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4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点分析揭秘:习总为二炮司令晋升上将内幕

[复制链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21:14: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41 编辑

       11月23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中央军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魏凤和同志颁发命令状。
  上午9时许,晋衔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宣读了11月17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的晋升上将军衔命令。


  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主持晋衔仪式。中央军委委员常万全、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吴胜利、马晓天出席晋衔仪式。出席晋衔仪式的还有解放军四总部、驻京各大单位和军委办公厅的领导等。
                                                  

                            中共十大大上,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
                                                

晋升上将军衔仪式结束后,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与魏凤和左一合影留念。 新华社发
  第二,只授予一位将军军衔。可谓一枝独秀。
  第三,极为高调。虽然接受军衔的只有一位将军,但是,参加授衔仪式的却是军队“全家福”。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委员及四总部领导、在驻京各大单位、办公厅等领导系数到场。从很大意义上讲,这样的授衔仪式是史无前例的。
  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安排?笔者分析,这与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尤其是西太局势密切相关。当前的西太局势有三大特点:
       第一,美帝气势汹汹的要重返亚太,争夺亚太霸主地位。
  第二,美帝的重返亚太以修理、遏制中国为前奏。凡是中国支持的,美帝都搅局;凡是中国的友邦国家,美帝都拉拢;凡是跟中国过不去的国家,美帝都支持、视为盟友。
        第三,个别周边国家趁机兴风作浪,企图侵占中国岛屿。日寇并出现严重的右翼化趋势。菲律宾、越南则对中国的国家地图大吵大闹。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以什么样的态度应对,决定着中国核心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更决定着敌对势力能不能有所收敛,不使事态进一步恶化。
  二炮,是国家重器。根据中国新的军事战略,二炮已经不仅仅承担战略威慑任务,也承担常规打击任务。特别是在体系战情况下,二炮还将作为反导、反卫星、反舰反航母以及陆基远程打击的主力军。
                                                     

                                                           二炮司令员魏凤和
  习总高调为二炮司令授衔,第一,体现中央对二炮的重视;第二,向有关国家发出警告,中国有决心、有能力粉碎一切来犯之敌。即使某个国家胆敢挑起核战争,中国也一定奉陪到底。第三,对日本军国主义残渣余孽进行警示。
       现在,日本右翼化趋势明显,军国主义大有死灰复燃之势。石原甚至叫嚣要研发核武器,向二战后国际秩序发出严重挑衅。习总向二炮司令授衔,无疑是向日本军国主义发出的严重警告:中国不会坐视日本严重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违法研发、甚至拥有核武器!
       习总书记刚当选:就在亚太地区丢一颗重磅炸弹
  中共十八大闭幕之后中共的军方高层周四在一个论坛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在亚太地区新的战略安全观,包括增进互信、彼此尊重、屏弃冷战思维和零和思维....
  据凤凰卫视报道:中共十八大闭幕之后中共的军方高层周四在一个论坛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在亚太地区新的战略安全观,包括增进互信、彼此尊重、屏弃冷战思维和零和思维。
  升任中国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戚建国在十八大闭幕后的一天,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共享安全”的主旨演讲,对未来亚太安全提出了中国新的构想,戚建国首先阐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的意志,也借用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话说宽阔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亚太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四点新安全观包括增进互信、彼此尊重、屏弃冷战思维和零和思维。习总书记刚当选:就在亚太地区丢一颗重磅炸弹.

