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儿女》王成原型隐姓埋名五十七载
电影《英雄儿女》激励着几代中华儿女,英雄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这气壮山河的呐喊依然回响在我们的耳畔。家住辽宁省锦州南站新区大岭村八十二岁的蒋庆泉老人就是王成的原型,老人家隐姓埋名五十七载,今天历史还原于本来,他又是怎样的一段故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周六早晨大岭村的亲戚打来电话说:“快过中秋节了,今天杀猪都过来吧”,正好赶上休息老公带着六台小车的朋友到了大岭村,大家边摘果边看杀猪。亲戚对我说:“我们大岭村最近可热闹了,”我问:“为什么呢?”他说:“听说村西头的老蒋头是《英雄儿女》王成原型,新闻媒体老来人啊”,我说带我看看去,他的儿子带我到了蒋庆泉老人的家。
正好在地头看见了老人家,我们边唠着磕边往老人的家走。
这是蒋庆泉老人家的小院,我说:“大爷您在前面带路”。
到屋里我看见了蒋庆泉老人的家人,这是他的老伴和小孙女。
说起往事老人非常激动,把他的复员证等都拿出来了,与我讲起了尘封五十七年的往事。
说起往事老人非常激动,把他的复员证等都拿出来了,与我讲起了尘封五十七年的往事。 我问老人家:“这么多年了是谁把您找到的?”他说:“是我的一位战友,名字叫陆洪坤,他是当时师部的通信兵,陆洪坤又找到当年在朝鲜战场的战地记者洪炉,他们才把我找到的。”
一会儿步话机中蒋庆泉的声音到此戛然而止。陆洪坤则如其所愿,调度了一大批“花生米”投向石岘洞北山,整整轰炸了两个小时。当时大家都以为,蒋庆泉和敌人同归于尽了。战后,蒋庆泉的名字迅速响彻23军,各种以此为题材的话剧、歌曲、诗文纷纷亮相或在创作之中,这其中就包括洪炉的长篇通讯《顽强的声音——记步话机员蒋庆泉》,老人家说这篇文章发表在当时的志愿军一日上。 蒋庆泉老人说:“我们最后退到碉堡里。除了伤员,就几个人能打**。我没怎么受伤,因为他们拦着我,让我呼叫炮火。我说往哪打,炮兵就往哪打。炮弹就打在我们附近,敌人不能过来。但是到第三次,我看不见咱们的炮了呀!敌人就在我们碉堡外边10米的地方,围着我们打,用机**封锁我们的射击口。我就向步话机喊,向我的碉堡顶开炮!我们不撤了,也撤不下去了,就战死在这吧。那时候没想别的,就是让炮弹向我们开炮,把敌人也炸死。” 然而就在3个月之后,军部传来命令,停止对蒋庆泉事迹的一切宣传。原来蒋并没有战死,他被炮弹震晕后成了美军战俘,此后辗转多个战俘营后,于战后被送返中国,进而作为“归来人员”退伍回乡。老人回乡后从来也没有对别人提起过朝鲜战场上的事,老伴只是知道他去过朝鲜.蒋庆泉老人隐姓埋名五十七载。
老人对我说:“这一生就看了一遍电影《英雄儿女》,不忍心看第二遍,看后关着灯躺在炕上哭了一夜,自己心里说:我就是喊着向我看炮的王成啊!”真是茫茫岁月把泪深藏.老人家还对我说:“王芳的原型名字叫小丫.也不知道她现在还活着没有?现在我特别想念死去的战友和活着的战友.真想到鸭绿江边走走,真想到朝鲜看看死去的战友们哪”真是相思比梦还长啊. 蒋庆泉老人思维清晰对往事记忆犹新,他说没有老战友陆洪坤和战地记者洪炉的寻找,我是一辈子也不会讲这些事情啊,老人哭着说:“共和国的旗帜上也有我的风采啊!”听着这些话我们的心深深地被震撼,老公立即给沈阳军区的朋友郭处长和沈阳军区军史馆徐久涛大校打电话说:这里有《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型,蒋庆泉老人还活着呢,徐久涛大校说:“中秋节后就过来.” 这是蒋庆泉老人一家的园子,全家人每天为了生活都在忙碌着,小孙女给老人的晚年带来了快乐。
2010年09月21日09:40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浏览:
我问老人您的心里有过怨吗?他用自己作的诗回答了我:“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祖国强大,一生无悔!” 亲戚说老蒋头现在和老伴在集上卖鞋垫,家里的条件一般,和二儿子一起过,平时种地.在村里为人很好,有文化,村里人以前不知道老人是王成,只知道当过兵,现在大小电视台都来才知道的.
与老人这次的交谈使我的心深深地感动,是啊!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们的风采啊!你们是共和国的功臣!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