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23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们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了24小时······

[复制链接]

1954

主题

28

听众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超级爱心大使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1:25: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点击进入图集模式
他们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了24小时······

1987年元月7日,老山前线拉那口方向,兰州军区“夜老虎团”417团四连及其配属分队打响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拔点敌人167高地的战斗,战斗中涌现出了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英雄马玉革,成都军区授予“钢铁战士”称号的英雄董永安等一大批英雄人物,取得歼敌200多人,缴获武器弹药一大批的重大胜利,连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四连”荣誉称号。

1·7战斗能取得如此重大战果,战斗打响前,我英雄的黑豹突击队员成功的潜伏到距敌人不足几米的眼皮底下,战斗打响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门打狗”是关键所在。特别是提前一晚出发,首先潜伏到敌阵的十二名突击队员,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了一天一夜,更是创造了我军潜伏战斗的奇迹。这篇日志,就让我把这十二位英雄以及他们潜伏的故事介绍给大家吧!

167高地是老山战场拉那口阵地敌人伸向我前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海拔167米,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正面看去是一块黄红土地,背面是一些显而易见的石林,四周被敌汉阳、小青山所环抱,直接可以得到敌汉阳、小青山及邻近阵地火力的支援。阵地上平时有敌人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坚守(拔点战斗前夕,敌人又增强了兵力),设有20多个明暗火力点,与我156高地相距80多米。敌人凭借其地形优势,经常对我开枪开炮,对我威胁很大。上级决心拔掉这颗“钉子”,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并制定了周密偷袭方案。方案的核心就是挑选十二位“敢死队员”提前一天潜伏到敌人眼皮底下,为后续部队秘密接敌和潜伏创造条件。

经过严格的筛选,马玉革、张怀恩、严树军、都延成、侯争锁、韩永明、李秀栋、杨志庆、李向前、王新华、霍卫军、冯延河等十二名勇士将担当此重任。

都延成(前中)、严树军(迷彩服)、侯争锁、王新华、 马玉革、李秀栋、霍卫军、韩永明、冯延河、李向前、杨志庆

前排左起:李向前、冯延河、王新华;后排左起:霍卫军、马玉革、侯争锁

张怀恩在前线的英姿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训练和准备,一场代号“黑豹突击队”的战斗即将打响·····


一月四日深夜,我工兵破障队在夜幕的掩护下,在敌我之间的阵地间秘密开辟了通往敌阵的两条通路······


一月五日夜,参加出击拔点的突击、战勤和火力分队战斗人员,在夜幕的掩护下,分期分批全部进入预定出发位置156阵地潜伏,紧张地进行战前准备,等待战斗的发起。



夜,终于拉下了它的帷幕。白色“采石场”般的167高地隐去了本来的面目,渐渐变得朦胧起来。寂静的夜空,骤然被几发冷炮、几声冷枪所划破,翘首相望的敌汉阳、小青山,给人诡秘凄凉的感觉。


一月六日凌晨四时二十分,突击队副队长兼潜伏组组长的马玉革不安的看了看表,望了一眼沉默不语的战友,和另外一位突击队副队长张怀恩又蹲在156阵地一号屯兵洞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与自己相隔一百多米的敌167高地及通往它的路线,等待前出潜伏的命令。两位在战火中火线破格从班长中提拔的排长,并不畏惧自己的九死一生,而是深感责任的重大。


四时三十分,电话里终于传来了出发的命令。

黎明前的夜,黑的伸手不见五指。马玉革、张怀恩不约而同的用手摸着清点了一下身后的战友,掂了掂背具上六、七十斤的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一甩手背到身上,提起冲锋枪一挥手,12只“老虎”瞬间就消逝在黑暗中,爬上了一号通路,向敌阵匍匐前进······