       戚建国:“我们要超越你得我失,你赢我输、你兴我衰的零和思维,不走靠集团政治谋求单方面安全的老路,各国应尊重对方而不是挑战对方,关照彼此核心关切而不是逾越战略底线。”
  十八大把建设海洋强国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也因应了维护海洋权益以及中国目前面临的海洋争端的因素,戚建国也再次强调了在维护海洋权益上中国的立场。
  戚建国:“坚持用和平手段解决海洋权益问题,反对动辄付诸武力或用武力相威胁,战争和对抗只会导致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
  亚太新安全观也包括强调互利共赢,提倡包容平等相待,加强协作务求实效,在和亚太各国相处中,惟有同舟共济勇于担当,才能创造亚太和平美好的未来。
  中国军方的亚太地区新的战略安全观“增进互信、彼此尊重、屏弃冷战思维和零和思维。”是与中国今后亚太地区的外交、军事路线是一致的。正如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宽阔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亚太各国的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吻合。
      这再次地反映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国家道路,绝不重蹈“国强必霸”的历史覆辙。无论和平发展还是和平崛起,其本质内涵是一致的,即中国努力以和平的而非战争的方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目前美国正在加速“重返亚洲”,中国在周边地区遭遇的危机不断增多,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困境明显加大。就是在这样的态势之下,中国仍然在不同场合,高调宣称和平崛起的这一原则。
  中国为何要坚持这一立场呢?
  因为,中国需要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要腾出手来解决13亿人的衣食住行问题。而且,中国不需要谋求霸权。因此,中国不愿意,采取非和平手段来解决与周边国家的一些争端。

      尤其是美国,从地球的西边跑到地球的东边来拉拢中国周边国家,使用武力威胁,来遏制中国的情况下,中国再次表明中国无意与美国进行对抗,而需要“增进互信、彼此尊重、屏弃冷战思维和零和思维。”的原则立场。
  但是,中国的立场,美国或其他国家是否会充分理解或接受。这是不一定的,因为,美国的长期战略就是要遏制中国,因为,中国要继续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使西方社会大失所望。
  因此,在此环境下,我们不能认为中国和平崛起主要靠经济发展,只要经济强大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这个误区。
  1、因为,中国在发展的同时,对手也没有睡觉,也在不断发展,追赶仍然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
       2、中国发展起来了,但历史条件也可能已经改变,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和历史视窗可能已关闭。
  3、中国经济发展了,但新的安全软肋和麻烦可能随之出现。随着中国东部地区富裕起来,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在战时可能成为对手直接打击对象中国东部地区沿海200公里范围内涵盖了全国60%以上的大城市、工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
  东部沿海人口占全国的36.1%,1979年至2008年吸纳了全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81.2%,2005~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约占全国的55.6%,工业增加值约占59.8%,出口总额约占89%。2009年,东部沿海十一省市GDP占全国总量高达近六成。但同时,这一战略方向又始终是中国安全环境最为脆弱的方向,中国有效军事控制能力极为有限,我国大量战略基础目标都将处于强敌有效毁伤范围之内。
     目前,我国80%以上的石油进口和40%以上的进出口贸易要经过印度洋—麻六甲海峡运输,这一交通要道堪称中国经济的“生命线”。然而,这一“生命线”不仅受到印度洋西北部、东南亚等目前世界上最猖獗的海盗活动的困扰,而且还受到印度、美国等国家的有力看制。近些年,中国对外能源依赖度大幅提升,已使我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脆弱性凸显。
  4、最致命的是,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斗争意志、国防意识淡薄了。过去中国一穷二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敢想敢做、敢打敢拼。但经济发展后,中国可能因为“穿上了鞋”而瞻前顾后。特别是中国人历来“小富即安”的思想很深,一些人生活富足安稳了,对于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和国家安危,往往表现出惊人的麻木不仁和国家意识淡漠。
  5、军力发展需要时间。军队和军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有其自身的规律,部队的战斗力是需要培育和训练的,军事装备也是需要预研的。单就军事装备而言,一项装备从预研到立项,再到反复试验、定型和列装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有的甚至更长。而要想军队关键时候拿得出、用得上,国防和军队建设就不能被经济建设落得太远,而是要提前筹划,与经济建设同步展开、配套建设。
      6、从中国屈辱的近代历史清楚昭示,国家富而不强,只能是别人觊觎侵略和瓜分的对象。拥有财富,但没有保护财富的能力与手段,那将是国家悲惨的起点。国人有疆无防,缺乏国土意识和国防观念,将是中国真正令人担忧的地方。

  综上所述:

  为何中国要在不同场合高调宣示中国和平崛起的原则立场。就是根据中国目前所处环境的实际,而做出的决定。
  新的一届领导层和中国军方高层,也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做出的此种判断,而提出了中国在亚太地区新的战略安全观。
      美国越发倚重军事王牌
  综合来看,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主要表现主要在四个方面:
  第一,着力强化在亚太的军力部署。按照美国防长帕内塔的说法,到2020年,美国海军60%的舰只将集中到亚太地区,包括11艘航母中的6艘。这一调整将彻底打破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的在中东、欧洲与亚太地区部署同等规模海军力量的传统模式,这事实上是将海军战略重点明确标注在了亚太地区,且指向明显是针对中国。
  第二,重点经营以关岛为中心的第二岛链基地。目前关岛已经部署了美国最先进的F-22战斗机、最先进的B-2隐身轰炸机以及各种核潜艇。
  而且,根据美军调整而后撤的原驻日本冲绳美军,也已确定重新部署到关岛和夏威夷。且按照美军公布的建设规划,未来这里还会有大量投入,在美国将兵力从第一岛链收缩到第二岛链后,未来这里极有可能成为美军新的战略指挥中心。
     第三,针对南海局势强化部署。美国计划在新加坡部署先进的濒海战斗舰,大有针对南海特别是控制马六甲海峡之意。此外,美国还以轮驻训练的方式保持在澳大利亚和东盟地区的军事存在,目前这一模式已在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开始试行,未来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到越南、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
  第四,推动“亚洲版”导弹防御体系和“亚太小北约”的组建。美国拟推动目前的双边导弹防御体系向三边模式转化,集中力量于东北方向的美日韩、东南方向的美日澳两个三边反导体系的建设,为构建“亚洲版”的导弹防御体系做铺垫。
  而且,美国设想以美国为主轴,联合东北亚的两个盟国——日本和韩国,组建专门针对中国的“亚太小北约”,以遏制中国的崛起。
       此外,美国还在将“空海一体战”构想逐渐从理念向实践推进,该构想是应对中国军方正在建设中的“区域拒止和区域反介入”能力的军事干预和打击能力。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越来越多的依靠军事力量的优势,来维系它的地区乃至全球的霸权。美国在维系自身的优势和霸权地位时,基本上多种手段并用,包括经济、金融、外交、政治,以及军事。其中,军事并不是一个“打先锋”的角色,而是最后的牌。
  但是这些年来,美国越来越倚重于军事力量,这也表明,美国手中的“牌”在逐渐衰减,经济、金融、外交、政治的运用能力在衰退,因此军事能力方才凸显出来。而这次的“重返亚太”战略,就是意图利用美国超强的军事实力,来制约战略对手——中国的一次新的尝试。

