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显示电梯×楼主沙发登录注册
查看: 7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编制名单

[复制链接]

2042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一级上将★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英勇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正团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01:18: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8:39 编辑

        
(1941年3月皖南事变前)
1937年10月12日在武汉建军,由赣、闽、粤、皖、苏、浙、鄂、豫八省十四个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辖四个游击队、十个团、一个特务营,共10329人。
有说“新四军”番号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員会进行改编时,叶挺向蔣提出:我只要第四军的番号(即北代时叶挺所在的铁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之番号,为:国民革命军新编新四军);
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江苏`湖北两省及以南地区活动主要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省,特别是江苏安徽两省。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
军部(成立时辖四个支队,十个团,一个特务营,10300人,1939年11月7日增设江南、江北指挥部,后来辖六个支队、挺进纵队、苏皖支队、苏北指挥部)
军长             叶挺
副军长           项英
参谋长           张云逸
政治部主任       袁国平
副参谋长         周子昆
政治部副主任     邓子恢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
书记             项英
副书记           陈毅
委员             项英、陈毅、张云逸、袁国平、周子昆
军部教导大队
大队长           赵希仲
政治部主任       余立金
新四军教导总队
总队长           周子昆(兼)
政委             袁国平(兼)
教育长           冯达飞
训练处长         赵希仲(叛变)、薛暮桥
政治处主任       余立金
队列处长         张元寿
特务营(由湘南、闽东游击队组成)
营长             林维先
第一支队(成立时2366人,辖第一团、第二团,后辖第一团、新一团、挺进纵队)
司令员           陈毅
副司令员         傅秋涛
参谋长           胡发坚
政治部主任       刘炎
第一团(由湘鄂赣边游击队改编而成,1940年7月后,与新一团重建第一支队,受军部指挥)
团长             傅秋涛(兼)、江渭清(后)
副团长           江渭清
参谋长           王怀生
政治部主任       钟期光
第二团(由湘赣边、粤赣边、赣东北游击队改编而成,1940年7月,随陈毅渡江北上,由江南指挥部指挥)
团长             张正坤(王必成)
副团长           刘培善
参谋长           王必成
政治部主任       肖国生、郭猛
第六团(由闽北游击队改编,原属第三支队管辖,1938年10月,调归第一支队指挥)
团长             叶飞
副团长           吴琨
参谋长           黄元庆、乔信民(后)
政治部主任       阮英平
新六团(原第六团改编为江抗第二路后,新建)
团长             段焕竞
副团长           陈时夫
挺进纵队(1938年7月,由丹阳抗日武装改编,接受第一支队指挥,辖四个支队,1939年10月,与江抗主力合并仍称挺进纵队,辖四个团3600人,后改为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
司令员           管文蔚
政委             叶飞
副司令员         叶飞
参谋长           张震东、张开荆、张藩
政治部主任       郭猛、龙树林、陈时夫、姬鹏飞
重建第一支队(由第一团和新一团重新组建)
司令员           傅秋涛
副司令员         赵凌波
第一团
团长             傅秋涛(兼)、江渭清(后)
副团长           江渭清
参谋长           王怀生
政治部主任       钟期光
第二支队(1800余人)
司令员           张鼎臣
副司令员         粟裕
参谋长           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       王集成
第三团(由闽西、闽赣边游击队改编而成)
团长             黄火星
副团长           邱金声
参谋长           熊梦辉
政治部主任       钟国楚
