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10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越反击战中的经典瞬间

[复制链接]

1954

主题

28

听众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超级爱心大使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14:40: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25年前,因为当时越南当局的错误政策,爆发了中越边境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的起因究竟是什么,战争进程及胜负如何,战争对交战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军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1979年的世界还是个冷战的世界,当时的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大国对立,形成东西方阵营。当时的中国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言人,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还远不足以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匹敌。相反,由于中苏交恶,苏联又拼命拉拢中南半岛小国越南,从战略上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合围的态势。



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中美相互靠拢无疑令苏联和越南感到担忧和恐惧。越战结束后,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埔寨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这当然为中国所不能容忍,并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政府当时是支持红色高棉政权的。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认为,是到了该制止苏联的“亚洲古巴”、教训教训这个越南“小霸王”的时候了。



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越南越来越疯狂的排华活动,以及双方的领土争端。1975年越南统一后开始排华,这是中国担心的一个问题。刚开始时越南在刚刚统一的南方将比较富有的华人排走,后来连北方的华侨也被排走,中越关系开始恶化。此外,在中国南海上中越之间也有领土纠纷,涉及到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这也是中越敌对的原因。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据颇具影响的澳大利亚“时代报”在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大批华侨被迫逃离越南。该报在对为数众多的难民进行采访后得出结论,河内要对争端负主要责任。越南北部的难民潮早在1977年就开始了,1978年达到高潮。在排华浪潮中,华裔政府官员被解职、独立开业的商人被迫停业,华人学校被关闭。在所谓的战略要地,华人要接受“忠诚测试”,直至被驱逐。而在南部,大约3万家华人商店被迫关闭。在越南政府的授意下,富有的华人被迫缴纳多达数百万美元的出境税,并被赶上破旧的渔船驶向怒海。



此外,越军在中越边境不断骚扰。因此,我国在阐述战争理由时将这场战争定义为“自卫反击战”。但是,看一看当时出版的“新德意志报”就会了解到当时的国际舆论对这场战争的反应。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指责中国入侵越南,为数众多的西方国家也持同样观点,亚洲国家如印度、日本和蒙古等也要求中国从越南撤军,苏联则更不用说。当然,中国在打这场战争时对苏联并非全无顾忌,军事问题专家认为,中国之所以敢对越南动手,而不怕中苏边境出现战事,部分原因是由于苏联把注意力转向阿富汗问题。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10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惨重,但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2月20日,西线大军攻克老街,经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东线大军同日攻克谅山,越北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而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但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将初期战果保持下去,与其说是出于限制冲突扩大的政治考虑,不如说是装备不足所致。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当时的两军装备情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其作战能力不强,因此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比如说解放军的坦克很容易就被越军打垮了,坦克质量很差,有的炮弹不会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头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而越军方面1975年越战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手中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以及过去中国的支援。所以如果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越军士兵当时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军队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从当时中国军队暴露的问题上看,技术上来说,1979年时中国军队作战的方法还跟50年代差不多。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飞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现代化的战争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解放军不可能在越南有什么作为。对我们来说,1979年中越战争其惨烈程度直逼朝鲜战争。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总结时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6900余人,伤14800余人。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后勤部门措施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许多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浴血场景,电影所宣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时至今日,昔日媒体称颂的影响已无人再提起。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西方媒体在关于中越战争的报道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这种战术在越南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国军队曾尝试发动联合兵种进攻,但均未成功。高级参谋人员年龄老化,不愿放弃传统的防御战,虽然个人骁勇善战,但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中国军队从未真正建立起进攻的理论,虽然能够实现有限的目标,但在重武器装备和用兵理论方面同越南人相比大为逊色。当时中国军队的军服没有军衔识别符号,指挥官都是从本单位挑选出来的,士兵籍此来辨认自己的指挥官。作战中指挥官阵亡后,作战单位也随之解体,士兵不承认新来的陌生人是他们的军事行政长官,由此产生的混乱状态也是中国军队遭受伤亡的原因之一。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越边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冲突不断,没有哪一方成为战争真正的赢家。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各大军区轮流派兵参战,中越边境成了练兵场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谈到战争对中国军队的影响可以说,战争对中国军队最重要的影响是,强调了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战争给人民解放军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军队要正规化,不能像过去打游击那样,过去的经验一定要放弃



历史进入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越南自1986年起也开始他们的改革开放。到80年代后期,中越双方政府也认识到,军事对抗没有意义。1990年前后中越边境还有放冷枪的,但此后就回到和平、几乎没有控制的开放的边境。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的改变使战争成了落后的代名词。这场战争除了给交战双方造成损失外,对东南亚地区政治也产生很大影响