  针对一个不合作的中国

  中国的加速崛起与亚太盟国的离心倾向是促成美国坚定重返亚太的关键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后,相对绝大多数国家的衰落,中国一直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2010年甚至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在经济领域中,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的领导核心,不仅本地区多数发展中国家逐渐向其靠拢,日、韩、澳等美国传统盟国也开始出现离心倾向,东亚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特别是2009年日本鸠山内阁上台后在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上与美国针锋相对,提出了让美国人备感紧张的“东亚共同体”设想后,美国越来越担心亚太地区会形成中国全面主导的局面,而它会被逐渐排除在外。
     加上中国在意识形态、发展模式、社会制度上与美国存在很大差异,这一切都促使美国将战略关注点转向亚太地区。
  虽然短期内美国不会与中国“翻脸”,但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重心调整具有长期布局的趋向,是在为将来面对“一个不合作的中国”做准备。从长期来看,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恢复及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逐步落实,美国对华政策中硬的一手可能会有所加强,“看管、威胁”的成分会有所增长。
  随后美军开始的兵力调整,就是逐步把一些主要的作战力量后撤至关岛、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一带,这意味着美国军方将把其主战力量转移到了中国日趋提升的远程火力打击范围之外。这对美军来说更加的安全。部分驻日美军的撤离,并不等于美国的军事力量要离开这个地区,因为转移的只是部分兵力,而驻日美军的主要的指挥机构,特别是和海军陆战队相关的一些指挥机构,依然保留在日本本土。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只要是局势有所需要,美国的作战兵力通过快速的部署和快速的火力打击,仍然可以在这里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完成战时的部署和使用。
      尽管美国并不希望亚太地区出现军事冲突,但该地区局势“适度紧张”比较符合美国的利益。一些东盟国家希望借美国之力在亚太地区起到“平衡作用”,美国为了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势必要利用中国同周边的领海摩擦和矛盾来确保后者对美国的依赖。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亚太地区局势在美国的唆使下可能处在一种不稳定状态,也不排除出现摩擦的可能。
  经过重新调整和部署,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太看似将中国逼入困境,实则中美在亚太各有短长,中国并非全然处于劣势。美国有安全优势,中国有经济优势。美国目前作为,就是放大安全优势,并寻求将安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如推动美韩自贸协定和TPP,有几分弥补过去缺憾的紧迫意味,显得并不从容。中国目前所采取的策略,则是尽快将经济优势转化为政治、安全优势,更好地扞卫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海洋维权意识的上升、海洋综合实力的加强等,都可视为此种努力的一部分。对于域内各国来说,过于看重美国军事力量和过于轻视中国经济力量,都不能算是正确的想法。
     中国如何应对成关键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军事力量,并与世界上很多重要国家结成了最广泛的军事政治联盟。就目前的实力和影响而言,中国还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因此,“中美共治世界”对中国而言还是一个名不副实的说法。
  但在亚洲,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大国,有着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美国重返亚太,但其毕竟不是亚洲国家。因为只要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继续赢得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等到中国羽翼丰满之后,实力对比的天平才会向中国方面倾斜。
  因此,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对美战略的正确选择应是:因势利导,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此外,对那些积极呼应甚至高调呼吁美国重返亚太的周边国家,应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对那些在美国的策动下不断找中国麻烦的周边国家,更要保持足够的理性与克制。
  此外,美国地缘战略重心在“重返亚太”过程中,其对“大中东”难舍,西亚南亚热点难点多多、危机四伏,伊拉克战后恐怖袭击不断、安全局势脆弱,阿富汗前途未卜、美国十年“阿战”难以善终,而新的叙利亚危机现在还是悬念;西亚北非巨变侵蚀美国的既得利益,伊朗坚定反美反以,“大中东”仍将严重牵制美国,而俄罗斯也决不会像以往那样“安稳”,因此,美国战略重心自西向东转移绝非易事。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白宫眼中,中国军事的力量同样随之增强。从先进的无人侦察机到试飞第四代隐身战机歼-20,再到最近频频曝光的新航母,美国认为中国军力的增加已然危及到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和亚太盟国的安全,并妨碍美方涉足敏感的南海能源战略通道。为此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布局,将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目标当然是锁定对抗军力日渐增强的中国。
      新加坡《联合早报》引述专家观点表示,对于美国计划把60%的战舰部署在亚太,可能会加剧南海、东海等区域的海上争端。与此同时,中国要提高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准备,无需对美军调整部署过度担心。美国部署亚太一定要有钱,可钱从何而来。就目前形势来看,未来美国亚太军事部署所需要的资金,基本上就是靠贩卖军火。挑起南海紧张形势,可以从东南亚一些小国倒腾些小钱;而美国主要军费的最大来源就是向盟国大量推销如F-35等先进武器。