马玉革、霍卫军在拔点战斗出征誓师大会上


一号通路,开辟在敌我阵地的鞍部,杂草丛生,全长95米左右,靠我方要下70度的陡坡,中间是一片开阔地,靠敌方又要上近80度的陡坡,敌经常用火力不定时地进行封锁。


工兵连配属四连拔点的工兵班长严树军,匍匐在队伍的最前面,一边搜清通路中的残雷,一边引导大家如同前行。这位皮肤黝黑的江苏南通战友,平时话虽然少,但肯吃苦,厚道的如同一头牛,被大家亲切的称呼“老牛”。他在接敌时的责任最大,不仅要排除通路中的残雷,而且要引导他人前进。紧跟严树军匍匐的是马玉革,这位在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的排长此时无暇考虑各级预测自己可能是战斗中第一个牺牲的事情,他一边吃力的蜗行,一边提醒身后的战友不能发出响动,同时还负责布设电话线。在他的身后,依次是霍卫军、张怀恩、都延成、侯争锁、韩永明、李秀栋、杨志清、李向前、王新华、冯延河,个个都是在距敌人十几米的阵地上坚守100多天,经历了几十次战火考验的“小老虎”。身上六、七十斤的装备,就像一座山,压得他们满头大汗,喘不过气来,每前进一厘米,都要付出超常的体力,紧张的气氛,让他们每个细小的动作,都是那么生硬和艰难。就这样,12名勇士敬小慎微地一点点一点点地向敌阵挪去······


韩永明、李秀栋、杨志庆、都延成、严树军战前留影



突然,167高地顶峰敌机枪喷出一串火舌,子弹掀起的泥土打在他们的脸上,紧接着三发炮弹又在他们不远处爆炸。霎时间,12位勇士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不由自主的紧张让他们惊出了一身冷汗,心中不断的在怀疑敌人发现了自己的行动。如果是这样,后果不堪设想,不仅自己会被敌人包成“饺子”,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战斗的失败。


马玉革心中更是紧张,他清楚的知道,上级把12位战友交给自己,是把12条生命交给了自己,是把战斗胜利的希望交给了自己。此时此刻,他来不及多想,急忙按倒正在排雷的工兵严树军,命令身后的其他队员就地隐蔽,然后静静的观察敌人的动静······


枪炮声传到前沿指挥所,刚才还热闹的指挥所空气瞬间似凝固了,已经身经百战的指挥员们心也紧张的七上八下,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张怀恩(左)、都延成(右)休整时留影


少顷,战场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12位勇士感觉自己的心跳声和呼吸声此时就好像是最大的响声,霍卫军不由自主的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生怕“咚、咚、咚”的声音惊动了敌人,出气也控制着不敢顺畅自在的出。又过了一会儿,依然不见敌人有何行动,在距敌人不到十几米的阵地与敌人战斗了三个多月,经历了近百次战斗的勇士们准确的判断出自己的行动并未暴露,刚才的枪炮是敌人试探战场情况的一阵冷枪冷炮,便又开始了艰难的爬行。


“排长,小心拌雷”。工兵严树军向后提醒说。马玉革几个动作爬上前去,小心地抓住严树军的脚跟。他知道自己无法帮助战友排除地雷,但他要让战友感觉到自己就在他身边,给他送去安慰和鼓励。


前进异常艰难,每前进一厘米,对12位勇士不仅是体力上的极大挑战,更是心理上的极大考验。时间过的真快,爬进不到50米,就花去了近一个小时。


雾越来越大,夜越来越黑,汗水、露水溶合在一块,使人浑身上下阵阵发冷。这时严树军又向马玉革悄悄报告:距敌人很近了,速度要慢些,避免发出声响。马玉革心里一阵焦急,因为再过一个小时天就发亮了,而他们还没有到达预定地域。但为了潜伏成功,他不得不向队友们发出减慢速度的信号。