这场战争对东南亚是很重要的。1978年越南推翻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后,东南亚成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反越阵营,一个是亲越阵营。中国政府当时是支持反越阵营的,在中国的支持下,东盟一直支持波尔布特政权的所谓合法地位,包括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以从1979年一直差不多到90年代中期,红色高棉虽然没有控制领土,但仍占据联合国席位,所以说东南亚也有它的相对冷战。中越之战也对亚太地缘政治产生了影响。美国80年代与中国关系越来越好,在新疆建立监听系统,中美军事合作越来越多。而苏联则与越南越走越密,80年代苏联在金兰湾拥有海军和空军基地。中越战争也反映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对越自卫反击的的真正目的和意图 任何一场战争都有它的政治目的和意图,对越自卫反击战也不例外,但对这场战争的真正的政治目的和意图虽有人提及,但真正符合逻辑和理性的评价并不是很多或者很真实。其实这场战争的政治目的,背景和意图很复杂。1979年中国已全面进入改革开放的邓小平时代,经济正在进入全面复苏,政治经济实力日臻强大。出于对亚洲地区的战略遏制,苏联与越南结盟并全面支持越南把它武装成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是顺理成章的事。支持越南全面入侵柬埔塞是它在亚洲地区扶持建立与中国对抗傀儡的实质性的一步。面对西哈努克被迫流亡,红色高棉全面溃败,在苏联强大军事援助下柬埔塞战场的新一轮春季攻势即将开始,面对岌岌可危的柬埔塞政权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下,中国直接出兵无论是从遏制越南日趋膨胀的军事霸权野心还是减轻柬埔塞战场的的军事压力,拯救生死存亡的红色高棉政权,都是迫不得已不可不走的的一步棋。邓小平正式访美,中美全面建交外交关系达到历史最佳点为这场战争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氛围。内因外因都使这场一剑双雕的战争如剑在弦上,不得不发。


师出何名? 师出有名是任何一场战争的通行证,我们师出何名呢?这个问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 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是它的双利剑。但我们的这场战争却是个例外。因为我们的战争不是以侵略和掠夺为目的的,仅仅是为了道义和正义,以惩治和遏制为目的的战争,注定我们不仅仅要付出物质和肉体巨大牺牲,还要遭受来自理论和道义上的双重矛盾。一方面我们对入侵柬埔塞有着强烈的愤慨和抗议,坚决反对侵略和掠夺。一方面我们却真真实实的踏在别人的国土上,虽然我们在高喊着自卫,但面对越南妇孺愤燃的民族仇恨,我们的理由是苍白无力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迫不得已做出的战争精神上的牺牲远大于物质和肉体的牺牲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胜利的代价 事实上这场不平衡的战争让我们付着不平衡的代价。当我们满腔怒火义愤填膺要惩治忘恩负义的敌人时,事实上,被超级大国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软弱。从战争的开始一个星期2万人的伤亡数字上就要可以看出我们要教训的敌人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那软弱,俯首是从的让我们教训,当我们背着半自动步枪和草帽要教训用清一式冲锋枪,被超级大国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并不是很容易的。我们的代价不仅仅是在落后的武器与日新月异的现代武器的差距上(仅以苏联为越南最新装备的弹道测距雷达让我们的炮兵付出的代价为例),血的教训告诉我们现代战争需要现代作战的理论和思想指导。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从许多军事报导和军事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场已经进入八十年代的现代战争中,居然有许多士兵用血肉身躯滚地雷堵枪眼,怀抱炸药包炸碉堡的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作为军人,应该为他们舍身忘死,英勇殉国而感动。但作为对这场战争胜利代价的评判,我们不得不多一些遗憾。事实上这是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根据常规的攻守1:4伤亡比例来看,我们从官方公布的敌方伤亡人数可以判断我们的伤亡应该是在5至6万人之间。仅仅是一场16天的战争,如此高的伤亡让我们对胜利的评判应该多一些冷清和理性的认识。而在战争中我们暴露的落后的现代战争理论让我们应该对现代军事理论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认识。我们思考得更多的应该是:传统的高速穿插运动战,在现代精确炮火的新的防御体系下,是否有效?快速穿插运动的先头部队于无法快速跟进后勤保障之间的矛盾是否影响战争的进程?快速进攻的部队在得不到强大炮火支援下的进攻得与失是否平衡?沉重的代价得到的不平衡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爱好者讨论的话题,更应该是现代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指挥者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 转自铁血社区 [url]http://bbs.tiexue.net/ ]


作为一个坚决反对军事入侵和军事占领,反对以霸权强权政治以强凌弱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发动的自卫反击战争与强权入侵,军事占领和掠夺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仅仅是惩治霸权和反对军事侵略为目的,为支持兄弟国家不受强权欺凌,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抛开政治和经济利益,但从纯军事角度反思这场战争,我们应该有许多得与失,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