  要想让美国人缺钱,就必须要让美国的盟国对F-35等先进武器丧失信心。因此,只有中国积极加大尖端武器的研发力度和成军步伐,如加快歼-20、歼-21和国产航母并促其尽早成军——以中国高科技武器压制美国军工企业在世界武器市场中的份额。如果中国的歼-20能够对抗F-22,歼-21能够在基本性价比上超越F-35,美国就无法为下一代的武器研发提供起码的资金支持。
  同时,美国为了自己所谓的百分之百的安全,在欧洲导弹防御和国家地区战略上不断压缩俄罗斯人安全空间。如今普京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势必对美国“零和游戏”展开反击,在伊核、朝核以及中东等热点和敏感问题上,中俄已经显示出合作意向。
  今后,中国要力争在战略上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的深度合作,并保持好两国间的高层沟通与协商。同时,如果中俄两国能够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进行合作,利用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等国际性组织协调立场,展开良好的互动沟通合作,并通过“安邻、睦邻、富邻”的战略实施分化瓦解美国在亚太的盟友,并尽力为我所用,就可能会促使美国“重返亚太”以围堵打压中国崛起的不良图谋,最终成为一场春梦!
    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影响
  奥巴马政府从上台伊始就强调“亚洲外交”,其核心用意就是强调美国不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对中国示弱,坐视中国在亚洲的“势力扩张”。但新时期中美关系极为复杂。对于中国,美国既难以使用武力加以征服,也难以使用经济手段加以遏制和封锁。因为今天中国的GDP已是世界第二,是美国的最大债主和第三大出口市场。
  但美国“重返亚太”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近期热炒的南海问题就是美国介入亚洲事务的一个突破口。在所谓“保护南海航行自由”的借口下,美国积极利用和企图激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伺机介入南海争端,把本来属于中国同有主权诉求国家之间的双边问题扩大化、国际化和复杂化,以创造机会充当亚洲的“领袖”。
  而从总体来看,美国与其亚太盟友“围堵中国”是“不现实的”。首先,如今亚太安全格局与冷战时期有着本质的不同。亚太各国之间高度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次,即使在美国的亚太盟友之间,安全利益也并非完全重叠,各国有不同的安全挑战以及军事战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亚洲国家希望通过美国的军事存在来保障亚太安全,但也需要中国的巨大市场带领他们走向繁荣。绝大部分亚洲国家不愿意置身于中美泾渭分明、自己必须选边站的“零和游戏”中。于是美国开始玩弄两面手法,一方面称美国重返亚太不针对中国,另一方面却又加强在亚太部署军力,其言行不一,难以掩盖和解释其真正居心。因此,中国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被其“甜言蜜语”所迷惑。
  同时,中国还应清醒的认识到,在未来20~30年内,美国仍将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已基本实现,但是难以完全实现他转移所要达到的全部目的。因为亚洲每一个国家不认为跟中国对抗,是符合他们自己本国的利益的。他们是希望美国在亚洲存在,但并不希望看到中美之间在亚太地区对抗,也不希望完全站在美国一边反对中国。
  有一位美国观察家指出:“此前,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崛起之时与那么多想遏制其发展的国家发生如此紧密的经济联系。”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拉动力已经超过美国,许多国家与中国经济上相互依赖日益加深,无不指望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在军事上依靠美国,在经济上依靠中国的格局,在未来一个时期不会发生改变。
  从外交上来看,中美双方都承认中美两国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避免犯错,把握机遇,对华发展更密切的合作关系。”美国防长帕内塔表示,他本人致力于建设一个健康、稳定、可靠、持续的中美两军关系,目标是持续地改善中美两军的互信,共同应对挑战。正源于此,中美两军正在人道主义援助、反毒品、防扩散等领域深化合作,并在网络空间和外层空间加强对话。
  但这并不是说美国的遏制中国战略就被弱化了,实际上正好相反,美国在亚太的军事调整部署步步为营,且正在逐步加强。因此,中国绝对不可掉以轻心,既要与美国发展积极的经济合作关系,又要对美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防范于未然。认为美国会真心支持和欢迎中国的发展与崛起,那是自欺欺人或被人欺。
  同时,中国的眼光要放的更长远,要有自信。首先,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外交实力、政治实力以及各项软实力,并且要把这种转化加速和扩大实施。其次,对周边战略谋划要做高、做深。一方面,我们应该力争中美关系平稳发展,减轻震荡,把美国对华战略的破坏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利于我们的和平发展大局。并积极有选择、有条件地与美国合作,不断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对美国的遏制行为,应有清晰的认识和有力的应对措施。要摸准美国的软肋,掌握好尺度,击溃美国的遏制企图,让美国知难而退。我们的对策是要善于利用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包含的地缘、经济、文化、军事、台湾、俄罗斯,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因素等等,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头开花,才能使美国围堵中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最终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的设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