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03 编辑
钱灿贤烈士,一等功。拉响光荣弹与越军同归于尽。
班长杨启良,孤身坚守166侧无名高地,用步话机发出了“向我开炮”的悲壮呐喊。
徐高虎,一军一师二团特务连工兵排班长,参加了老山地区防御作战。1985年3月8日,配属一连在收复某高地的战斗中,先后排除越军埋设的地雷353颗,为步兵开辟通路五条,全长1545米,炸毁敌人屯兵洞3个,包括1个排指挥所,毙敌11名。昆明军区授予“**英雄”称号。
1984年7月下旬,南京军区陆军第一军(**傅全有、政治委员史玉孝)第一师进入文山州集结驻训。12月下旬接替老山、八里东山的防御任务。图为一师二团出击拔点作战誓师大会。
一师部分参战人员战前留影,也可能就是遗像了
一师部分参战人员战前留影,也可能就是遗像了
一师部分参战人员战前留影,也可能就是遗像了
一军一师一团硬骨头六连副指导员谢关友,牺牲于116阵地。
网上常见的一张一军一师一团硬骨头六连16勇士在攻打小尖山高地的战前合影。上面有4位战士牺牲在小尖山的战斗中。右下角为王建烈士,上海人,电台兵,爬上主峰,与敌同归于尽。
一师坚守的116高地,约三百平方米的山头上,平均每平方米落弹26.7发。整个山头的标高下降了5米。原先,山顶上有两柱17、20米高的石笋,现在,变成了不到一米高的石墩。山顶一片枯焦,没有一叶翠绿。抓起一把沙土,也可以从里面拣出五、六块弹片。我们的战士令人难以想象地抗住了越军的炮弹,守住了这块“钢铁阵地”。图为:守卫阵地的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