第四团(由闽西、闽南、浙南等地游击队改编而成,1939年11月,第四团团部和二营改称苏皖支队,向扬州、仪征、天长发展)
团长             卢胜
副团长           叶道志
参谋长           王胜
政治部主任       廖海涛
重建第二支队(1940年7月后,第三团与新三团重新组建)
司令员         罗忠毅
副司令员       廖海涛
参谋长         王胜、谢忠良
政治部主任     廖海涛
第三团
团长           黄火星
副团长         邱金声
参谋长         熊梦辉
政治部主任     钟国楚
新三团
团长           巫恒通
政委           陈洪
新四团
团长           黄玉庭
政委           钟国楚
独立第一团
团长           王丰庆
政委           陈洪(兼)
独立第二团
团长           程维新
政委           李复、罗佑福
江南指挥部(1939年四月,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江南指挥部,负责指挥第一、二支队和地方武装,辖三个纵队,9个团,共7000人,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率2、新6团北渡长江,与挺进纵队合并,改称苏北指挥部)
苏北指挥部(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苏皖支队,共14000多人)
指挥             陈毅
副指挥           粟裕
参谋长           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       刘炎
政治部副主任     钟期光
第一纵队(由挺进纵队改编,辖第一、第四、第五团)
司令员           叶飞
政委             叶飞
参谋长           张震东、张开荆、张藩
政治部主任       郭猛、龙树林、陈时夫、姬鹏飞
第二纵队(辖第二、第六、第十团)
司令员           王必成
政委             刘培善
第三纵队(辖第三、第七、第八团)
司令员           陶勇
政委             刘先胜
苏皖支队(由第四团团部和二营进入扬州、仪征、天长、六合地区改称,后与挺进纵队第三团合并仍称苏皖支队,辖三个营一个特务大队)
司令员           陶勇
政委             卢胜
副司令员         梅嘉生
参谋长           张震东
政治部主任       卢胜(兼)
崇启海常备旅(1940年10月,由崇明自卫总队改编,辖2个团,后改称苏北第4区游击第3旅)
旅长             茅涅
政委             韩念龙、李干辉
联抗部队(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辖4个大队)
司令员          黄逸峰
副司令员        李俊民
副司令员        周至堃
参谋长          周至堃(兼)
政治部主任      张孤梅
新六团(后建)
苏皖支队
司令           陶勇
第三支队(1938年1月组建,辖第五、第六团2100余人,1940年5月,由第三支队组成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
司令员         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       谭震林
参谋长         赵凌波
政治部主任     胡荣
第五团(由闽北游击队改编)
团长           饶守坤、孙仲德(后)
副团长         曾昭铭
参谋长         桂逢洲
政治部主任     刘文学
第六团(由闽北游击队改编,1938年12月,调属第一支队指挥)
团长           叶飞
副团长         吴琨
参谋长         黄元庆、乔信民(后)
政治部主任     阮英平
第一团(1938年9月,第一团调属第三支队指挥)
团长             傅秋涛(兼)、江渭清(后)
副团长           江渭清
参谋长           王怀生
政治部主任       钟期光
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1940年5月,由第三支队组建,辖2个支队,后发展到7个支队,11月,7个支队整编成3个纵队,1941年2月4日,又改为第三支队,3月,被编入第六师)
司令员        谭震林
政委          谭震林
副司令元      何可希
参谋长        张开荆
政治部主任    谭震林(兼)
政治部副主任  吴仲超
第一纵队(由一支队和五支队组成)
司令员        夏光
政委          刘飞
第二纵队
司令员        陈挺
政治处主任    张鏖
第三纵队
司令员         朱长清
政委           温玉成
重建第三支队(由第五团和军部特务团重新组建,后被编入第七师)
司令员        张正坤
政委          胡荣
参谋长        黄序周
政治部主任    吴呈如
第五团
团长          徐锦树
政委          林开枫
特务团(一说挺进团)
团长          刘别生
政委          张闯初
江北指挥部(负责指挥第四、五支队、江北游击纵队、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所属部队改编为第二师)
