集中供暖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调节不灵活,独立供暖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不受相邻其他住户的影响,调节灵活等等优点。
2000年,当时的建设部以76号文件颁发了《民用住宅节能管理规定》,就明确提出分户计量的改革方向,发出了供暖改革的信号。2003年,当时的建设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地区的15个省份的12个城市作为实行供暖体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城市。所谓供热分户计量就是用多少热,交多少钱,每个用户可根据自身家庭的需要来决定使用多少暖气,控制室内温度,依据安装在供暖设备上的计量表收费,北方供暖区先行的改革对南方新建供暖体系有借鉴意义。
改变能源结构、明确政府责任是解决之道发展、完善供暖体系,终究不能靠大量燃烧煤炭,而应以发展核电、风电等新兴清洁能源为主,中国的核电站基本位于南方,可以抓住这个优势,这样既可以解决能源缺口之忧,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效果。
合肥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昌跃说,合肥热电集团作为合肥市的四家公用事业企业之一,却是唯一没有享受政府补贴的:“暖气价格8年未动,燃煤价格已经翻了近一番,而燃煤占到供热成本的70%,再加上折旧等其他成本,现在供一块钱的汽至少要亏8角钱。”
结语让南方冬天的室内和北方一样温暖或许无法一蹴而就,但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温暖的环境下,心情容易变好,我们应该尽力促成这件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1/102/103/104/105/10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