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5:14 编辑
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成军至今已21个年头了,其主要装备——武装直升机,也终于有了具有真正国产血脉的机型,从而结束了多年来的困窘局面。回顾国人发展直升机的70年艰辛历程,我们发现这一条极不寻常且不断辉煌的道路。
长期以来,直升机、航空发动机、电子设备堪称中国航空工业中“三块短板”。最近,中国航空工业推出了直-10、直-19和直-20并将其作为主战装备,陆军航空兵使用多国牌装备的情况才有望结束,技术水平也终于同世界接轨。(来源:环球网)
从我国直升机的早期发展谱系来看,我国直升机发展主要依靠外来技术引进,虽然先后研制了701、直5、直**直7等型号,但大多因技术能力不足而下马。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从法国先后引进了“海豚”和“超黄蜂”直升机技术,并成功在国内建立起了现代化直升机生产线和研发能力,依托这两型直升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逐渐建立起了以直-9系列为主的4吨级直升机体系,以直-8系列为主的13吨级直升机体系。除此之外,还开始探索和国外直升机厂商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
第二代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直-19
直-19是由中航工业哈飞直升机研究所研制的武装侦察直升机。其设计源自于直-9W,采用串列式座舱布局、四页复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桨、外置4个武器**点和前三点式起落架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色。武直19原型机于2010年7月成功首飞。
中国军队如果在本世纪初期被迫投入到军事行动中,那么缺乏武装直升机的陆军航空兵很难在战争中体现自身的价值,甚至无法在战争中获得保证运输直升机的安全,更谈不上压倒对方武装直升机的阻截为陆军提供火力支援了。武直-19的整体作战能力也许有欠缺或者不足,但是基本依靠国内条件就可以满足需要的直-9却在技术上更加成熟。当国内直升机高性能动力装置仍然依赖进口供应的情况下,直-9的动力系统较有保障的优势将会在保证装备供应和战斗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下一代通用直升机——直-20
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为直升机行业的发展制定了按吨位系列发展的远期规划,其中就有10吨级直升机。而近几年,中航也在各种场合透露了要研发10吨级直升机的计划,最确切的一次,就是2006年10月13日的《中国航空报》的报道: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吴希明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提到:”8-10吨级机,我们还没有,‘九五’和‘十五’期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型号准备工作,‘十一五’左右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可能会上。””我们要填补8~10吨机的空白。”这一方面说明,10吨级直升机还没有正式开始型号研制,另一方面也表示其正箭在弦上,即将上马。而这个时候,10吨级直升机模型出现在珠海航展上,也许正是研制开始前的热身活动。
很多军迷们在看到这个10吨级运输直升机模型后的都吃了一惊:“这不就是‘黑鹰’吗?”的确,这款直升机的外形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黑鹰”直升机很像。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和西方国家“蜜月期”的时候,中国就曾向美国购买了24架S-70C“黑鹰”直升机,主要用于高原地区的运输和救助。图为中国陆航装备的S-70“黑鹰”运输直升机。
2012年2月,中航集团直升机设计所副所长黄传跃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研制一款10吨级别的通用运输直升机。他明确表示,这款10吨级的运输直升机肯定会超过美国“黑鹰”直升机,尤其是在使用材料方面、航电系统方面、飞控方面,肯定都会比"黑鹰"直升机强。在问及具体用途是,黄传跃副所长称这款10吨级直升机主要是用作运输用途,但不排除有特殊用途的需要。图为中国陆航装备的S-70“黑鹰”运输直升机,该型直升机仍是我国高原地区直升机运输的主力。
直-10武装直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