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显示电梯×楼主沙发板凳地板登录注册
查看: 138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访当年儿童团

[复制链接]

1954

主题

28

听众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超级爱心大使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4:37: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点击进入图集模式
寻访当年儿童团
作者:蒋淑宁
根据地儿童站岗放哨
  时值5月,天空中的骄阳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人们夏天的到来。

  临时接到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与“和谐中国”大型电视活动的《寻访当年儿童团》摄制组一同前往曲阳进行采访,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虽然骄阳似火,可身上却出了一层细汗,那份忐忑直到现在才敢告诉别人。

  是啊,曲阳,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仅仅只是听说过这个县的名字,对于她的地理位置就几乎说不上来了,要问起她的历史就更会哑口无言。

  明天就要奔赴曲阳“战场”,就算是“临阵磨枪”,我也“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快!上网!搜索“曲阳”,有了——

  曲阳县,一个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属晋察冀边区。早在1930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组织,1932年成立中共曲阳县委地下党组织1945年解放。8年抗战时期5500多曲阳儿女在抗战中英勇献身,他们用血肉之躯为曲阳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赢得了“晋察冀边区抗日模范县”的光荣称号。20世纪20年代初就出现了中共党员彭贵生兄弟,在北方协助李大钊传播共产主义。县内抗战前就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这里曾涌现出了“麻雀战”的创始人——全国民兵战斗英雄李殿冰、抗日民族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等。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组织领导下,曲阳县的众多儿童团就同农救会、妇救会一样,普遍地建立起来,他们拿起各式各样的武器,认真盘查,不放过可疑的人,使汉奸特务轻易不敢进入我区,把敌人变成瞎子、聋子……他们是人民抗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兄妹开荒——热爱生产劳动的晋察冀边区儿童团
  就在曲阳这里,有那些小小少年的英雄事迹,有儿童团抗战的历史。如今,当年的小小少年已经年近古稀,但是他们又自觉地肩负起了宣讲历史的重任,这正是我们探访的目的……

  次日,驱车4个小时,我们终于踏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听,他们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小八虎掩护村干部
边区儿童一枝花,儿童团在唱歌
  1943年8月27日,天还没亮,曲阳县北洼里村东、村西的树林里和要路口,突然冒出了好多鬼子,钢盔和刺刀在沉沉夜色中闪着寒光。

  11岁的胡八虎昨天上山砍了一天柴,跟着祖母睡得正香,连口水从嘴角溢出滴到枕头上都浑然不觉。突然,几声尖利的枪响,打破了农村黎明的沉寂。八虎猛的被惊醒。一骨碌,钻出被窝,从炕上爬起身来,光着脚丫从窗户里向外探视的当儿,院子栅栏门“吱扭”一响,村妇女部长从外跑了进来,头发蓬乱,推门进屋,气喘嘘嘘的对八虎说,“鬼子在追我”,小八虎听说鬼子来了,一下子来了精神,小拳头举得高高的,“让这帮坏蛋空欢喜一场!”

  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十几个凶神恶煞般的日军“咚”的一脚踹开了街门,撞进院来。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翻箱倒柜,其中一个带刀的鬼子,板起可怕的面孔,向八虎吆喝着: “小孩,好好的花姑娘,你的说话!”

  “太君,花姑娘的没有。”八虎的小眼睛谨慎的看着鬼子。

  “没有,不行的,地洞在哪里?你的说话,皇军金票大大的有。”鬼子说着便掏出伪票一卷。

  八虎圆圆的面孔上射出朵朵的红光,两支小黑眼睛,注视着鬼子的腰刀、钱票和在冷笑着的狰狞面庞,没有什么表示。

  “地洞你的说话,金票大大的有”。鬼子说着把伪钞数给八虎看。

  “我家没有地洞,皇军!”