指挥           张云逸
副指挥         徐海东
副指挥         罗炳辉
参谋长         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     邓子恢
第四支队(1938年2月组建,辖第七、第八、第九团和手枪团,共3100余人,1939年5月政编后,下辖第七、第九、第十四团)
司令员         高敬亭、
参谋长         胡维先
政治部主任     萧望东
第七团(由鄂豫皖边游击队改编)
团长           杨克志(叛变)、秦先安(后)
政委           曹玉福(叛变)、徐世奎
参谋长         林英坚
政治部主任     萧望东
第八团(由豫南桐柏山游击队改编,1938年5月,扩为第五支队)
团长           周俊鸣
政委           林凯
参谋长         赵启民
政治部主任     徐祥亨
第九团(由鄂豫皖边游击队改编)
团长           顾士多
政委           高志荣
参谋长         唐少田
政治部主任     郑重
手枪团(由原红二十八军手枪团和教导大队改编,1939年1月撤编)
团长           詹化雨
政委           汪少川
改编后第四支队(1939年5月改编,辖第七、第九、第十四、新第九、新十四团,教导大队和地方武装挺进团、淮南抗日游击纵队、江北游击纵队)
司令员        徐海东(兼)
政委          戴季英
副司令员      胡维先
政治部主任    张树才
第七团
团长           杨克志(叛变)、秦先安(后)
政委           曹玉福(叛变)、徐世奎
参谋长         林英坚
政治部主任     萧望东
第九团(由鄂豫边游击队编成,38年7月撤销,1营改为支队特务营,2营编入第七团,团部保留)
团长           顾士多
政委           高志荣
参谋长         唐少田
政治部主任     郑重
第十四团(1939年6月,由第4支队特务营和淮南抗日游击纵队组成,1940年6月编入江北游击纵队为1团)
团长           梁从学
政委           李世炎
新第九团(由第七团二营和庐江、无为等地游击队组成)
团长           詹化雨
政委           胡继亭、高志荣
副团长         顾士多
新第十四团(由第4支队特务营和地方武装组成)
团长           杜国平
政委           徐海珊
教导大队(1938年12月,由手枪团改编)
大队长         李世安
政委           江岚
挺进团
团长           成钧、梁从学
政委           祝世风、彭胜标
淮南抗日游击纵队(1939年3月,由淮南游击纵队与寿合游击队合并组成)
司令员         郑抱真
副司令员       梁从学
政委           汪少川
江北游击纵队(1938年5月组建,始辖2个大队,8月重新整编,辖三个大队,40年3月,以三个大队为主吸收游击队改编为新七团、新八团、新九团,调整后的江北游击队辖第一、第二、第三团,后改编为第二师第六旅)
司令员         孙仲德、谭希林
政委           黄岩、孙仲德
副司令员       郑抱真
参谋长         桂逢洲、朱少清
政治部主任     黄贤育、王集成
新七团
团长           余龙贵
政委           廖成美
新八团 (40年6月,划归第四支队,)
团长           孙仲德(兼)
政委           杨效椿
新九团(40年6月,2营调入第二团,3营调归第四支队,九团撤销)
团长           桂逢洲(兼)
调整后的江北游击纵队
司令员         谭希林
政委           孙仲德
副司令员       郑抱真
参谋长         朱少清
政治部主任     王集成
第一团(1940年6月,由第十四团编入)
团长           张翼祥
政委           李世炎、邓少东
第二团(1940年6月,由新七团编入,新九团2营调入)
团长           刘龙奎
政委           廖成美
第三团(1940年9月,由新八团编入)
团长           孙仲德(兼)
政委           杨效椿
第五支队(1939年5月,由原第四支队第八团、挺进团、第三游击纵队改编而成,1941年2月,改编为第二师第五旅)
司令员    罗炳辉
政委     郭述申
副司令员      周骏鳴
参谋长        赵启民、冯文华(后)
政治部主任    方毅、张劲夫
第八团
团长         周骏明、黄一平
政委         刘树藩、陈庆先
第十团(由挺进团改编而成)
团长         成均
政委         徐祥亨、赵启民
第十五团(由第三游击纵队改编而成)
团长         林英坚
政委         刘景胜
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1940年4月18日成立,辖独立一团、独立二团、独立三团、独立四团,1941年3月重建,1942年1月改称改称淮南苏皖边军区,1943年2月改称淮南军区津浦路东军分区)
司令员         杨梅生
政委           陈庆先、刘顺元
副司令员       林英坚、罗占云
政治处主任     祝世凤、侯政、王敬群、张树材
参谋长                 赵俊
独立一团(以第五支队第十五团三营为基础组建)
团长           漆德庆
政委           朱云谦
独立二团(以第十五团1、2营为基础组建)
团长           刘树刚、饶守坤
政委           刘景胜
