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显示电梯×楼主沙发板凳登录注册
查看: 32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省十年对越作战时期民兵支前概况

[复制链接]

1954

主题

28

听众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超级爱心大使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 14:41: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点击进入图集模式

军队打胜仗  人民是靠山

云南省十年对越作战时期民兵支前概况

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跨云贵高原西南部。其西部、南部,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接壤;东部、北部,与广西、贵州、重庆、四川、西藏等省区毗邻。这里山川壮丽、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是一片秀美富饶、神奇瑰丽的土地。

在历时十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勤劳勇敢,富于斗争精神的云南人民积极参战、踊跃支前,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任务之重、动员人力物力之多,在中国人民保卫边防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波澜壮阔、浓墨重彩的一笔。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十年共接待过往部队达上百万人次,保障作战人员最高时达20余万人,保障项目有数十项之多。为了支援部队夺取这场战争的胜利,云南各族人民经受住了长期残酷战争环境带来的破坏与困难,十年支前、十年奉献,以浩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坚定不移、坚强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十年中,全省组织和动员直接参战支前人员达25万人,有数百名各族儿女捐躯疆场,数千人血染红土。十载奉献感天动地,英雄壮举浩气长存。

云南民兵支前作战背景

云南方向十年对越作战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境作战(1979年2月17日至3月13日):云南方向11军、13军、14军等参战部队从河口、金平等方向一举突破红河、藤条河等天然障碍,先后攻占越西北重镇老街、柑塘两市和孟康、坝洒、保胜、沙巴、封土等15县,突入敌纵深40—60余公里,基本歼灭越军主力第345师,给予越军头等主力师316A师歼灭性打击,共歼敌1.6万余人(不完全统计),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装备器材和军用物资,摧毁了战区越方所有军事设施。

第二阶段收复要点作战(1980年10月至1984年8月):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中国政府声明“我们不要越南一寸土地,也绝不允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如果越南当局继续对中国边境进行“武装挑衅和入侵活动”,“中国方面保留继续还击的权利”。当时越南政府不顾我国一再警告,反而趁我撤军之际,抢占了我边境一线大量军事要点,以此为依托,继续进行频繁的军事挑衅活动,对我国边疆安全构成更为直接的危害。为此,我军驻云南部队被迫进行收复边境要点作战。1980年10月15日,收复马关县境内罗家坪大山;1981年5月至6月,在麻栗坡县境内进行了收复扣林山作战;1984年4月至5月,在麻栗坡县境内进行了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作战,至8月底,共歼灭越军7000余人。

第三阶段坚守防御作战(1984年8月至1993年3月):根据东南亚和边境形势,中央军委决定从1984年8月起,以老山为主战场,以长期坚守防御为主要作战样式,以牵制越军,支援柬泰,保卫边疆、锻炼部队为目的,组织全军部队轮换作战。先后有陆军第11军、第1军、第67军、第47集团军、第27集团军、第37师,15个侦察大队及其有关加强部(分)队参加轮战。1993年2月10日,中央军委批复成都军区,正式解除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撤消云南省军区前指,边防部队转入正常守卫。

在十年对越作战中,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至始至终做好支前、参战工作,为参战部队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特别,支前民兵,在各个阶段配合部队运送给养、弹药、前运后送兵员、抢运伤员、烈士等后勤保障上,功不可没。真正做到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部队打到哪里,支前工作就保障到哪里。

1979年云南民兵支前概况

据统计,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云南民兵以复员退伍军人为骨干,组织了107个各兵种连队13000余人直接配属部队参加作战,单独毙、伤、俘敌138名,缴获武器300余件,弹药5万余发(枚),看管越军战俘487名。直接配属部队出境作战的支前民兵32个营又两个连16000余人,为部队输送弹药物资、抢运伤员、构筑工事、护桥护路、警戒重要目标。在执行战斗、运输、战勤保障等任务中,103名民兵牺牲,251名民兵负伤。战后5个集体、3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2个集体、2名个人被昆明军区授予荣誉称号;53个集体、22名个人被省政府(当时叫省革委会)、省军区授予荣誉称号;527个集体被各级批准荣立集体功,其中一等功9个、二等功10个、三等功508个;4842名个人立功,其中一等功18名、二等功173名、三等功4651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年民兵支前、参战中,做贡献最大的地处边境一线的云南红河洲河口县国营农场的支前民兵、文山卅麻栗坡县的民兵。

河口农场民兵支前、参战概况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营河口农场(包括现河口农场、南溪农场、蚂蝗堡农场)组建了直接支前参战1个随军担架营、5个炮兵连、15个步兵连、1个工程连、1个通信连、1个侦察连、1个高机排、1个防化排、6个独立排和11个担架排,另外还有用于观察、守桥护路、警戒巡逻、搭浮桥、押送俘虏的民兵,共5000余人。全场为部队腾房子10.4万平方米,送材禾90多万斤,砍竹子4.5万根,伐木料640立方米,做棺木150副,担架260付,支援蔬菜100万斤,猪牛肉5800斤,鱼5000斤,水果2.1万斤,钢材11吨。1979年,云南省革委、省军区授予该场“支前模范场”荣誉称号。1979年9月17日,中央军委授予担架营4连“支前模范连”荣誉称号,授予2分场民兵班长李家能“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0分场武装基干民兵沈玉龙烈士“支前民兵英雄”荣誉称号。

麻栗坡民兵十年支前概况

麻栗坡县,位于文山州东南部,国境线长277公里,居住着汉、苗、壮、瑶各族群众。1979年对越作战时,麻栗坡方向不是主战场,因此,支前任务并不重。

1979年2月,边防12团在云南省军区前指指挥下,在麻栗坡方向组织防御,并对当面清水之敌进行了牵制性进攻;1981年5月,126团拔除了境内扣林山越军据点;1984年4月,14军、11军先后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从此,麻栗坡成为了对越防御作战的主战场。麻栗坡县的支前任务也越来越重,民兵支前的时间也最长,持续长达十年之久。

十年间,麻栗坡这个仅20多万人口的小县,先后组织了148个民兵民工连,25个民马连,共2.96万人、3120多匹骡马参战支前。其中,至直接配属部队作战的有34个民兵连5368人,20个骡马连1717匹。临时出动6.284万民兵、民工、干部、职工、学生和群众完成支前应急任务。动员了8000多名民兵民工抢修公路。民兵共配合部队作战94次,单独作战85次,毙敌428名,伤敌171名,俘敌50名。1984年8月,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麻栗坡县“拥军之前模范单位”荣誉称号,9月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又授予“支前模范县”荣誉称号。

博主注:本文引用资料源自军史爱好者,文中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数据可作参考,若引用请读者自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2226

积分

★少校★正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沙发
发表于 2013-10-3 00:15: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34 编辑

平时是民,战时是兵,勤劳而勇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48

积分

★新兵★列兵

Rank: 1

板凳
发表于 2013-10-6 20:28: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35 编辑

平时是民,战时是兵,勤劳而勇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