  十来个鬼子搜了一阵没有找出什么东西来,又一个个聚拢来。

  “花姑娘、地洞的没有。”伪军向带刀的鬼子报告。

  “小孩,说了地洞、花姑娘的在哪里,金票的有,撒谎的,死啦死啦的!”说着把寒光闪闪的腰刀向八虎抡了一下。

  “皇军,实在我家没有,我不知道,我不要钱。”八虎想起在校王老师曾经对他讲的“不给敌人带路,不给敌人送信,不吃敌人的糖,不念敌人的书,不告诉敌人藏粮的地方”的“五不”运动来,又坚决的回答了敌人。

  敌人见他不肯说实话,狠狠地打了他几巴掌,他就向院子里跑,鬼子追上去,脚踢拳打,打得11岁的胡八虎拉了一裤子屎,又用刺刀逼向他的胸膛威胁他,叫他说地洞在哪里,可是他始终没有说。

  敌人没法,只得把目标转移到他的老祖母,他的老祖母也坚决的回答了敌人:“没有,不知道。”敌人气极了,就动起刺刀来,他的老祖母因为抗拒敌人的刺刀,把两只手都割破了,流了满地鲜血,最后他回答敌人:“我家实在没地洞,也没见花姑娘,你们杀死我也没有见。”

  鬼子见他们这样坚决,信以为真,便一个个的走了。

  这天,敌人在北洼里杀死15个老乡,抢走了两大车东西,烧了19间房,八虎家里的秘密,却没有被敌人发觉。

  第二天学校开大会,公推胡八虎为模范儿童,并向他说:“八虎,给你登报哇,说你非常勇敢。”他却坚定地说:“宁可我自己死,也不能让大家死!”
  四个人一个心眼儿
小儿童团员
  1943年1月8日,天还没亮,400多个鬼子和大批汉奸便将六区郑家庄包围了。在吃早饭的时候,把没躲避及的老乡,驱赶到十字街上,四路街房顶布满了岗哨和汉奸,鬼子滴溜溜的贼眼盯着每个老乡的面孔,敌人宣布了开会的纪律,要求大家的眼睛要一律注视着鬼子,不准斜视,不准合眼。

  正当威胁老乡的时候,几个鬼子从人群中拉出了郑陆军、郑占奇、郑铁栓、郑英田4个儿童,他们都是村干部的子弟,年纪在14岁上下,曾在小学里一块读书。当敌人未来之前,他们是互相宣誓,履行“三不誓约”,敌人拉出他们之后,第一句话就问,谁是干部?洞口在哪里?以郑陆军为首的是“不知道”三个字的回答。

  敌人凶得很,把他们一个个按倒,倒拽着拉到家门口,将头部按在门槛上,一脚踏住孩子们脖颈,用刺刀尖紧对着咽喉,逼问:“说不说,地洞口在哪里?谁是村干部?”

  孩子们从扭转了的喉咙间连续喊出颤动的回答:“有!有!有!有!”敌人发出狰狞的笑声:“好,哈……!”把兽蹄从孩子们的脖颈上抬起来。

  但,孩子们的脸庞、脖颈上已经留下一大片铁钉的红红的印痕。

  孩子们从门槛上起来之后,面上满带着悲痛的笑容,向着鬼子说:“没有的!没有的!”

  鬼子气极了,“啪啪”一边几个耳光之后,又把他照样刑罚起来,孩子见事不妙,又喊“有、有、有。”

  但当他们二次立起来时又是“没有的,没有的。”

  村干部们在人丛中眼巴巴的望着他们,谁都捏着一把汗,心在想:我们的生命,在这4个孩子身上。

  敌人一连3次威胁他们,他们用同样的态度回答了敌人,在这些孩子们的口里没有得到半点口供,最后没法子,鬼子长叹一声:“开路!”才把他们放走了。
  记着“三不”誓约
民兵战斗英雄们顺利攻下敌军炮楼
  敌人开始“清剿”沟外的那天——1月7日,一股敌人包围了七区某村,将全村老百姓驱赶到村外打谷场上,12岁的男孩李占兵,也跟着他父亲,夹在人丛中一起来到打谷场。

  凶狠的敌寇想实现“清剿”的阴谋,首先从人群中拉出3个老百姓,让他们向大家跪倒,抽出光亮的马刀,恶狠狠地把老乡的头颅砍下来,鲜红的热血从脖腔内喷到地上,喷向群众,也喷到小孩子李占兵的脸上,老乡们有的吓的面如土色,有的瞪起眼睛,小孩子李占兵心中却打着另外的主意。

  鬼子第二步的措施开始了,从现场“拔相”,看谁的脸上变色即把他提出单独严刑拷打,当被鬼子点了名的人经过李占兵那里的时候,李占兵便把老乡的衣襟轻轻地一拉,小心低声的说:“记着‘三不誓约’!”他一面观察着鬼子的脸色,一面叮嘱着老乡要遵守“三不誓约”,一连从他的身边过去3个老乡,他都是这样叮嘱着,提醒着。

  在他附近的几个妇女一时被敌人的凶暴吓住,低声的告诉他说:“你这小孩子,这是什么时候,还这么瞎说!”

