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查看: 47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战地女摄影记者的老山记忆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1

听众

1291

积分

★一级军士长

Rank: 9Rank: 9Rank: 9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1:15: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点击进入图集模式
一个战地女摄影记者的老山记忆


梁子和 女护士刘亚玲,很勇敢又出色的女兵,也是我在战场生死之交的好朋友。     
         梁子,这个自由的摄影师,她是个女人,却比男人更豪爽,军人家庭出身,年纪轻轻就上了老山前线,我喜欢她,看到她写与战争有关的记忆,我哭了,虽然未曾经历,但我们为什么都选择沉默和遗忘?和平年代的流血更加触目惊心,那些十七八岁就戛然而止得生命······历史只会静悄悄的流逝,希望逝者安息,生者幸福······


女护士
刘亚玲在阵地抢救受伤战友









朝夕相处的年轻战友在瞬间就阴阳两隔,你说怎能不伤心啊!?



         今天是清明,自从1986年后的每一个清明,我的内心都会增添一份伤感和惆怅,为我那些逝去的弟兄们,他们不足2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那片红土地上。
         有人说,他们去了天堂,天堂是个好地方,没有烦恼,没有忧伤,不受疾苦,也不用领略艰辛。不知道这是否是真的?但至少,他们在天堂比我们过得更安静。
        今天摘出一点自己曾经对老山的记录,以示对弟兄们的纪念。
        记得我们即将撤离战场时,我曾经去前方哨所,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
        山涧茫茫的云海,是我来到前线所看到最美丽的景色,但是,却无法唤起我炽热的心情。进入雾蔼缭绕的盘山道,路边已经褪了色的六顶帐篷里,堆放了大小不等的炮弹箱和几十条鼓鼓囊囊的纤维袋,这些极其简陋的东西,是五连烈士们的遗物。
        参与为烈士们整理遗物的人,被深深地打动着。由于五连接受的是特殊的战斗任务,要求每个人提前做一些准备:仅有的几件衣服,新的叠得整整齐齐,旧的洗得干干净净,就连部队发的线袜子、绿裤头、**鞋都被他们归整有序。
        成都军区赠送的毛巾被、浴巾等物品;兰州军区赠送的小慰问包,都成为他们最为重用的物品,有很多东西连包装都没打开。记录战地生活的日记本,节省下的津贴费,照片、情书都一一装在里面,还有收到全国各地的慰问信,同龄人寄来的明信片、手帕、鞋垫等都被他们珍藏着。透过一张纸,一个针线包,看到了烈士们对来自全国人民一片真情的珍惜。
       不少烈士在自己生死悠关的时刻,想的却是牺牲后不为战友增添更多的麻烦。一位牺牲时只有1 7 岁的烈士,在他留下的遗物旁,用两包“大重九”香烟,压着一张纸条。我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战友:辛苦了!谢谢你为我收拾遗物。请抽烟”!
        我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任凭眼泪在流,止不住放声痛哭。我为他们的胸怀如此博大而感动,虽然战士们留下的遗物十分简单,但他们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遗言那么朴素,在品德的天平上却比金子还要硕亮。
        还有我最熟悉的同行摄影员袁熙和录像员李斌,他们都分别在1987年1月7日的战斗中牺牲了。
       记得那时战斗刚打响,袁熙和李斌跟随第二突击队冲向被敌人占领的高地,一发炮弹击中了李斌,他举起已炸坏的录像机,还没来得说话,就倒在了血泊中。
        袁熙看了一眼已牺牲的战友,在弹片如雨的硝烟中,抢拍了第一个将**筒塞入敌屯兵洞的**英雄,又记录下一位战士舍身掩护战友的感人瞬间······胶卷在相机中不断地推进着,计数窗显示到“3 0 ”。就在他刚要再次按下快门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强大的气浪把他抛起一米多高,弹片不仅切断了他的双腿,而且还嵌入了他的腹部。又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爆炸,袁熙从昏迷中苏醒,照相机还在手中,他使足力气举起它,但他再也没能按下快门。战士们把他的遗体抬下来的时候,他的双手还紧紧地握住相机,眼睛依然睁着。
         当年我曾经去五连的哨所,找到了一些烈士的遗书和几封迟到的家信。
         二等功臣孟志忠1 9 8 6 年元月从甘谷入伍,担任火力组成员,一连炸毁敌火力点三个,壮烈牺牲。出击前他给父母留下的信里写道:爸妈,在我未离世之前,我请求你们:
        1、如果我牺牲了,骨灰盒由部队处理,你们不必非要“让我回家乡”。
        2、你们不要来部队,不要给部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
        3、如果组织上把我安放在烈士陵园,你们可自费来看我。来时不要来人过多,但一定要把我生母的灵牌带上。
        4、家里经济不太困难,我是团员,也许还会被追认为党员,发给的抚恤金可作为交组织费用。
        常生贵1 9 8 5 年元月从甘肃民勤县入伍。战斗中,他和战友郭永根生擒了一名俘虏,在撤退时不幸牺牲,被追记二等功。出发前给弟弟常生计留下一封未写完的信。
        弟:我的生命也许将在战斗中结束。在这之前不知是什么,把我的心塞着不想给你写这封信。但想到父母,又不得不给你嘱咐几句:我离去之后,你若听到不幸的消息,不要一下子给母亲说,以免她的心脏病复发。现在我很后悔的是,不该在三、四个月收不到家里信时就去信责怪父母。希望你加倍替我孝敬二老,再不要像我,让他们生气了······
        还有不少烈士们已无法再看见的迟到家书。
        被追记二等功的祁帮林的姐姐祁雪莲,1 0 月8 日从陕西扶风县,写给弟弟迟到的信:
        弟弟,虽说我没经过战争,但从电影上也知道一些情况,所以,我老是悬着一颗心,捏着一把汗。但是,上前线,保边疆,是每个战士的责任。你是第一突击队的,任务很光荣,要拿出一个军人的气概来,安心打仗,多立功,这是我的一个希望。可是流血乃牺牲也不可避免。尽管如此,还是希望你能安安全全地回来。
         陕西凤县还在读初中三年级的唐拥华,1 0 月1 2 日写给哥哥唐拥军烈士的信只有简短的六行字:
        从你来信中得知,你和战友们八月十五过得很好,一家不圆万家圆;爸**身体都好,不要挂念、操心,只想怎样打好仗。祝哥哥立功,凯旋而归。
        妹妹为了十八岁哥哥的生日,在信的背面附了一首诗:
人生的1 8 岁啊,
五花八门。
有的在校园里刻苦攻读;        
有的已经是老板经理;
有的在彩灯下扭屁股;
有的在高墙内忏悔······
你的1 8 岁在山岳丛林里度过,
身负重荷穿山越林,
为了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
你别离亲人,奔赴祖国的南疆。
在那里只有在猫耳洞里匍匐  
蜷曲的身体长了疮,     
随时可能踏响地雷······
为了欢乐的同龄人,
为了父辈和同辈,
脸上只有太阳却没泪水。
你欣喜,你有你自豪的1 8 岁。
        最鲜明的对比要数我们部队凯旋时的场景:
清晨,满载着前线将士凯旋的军列,迎着微红的朝霞,从西向东驶进了陕西驻地的那座出发时的小站。车刚停稳,顿时被站台上早已等候多时的人们包围了,亲人相聚夺眶的泪水,战友重逢说不完的话语,鞭炮、锣鼓和众人的欢快的雀跃,一时间使小站沸腾了。随后,凯旋的队伍浩浩荡荡挺进凯旋门,便进入了锣鼓喧腾、鲜花飞扬的全城几十万人的欢呼声中。
         路边同样站立了一排期盼亲人归来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们。他们怀抱着亲人的骨灰盒,抑制着悲伤的情感。同是泪水,一个是激动地团聚,一个却是悲伤的永别。
        这也是我永远无法接受的,极其揪心又残酷的一刻。
        我亲爱的弟兄们:但愿你们在天堂好好休息,一切都好吧!


