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上阵地挑衅的越南特工 142高地,也就是著名的李海欣高地。位于老山那拉口方向,是662.6高地下最前沿、最暴露的一个海拔142米高的小山头。几乎是石头构成的山包,完全可以叫做石头山。 84年4月,118团打下老山后,为巩固阵地,一举夺下了这个阵地。越军每天都要向这个山头发射上万发炮弹,到处可见炸碎的石块。这个地方不能修建猫耳洞,只能在石头夹缝里打仗和防炮、生活,没有什么植被可以隐蔽、遮掩,在这样环境下作战的艰苦性是无法想象的。人们都把这个阵地称为新时代的上甘岭。 由于这个山头天然石洞多、石壁高、坡度陡(靠近越方山坡几乎成90度左右的石壁)特殊的地理结构,越军很容易在石洞里藏身。其实,这个高地我军只是占领了山头和靠近我方的反斜面,也就是说,我们占领了这个山头的三分之二。靠近越南方向的山头以下部分仍然是越军占领区。 我们96团3营7连84年7月底接守142高地后,就在这样的异常艰苦、恶劣的条件下,顶着敌人猛烈的炮火轰炸和越南特工的极大威胁,每天都在流血、伤亡,经受酷热“烤验”,冒着淋漓细雨,带着皮肤瘙痒、烂裆、化浓的痛苦,同越军近距离防御作战到12月初,守住了阵地。做到了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普写了一曲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7连也是我们步兵第96团防守老山那拉口,经受炮火最多、条件最艰苦,牺牲、受伤人数最多的连队。战后,全连荣立了集体一等功,是这次防御作战,陆军第32师唯一的一个一等功连队。 7连和我们8连都同属三营的连队。在驻地营房,我们连和7连的两幢平房就一前一后紧挨在一起。平时训练、比赛、施工生产等都经常在一起,干部战士们相互之间大都可以叫出名字来,处得很好。 部队接防老山后,我们连队按照命令在662.6高地反斜面另辟新阵地130高地,一方面作为团的预备队,关键时候替换伤亡严重的连队;另一方面,就是专门为7连配属的军工连,我们连经常借着夜幕分批地把工事架、枕木、弹药、罐头等**物资偷偷地送上142高地,然后赶在天亮前再把7连的伤员和烈士遗体背运回来。经常去了又来,来了又去,来来往往的,每次去都听到许多他们防御经历的真实故事。说得最多的就是谁、谁、谁是怎么牺牲的,谁又是怎么负伤的;还有就是说越南人了,悄悄地用手指着几乎垂直的山下说,越军就在他们山顶下面(因为7连坚守在山头,几乎没有山洞,都是一些勉强防身的石缝和林立的石头,后来暴露林立的大石头也没剩几个,都被炮火炸碎了)的石洞里,和7连坚守的阵地自成一体,只是七连在最上面这一层,越军在中间那一层的洞里。不**时还可以听到越军讲话呢,只听得到他们的讲话声,有几个人,具体在什么位置就看不见、不知道了。发现不了目标,就无法开**射杀和投弹了。 有一次,听他们说越军生活比我们的好,还可以吃新鲜猪肉呢。我问为什么呢?他们说前两天从下面的石洞里面传出杀猪时猪的嚎叫声,估计越军在杀猪改善生活了,在这种炮火连天的地方越南人居然还有心思杀猪,挺吃惊的,真是没有想到,很猖狂的哦。说得我们口水都要流了,真想把猪肉抢来偿偿,呵呵。由于我们上去在的时间不能太久,只能捡最精彩的给我们说,而且声音还不能大,怕有响动,“隔墙有耳”,遭到越南人炮火袭击。 还有关于越南特工最奇特的一件事,是7连要被一军撤换前的一个星期,我们送东西到142高地听到的。我们那天夜里上去阵地,7连的一个老兵告诉我们,真是活见鬼了!活见鬼了!前天晚上我们在石缝里休息,早上起来发现阵地上的两个761压缩干粮的铁皮桶不见了,插着的红旗也不见了(因为没有遮蔽物,晚上不好站岗,战士们就在阵地上放些碰到能发出声响,休息时起警报作用的物品,当“哨兵”用。插的红旗是五星红旗,代表我们国家的标志)。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按道理越南特工是上不来的呀,靠近我方的四周都是地雷,只有一个通道是有专人把守的;靠近越方这边是石壁,不可能爬上来呀!老兵还说,我们昨天又换了红旗,晚上又放了干粮桶,但是今天早上起来同样是又不在了,真是奇怪呀,两天都是这样,肯定是越南特工干的了! 我们听了都感到不可思议,既然特工能上来肯定是花了不小工夫,既然这么不容易上来,上来了怎么又不杀人,只是这样拿着红旗和干粮桶回去了呢?感觉问题很严重呀!一再提醒他注意安全,晚上睡觉不要睡得太死了,一定要检查检查是什么地方出了漏洞,要多保重呀!他连声说,好的、好的!谢谢你们了!你们也要多保重。我们一一握手告别老兵、告别142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