  “不要紧,鬼子听不见!”李占兵这样很从容的回答了她们。

  他父亲见他不听别人的劝告,便拉住他狠狠的打了几下,意思是不要再说了,你看不见洋鬼子在杀人吗?

  但小孩子也不灰心,觉得“三不运动”这时不实行,什么时候实行呢?因为这正是实践“三不誓约”的最好时机,所以当又有一个老汉被敌人叫出,经过他那里的时候,他把小眼睛向上一看说:“三不誓约!”

  在小孩子李占兵的影响下,全村的老乡虽然受到严刑拷打,却没有泄露一点秘密。事后,政府授予他“模范儿童”的称号。
“小八路”巧送枪

  赵文章,是曲阳县河东村人,自小聪明伶俐,胆识过人。他亲眼看到自从日本鬼子在这里修筑炮楼后,可把老百姓坑苦了。敌人奸淫烧杀、抢掠财物,无恶不作,把这一带老百姓恨得咬牙切齿。鬼子杀人用刀枪,我们抗战打鬼子也得用刀枪。

  一次,鬼子强迫不少人到炮楼近围修筑工事,本村的一名游击队员混杂在民夫之中,事情凑巧,那个站岗巡逻的日本兵喝得大醉,倒在地上,不省人事。那游击队员自知正是夺枪的好机会,便轻巧地从鬼子手中拿了出来,飞快地埋在地下,傍晚收工的时候,那个鬼子还没清醒,他们便把三八枪巧妙地带回了村子。
“三八”大盖,当时是好枪,村游击小组很少有,就是连区小队也不过几支,这支枪怎么处理,竟引起了一场争论。直性子的说:“眼下最需要枪支弹药,我们得了这支三八大枪,就得我们扛。”有的说:“抗日是全国的事,全民的事,还得想想我们的区游击小队,县游击大队,他们更需要好枪呀!”可县大队现在哪里,人们不清楚,于是,他们便决定将这支最好的三八枪送县政府处理。

  从河东村到县政府,必须穿过许多炮楼和封锁沟,如被敌人发现必落个枪失人亡。正说间,又传来附近炮楼的鬼子合击报复的消息,需要准备投人新的战斗。这时,14岁的儿童赵文章挺身而出,脱口道:“大家别着急,我准把三八枪送到县政府!”游击队员们的眼光象手电筒一样凝射在小赵身上。

  一个游击队员激动地说:“小赵,你如能担当此任,那太好了!”

  另一个游击队员插话说:“文章,别夸海口,真能送到才叫行。”

  小赵瞅瞅大家,并没作声,抽身向自己家里飞跑而去了。不一会,他背来了一大捆玉米桔,秋天的玉米秸青青的,湿湿的,重重的,直累得他满头大汗。

  “腾”一声,矗立在大家面前。一个游击队员不解其意地说:“小赵,你这是干什么?”小赵胸脯一拍,大拇指一挺,“亏你还是正式游击队员嘿,你们只知道从鬼子手里夺枪,可就不知道俺……”大家都眼巴巴地盯着小赵,看他如何行事。

  说起小赵,可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自他加人儿童团后,简直成了一个小宣传鼓动家,名字响彻太行山麓,大沙河畔。他教儿童们《歌唱二小放牛郎》、《游击队之歌》等歌曲。他站岗放哨,汉奸特务伪装得再巧妙,也甭想瞒过他的眼睛,他给八路军和抗日政府传递情报,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为此,人们都管他叫“神通小八路”。

  小赵确实真有两下子,他把如何将三八枪巧装在玉米秸内背送到抗日政府的主意告诉大家后,无不拍手夸赞,人们最称赞的是他巧妙地用玉米叶子将三八枪的浑身上下缠裹的和玉米杆一样,如不仔细观看,很难辨认出是一支“三八”大盖还是玉米桔呢。

  事情往往不遂人愿,小赵刚出村不远,便遇到了两个鬼子,一个手持指挥刀,一个扛着三八枪,劈头便说:“你的什么的干活?”小赵泰然自若地答道:“我的拾柴回家的干活!”鬼子故意说:“你的小八路的干活”小赵见鬼子没有十分恼怒,顽皮的说:“我的不是小八路的干活。”提战刀的鬼子用脚猛地把玉米秸捆子一踢,指着玉米秸捆子恶狼似地说:“你的,打开的,我的看看。”小赵嘻嘻地笑着说:“皇军,你的太仔细了,一捆玉米秸子有什么看头!”说着,便装作解开的样子,翻了几下,鬼子没发现什么,也就不在盘查。

