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显示电梯×楼主沙发登录注册
查看: 5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理解转化型入户抢劫的“当场性”

[复制链接]

609

主题

6

听众

9766

积分

一级上将 ★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三等功 优秀士兵 优秀军事干部 优秀服役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正营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7:10: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被告李某系无业人员,长期在建湖地区从事**活动。2011年11月7日被告趁夜潜入被害人张女士家中伺机**财物,在**过程中将熟睡的张女士惊醒,李某慌忙逃窜。张女士一边追赶,一边高声呼叫,李某随手捡起路边的砖头将张女士砸伤,随后李某被闻讯赶来的群众当场抓获。

  本案中李某在**过程中,被受害人张女士发现,为逃避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其行为已经构成抢劫罪,然而对于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入户抢劫”这一加重情节,审理中存在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入户**过程中,被失主发现后慌忙逃窜,在逃跑过程中,为抗拒抓捕使用暴力,其行为应当属于一个连续的整体,实施暴力的行为为**的后续行为,应当整体评价,因此李某构成抢劫罪,并属于入户抢劫。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入户**过程中,被失主发现,当场逃离失主居住的房屋,在逃跑过程中为抗拒抓捕实施暴力,其实施暴力的当场并非刑法所称的“户”,因此李某的行为仅构成一般性抢劫。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具体理由如下: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具体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该条款又规定了抢劫罪的几种加重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可见入户抢劫作为抢劫罪的特殊形态和加重情节在刑法中是有明文规定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该规定行为通常被称之为转化型抢劫行为。本案中李某在**过程中,被失主发现,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其行为已由一般的**罪转化为抢劫罪,然而其犯罪行为是否由入户**转化为入户抢劫却需另行分析。

  为解决此类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专门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司法解释,司法解释第一项即对入户抢劫的相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抢劫解释》第一条规定,认定“入户抢劫”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本案中李某进入受害人张女士家中进行**,其所处的客观环境符合刑法所称“户”的基本特征,为李某的行为转化为入户抢劫提供的基础条件。

  二是“入户”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本案中李某为实施**进入受害人张女士的家中,其主观存在恶性,其入户行为为非法性质,也为李某转化为入户抢劫扫清了障碍。

  三是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入户实施**被发现,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如果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发生在户内,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发生在“户”内,然而李某被失主发现后,慌忙逃窜,在逃跑的途中为抗拒抓捕使用暴力,其使用暴力的场所并非刑法所称的“户”,因此不构成“入户抢劫”。

  一般而言,户具有特殊性,通常被视为公民最终并且往往最为依赖的权利所存在的处所范围,尤其在人身和财产权利的保护中,该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入户抢劫与一般性抢劫,就财产权利的侵犯而言并无特别的区别,然而对于人身权利侵犯却有莫大的区别,在私人所有的居所中人身权利受到直接侵害,往往使被害人对社会秩序的信赖和安定感大程度的丧失,这是刑法典将入“户”作为抢劫罪加重情节的理由之一。根据这一立法意图,在入户抢劫的甄别中也应将人身权利受侵害的客观环境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即将暴力是否发生在入户的当场作为入户抢劫的重要因素考虑。

  本案中被告人李某虽然进入受害人家中实施**,但其实施暴力的“当场”并非“户”内,因此其行为的恶性与入户抢劫存在区别,仅可定性为一般性抢劫。

作者:王中秋 陈安昌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法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

听众

2126

积分

★少校★正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沙发
发表于 2012-7-18 10:18: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9:47 编辑

分析的很透彻,基本支持作者的观点。但就将其定为抢劫罪,本人认为不是很准确:首先从4个犯罪构成要素的主观上来讲,李某入户是为了**,被发现后逃出户外,为抗拒抓捕行凶伤人。而这里的行凶伤人,从另一个犯罪构成要素犯罪客观方面来讲,李某是为了摆脱追捕而对他人的人生安全造成伤害的行为。此时李某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生安全,而非他人的财物。事件虽有连续性,但非因果关系,因为李某被发现后,从主观上已经放弃了占有他人财物的想法。这不符合抢劫罪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取得他人财物的构成要素。因此我认为李某的行为是**未遂和故意伤害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