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显示电梯×楼主沙发登录注册
查看: 17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朋自远方来——红色中国的忠诚“外援”(组图)

[复制链接]

1954

主题

28

听众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超级爱心大使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9:35: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点击进入图集模式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对于西方世界而言,像个谜?
2011年第七期:红色中国的忠诚“外援”
2011年第七期:红色中国的忠诚“外援”
遥遥观望,道听途说,不如亲自踏上这片红色土地?于是,众多外国人士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有的用笔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红色政权;有的用手术刀抢救中国抗日军民的生命;有的奔赴在新中国建设的最前线;有的至今还在孜孜不倦地向世界宣传中国……
这是一群来自外国的有识之士,他们用智慧?汗水甚至生命在异国土地上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也融进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限于篇幅,在此我们只能选择几位人物作为代表,让我们在一张张影像中回忆往昔,表达感念?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年)
加拿大人,外科医生,加拿大共产党员
对中国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白求恩是一个符号式的人物,是"国际主义精神"的第一代名词?
在晋察冀军区,白求恩跟刚照面的司令员聂荣臻说:"请不要把我当作客人,要把我当作一挺机关**来使用"?他曾连续69个小时为100多名伤员动手术;他为中国战士输血,并笑称O型血的自己是"万能输血者";他把带来的牛乳分给伤员,自己吃土豆蘸咸盐;他建医院?编教材?讲课?做示范……
1939年,白求恩在给加拿大援华组织的信中写到:"为什么我们得不到你们的援助?这里有二十万军队,去年打了一千多场战斗,应付伤病员的却仅有五个医科学校毕业的中国医生和一个外国人?"10月,白求恩决定亲自回加拿大筹备药品?面对日寇疯狂的冬季大扫荡,白求恩推迟回国,奔赴了前线?就是在随后的一台手术中,他不小心划破了手指……
1939年11月12日凌晨,来到中国一年零八个月的白求恩因败血症逝世于河北黄石口村?毛泽东撰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让白求恩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传颂至今?
埃德加?斯诺(1905-1972年)
美国人,记者?作家
1935年,中央红**征到达陕北,由于国民党和西方世界对苏区新闻的封锁,外界传闻"红军是土匪,首领毛泽东是个垂死的肺痨病患者"?毛泽东认为应该让第三方?特别是外国人来宣传红军?第二年6月,斯诺来到了延安,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的西方记者?
在延安,斯诺被特别允许可以随时去毛泽东的窑洞采访?与斯诺的谈话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谈起自己的个人经历?1937年10月,英国戈兰茨公司把斯诺在延安的采访报道结集成册,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书名出版发行?红星照耀中国,也震惊了世界,该书被认为开创了"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
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期间,还是在西方世界对新生的中国实行孤立政策的年代,斯诺始终热诚支持着中国人民的事业,堪称"中国人民永远的朋友"?
斯诺逝世后,其一部分骨灰被安葬在北京大学的一个小花园中,因为"我热爱中国,我希望死后我的一部分,仍能像生前一样留在中国"?
马海德 (1910-1988年)
生于美国,原籍黎巴嫩,医生,中共党员
美国医生乔治?海德姆曾与斯诺一同到达延安,但与斯诺不同的是,他选择了一生都留在中国?他改叫中文名马海德,还娶了一位中国妻子?
在延安,马海德被委任为中共革命军委卫生部总顾问,负责医疗系统的建立和最高领导人的保健工作,实际上仅1938年至1940年的3年时间里,马海德就为陕北军民治病4万余人次?他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周恩来说:"我们现在只有个党,等将来新中国成立,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承诺兑现,马海德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中国公民马海德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医疗卫生工作,为中国上世纪60年代初基本消灭性病和防治麻风病作出了巨大贡献?
柯棣华(1910-1942年)
印度人,医生,中共党员
1938年9月,28岁的印度孟买青年柯棣尼斯,放弃投考英国皇家医学院的机会,申请加入了尼赫鲁推动的援华医疗队,前往中国?父亲为此感到震怒?儿子若去中国,对家里的经济将没有任何帮助,并且有可能一去不返?
1940年6月,柯棣华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这所医院成为晋察冀地区救助伤员的第一枢纽,黑黒瘦瘦的印度大夫柯棣华因为高超的医术被前线战士视为"在世华佗"?8月,百团大战打响?在一线战斗的13天里,柯棣华救治伤员800多名,实施手术580例?12月9日凌晨,疲惫不堪的柯棣华因癫痫病发作去世?来到中国三年零十个月后,32岁的年轻生命就此作别这片红色土地?
毛泽东为柯棣华写下挽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1890-1950年)
美国人,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1935年,鲁迅在给郑振铎的一封信里写到这样一句话:"S君是明白的,有几个外国人之爱中国,远胜于有些中国自己的同胞,这真叫人足以伤心?" 正在上海的史沫特莱正是这"几个外国人"之一?