霍卫军、都延成、冯延河、李秀栋、韩永明、李向前模拟训练时留影


时间刻不容缓,马玉革爬到“老牛”跟前,欲让“老牛”尽量的加快些排雷速度,可只听见“老牛”喘着粗气,趴在地上双手捂着嘴巴在“叽咕、叽咕”,这是“老牛”感冒了打喷嚏,为了不发出声响而采取的措施。过了约几十秒钟,“老牛”又开始爬动了,马玉革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有这样的好工兵战友,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力量,战斗结束后,一定要为“老牛”请功,便把要催促的想法打消了。


又是三十分钟过去了,抬头一看,十几米外的167高地近在眼前,高地顶端的石峰时隐时现。突然,“哒哒哒!”顶峰的敌机枪又一阵吼叫,呼啸着的子弹飞过头顶,“噗噗噗”打进身后的开阔地里,随后又是一阵寂静,马玉革断定敌人只是壮壮胆而已。望着喷火的敌机枪口,怒火一下窜了上来,攥紧的拳头狠劲地砸在地上:“狗娘养的,你的末日到了。”他迅速组织队员,爬完了最后的十几米。


山脚下,望着80多度的陡坡,勇士怎么也爬不上去,试了几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上面就是敌人,此地不便久留,怎么办?一向诚实的“老牛”灵机一动,身子往下一蹲,拉过队友都延成踩上了自己的肩膀,刹时,12名钢铁汉子搭成人梯,攀了上去,来到了预定的潜伏地域一、二号洞,黑糊糊的洞口,好像张开的两张血口,远远看去令人生畏。此时时针已指向凌晨六时二十分。


一、二号洞,其实不是洞,只是天然的石缝,在该高地的正斜面上,洞口朝向敌我紧贴,被我方占领的166高地,如果在白天,洞口的一切都看的真真切切。


为了避免与敌遭遇,马玉革命令其他人员原地隐蔽,便与严树军、侯争锁、李向前组成侦查组一点一点向一号洞摸去。他们刚到洞口,猛然洞边的杂草中,发出“刺啦啦”的声音,他们一阵紧张,心被提到了嗓子眼上。

霍卫军模拟训练时留影


“莫非洞内有敌人发现了我们?”他们四个急忙贴紧石壁,闭住呼吸,一动不动,做好最坏的打算。过了几分钟,洞内又恢复了平静。原来他们的行动惊动了几只老鼠。在确定没有被敌人发现后,马玉革慢慢伸过头,向一号洞望去,发现一丝亮光,再仔细观察,原来这亮光来自敌人坚守的猫耳洞,他们要潜伏的洞穴距敌人不到两米,只不过天然的地理环境把敌我相隔开了。借着亮光,再仔细搜寻,除了几块高低不平的石头,其他什么也没有。马玉革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向后一挥手,都延成、韩永明、李秀栋、杨志清四人钻进了一号洞。


随后马玉革又带领侦察组翻过一块大石头,继续向二号洞摸去。发现没有敌情,又让张怀恩、冯延河、王新华、霍卫军钻了进去,待布置好两个洞的警戒哨后,急忙打开自己的联络电台,按了七下开关,向指挥所发出了“安全到达”的信号。


六时五十四分,潜伏成功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各级指挥所。


按预定计划,他们必须赶在天亮前查清三号洞情况,以便为次日临晨潜伏的突击分队提供隐蔽位置,达到奇袭成功的目的。想到这,马玉革顾不上休息,布置好火力掩护后,便又带着严树军、侯争锁、李向前向三号洞摸去。

韩永明、霍卫军、冯延河、李秀栋战斗中负伤后送前留影


三号洞距二号洞十多米,是在一个天然的大石缝中修筑的,黑暗中只能看到外边用石块、圆木砌成的发射掩体皱形。据原侦察情况,三号洞很可能没有敌人。他们前去侦查,就是再确认以前侦查的情况。