  赵文章背着几十斤重的玉米秸捆子,穿过密集的炮楼,翻山越岭,终于把三八枪安全送到了曲阳县抗日政府。

  从儿童团到“宣讲团”
当年儿童团的小英雄胡八虎
宣讲团成员和志新
  如今,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了,当年的儿童团员们到如今也都已经成为了花甲老人。为了使年轻一代永记那段屈辱而又悲壮的历史,他们老骥伏枥,以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组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宣讲团”,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抗日民族英雄葛振林雕塑
  多年来,“宣讲团”回忆、搜集、整理出一百多份典型材料,在全县宣讲。“宣讲团”象一团火,走到哪里就燃烧到哪里。老人们忘记了年迈体弱,不顾山高路远,一切苦和累,都不往心上放。对他们来说“讲起战争年代那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点都不感到累!”十多年来,“宣讲团”不管风天,雨天,冷天,热天,热情向广大青少年、干部、工人、村民讲述着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故事。迄今,已宣讲400多场,受教育者达10万余人次。人们说,听了宣讲,似得解旱之雨。老人们在宣讲时,常常是这样,台上,激情满怀,言重意切;台下,聚精会神,目光炯炯,时而鸦雀无声,泪水滚滚,时而群情激荡,掌声雷动。

  “宣讲团”受到了人们的敬重和褒赞,他们善于抓住当地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亲身经历进行宣讲,所涉内容充满了乡士感,亲切感和时代感。

  在8年抗战的峥嵘岁月,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的夫人郭庆兰、新西兰国际友人凯瑟尔·霍琳女士(中国名何明情)、红军长征女战士、年轻歌手任肖等都曾在曲阳生活、战斗过,为抗战胜利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麻雀战的创始人、全国民兵战斗英雄李殿冰、狼牙山五壮士、抗日英雄葛振林,都是曲阳籍。通过宜讲,这些英雄模范人物鲜活动人的事迹和老同志们的亲身经历,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曲阳县某中学的学生听了宣讲在作文中写道:凯瑟尔·霍林女士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深谙医道。为了给八路军伤——病员医治伤痛,尽快康复,重返前线,竟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冒着敌人的严密封锁和枪林弹雨,到保定、北京去购买急需药械,抢救了无数八路军伤病员,真不愧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救死扶伤,忘我献身。支援抗战,青史永存”。这16个大字,是聂荣臻元帅对这位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缅怀英雄,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感到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奋发学习,争做跨世纪的“四有”新人。

  另一位同学写道:“任肖参加红军长征那年才15岁,今年我恰和她参军时同龄。九·一八事变,日寇的铁蹄践踏我们可爱的祖国,妄图灭我中华。为了不当亡国奴,任肖小小年纪毅然告别父老乡亲,参加红军北上抗日的行列。在曲阳任县妇联会宣传部长时,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铮铮铁骨,宁死不屈,壮烈牺牲。时年仅22岁。每当忆起她,我就觉得学习中没有攻不克的难关”。

  数年来,“宣讲团”收到了一封封充满激情的感谢信,一次次语重心长的电话,一声声发自心底的由衷赞许,来自四面八方。这无疑都成为“宣讲团”的驱动力。

  “宣讲团”的老人们,这些曾经的老儿童团员们,通过自己的宣传使传统教育的鲜花开遍曲阳城乡,并将永不凋零。
曲阳县委宣传部领导、宣讲团成员与本刊记者合影
  寻访结束了,有谁能不承认这是一次洗礼。这方英雄的土地,这些值得歌颂的英雄。他们的坚强不屈,浴血奋战,谱写出了一曲曲的壮丽交响;他们继承历史,宣传革命传统的实际行动更值得我们着力推崇。

    (责任编辑 羿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3

听众

4976

积分

一级上将★站长助理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优秀文职干部 优秀政工干部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爱心大使 正师职军官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4 06:40: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50 编辑

珍贵的瞬间。。。。。永恒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39

主题

3

听众

4976

积分

一级上将★站长助理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军事干部 优秀文职干部 优秀政工干部 国防服役章 50年以内老兵 爱心大使 正师职军官

地板
发表于 2012-11-14 11:58: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50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