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3:59 编辑
中国外长王毅的记者会,真可吸引了世界的眼球。今日上午10时开始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居然有人从清晨6时开始排队,以至于当我在8时半赶到会场时,只能在最靠边的地方找到一个位子。
王毅是外长,自然很照顾外媒的感觉。与其他几位部长不点外媒记者提问相比,王毅外长的记者会,三分之二的提问都点了外媒,包括很少听到的来自非洲的记者。
记者提问中,自然提到了中国政府是否准备邀请安倍首相出席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的问题。王毅外长是以思维敏捷,口才出众而著称。他很巧妙地正面避开了这一个问题,而是回答说:“作为当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方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举办包括阅兵式在内的活动十分正常、自然,我们会向所有的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发出邀请,不管是谁,只要诚心来,我们都欢迎。”
王毅的这一段话,说出了两个主要的意思:第一,我们举行阅兵式不是举行 “反日阅兵式”,而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阅兵式。当然,在东方主战场,这个法西斯是谁?用不着中国人来点明。第二,我们会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但是他敢不敢来?是不是诚心实意的来?那要考验他的良知和勇气。
作为一国之首相,他要发表什么样的战后70周年的谈话,是他的责任与喜好。但是,从一开始就透出风声要抛弃“村山谈话”中“殖民统治与侵略”的关键词,让国际社会大为震惊。中国政府的态度众所周知,连美国政府都看不下去,国务院和白宫的发言人连续多次发表谈话敲打安倍:“战后70周年的谈话,向周边邻国谢罪是关键。”
王毅外长在记者会上说得很明确:“历史问题一直在困扰中日关系,所以我们不禁要问一声,究竟原因何在?我想起一位中国的外交老前辈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他认为,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这句话既是人与人的交往之道,也是对待历史问题的正确态度。日本的当政者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如何,首先请扪心自问。世人也自有公论。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所以,安倍如果不愿意再背负历史包袱,那么他一定会来北京出席中国的阅兵式,并借此机会代表日本政府就侵略中国的历史作出态度坚定的表态。如果他执意不肯来北京,那么意味着他在对中和对历史问题上他将更加**,当然他也将会失去与中国寻求历史性和解的最佳良机。一切都考验安倍的良知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