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4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位抗战老兵聚首 再唱壮歌忆当年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1

听众

2890

积分

★少校★正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8:21: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12 编辑

来源网络
       9月18日,几辆汽车停在成都市金牛宾馆西苑内。车上下来8位近百岁高龄的老人,他们的胸前,一枚枚勋章闪烁着光芒。这8位老人,有人曾在热带雨林的死人堆里爬进爬出,有人曾在淞沪会战中流过鲜血。
  下午2点,一场“功臣关爱 远征英雄”捐赠活动在金牛宾馆西苑礼堂内举行。8位抗战老兵作为健在的117名川军抗战老兵代表,现场领取了每人每年的8000元捐赠。而这一捐赠,将持续到这117位老人离世为止。活动现场,每位老人都很激动,情不自禁又讲述起自己的抗日故事。
  再唱“满江红”
  老兵壮志仍不改
  每位老人进入会场,志愿者、市民都会自发起立鼓掌。96岁的张文治眼睛有点红,这样的欢迎场面,是这些老兵们少有经历的。
  1934年,未满16岁的张文治从南充嘉陵中学毕业,毅然决定参军报国。1937年抗战爆发,张文治任杨森20军特务连排长。“我们从四川到贵阳,一路沿长沙、武昌、南京,到达上海嘉定。”张文治回忆,他带队驻守桥亭宅、顿悟寺、陈家行一线,日本第三师团、第九师团和禁卫师团对这一带发起猛攻,飞机轮番轰炸、机**大炮掩护。“当时我们在战场上杀敌,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张文治说,什么是代价?战士的鲜血就是代价!在淞沪会战的七天八夜中,20军伤亡惨重,阵亡士兵达7000余人,而张文治仅受轻伤逃过一劫。
  回顾起参加抗战的点滴故事,张文治越说越激动,现场高唱起淞沪战场上战士们壮士气的歌曲《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台下老兵和来宾和着他的歌声拍掌高唱助兴。
  老兵抹眼泪
  运物资战友死伤大半
  18日一大早,家住资阳的94岁远征军老兵朱守信,在儿子的陪伴下赶到成都参加老兵会。一路上,他又回想起自己投身抗战的日子:
  1937年,年仅16岁的朱守信毅然从戎,成了成戍司管区的一名学兵。两年后,他被保送到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军官训练班,在铜梁虎峰场受训一年。毕业后回部队任排长。
  此时战火在中华大地上蔓延,朱守信所在部队改为中国远征**官司令部兵站总监部运输第七团,开赴云南前线。由于云南山高林密,地势险要,给物资运输造成极大的困难。尤其在雨季,别说人了,连走惯山路的马都会跌落山下。一次,朱守信所在部队要翻越高黎贡山。高黎贡山,海拔4000多米,山上空气极为稀薄,连火都点不燃。饿了,战士们就嚼生米充饥。渴了,就靠烂水池里的水解渴。
  “当时,20多人挤一个帐篷,临睡前,大伙儿还在闷着气说话。可第二天早上,一个帐篷里能爬起来的,就只剩几个人,其余的全在夜里窒息身亡了。”回想起战友痛苦的样子,朱守信轻轻抹了抹眼泪。朱守信所在连队上山时有150多人,但下山时仅剩30来人了。
  “我们还是二线运输部队,死伤这个样子,可想而知,当时战斗有多么惨烈。”朱守信说,让他自豪的是,他和兄弟们完成了这次运输任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