独立三团(以第五支队特务营为基础组建)
团长           杨梅生
政委           阮贤榜
独立四团(以江北指挥部特务营一个连和天长县地方武装组成)
团长           程启文、罗占云
政委           侯政、王义勋
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1940年4月成立,下辖六个独立团和六旅第十八团,1942年1月,改称淮南苏皖边军区,1943年2月,改称淮南军区津浦路西军分区,独立1----5团撤销)
司令员         魏文伯、梁从学、郑抱真
政委           彭康、谭光庭
副司令员       程式、陈庆先
参谋长         程式、李国厚、杜国平
政治部主任     吕清
独立一团
团长           李国厚、蔡家章
政委           徐康明
独立二团
团长           梅竹樵
政委           张方坤
独立三团(由定凤怀县地方武装编成)
团长           余海清、雷文学
政委           杨杰英
独立四团
团长           魏立成         
政委           张方坤
独立五团
团长           谢禄轩
政委           许军成
淮西独立团(42年6月成立)
团长           李国厚
政委           杨效椿
六旅十八团(1941年12月,划归路西联防司令部指挥)
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1938年5月组建)
司令员         楚博
副司令员       胡晓春、侯香山
参谋长         沈东平
游击支队(第六)支队(1938年10月,由彭雪枫的游击支队、睢杞太游击第三支队和萧望东先遣大队合并组成,1939年3月整编,辖三个团四个总队,1940年6月27日,与八路军第二纵队南下主力合并为八路军第四纵队)
司令员        彭雪枫
政委          彭雪枫
副司令员      吴芝甫
参谋长        张震
政治部主任    萧望东
第一团(1939年3月,由第一大队改编)
团长          张太生
政委          李耀
第二团(1939年3月,由第二大队改编)
团长          滕海清
政委          谭友林
第三团(1939年3月,由独立营和淮杞地方武装改编)
团长          周时源
政委          孔石泉
第一总队(前身为永城抗日游击队,1939年8月,被彭雪枫收编,辖四个大队,966人,1939年12月,扩编为两个团,1940年6月27日改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第6旅第17团)
总队长        鲁雨亭、刘子仁(后)
政委          孔石泉
参谋长        许遇之
政治部主任    王卓然
第一团
团长          刘子仁
政委          王静敏
第二团
团长          孔庆同
政委          肖学林
第二总队(1939年12月,由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改编而成,辖第四团、第五团,1940年6月27日,改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旅第14团)
总队长        胡晓初
政委          向明、侯政(后)
副总队长      侯香山、屈申亭
参谋长        周守
政治部主任    方中锋、王学武
第四团
团长          屈申亭
第五团
团长          侯香山
第三总队(1939年12月,由萧县游击支队和宿县独立团合并组成,辖第七团、第八团,1940年6月27日,第八团编入特务团,其余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第6旅第18团)
总队长        耿蕴斋
政委          谭友林
副总队长      顾但容
参谋长        黄思沛
政治部主任    刘作字、黎同新
第七团
团长          赵海风
政委          李中道
第八团
团长          李时庄
政委          周启帮
副团长        陈文甫
第四总队(1940年2月,由津浦铁路东新四军和共产党地方武装合并而成,1940年8月,与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合并为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
总队长        张爱萍
政委          张爱萍
副政委        黄春圃
参谋长        张震
政治部主任    黄春圃
第十团
团长          张太生
政委          张太生
第十一团
团长          赵汇川
政委          蔡加金
第十二团
团长          徐崇福
独立第一团
团长          石青
独立第二团
团长(待补)
独立第一大队
大队长       陈凤阳
独立第三大队
大队长       田宝湖
政委         石林
鄂豫独立游击支队(1939年6月,由鄂中、豫南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组建,下辖5个团)
司令员       李先念
政委         陈少敏
参谋长       周志坚
挺进团
团长          许金彪
政委          周志坚
副团长        杨焕民
参谋长        杨焕民