由于在西安事变中用英语广播向世界报道事变真相,史沫特莱被国际舆论贴上"中国共产党的辩护人"的标签?史沫特莱是八路军中第一个随军外国记者,写出了大量的报道?她这样表达对八路军的感情"离开你们,就是要我去死,或者等于去死?"当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却被建议应该留在党外以便开展工作时,史沫特莱放声大哭?
她奔走呼号,为中国士兵在外国募捐,并促成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在史沫特莱的带动下,很多不同身份?不同政见的外国人积极为中国出资出力?
1940年返回美国后,史沫特莱继续为中国写作?演讲?募捐?在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残酷的政治迫害下,她费时数载,创作出《伟大的道路》一书?这是她为朱德写的传记,也记录了中国革命走过的道路?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我的心灵在任何地方都未能找到安宁,我希望我的骨灰能和死去的中国革命者同在?" 1950年5月6日,史沫特莱在伦敦病逝?次年5月6日,她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烈士陵园?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1915-2005年)
生于波兰,犹太裔中国人,记者?作家,中共党员
爱泼斯坦说:"历史为我设定的时空中,我觉得没有任何事是比我跻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更好和更有意义?"
1937年7月,天津失守?在天津居住了18年的爱泼斯坦一家决定移居美国,但爱泼斯坦留下来了?虽然作为一名没有国籍的犹太记者,他将随时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
1944年的延安之行让他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当时我就坚信,新中国一定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两年后,爱泼斯坦在美国完成了影响深远的著作《中国未完成的革命》?晚年的爱泼斯坦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他孜孜不倦?笔根不辍,先后写出了二十万字的著作《西藏的变迁》,又用十年时间撰写了宋庆龄的传记?
2005年5月26日,爱泼斯坦在北京逝世?在他90年人生中有82年在中国度过?
路易?艾黎 (1897-1987年)
新西兰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1929年夏天,路易?艾黎目睹了中国绥远一带的大饥荒?后来,他在自传中这样写到:"尽管饥荒的惨状让我一生难忘,但我也开始意识到中国的农民一旦围绕他们向往的任务,他们所散发出来的力量极具震撼力"?
路易?艾黎发起组织的工业合作社运动计划由此而生?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里,工合运动发展成为中国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为供应战时军需民用?特别是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游击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工合运动,路易?艾黎承受了各种误解和政治压力,忍受了战乱中四处奔走的艰辛带来的病痛,几次大难不死,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20世纪40年代,路易?艾黎在甘肃创办培黎学校,吸收劳动人民子弟,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实干的技术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路易?艾黎为发展中国人民同新西兰及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7年12月27日,路易?艾黎在北京病逝?他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60年?**为他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
沙博理(1915年-)
生于美国,中国籍犹太人,作家?翻译家
1947年,沙博理来到了中国上海?在这里,他与中国女孩凤子结缘,也和中国结下不解情缘,直至今日?
从1952年起,沙博理先后在英文版《中国文学》?外文出版社图书部和英文版《人民画报》从事翻译工作?其所翻译《新儿女英雄传》?《家》?《春蚕》等作品都为外国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文革"期间,他更是耗费巨大的精力完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翻译?1979年,其自传《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出版,他在书中向国际人士介绍了一个他眼中崭新而真实的中国,引起了巨大的国际反响?
20年后,年过八旬的他又完成了《我的中国》一书?笔耕不辍的他还接受邓蓉委托翻译了《我的父亲**》?
"各个国家的人都在问我关于中国的各种问题,无论是内政外交,还是日常生活",很多人都问过他同一个问题:是什么促使他留在中国半个多世纪?世纪老人沙博理这样回答:"在和她一同经历革命?战斗?苦痛等等之后,我看到了社会的变化,人民气质的变化,这一切都令我感到振奋和激动,让我着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

听众

4761

积分

上将★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学雷锋金质奖

沙发
发表于 2013-5-7 20:50: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08 编辑

应该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些伟大的国际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