马玉革爬在前面,小心翼翼的向前接近。“哗啦啦”,马玉革身后的李向前不慎踩翻了脚下的一块碎石,滚下山坡发出响声。这声音,在寂静的黎明是那么的响亮,马玉革和战友们一阵紧张,迅速将枪口对向洞口,做好最坏的打算,二号洞掩护的同志们也都端起了冲锋枪,随时准备与敌人短兵相接。然而麻痹的敌人根本没有想到我们的勇士,已经神兵天将般的贴在了他们的眼皮底下, 听到外面的响声 ,不以为然地向外投了三颗手榴弹,放了一阵长点射,便又做美梦去了。

身负重伤的冯延河


好玄那!敌人喷火的枪口就在他们头顶两米的地方,投出来的手榴弹就在他们几个脚下七、八米处的山坡上爆炸。


不一会,战场又恢复平静,他们几个屏住呼吸,继续向前摸进两米,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烟味。“有情况”,四个人不约而同的同时预感到。他们小心的伏在地上,把目光投向了三号洞,仔细观察起来......


黑暗中,从一个隐隐约约的三角口中可以看到忽闪着三个红点,估计敌人用抽烟驱赶着疲乏,再细听,敌人“叽哩哇啦”的说话声若隐若现。“呀!敌人,三号洞有敌人,”心急的李向前差点喊出声来。马玉革他们摸了摸腰间的手榴弹,狠不得马上扔进去解决了问题,然而,他马上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们又耐心地观察了一会儿,之后便悄悄地回到了二号洞。


亚热带的冬天,虽没有北方那样寒冷,但在临晨气温还是十分低。经过艰难爬行的队员们,被汗水、露水浸湿的作战服沾在身上,此时如同进入冰窖一般,不由得身子发抖,牙床打颤。敌人就在咫尺,洞里狭小不堪,行动谨小慎微,心理备受煎熬,秘密接敌时感觉时间走的很快的勇士们,仿佛感觉时间又凝固了,一分一秒都是那么漫长······

霍卫军、杨志庆在救护所


此时此刻,干渴、饥饿、疲乏一起向12位勇士袭来。他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目光呆滞,有的凝视洞外。望着战友们身体和心理同样疲惫不堪的模样,马玉革本能的想起了身上带着的唯一食物——压缩饼干,用手摸了摸,真想发给大家来个痛快。但是又一想,为了多携带战斗物资,他们12个人只带了这不到二斤的饼干,要供大家两天食用,就只给每个人发了一小块让队友们润润口、止止慌。屈指算来,他们已经十几个小时水米未进了,早已经饿的着急的都延成一口就吃完了自己的一块,看到其他的战友一丁点、一丁点的细品,后悔自己吃的太猛了,没有吃出个“饱”。


又是一个雾天,弥漫的大雾虽然把温柔的阳光阻隔,但沉坠在黑暗中的167高地,此时渐渐开始明晰起来。高地上除了几声飞鸟的叫声外,寂静非常。马玉革收回警戒后,又向前沿指挥所报了第二声“平安”。


钻在一二号洞石缝里的队员们,被黎明的冷风吹的打哆嗦,好几名队员感冒了,想打喷嚏但又不敢出声。严树军、王新华等几个战友已感冒几天了,经过夜间的折腾,喷嚏呛得他们泪流满面,眼珠冒火。严树军撕开了几个急救包,用眼神示意战友们用三角巾勒住了嘴,防止发出响声暴露目标。


困难一个接一个,在饥饿、干渴、寒冷、疾病折磨着12位勇士的同时,蚊虫也肆意蚕食侵扰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被蚊子盯了几个大包,让不敢有动作的他们异常的痛苦和难受。

抢救了18位战友,自己却流血牺牲的王新华烈士


8点多钟,咕咕乱叫的肚子迫使他们吞下了第二块压缩饼干。这一次“吃饭”,马玉革又多拿出一瓶一斤装的汽水,传给队员每人抿了一口。或许这是他们人生中最甜的一口水。


战场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除了两个小时一次报“平安”的电台“丝丝”声外,12名潜伏队员度秒如年般的在等待着,等待着·····