政治部主任    杨子明
鄂豫挺进纵队
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1940年6月组建,辖永城、萧县、宿西、睢杞太独立团、亳北独立大队、特务团,1940年12月撤销)
司令员        张震(兼)、耿蕴斋(叛变)
政委          吴芝圃
参谋长        黄思沛
政治部主任    刘作孚
永城独立团
团长          寿松涛
睢杞太独立团
团长          兰侨
特务团
团长          程致远
政委          蔡永
信阳挺进队(1938年11月,以竹沟留守处分队与信阳、泌阳等地游击队合并而成)
司令员        李德纯
副司令员      朱大鹏
参谋长        王海山
政治部主任    危拱之
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1938年12月,改称第21集团军独立游击第5大队)
(大)队长    张体学
新四军游击第6大队(1939年1月,竹沟留守处两个排和梅店自卫队改编而成)
大队长        罗厚福
政委          熊作芳、官楚印
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1939年1月,由竹沟留守处两个中队组建)
大队长        李先念
参谋长        周志坚
江北游击第8大队(1939年5月,由黄梅太白湖地区游击武装改编)
大队长        邹一清
政委          林桂栖
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1939年6月,由共产党领导的鄂中、豫南武装改编而成,辖七个团队和一个总队,1940年1月,改编为鄂豫挺进纵队)
司令员         李先念
政委           陈少敏(兼)、陶铸
参谋长         杜石公
政治部主任     廖毅、郑绍文、雍文涛
第一团队
团长           张文津
政委           周志坚
第二团队
团长           王海山
政委           钟伟
第三团队
团长           蔡松荣
政委           杨焕民
挺进团队(由挺进团组成)
团长           许金彪
政委           杨子明
第四团队
团长           李人林
政委           雍文涛
第五团队
团长           萧远久
政委           刘子厚
信阳三团
团长           朱大鹏
政委           任质斌
应城抗战自卫总队
总队长         许子威
政委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1940年1月,由豫南、鄂中、鄂东、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改编,辖五个团和三个纵队,1940年8月后,在纵队和团级之间增设支队或指挥部负责指挥团队和地方武装)
司令员         李先念
政委           朱理治
参谋长         刘少卿
政治部主任     任质斌
第一团
团长           罗厚福
政委           方正平、熊作芳
第二团
团长           周志坚、徐休祥
政委           黄春庭、戈平
第三团
团长           肖远久
政委           钟伟、王友德
第四团
团长           李人林、曹玉清、张水泉
政委           罗通、岳林
第五团
团长           蔡松荣
政委           杨焕民
第六团
团长           郭仁泰
政委           郑绍文、周志刚
信应游击总队(1940年4月,整编为第七团)
总队长         张裕生、黄林
政委           刘子厚
鄂东游击总队()
总队长         熊作芳、何耀榜
政委           程坦
应城抗敌自卫总队()
总队长         许子威
副总队长       王海山
1940年4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整编后,增加如下团级单位:
第七团(1940年4月,信应游击总队整编而成)
团长           冯仁恩
政委           余孝礼
第八团
团长           徐休祥
政委           王友德
第九团
团长           吴林焕
政委           李人林
第十团(由汉阳伪军反正后改编)
团长           黄人杰
政委           黄春庭
第十一团(由汉阳伪军反正后改编)
团长           杨瀛
政委           娄光琦
新鄂东独立团
团长           易元鳖
政委           张体学
襄西独立团
团长           毛恺
政委           李守宪
第九团
团长           吴林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实干,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4

主题

28

听众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超级爱心大使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9 10:08:42 |只看该作者
珍贵地历史资料!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