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10-29
- 在线时间
- 4 小时
- QQ
- 417252844
- 注册时间
- 2012-7-9
- 阅读权限
- 255
- 精华
- 5
- 积分
- 98178
- 帖子
- 4004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点击进入图集模式
4月2日,重庆南岸区南山龙园军魂园,30多位昔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及烈士子女相聚于此,祭奠战友、父母。
“战友们,我们来看你们了!”4月2日上午,细雨蒙蒙,南山龙园志愿军军魂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哀思。70多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来了,献上鲜花,祭奠长眠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们。 据了解,这些老兵年纪最大的86岁,年纪最小的也有75岁。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军魂园展示朝鲜战场五大战役的浮雕前,老兵们再次唱响这首志愿军军歌,依然气势不减。
63年前,为支援朝鲜人民抗击侵略,240万中华优秀儿女开赴朝鲜战场,其中有9468名重庆籍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让他们能魂归故里,我市民间自行组织建立了全市首个志愿军纪念碑和军魂园。
回忆着那段烽火岁月,现场,老兵们刷刷行军礼。“国家越来越强大了,你们安息吧!”站在第一排的老兵王绍川感叹,这个军礼还要行给活着的战友们:“这个纪念碑就是我们战友情的最好见证,生死不离,一起为祖国奋斗。”
62岁的退休老人郭应吉也参加了昨日的祭奠活动。他的父亲郭守朝是志愿军68军的一名电话接线员,在一次敌袭中不幸牺牲。郭应吉是遗腹子,虽然没见过父亲一面,但父亲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一直活在心里。“我做了40年的保安工作,没出过什么差错,也总算没给老一辈丢脸。”
“生死都要战斗在一起”
军魂园有上千个墓地,是留给去世的志愿军老兵及其伴侣的。记者看到,有五六块墓碑已经刻上名字。其中,就有老炮兵陈年。
陈年17岁参军,18岁上朝鲜战场,上世纪80年代转业,后任长江航运公司政委。去年6月,他因患癌症去世,是军魂园建成后第一个埋葬于此的志愿军战士。
“父亲,你跟战友们在那边团聚了吗?女儿给你带了酒来,你们好好喝。”陈年的女儿陈光红跪坐着,轻轻擦拭着父亲的墓碑,缓缓倒上醇香的白酒。
她告诉记者,父亲在世时,家人曾建议他百年之后回老家开江安葬,但陈年执意不肯,说自己除了军魂园哪里都不去。临终前,陈年已没有力气说话,但他拖着最后一口气念叨着:“我要和战友们葬在一起。之前我们相约过,生死都要战斗在一起。”
“临终前想到的都只是战友,这份感情,我至今才慢慢开始体会到。”提起父亲,陈光红潸然泪下。 (记者 文晶 实习生 刘俊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