阳光终于冲破了迷雾的拦阻,给阵地上传来了温柔的气息。马玉革焦急的看了一下手表,时针已指向下午两点多,这时石缝中已有些暖意。他看了看疲惫的队员们都在休息,便爬向洞口担任警戒。


阵地上除了被炮弹犁过的白哗哗的石头一闪一闪发光外,别无动静!等待,等待,焦急的等待。眯着眼睛的张怀恩心中突然莫名其妙的想起上学时老师讲“度日如年”的成语后,幼稚的自己还不理解“日”怎么如“年”,被同学嬉笑的事情,嘴角流露出了一丝微笑。在这样的地点,在这样的时刻,每一位勇士的心中都如大海的波涛在翻江倒海,人生的每一个细小故事,认识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如同放电影一般在脑海中反复浮现······


此时此刻,他们是那么深刻的留恋自己曾经贫穷的生活,那是多么幸福美好的时光啊;此时此刻,他们是那么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渴望幸运的活着回来啊。

啊,故乡!啊,亲人!我爱你们,我想你们!

啊,生活!啊,生命!我珍爱你!留恋你!


夕阳终于回收了最后一抹余辉,敌我双方的阵地上又开始响起了零星的枪炮声。马玉革叫醒了队员们,迅速的派出了警戒哨,然后命令队员们预留一瓶汽水到次日晨发起冲击时喝外,又给大家分吃了最后一块压缩饼干,随后又向指挥所发出了“平安”信号。


如果一切顺利,大部队将在后半夜分批到达,拂晓前发起攻击。已经成功潜伏近12个小时的勇士们不敢有一丝马虎和疏忽,他们一边严密的监视着敌人,一边默默地整理行装,做好接应战友的准备。


12双警惕的眼睛注意力都放在了搜索敌人目标上,黑糊糊的洞内又恢复了平静,只有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在眼前绕来绕去。突然,顶峰下部的敌炮兵打了几发炮弹,炸起的石块劈里啪啦飞落在洞口,队员们一阵紧张,睁圆眼睛观察着模糊阵地上的一切,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但过了一会儿,阵地上又恢复了寂静。

鲜血和生命凝结的荣誉



夜深了,满天的星斗隐去了多少秘密,一切都在秘密的进着......

从七日凌晨二时整,马玉革最后一次向指挥所发回了“平安”的信号起,到六时二十五分,第一突击队全部人员和第二突击队部分人员已经秘密到达敌人眼皮底下,按照战斗方案,潜伏到自己的攻击目标三至五米的位置,等待炮火映红天际时刻的到来。


先期潜伏了24个多小时的12位勇士,在突击队指挥组六点到达后,又按时秘密前行到最危险的敌阵反斜面,盯住了自己的预定目标,为实现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将敌人全部“包饺子”的战斗企图提供了保障。


10、9、8、7、6、5、4、3、2、1。指挥所倒计时的喊声中,我军万炮轰鸣的炮火映红了老山的天空,早已安奈不住焦急的心的突击队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人发起了勇猛的攻击,一场震惊世界,长达10个多小时,代号“黑豹突击队”的激烈残酷战斗打响了······


战斗结束后,马玉革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王新华烈士、严树军烈士和冯延河荣立一等功;张怀恩、霍卫军、都延成、韩永明、李秀栋、李向前、杨志庆、侯争锁荣立二等功。



注:战斗详情和英雄事迹请看我以前日志中的介绍。因种种原因,近期很少写战斗回忆,在10年中越战争开始的日子——1979年2月17日33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刻,作为这场战争的亲历者,我无法抑制自己复杂的心情,特赶写了此日志,表达对英雄战友的崇敬,对长眠英烈的缅怀。



转载自网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