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1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告官”案“难见官”部分试点地区 首长应诉率明显提高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0

听众

2978

积分

上将★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34: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针对“民告官”案中“难见官”的现状,包括北京、深圳、杭州在内的中国多个城市近年推行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要求在相关的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的“一把手”必须出庭应诉。此项制度推行了几年后,不同地区所产生的效应不尽相同,但在部分试点地区规定应诉率与绩效考核挂钩之后,首长出庭的频率明显提高。   中国各地“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近年已相当普遍,不过,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不出庭应诉,而由律师或单位工作人员全权代表,也常见的情形。   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举措,中国国务院在2010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出“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北京、江苏、深圳等地近年陆续试点出台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其中部分地区规定,党政“一把手”是否积极应对行政诉讼案件,是否主动出庭应诉,直接影响到行政机关的绩效考核。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平谷区在推行此项制度一年之后,行政机关党政“一把手”的出庭应诉率由之前的2.45%,上升到75.68%。 三水行政首长应诉率 从11%上升至100%   广东也自去年中旬起在深圳、佛山、中山等7个市(区)试点这项规定。广东媒体《南方日报》报道说,广东三水与佛山两市将应诉率与绩效考核挂钩之后,三水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从去年的11.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00%,而佛山市两级政府今年上半年的首长出庭率达95%以上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作为行政机关的法人代表,一些行政首长并不一定掌握了很多法律知识,或者表现得并不善辨,这令他们出庭应诉时缺乏足够自信,而级别高的行政首长尤其不轻易出面,“因为一旦败诉,感觉有些面子上挂不住”。   他:“相对来说,级别高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比较低,而级别低的出庭应诉率更高一些。” 其他地区行政首长 应诉率普遍偏低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去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刊载文章指出,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这项工作上,各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机制化的程度还普遍较低。 其他地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普遍偏低   这也被解读为在上述试点地区之外,其它地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程度仍然不高。江必新并在文中要求,各地法院要切实推进行政首长应诉制,“把裁判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对于这项制度的推进,外界看法并不一致。除肯定制度的正面意义外,也有评论认为,解决行政诉讼的困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行政首长的“出庭应诉”难以根本改变行政诉讼的现状,相反,审判长的行政级别往往低于行政机关负责人,或会影响审判的公正性。   汪玉凯则认为,高级别的行政官员出庭应诉,确实可能存在影响法官心理的现象,但这取决于法官的自身阅历与法庭经验,“比如在北京法院,就经常会遇到行政领导级别高的现象。”  但他认为,总体而言如果由法人代表、行政首长亲自出庭,也是在展示对司法纠纷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树立行政机关的正面形象,这一举措应当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并形成制度化与常态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