  十八、九岁的战士,背负上百斤重的弹药、给养,攀爬在泥泞、崎岖、陡峭险峻的羊肠小路上。那个父母看到能不心疼伤心?


   如此恶劣的作战环境——潮湿、闷热、泥泞······致使每个战士身上的皮肤、裆部溃烂!此情此景,那个父母看来会不落泪?


                 喷火兵在向敌人岩洞实施攻击!


出征前向国旗宣誓!

出征前向国旗宣誓!


兄弟一定坚持住啊!


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失去了一条腿!真的是惨不忍睹啊!


这是条件最好的猫耳洞了!能住上这样的猫耳洞已是很奢侈了!


战士们就是常年驻守、战斗在这样泥泞的战壕里!



极度疲劳的战士们睡得好香啊!



隐蔽接敌!


女护士刘亚玲,很勇敢又出色的女兵,也是我在战场生死之交的好朋友。



战友情深,有福同享!


朋友,你看到战士们长年累月地战斗在这样的环境中,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今每天给你多少钱你才会这样付出?

  


这个小战士的一只胳膊就这样被锯掉了!


为烈士清洗整容!


战壕里水有多深?




很奢侈的现代化猫耳洞!


惨烈的场面惨不忍睹!


隐蔽接敌!


我们的师指挥所洞口,我在这里住了整整一年。


许多猫耳洞只有这么小的空间



一场惨烈的战斗即将打响!


烈士顾金海,宁夏人,被中央军委命名的战斗英雄,死的很英勇也很悲壮!19岁!


这是我为摄影员袁熙在无意中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


这是见到他的最后一面。



    为牺牲烈士开追悼会!


这就是当年老山主战场的环境,战士们就住在隐藏在其中的猫耳洞里。



当年的麻栗坡烈士陵园!


我当年走在通往前沿哨所的路上。


我(右)刚参加完一场战斗后,惊魂未定的神情。


凯旋归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